山西大學二級教授評審條件
㈠ 山西大學有幾個校區
一、山西大學有幾個校區
山西大學有3個校區,分別為塢城校區、大東關校區、東山校區,塢城校區地址為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塢城路92號、大東關校區地址為太原市杏花嶺區紅溝南街36號、東山校區地址為太原市小店區學府街東延線南側。
二、山西大學簡介
山西大學坐落在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都——山西省省會太原市,學校前身為創建於1902年的山西大學堂,其悠遠的文脈可以上溯至明代三立書院及清代晉陽書院和令德書院。早期的山西大學堂中西合璧、文理並重,辦學思路開闊,育人理念先進,是我國近代高等教育重要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三晉大地百年文化科教的重鎮。歷經117年辦學歷程,山西大學始終根植於華夏文明的沃土,以「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閎材,應國家之需要」為己任,秉承「中西會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強報國」的光榮傳統,弘揚「勤奮、嚴謹、信實、創新」的優良校風,培育了三十多萬名優秀人才,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百年育英才,盛世續華章。近年來,承載著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時代使命,山西大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一所文理工並重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1998年,成為山西省重點建設大學。2005年,成為山西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同建設的省部共建大學。2012年,成為全國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工程」入選高校之一,邁上了國家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的新平台。2014年,具有六十年辦學歷史的太原電力高等專科學校並入山西大學,學科結構進一步完善。2016年,成為國家中西部「一省一校」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山西省出台意見支持山西大學深入實施「1331工程」,對標「雙一流」實現率先發展。2018年,在省部共建和「一省一校」建設基礎上,我校正式成為教育部和山西省政府合建的部省合建高校。
學科門類齊全,科研實力雄厚。學校擁有一批以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實驗室為代表的重要學科平台。設有涵蓋文、史、哲、理、工、農、經、管、法、教、藝、醫等12大學科門類86個本科專業以及9個本科雙學位招生專業。現有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7個、二級學科授權點3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3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9個;碩士專業學位種類18個;自主設置交叉學科博、碩士點各2個;目錄外二級學科博、碩士點各4個。化學和工程2個學科入選ESI全球排名前1%。近年來,學校主持的國家「973」計劃項目、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等各類項目穩步增加,先後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技術發明二等獎、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等16項國家科研大獎。
名師名人薈萃,教學成果顯著。現有專任教師2138人,高級職稱教師1084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國際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高層次領軍人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全國模範教師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近百人。擁有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5門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9部教材成為國家級規劃教材,共有10人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或提名獎。
實踐活動豐富,育人成績斐然。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30702人,其中本科生24122人,研究生6580人。開設「初民試驗班」,引入研究性教學理念,強化實踐教學環節,顯著提升了學生學術素養和創新能力。學生一次性就業率始終保持在85%以上。在近幾年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競賽、電子設計大賽、廣告藝術大賽和英語競賽中,我校學子共榮獲全國特等獎、一等獎40餘項;在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等賽事中,先後獲得金銀銅牌十餘枚。
國際交流廣泛,留學渠道通暢。學校不斷拓展對外交流,同美、日、韓、英、法、德、加等國家和地區的60餘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與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夏洛特分校合作建立孔子學院。學校積極拓展本科生國際交流渠道,與多所國外大學建立了合作培養機制,為學生出國深造創造了良好條件。
校園環境優雅,辦學條件優良。目前擁有塢城校區、大東關校區、東山校區(在建)三個校區,總佔地面積2985畝,建築面積110萬平方米。學校林蔭遮道、花草圍樓,處處散發著宜學宜居的人文氣息,被省政府命名為「園林化單位」和「綠色學校」。圖書館館藏文獻367萬冊,電子圖書34萬余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超11億元。在建的東山新校區更將為學校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㈡ 山西大學體育學院石岩為什麼去初民學院
提升科研實力和水平。石岩,男,1966年生,博士,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山西大學公共體育學院院長兼體育學院副院長。初民學院為了提高學校的科研實力和水平,提高廣大教師的水平及其獲批立項的能力,邀請石岩參加初民學院進行演講。
㈢ 山西大學軟體工程是二本a嗎
山西大學軟體工程是二本A。
山西大學軟體工程專業是計算機學院07年新開的一個專業。招收二本學生,也是山大在省內唯一招收的一批二本學生。計算機07級共兩個專業,一個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另一個就是軟體工程。
前者省內只招收一本。如果要考研就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專業是專門培養一批計算機精英。本專業的學生肯定比前一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強,但理論知識就不如前者了。所以想本科畢業就找工作的話就報這個專業比較好。
(3)山西大學二級教授評審條件擴展閱讀:
學科建設
根據2020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山西大學有國家重點學科2個,山西省重點學科19個,山西省重點建設學科16個,山西省重點扶持學科3個;有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9個、二級學科授權點2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35個。
碩士專業學位種類24個;自主設置交叉學科博、碩士點各2個;目錄外二級學科博、碩士點各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4個。
截至2020年7月,山西大學環境/生態學、化學、工程、材料科學等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
㈣ 山西大學研究生住宿條件
數學的研究生在令德四齋,算的上是全校最新最好的的樓之一,令德四齋,標准四人間。上面床下面衣櫃那種,帶陽台。不過研究生住在六樓比較高,運氣不好的話會和本科生混住,令德會限電的,每晚十一點准時停電除了周五和周六。
法學院,女生住文瀛7,四人間。男生住文瀛8,六人間,沒陽台,獨衛更沒門兒,而且是混合的住,本碩混合。
山西大學(ShanXi University)位於山西省省會太原市,是我國創辦最早的三所國立大學之一,最初稱山西大學堂,設中學專齋和西學專齋,由英國人李提摩太和山西巡撫岑春煊共同創辦。
前身至遲可以追溯到明清的晉陽書院和令德堂書院。原校址在太原市侯家巷(現太原師范專科學校)。民國初改名為山西大學校,1918年確定為國立山西大學,1931年改名為山西大學。
山西大學是山西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同重點建設的省部共建綜合研究型大學 ,是我國最早一批省部共建大學,是國家中部地區重點支持的五所大學之一,國家「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14所大學之一,「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大學,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全國九所地方綜合性大學協作會」發起者及成員,「中西部高校聯盟」成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掛靠單位,擁有研究生院和「推薦免試研究生」、"教授評審"資格。
學校有塢城、大東關兩個校區,目前在建佔地2000畝東山校區。總佔地面積近2600餘畝,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 。山西大學圖書館為華北地區佔地最大、省內設施最先進的圖書館之一,館藏文獻361.7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6億元。
㈤ 山西大學怎麼樣
山西大學坐落在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都——山西省省會太原市,學校前身為創建於1902年的山西大學堂,其悠遠的文脈可以上溯至明代三立書院及清代晉陽書院和令德書院。早期的山西大學堂中西合璧、文理並重,辦學思路開闊,育人理念先進,是我國近代高等教育重要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三晉大地百年文化科教的重鎮。歷經116年辦學歷程,山西大學始終根植於華夏文明的沃土,以「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閎材,應國家之需要」為己任,秉承「中西會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強報國」的光榮傳統,弘揚「勤奮、嚴謹、信實、創新」的優良校風,培育了三十多萬名優秀人才,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百年育英才,盛世續華章。近年來,承載著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時代使命,山西大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一所文理工並重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1998年,成為山西省重點建設大學。2005年,成為山西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同建設的省部共建大學。2012年,成為全國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工程」入選高校之一,邁上了國家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的新平台。2014年,具有六十年辦學歷史的太原電力高等專科學校並入山西大學,學科結構進一步完善。2016年,成為國家中西部「一省一校」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山西省出台意見支持山西大學深入實施「1331工程」,對標「雙一流」實現率先發展。2018年,在省部共建和「一省一校」建設基礎上,我校正式成為教育部和山西省政府合建的部省合建高校。
學科門類齊全,科研實力雄厚。學校擁有一批以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實驗室為代表的重要學科平台。設有涵蓋文、史、哲、理、工、農、經、管、法、教、藝、醫等12大學科門類93個本科專業以及10個本科雙學位招生專業。現有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7個、二級學科授權點3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38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60個;碩士專業學位種類18個;自主設置交叉學科博、碩士點各2個;目錄外二級學科博、碩士點各3個。化學和工程2個學科入選ESI全球排名前1%。近年來,學校主持的國家「973」計劃項目、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等各類項目穩步增加,先後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技術發明二等獎、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等16項國家科研大獎。
名師名人薈萃,教學成果顯著。現有專任教師2095人,高級職稱教師999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國際傑出專業技術人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千人計劃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萬人計劃高層次領軍人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全國模範教師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近百人。擁有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5門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9部教材成為國家級規劃教材,共有10人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或提名獎。
實踐活動豐富,育人成績斐然。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30181人,其中本科生24088人,研究生5867人。開設「初民試驗班」,引入研究性教學理念,強化實踐教學環節,顯著提升了學生學術素養和創新能力。學生一次性就業率始終保持在85%以上。在近幾年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競賽、電子設計大賽、廣告藝術大賽和英語競賽中,我校學子共榮獲全國特等獎、一等獎40餘項;在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等賽事中,先後獲得金銀銅牌十餘枚。
國際交流廣泛,留學渠道通暢。學校不斷拓展對外交流,同美、日、韓、英、法、德、加等國家和地區的60餘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與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夏洛特分校合作建立孔子學院。學校積極拓展本科生國際交流渠道,與多所國外大學建立了合作培養機制,為學生出國深造創造了良好條件。
校園環境優雅,辦學條件優良。目前擁有塢城校區、大東關校區、東山校區(在建)三個校區,總佔地面積2985畝,建築面積110萬平方米。學校林蔭遮道、花草圍樓,處處散發著宜學宜居的人文氣息,被省政府命名為「園林化單位」和「綠色學校」。圖書館館藏文獻360餘萬冊,電子圖書34萬余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超11億元。在建的東山新校區更將為學校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百年傳承,薪火相繼。走過116年光輝歷程的山西大學,面臨著全面提升綜合實力的難得機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將緊緊抓住國家「雙一流」建設、部省合建、山西省「1331工程」建設和率先發展的歷史機遇,堅持以提升辦學質量為核心,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爭取早日建成區域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努力建設社會更為滿意的人才高地、貢獻更為卓越的創新基地、輻射更為廣泛的教育要地,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㈥ 山西大學一本二本都有,有什麼區別呢
一本二本的畢業證上蓋章相同,但專業學位不同。二者區別如下
1、校區不同:塢城校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塢城路92號;大東關校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大東關紅溝南街36號
2、高考錄取時批次不同,同樣錄取分數不同,一本的學費低於二本。
3、專業設置和師資力量不同
如同一院系會有一本和二本專業,同一院系的師資力量相差不大,但培養側重點不同。如果一個學院全是二本學院,相比一本學院授課老師職稱高有區別,講座,嘉賓也比較有分量。
4、保研率差別
一本的保研率要大大高於二本保研率。這也和招生資源,師資力量有關系。一本專業要達到10%左右,但是二本大概是一本保研率的三分之一。
(6)山西大學二級教授評審條件擴展閱讀:
山西大學2019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總則
為保證山西大學本科招生工作順利進行,維護學校和考生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規之規定,並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特製定本章程。
第一條 本章程適用於山西大學普通本科招生工作。
第二條 山西大學招生工作貫徹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透明的原則,德智體美勞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新生。
第三條 山西大學招生工作接受紀檢監察部門、新聞媒體、考生及其家長以及社會各界的監督。
第二章學校概況
第四條 學校全稱:山西大學
第五條 學校代碼:10108
第六條 辦學性質:公辦
第七條 辦學層次:本科
第八條 辦學類型:普通高等學校
第九條 學習形式:全日制
第十條 辦學地點:
塢城校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塢城路92號
大東關校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大東關紅溝南街36號
第三章組織機構
第十一條 山西大學成立本科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負責全校的普通本科招生工作,制定招生政策和招生計劃,討論決定招生工作重大事宜。
第十二條 山西大學招生辦公室是組織和實施招生及其相關工作的常設機構,具體負責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四章招生計劃
第十三條 山西大學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辦學條件、畢業生就業等實際情況,統籌考慮各省(區、市)考生人數、生源質量、區域協調發展及重點支持政策、歷年計劃安排等因素,制定分省招生計劃。
根據教育部文件精神,編制預留計劃50人,用於調節各地統考上線生源的不平衡,以及解決由於平行志願產生的生源地上線同分段考生問題。招生計劃通過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學校招生簡章、學校網站等形式向考生公布。
㈦ 國內普通高校博士容易進山西大學嗎
這就看你考什麼專業了···冷門的都好進。決定你考不考的上的重要因素還是自身努力。
報考條件(一)以普通招考方式報考博士生的基本條件是: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願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遵紀守法,品行端正。2、已獲碩士學位的人員;應屆碩士畢業生(最遲須在入學前取得碩士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獲得學士學位6年以上(含6年,從獲得學士學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學之日)並達到與碩士畢業生等學力的人員。3、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符合我校規定。4、有至少兩名所報考學科專業領域內的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的書面推薦意見。5、以碩士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人員,須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而且已在報考學科或相近研究領域的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發表兩篇以上學術論文(考生本人為第一作者)。6、山西大學 2021年博士招生專業目錄備注欄中註明「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的專業,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報名。7、非應屆碩士畢業報考人員和跨學科報考人員學術水平要求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以下成果要求須與所報考方向相關,並提供證明):(1)科研論文:須至少發表一篇學術論文(第一作者),如系導師第一,本人第二亦符合要求。刊物級別應為《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期刊(CSSCI)》(含來源期刊,擴展版期刊,集刊),或《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總覽》收錄的學術期刊。註:以上論文不包括書評、通訊、會議綜述等非學術性文章和發表在雜志增刊的論文及國際會議論文。(2)出版著作:須在國內公認高水平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以研究為主的專著,全國各新華書店統一發行,本人需作為主要完成人之一,承擔完成字數內容8萬字以上。(3)科研項目:①須主持過省級以上研究生創新項目,本人須為項目主持人;②作為項目參與者,參加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排名前三;③主持山西省教育廳、科技廳科研項目,項目經費需在3萬元以上.(4)獲獎:①獲得省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者;②獲得山西省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以上(含三等獎)獎勵(排名前二)。③在具有本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學術單位的或國家二級以上、省一級學會組織的學術活動中獲得一等獎及其以上者(排名第一且經學位分委員會認定)。(5)承擔社會服務:本人所撰寫研究報告獲得省部級領導或部門批示採納。8、在職人員錄取為我校博士研究生後能夠全脫產學習。9、現役軍人報考博士生按解放軍總政治部有關規定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