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朱岩教授
⑴ 朱岩的介紹
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獲工學學士學位(1994年);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同時獲工學碩士和博士學位(1998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點做博士後(2000年)1.現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教授。IEEE計算機學會會員,中國系統工程協會會員,SAP公司全球人力資源顧問。
⑵ 朱岩哪年出生的精藝股份獨立董事
朱岩:男,1971年出生,博士,現任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清華經管醫療管理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清華經管先進信息技術商業應用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工信部信息化百人會會員,APEC中小企業信息化促進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電子商務司專家,央視財經評論員,中國工業經濟學會互聯網經濟與產業創新發展委員會副主任,數字經濟百人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技術經濟學會新設區塊鏈分會理事長,廣東精藝金屬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⑶ 朱岩的所獲榮譽
曾獲「中國商務部,最佳案例獎」、「中國信息協會,最佳論文獎」、「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清華大學青年優秀教學獎」等。清華大學精品課程「信息管理導論」負責人。2006-2008清華經管學院教學一等獎;2009年清華大學先進工作者。
⑷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學院領導
前總理朱鎔基為
清華經管學院首任院長
(任期:1984-2001)
趙純均教授
清華經管學院第回二任答院長
(任期:2001-2005)
何建坤教授
清華經管學院第三任院長
(任期:2005-2006) 院長 錢穎一
常務副院長 陳國青
黨委書記 楊斌
黨委副書記 陳章武
副院長 廖理
副院長仝允桓
黨委副書記朱岩
院長助理 毛波
院長助理 曲慶
院長助理 錢小軍
院長助理 朱恆源 清華經管學院學位評定委員會
經濟、管理學位評定分委員會(16人)
委 員:李子奈 仝允桓 錢小軍 錢穎一 陳國青 楊斌 宋逢明 藍伯雄陳小悅
夏冬林金占明陳國權 王 高 廖理 蔡繼明 張阿玲
主 席:李子奈
副主席:仝允桓、錢小軍
秘 書:朱玉傑 清華經管學院學術委員會
委員:陳國青、陳劍、陳曉、姜彥福、李子奈、宋逢明、仝允桓、魏傑、吳貴生、趙平、趙純均(按姓氏拼音排序)
主任:陳國青
副主任:吳貴生
秘書:孫榮玲
⑸ 2021年經濟形勢會怎樣
世界疫情的逐步消退、中國超常規政策的常態化、中國發展戰略的轉化和調整、內生新動能的逐步抬頭將成為左右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最核心的四大力量。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走過極不平凡的2020年,中國在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方面表現亮眼,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展望2021年,中國經濟又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備受關注。
復甦與挑戰並存
隨著疫情進入下半場,中國經濟正穩健步入後疫情時代。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世界疫情的逐步消退、中國超常規政策的常態化、中國發展戰略的轉化和調整、內生新動能的逐步抬頭將成為左右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最核心的四大力量。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中國財科院研究員賈康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對2021年中國經濟表現,許多國際機構、國內研究者的看法一致,即:年初因為2020年的基數較低,2021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速會較高;待增速回落,全年經濟增速將達到8%或者再高一點。」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中國經濟由於疫情影響,上半年經濟增長速度下降,下半年隨著國內疫情的控制,經濟增長明顯加速,不論是內需,還是外需,都呈現加速增長的態勢,國家推行雙循環推動經濟增長的政策已經發力。」深圳大學經濟學副教授馬春輝對《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說道,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面臨的形勢是穩定增長。從發展的外部分析,我國宏觀經濟的外部經濟環境有所改善,隨著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完成並簽署相關協議,中國將繼續發揮全球經濟增長「引擎」的作用,推動疫後世界經濟復甦,增強國際社會對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信心。從國內經濟發展環境分析,中國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具備了應對復雜經濟形勢的能力。2020年下半年後, 我國投資、消費、進出口、企業盈利水平、創新能力、經理采購指數等多項指標都增長較快。國內外經濟環境的改善為我國2021年經濟增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馬春輝預計,「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經濟增長速度相對正常年份要低一些。隨著各項政策實施及2020年下半年經濟增長的慣性,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完全可以恢復到8%左右的水平。」
中國銀行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周景彤對2021年中國經濟表達了謹慎樂觀態度。他表示,作出這一判斷主要基於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2020年中國經濟率先從疫情中恢復,將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為2021年經濟繼續增長奠定了良好基礎;二是2021年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將進一步減輕;三是政策重點將從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轉向供給側和需求側改革齊頭並進,加快構建以內循環為主的新發展格局,內需潛力將被進一步激發,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大。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相比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本次會議有不少新的提法。例如,首次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等。
會議明確指出,2021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已落地的宏觀政策,其效果在2021年將逐步顯現;未落地的政策將進一步實施,這些都將支持2021年中國經濟進一步復甦。」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對媒體表示。
中國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分析認為,202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宏觀政策施策方向上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在穩定政策連續性的同時,更加註重以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新動能,意味著宏觀政策上兼顧逆周期調節和跨周期設計,更有效地發揮積極的財政政策的作用,更穩健地實施貨幣政策,在激發市場活力的同時注重防範化解風險,同時注重在一些關鍵點上發力,進一步提升發展的韌性和質量。「尤其重要的政策著力點是要把握好一個收尾和兩個開局工作。要根據形勢需要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見機預調微調政策。」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1年貨幣政策提出目標——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原來是穩健基礎上的「靈活適度」,現在又加了四個字。2021年貨幣政策仍有很大空間,這個空間央行強調的是要保持宏觀杠桿率穩定。
馬春輝分析認為,2021年宏觀經濟增長,相對來說,我國的貨幣政策調控經濟的工具較多,財政政策所能發揮的空間較小。但是,貨幣政策實施中去杠桿的任務仍然艱巨,防範金融風險仍然是一項重要的考量。隨著降費減稅政策出台和進一步實施,各級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增加;地方債務風險、企業債務風險、中小微企業經營的困難、就業的壓力、世界經濟復甦的緩慢等因素都給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增加了不確定性。
重心轉移:科技與碳中和
2021年經濟工作具體怎麼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八大重點任務,包括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全面推進改革開放、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被置於八大重點任務之首。202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確定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要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重點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
「2021年,很多與高科技有關的領域和部門都將迎來新的發展空間,如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製造業領域等。」連平表示,這一方面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政策也將全力支持。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朱岩認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包括三個層面,一是基礎科技戰略力量的增強;二是科技創新治理體系的優化變革;三是科技應用生態構造能力的提升。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認為,科技對經濟的戰略支撐作用會越來越大,要把科技創新放在核心位置,特別要在基礎研究方面加大力量。
此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重點任務之一。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研究員李俊峰認為,碳中和與方方面麵包括產業鏈都有關系,會深刻影響下一步產業鏈重構、重組和新的國際標准。
「在碳達峰過程中,要推動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大幅度改善能源結構,大幅度提升非化石能源佔比,這也是『十四五』時期重點工作。」李俊峰指出,在能源領域中,能源清潔化、低碳化是一個方向,全球都是如此,即逐步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它的基本邏輯是從資源依賴的發展模式,走到技術依賴的發展模式」。
李俊峰表示,2021年是一個很特殊的年份,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我們期待著『十四五』的第一年,能夠很好地開局,為國家真正的低碳轉型,為實現達峰、穩中有降和最終實現碳中和三個階段性的目標開一個好局。」
以上是文財網小壁虎編輯為大家整理的「2021年經濟形勢會怎樣?中國經濟將走向何方?」的內容,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⑹ 2019中國數字企業中台應用峰會有什麼價值
會議基本信息
時間:2019年6月11日 13:30-20:30
地點:北京中關村軟體園國際會議中心A座
規模 :300人
會議形式
主會場+閉門晚宴+媒體采訪
主會場——邀請業界大咖作主題演講,以及尖峰對話;
閉門晚宴——為重點嘉賓設置專門晚宴,提供深度交流與資源對接;
媒體采訪——對參會企業嘉賓進行專訪。
會議議程
時間 議程
13:00-13:20 簽到
13:20-13:25 主持人開場
13:25-14:05 專家主題演講:數字時代的中台架構及阿里實戰經驗
14:05-14:20 主辦方致辭及發布《2019中國數字企業中台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14:20-14:30 中國軟體行業協會「中國數字企業中台應用專家顧問團」成立及證書頒布儀式
14:30-14:50 贊助商主題演講:數字營銷——中台應用的最佳切入點
14:50-15:10 專家主題演講:數字化時代的組織變革與組織中台
15:10-15:20 互動環節+茶歇
15:20-15:40 贊助商主題演講:數字企業的靈魂——數據中台
15:40-16:00 贊助商主題演講:未來會沒有ERP嗎?肯定有全域中台
16:00-16:40 中台案例演講:中台的落地應用實踐及價值(2個,每個20分鍾)
16:40-16:50 互動環節+茶歇
16:50-17:30 圓桌對話:阿里的中台,還是世界的中台(5家廠商)
17:30-17:50 贊助商主題演講:行業化是中台應用的必然之路
17:50-18:10 專家主題演講:數據驅動——中台應用與實踐的方法論
18:10-18:30 專家主題演講:到延安去!尋找企業服務的新物種
18:30-20:30 閉門晚宴
擬邀嘉賓
本次會議擬邀的主要嘉賓如下:
知名專家 曾鳴 阿里巴巴原總參謀長
阿里巴巴 肖利華 集團副總裁
阿里雲 謝純良 阿里中間件資深架構師
騰訊雲 王帥 副總裁
網路雲 張志奇 副總裁
京東雲 王震 生態夥伴總監
位元組跳動 張利東 高級副總裁
用友 程操紅 CTO
金蝶 田榮舉 高級副總裁
商越 苗峰 CEO
雲徙科技 陳新宇 首席架構師
企加雲 喻思成 CEO
數瀾 甘雲鋒 CEO
奇點雲 張金銀 CEO
百勝軟體 黃飛 創始人
藍凌 徐霞 CEO
東軟 紀勇 高級副總裁
樂信 肖文傑 CEO
非碼科技 陳寶平 創始人兼CEO
潤雅信息 沈嘯 創始人、CEO
伯俊軟體 孫一暉 總裁
滴普科技 趙傑輝 CEO
紅火台 塗輝 總裁
DataPipeline 陳肅 CTO
ThoughtWorks 史凱 中國區數據和AI總經理
北京大學 黃濤 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清華大學 朱岩 經管學院教授
銀杏谷資本 鄭雨林 合夥人
銀杏谷資本 周衛東 投資專家
更多嘉賓持續更新中……
為什麼是我們
會議主辦方中國軟體網是國內軟體與信息服務業領先的專業營銷信息服務機構,是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管理軟體分會的秘書長單位、秘書處常設機構,也是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的服務支撐單位。海比科技擁有中國軟體網、海比研究、海比營銷三大業務板塊,是國內領先的科技內容專業服務機構。
我們擁有7萬家軟體和信息服務企業會員,我們擁有中國CIO自媒體聯盟,中國新聞網、新華網等近10家央視媒體資源,擁有CSDN、IT經理世界等50家專業IT網路媒體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