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中山大學教授雲浮人

中山大學教授雲浮人

發布時間: 2021-02-14 12:30:37

㈠ 龐國梅的人物履歷

1982.09--1985.07 遂溪師范學校學習
1985.07--1987.07 共青團湛江市坡頭區委幹部
1987.07--1988.03 共青團湛江市坡頭區委學校部部長
1988.03--1990.06 湛江市坡頭區乾塘鎮黨委副書記
1990.06--1993.10 共青團湛江市委副書記(其間:1988.03-1991.02在省委黨校幹部函授大專班政治專業學習)
1993.10--1999.08 共青團湛江市委書記(其間:1995.09-1998.09在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班經濟學專業學習;1996.12-1997.12掛任共青團中央青工部部長助理)
1999.08--2000.03 湛江市麻章區委副書記、副區長、代區長
2000.03--2000.06 湛江市麻章區委副書記、區長
2000.06--2002.12 共青團廣東省委副書記、黨組成員(其間:2002.02-2002.06在省委黨校市廳級領導幹部進修班學習)
2002.12--2004.02 廣東省總工會副主席、黨組成員
2004.02--2004.04 東莞市委常委
2004.04--2011.09 東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其間:2007.05-2007.08在廣東省第10期高級公務員公共行政管理知識專題研究班(牛津班)學習;2008.04-2009.12在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習)
2011.09--2011.10 江門市委副書記
2011.10--2012.01 江門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
2012.01--2014.09 江門市委副書記、市長
2014.09--2015.01 雲浮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候選人
2015.01--雲浮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十一屆省委委員

㈡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著名校友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簡稱廣外,坐落於有「花城」美稱的廣州市,學校入選「2011計劃」、「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亞洲大學學生交流集體行動計劃」(亞洲校園計劃),是向聯合國提供高端翻譯人才的全球19所大學之一、全國國際經濟與貿易學科的創始單位之一、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成員,是華南地區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外國語言文化、對外經濟貿易、國際戰略研究的廣東省屬重點大學。
學校的前身是廣州外國語學院和廣州對外貿易學院。廣州外國語學院1964年11月設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教育部直屬的三所著名外國語大學之一。廣州對外貿易學院成立於1980年12月,是原國家外經貿部(現商務部)直屬院校。1981年,學校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學校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5年5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將兩校合並組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8年10月,廣東財經職業學院劃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截至2015年11月,學校佔地總面積2292畝,有北校區、南校區、大朗校區等3個校區,固定資產總值約29億元;學校轄21個教學單位和1個獨立學院(南國商學院),開設64個本科專業;有在編專任教師1148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054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905人,各類成人本專科生、進修及培訓生、外國留學生11000多人。

知名校友:
溫耀深 65級法語校友,曾任雲浮市市長、市委書記、廣東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
於平 70級英語校友,現任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副會長。
王華 70級西班牙語校友,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幾內亞比索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梁梳根 70級英語校友,中國外交官,現任中國駐開普敦總領館總領事,曾任中國駐墨爾本、溫哥華總領事館總領事。
徐真華 72級法語校友,曾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法語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第十屆政協常委、港澳台委員會副主任等,法國教育騎士勛章獲得者。
隋翚 72級法語校友,現任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簡稱工發組織)執行幹事,曾任中國駐希臘使館經商參贊、商務部外事司司長。
邱舉良72級法語校友,現任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科技處一等秘書,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獲得者,曾任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
王雁南 73級英語校友,曾任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總裁,嘉德創始人之一。
林迪夫74級英語校友,現任廣東省政府港澳辦巡視員,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札那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廖菊華 74級英語校友,現任中國駐米蘭總領館總領事,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奧克蘭總領事。
邱紹芳 74級英語校友,外交官,曾任駐獅子山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駐悉尼、洛杉磯總領事(大使銜)。
賀同新 74級英語校友,現任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黃華 75級經貿校友,現任南方國際集團總裁。
王超 77級英語校友,現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曾任商務部副部長。
王輝耀 77級英語校友,現任中國歐美同學會商會會長、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方健壯 77級英語校友,現任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廣東開放大學黨委書記,曾任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院長、廣東廣播電視大學校長。
鄭立華 77級法語校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語教授、博士生導師、法蘭西教育騎士勛章獲得者。
周海中79級英語校友,數學家、語言學家,周氏猜測和網路語言學的提出者,中山大學教授。
熊韶輝 84級國際貿易校友,現任廣東振戎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李紹山87級英語博士校友,現任解放軍外國語學院院長。
曾用強 88級英語碩士校友,現任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院長。
曾德祥 89級國際貿易校友,現任廣州博冠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溫琦94級國際金融校友,現任東莞勤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㈢ 雲浮有什麼名人

  • 蔡廷鍇

蔡廷鍇(1892年4月15日—1968年4月25日),廣東省羅定市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1932年任國民黨十九路軍軍長兼副總指揮。1932年,日軍製造「一·二八」事變,進犯上海。當時,駐守上海的中國軍隊為第十九路軍。在全國人民抗日高潮和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號召的影響和推動...

  • 六祖慧能

六祖慧能,是唐代著名的佛教改革者,禪宗實際上的創始人,中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偉大思想家。他出身貧寒、目不識丁,卻在24歲時,以行者之身,成為了佛祖釋迦牟尼血脈嫡傳的佛教第三十三代祖師爺。而後,他又遭人追殺,被迫隱姓埋名15年,是他將達摩撒下的禪的種子培育成了參天大樹,並使之蔚...

  • 趙家良

趙家良,男,創作型歌手,音樂人。祖籍雲浮。另有同名醫生趙家良,生於1944年10月,江蘇啟東人。1970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1978年8月至1982年1月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眼科研究生,獲醫學碩士學位。畢業後留眼科工作。先後任主治醫師、助理研究員、副主任醫師,...

  • 傅廷棟

傅廷棟,油菜遺傳育種學家。中國油菜雜種優勢利用研究的開拓者之一。在國內首次育成甘藍型油菜自交不親和系及其雜種;在國際上首先發現波里馬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並被廣泛應用於育種實踐;育成華雜2號、3號、4號等優質高產雜交油菜在生產上推廣,為中國油菜生產作出了重要貢獻。傅廷棟等在前...

  • 鄧發

鄧發(1906年3月7日-1946年4月8日),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前期領導人之一,中國工人運動的傑出領袖。原名鄧元釗,廣東雲浮人。1922年參加香港海員大罷工。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省港大罷工和東征戰役。1927年參加廣州起義。1928年後任中共香港市委...

  • 錢英球

錢英球 (1932~),筆名茵秋,廣東雲浮。著名詩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哈爾濱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黑龍江省散文詩學會副會長。著有散文詩集《深情的葉片》、《微笑的陷阱》,警語體散文詩集《茵秋獨語》,詩集《駝鈴集》、《燭光·月色》、《丹麥詩旅》,報告文學集《時代的揚帆者》,散文集...

  • 陳沛堅

陳沛堅,1942年8月出生,主任醫師。畢業於江西醫學院。曾任四川省萬縣市精神病院精神神經科醫師。現任廣東省廣州中醫葯大學內科教授、主任醫師。

  • 李文開

李文開男,1940年10月生,廣東省雲浮市人。廣東省珠海市第四中學中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

  • 陳卓達

陳卓達男,1937年11月出生,廣東雲浮人。中共黨員。歷任雲浮日報社社長兼雲浮市新聞工作者協會會長。中共雲浮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雲浮市政協常委,中共雲浮縣委辦公室主任、宣傳部長、統戰部長,縣政協常委、副主席,西江大學理事,雲浮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等職。

  • 蘇世彪

蘇世彪 廣東雲浮市人。骨傷科主治醫師。

㈣ 廣東省新興中葯學校的介紹

廣東襲省新興中葯學校1成立於1988年,隸屬於雲浮市人民政府,2001年4月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同年11月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評為「全國重點中醫葯學校」。學校在今年4月份通過廣東省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的評估,成為雲浮市第一所廣東省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學校是廣東省全科醫學教育理論教學培訓基地。學校與廣州中醫葯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東醫學院、中山大學遠程教育學院實行聯合辦學,目前大中專在校學生達12200多人。

㈤ 余為釋子,然嘆近佛門衰弱,各教皆興,尤是基督天主之類!談談基督佛教,在傳播中的優缺點!吉祥如意!

贊嘆仁者赤誠弘法之心!然仁者所提之問題,實乃一龐大之論題!非三言五句就能說得清的,後學才疏學淺,說下個人的感受,「論」則難當。

基督教之所以容易被普通百姓接受、傳播,原因有很多,有些原因限於語境,只略說一下:

首先,基督教所宣揚的「信即得救」的教義很容易被世人所接受,這種「依上帝的慈憫而得救、獲解脫」的教理迎合了世人不勞而獲的心理。你只要信就好嘛,按時做禮拜,經常參加一些教內活動諸如唱唱贊歌、做個彌撒等就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贖,這是多麼劃算的事啊,這給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物質社會下的世人提供了較多的方便。

其次,基督教的經典相對來說較少,這些經典都是近代由海外傳來,其直白的描述更適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能夠得到低文化程度人群的接受和傳播。

第三,基督教所提出的「上帝創造了一切」的這種世界觀迎合了人們普遍存在的「神秘心理」。對外界他力的依賴性是人類心理的普遍共性,而基督教恰到好處的打了這種擦邊球。

第四,外部環境為基督教的傳播提供了較多的便利條件,這個話題不好討論,從大環境上細心體會一下就好了。

而上面說的這些恰是佛教在傳播上存在的弱點:

佛教,准確的說應是「佛法」,是一個很難用語言去描述的清楚的理論,它是一個需要身體力行、用實證說話的真理。你下了多少工夫,就能證得多少現量境界,這是世人所不容易、甚至是不能接受的,試想,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社會的發展越來越現實,又有誰真的能拋下眼前的現實利益去搞修證呢?

又,由於佛法的「實證性」會依功夫深淺的不同而導致所證境界的不同,所以在每個時期的研究群體都有其不同的實證體會,因之而成的學說在佛學上形成了很多派系,由於佛法是一門實證的學問,前輩有修證體會的大菩薩們救世心切,將修證體會言之成論,以供後人修證參考,但後人卻將這些經驗性的東西脫離實證只作為一種學說去研究,使之成為一種學術化、說教化的並無實際意義的學問,這使得人們缺失了對佛法的正見、正信。

佛法修證的真實境界是一個很難用言語去描述的東西,很多經典對所證現量境的描述多是一些模稜兩可的詞句,因此智慧不夠、缺乏實證的人對此很難生起信心、望而卻步。

由於佛法的「不可言說」性,導致了很多無修證的學說出現,這些學說又被功利之人利用,將佛法日趨引向迷信,極大地破壞了佛法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

又,自佛法宗教化而成「佛教」以後,宗教界的相互排擠、胡亂的編排、攻擊,破壞了佛法的本質!加之佛教上的宗教儀軌、禁忌多而繁雜,使人很容易理解為迷信,所以日趨得不到世人的正確認識。

尤其是一些教內的法師,在弘法時對經典的講解存在大問題,依文解義還是好的,更可憎的是藉此斂財,甚至為此而不擇手段,這給佛教的形象帶來了極大的破壞!

由於佛法的「無為」內涵與當今物質社會之發展其義不合,致使佛法不被提倡與推廣也是佛教日趨敗落的重要原因之一,限於語境,無法言說。

總之,佛法的敗落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這也是物質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眾生共業使然,所謂「大勢至」也!即便佛陀在世,現狀也是在所難免的。

㈥ 雲浮中學每年進中山大學有多少人

雲浮中學每年進中山大學,
10到15個肯定是有的。
相關信息,
可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你若喜歡,
便是晴天。

㈦ 你的家鄉出過哪些名人和明星呢

‍‍

趙麗穎,趙麗穎生於河北廊坊,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雖然說她只是大專學歷,但是她卻憑借自己的努力走到了今天,話說她上的學校離我們家老近了。

‍‍

㈧ 廣東警官學院的法學專業怎麼樣啊

廣東警官學院法律系簡介

廣東警官學院法律系的淵源,可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廣東省革命幹部學校,1956年該校並入原廣東省政法幹部學校,主要培訓法院、檢察、司法、民政、監察等部門的在職幹部,設有哲學教研組和政法教研組。1958年,廣東省委決定合並成立新的廣東省政法幹部學校,設政治理論教研室、政法教研室、公安教研室、武裝民警教研室,用於輪訓政法系統基層領導骨幹。1983年改為廣東省政法幹部學院,1984年更名為廣東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1988年更名為廣東省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設有法學基礎理論、刑法、民法經濟法等六個教研室。1988年3月,法學基礎理論、刑法、民法經濟法教研室合並組建法律系。法學專業自1983年開始招生,從事成人專科學歷教育,為廣東、海南等地輸送了大批優秀政法人才。

為適應廣東經濟的飛速發展,1992年底,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廣東省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的基礎上,增設廣東公安高等專科學校,1993年開始招收專科法學專業學生。1998年,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將廣東省人民警察學校並入廣東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合並後,資源得以整合,有濱江、嘉禾兩個校區。學院以普通專科、成人專科、業余大專、全日制學歷文憑班等教學培養為主。設法學、文秘(司法方向)、治安等專業。

2004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廣東警官學院。法律系下設法理學、刑法學、民法學、商法學四個教研室。9月,招收第一屆本科法學專業學生。目前,本科法學專業在校生1733人,專科法律事務專業在校生859人。

法律系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有一定科研水平、結構較為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4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講師21人;博士和在讀博士5人,碩士以上29人。擁有一批教學、科研方面的優秀人才:南粵教壇新秀1人,首屆廣州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1人,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2人,廣東警官學院首屆教學名師1人、學科帶頭人2人、中青年培養對象2人,西南政法大學兼職教授1人,中山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2人。此外,還有8人次在中國法學會各專業研究會、全國政法院校經濟法研究會等學術團體擔任副會長、副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等職。

法學專業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復合型法律通用人才和應用型公安法律專門人才的基本手段與措施。本專業根據普通高校本科法學專業的課程設置要求,結合學院特點設計了較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和課程結構,充分體現了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理念和措施,並取得較好成效。

一、設置了「專業主幹課、專業核心課、專業特色課」為中心的課程體系

首先,本專業開有法理、憲法、中國法制史、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民事訴訟法、經濟法、商法、知識產權法、刑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等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核定的法學專業14門專業主幹課程。

其次,還開有立法法、合同法、公司法、婚姻家庭法、金融法、侵權法、港澳台法、外國法制史、律師與公證、證據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海商法、環境法、司法職業綜合訓練等法學專業核心課程。

再次,結合學院資源優勢,另開有公務員法、警察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許可與行政復議法、公安學基礎理論、治安管理學、國內安全保衛學、刑事科學技術概論、預審學、犯罪學、犯罪心理學、警察警務戰術、涉外警務、公安機關偵查辦案程序等法學專業特色課程。

對於專業主幹課和專業核心課的設置,普通院校同類專業可能大同小異。但對於專業特色課的設置,不同類型的學校界定特色課的范圍亦不同,本專業依託公安高校的獨特資源,將公安類基礎知識課程作為特色課程,是普通院校同類專業所不具有的。

二、設置了「公共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素質教育課+畢業論文與實習」五大模塊的課程總體結構

升本前的專科教育階段,本專業主要按照「職業性、應用性和技能性」的培養模式設置課程體系,採取「公共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畢業論文與實習」四大模塊課程結構,公共基礎課程比例偏低。例如專科2004、2005、2006三個年級,公共基礎課的學分在總學分中所佔比例分別為29%、29%、20%,專業必修課及專業選修課的學分在總學分中所佔比例分別為63%、63%、71%,體現了「基礎夠用,職業培養」的觀念。升本後,本專業按照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對課程體系進行了較大改革,採取「公共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素質教育課+畢業論文與實習」五大模塊課程結構,大大加重了公共基礎課程的比例。例如本科2004、2005、2006三個年級,公共基礎課程及素質教育課程的學分在總學分中所佔比例均為36%,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的學分在總學分中所佔比例分別為54%、56%、55%。不僅如此,任選課程和素質教育課程的開出門數也在逐年增加,本科2004級時只開設了30門,本科2006級時已開設70門,其中,涉警科目20門,體現了綜合素質培養的本科教育特徵

三、構建了 「課堂實踐教學+社會實踐+專業實習與畢業論文」相連接的實踐教學體系

本專業一貫重視本科生的實踐教學,依據本專業特點及「復合型法律通用人才和應用型公安法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構建了「課堂實踐教學+社會實踐+專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相連接的實踐教學體系,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教學計劃完善、要求明確、管理規范,實務實訓和實習基地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利用率高,教學效果好。

(一)課堂實踐教學

本專業學生的課堂實踐教學由兩個部分構成:一是專業課中的實踐教學,包括課堂討論、課堂演講、觀摩審判、模擬法庭、法律知識競賽等等。目前,專業課中有實踐教學的課程達12門,共計116學時。二是專門開設了一門實務實訓課程《司法職業綜合訓練》,54學時。

(二)社會實踐

本專業學生的社會實踐由入學軍訓和假期見習構成。社會實踐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本專業通過入學軍訓、普法宣傳、社會調查、社區服務等活動,使學生深入了解國情、社情和民情,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信念和社會責任感。例如每年組織學生代表到廣東省雲浮市雲城區雲城街雲樓村進行「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組織青年自願者進行社區服務等。例如2007年9月,學生社團「法協會」部分會員在廣州市海珠區濱江街辦事處進行法律義務咨詢,深受社區群眾歡迎。

(三)專業實習

專業實習即畢業實習,本專業集中在第七學期進行,為期12周。專業實習是進行思想教育、職業教育和專業技能訓練的重要環節。本專業高度重視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把專業實習當作一項最為重要的工作來抓,不斷拓展實習渠道,重點建設了一批高質量的實習基地。目前,與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法院、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檢察院、廣東省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深圳市公安局、廣東海雲天律師事務所等六家單位簽訂了《實習基地建設協議》。這些實習單位都是業內成績斐然、管理先進的單位。例如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檢察院曾於2001年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授予「模範檢察院」榮譽稱號,2002年和2007年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全國基層檢察院建設示範院」。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法院2000年度、2001年度連續兩次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人民滿意的好法院」稱號等。

(四)畢業論文

本科生畢業論文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基本訓練,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和全面素質、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的、也是最後的實踐環節,是衡量教學水平、認證學生畢業與學位資格的重要依據。本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寫作時間有8周,

法學專業學科建設

學科建設是學院發展之根本。

法學專業圍繞「復合型法律通用人才和應用型公安法律專門人才」的本科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牢固樹立「人才培養為根本、質量興校為基石、教學工作為中心」的理念,在師資隊伍、課程設置、學科方向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初步完成了由專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跨越。

1.初步形成不同學科方向的學術梯隊。包括譚玲教授領銜的民商法學學術梯隊,夏蔚教授領銜的訴訟法學學術梯隊,沈曉敏教授領銜的法理學法史學學術梯隊。

2.學科建設優勢逐漸顯現。本專業以訴訟法學、行政法學、刑事法學學科為重點,以民法學、商法學、經濟法學學科為優勢加強建設,在科研和教研等方面均取得了明顯的成績,學科優勢漸顯。

3.專業特色逐漸形成。通用課程和特色課程合理設置,使本專業學生能夠較好了解法學專業知識和公安業務基礎知識,初步具備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科法學專業

法學是研究法或者法律這一特定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

廣東警官學院法學專業三年的本科歷程,內源於十五年普通專科教育和半個多世紀成人教育的積淀。作為一級學科,法學專業承載著學院公安類主體學科的拓展空間,是建設合格普通公安院校的基礎和支撐。

法學專業現有學生1733人,專任教師45人,是一支教學經驗豐富、科研水平較高、結構較為合理的師資隊伍。高級職稱33.4%,碩士以上68.9%,中青年教師86.7%,91.1%來自五大政法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等重點綜合性大學。專業負責人譚玲教授是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理事、全國政法院校經濟法研究會副秘書長、廣東省法學會民商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首屆廣州「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廣東警官學院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

法學專業以「人才培養為根本、質量興系為基石、教學工作為中心」的理念,圍繞「復合型法律通用人才和應用型公安法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構建了科學合理的「公共基礎+專業主幹+專業核心+素質教育+畢業論文與實習」的課程結構體系,以及「課堂實踐教學+社會實踐+專業實習與畢業論文」相連接的實踐教學體系。

其中,廣東警官學院法律系主任譚玲現被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為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㈨ 盤姓出過什麼有名的歷史人物

盤巧:(生卒年待考),瑤族,女,湖南江永人。著名「女書」創造者。

盤桂興內:(公元1934~今),瑤容族;廣西富川人。著名中國畫畫家。

盤襲:(公元1935~今),瑤族;廣西全州人。著名基礎教育家。

盤永權:(公元1936~今),廣東台山人。著名高級農藝師。

盤才萬:(公元1936~今),瑤族;廣東乳源人。著名地方公務員。

盤梓華:(公元1956~今),廣東雲浮人。著名基礎教育家。中學一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

盤榮福:(公元1957~今),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人,著名醫生,中山醫科大學教授

㈩ 粵教職2003100號

這個要根據你到底在那個地方而定...去官網找吧,我表示我身為省實的,見的外地生大部分都是分校保送的...你先告訴我在那個地方我才好告訴你啊. 2013年廣東實驗中學 「廣東省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招生簡章 我校自2002年開辦「廣東省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簡稱「創新班」)以來,在各地級市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學生,每年「創新班」超過90%的學生,分別考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著名高校。截至2013年4月,在各類學科競賽、創新大賽中獲國際級9項、國家級獎項259人次、省級獎項416人次。 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於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和廣東實驗中學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2013年秋季招生的通知》(粵教職函[2013]38號),我校2013年高中將繼續面向廣東省9個地級市招錄「廣東省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共100名,包括珠海市、中山市、江門市、佛山市、肇慶市、雲浮市、陽江市、茂名市、湛江市。 2013年「創新班」各地級市招生名額 地 市 招生名額 地 市 招生名額 珠海市 5 雲浮市 10 中山市 5 陽江市 9 佛山市 18 茂名市 18 江門市 8 湛江市 15 肇慶市 12 合 計 100 報名條件: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初中階段獲得全國數學、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省一、二等獎;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一、二等獎或全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的學生優先選送;綜合素質強,在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方面表現突出;成績優秀,中考成績優異,名列所在地級市前茅。 報名方法:(1)學生自願到當地教育局報名,各地級市將在2013年7月17日前向省實和省教育廳報送「創新班」選送學生名單及相關材料。選送名單由地市教育局在完成當地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工作後,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根據「創新班」的招生條件和報考志願,以及學生初中學業考試成績在地市排名先後的順序,按分配名額確定。(2)我校根據地、市選送的學生和分配的名額,嚴格按規定程序,擇優錄取,經省教廳核准後,發出錄取通知書,並張榜公布。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生留漢 發布:2025-08-02 04:06:11 瀏覽:234
成都中醫葯大學老師介紹 發布:2025-08-02 04:01:25 瀏覽:16
世界大學食品專業排名 發布:2025-08-02 04:01:20 瀏覽:21
四川大學期末考試時間 發布:2025-08-02 03:52:48 瀏覽:710
大學生違紀主要 發布:2025-08-02 03:49:52 瀏覽:966
太原大學老師招聘 發布:2025-08-02 03:48:18 瀏覽:600
怎麼找國外大學的教授 發布:2025-08-02 03:42:33 瀏覽:987
人民大學天津專業 發布:2025-08-02 03:35:36 瀏覽:732
北京中醫葯大學教授按摩手法講學 發布:2025-08-02 03:29:49 瀏覽:17
復旦大學副教授徐沖 發布:2025-08-02 03:22:54 瀏覽: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