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學姜茂發教授簡介
㈠ 東北大學有哪些老師的課程值得推薦
國家精品課程
課程名稱 所在學院 負責人 批准時間
冶金物理化學
冶金學院
翟玉春
2006
機械設計
機械學院
鞏雲鵬
2007
大學英語
外語學院
趙雯
2005
大學物理
理學院
耿平
2006
電子技術基礎
信息學院
王永軍
2005
行政管理學
文法學院
婁成武
2004
滑冰
體育部
王永祥
2006
采礦學
資土學院
王青
2008
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
機械學院
毛昕
2005
自動控制原理
信息學院
王建輝
2005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計算中心
王興偉
英特爾2009
品牌學
藝術學院
趙琛
2006
控制系統模擬與CAD
信息學院
薛定宇
2008
人因工程學
管理學院
郭伏
2010
社區管理學
文法學院
孫萍
2007
冶金學
冶金學院
姜茂發
2007
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
計算機學院
周福才
2007
實踐考核類課(VB.NET)
軟體學院
李丹程
微軟2006、2010
軟體需求分析與設計
軟體學院
朱志良
IBM2007
基於多核的計算機組成與體系結構
計算機學院
李晶皎
英特爾2007
計算機控制系統
信息學院
劉建昌
2009
輪滑
體育部
王永祥
2009
軟體體系結構與設計模式
軟體學院
李丹程
IBM2008
軟體建模技術
計算機學院
張斌
IBM2008
計算機引論
軟體學院
朱志良
微軟2008
冶金工程概論
冶金學院
沈峰滿
2010
液壓氣動技術基礎
機械學院
宋錦春
2011
教學名師
級別 姓名 所在學院 省部級批准時間 國家級批准時間
國家級教學名師
婁成武
文法學院
2006
2006
翟玉春
冶金學院
2006
2006
姜茂發
冶金學院
2008
2009
省部級教學名師
王永軍
信息學院
2003
資料來源:[50]
王永祥
體育部
2007
顧樹生
信息學院
2006
蔡九菊
材料學院
2007
宋叔尼
理學院
2009
吳成東
信息學院
2007
沈峰滿
材料學院
2008
孫萍
文法學院
2008
張斌
計算機學院
2008
王建輝
信息學院
2009
㈡ 東北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說到東北大學歷史名人,大多數第一想到的上世紀叱吒風雲的人物,比如少帥張學良,還有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婦。張學良就不用多說,他27歲任職東北大學校長,可以說早期的東北大學是因為他而發展壯大的,這是東北大學歷史上一段非常輝煌的歲月。
對於很多狂熱球迷來說,值得一說的還有遼寧男籃的郭艾倫。郭艾倫,被譽為天才控衛,2014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是中國新一代的籃球運動員翹楚,他畢業於東北大學的社會體育專業,主攻籃球,這「亞洲第一控衛」絕對不是浪得虛名。還有CBA的楊鳴,是遼寧葯都本溪男籃隊長,在場上擔任後衛的位置,同樣畢業於東北大學,除此之外還有賀天舉,劉志軒,廉明和李曉旭等等。
東北大學的名人我認為更多的「名」在於:每說到這樣一個人,不僅僅想到他本身的成就,更是他背後所象徵著的那一段歷史。而歷史,恰恰就是一個大學繼往開來的動力。
㈢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的歷史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的歷史:
東北大學分校前身為1976年1月冶金工業部籌建的「7·21」大學。
1987,經國家教委與冶金工業部批准,被東北工學院接收,成立「東北工學院秦皇島分院」。
1993,國家教委正式批准東北工學院復名為東北大學,學校聘請張學良為東北大學名譽校長。秦皇島分院隨東北大學復名,更名為「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1996年,東北大學進入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行列,秦皇島分校也隨之進入「211工程」行列,學校開始得到國家的重點支持。
1998年,東北大學進入國家首批「985工程」大學行列,並劃入教育部直屬,秦皇島分校也同步劃入教育部直屬。
2001年,經教育部批准,分校繼續面向全國獨立招收本科生,電子注冊和學生畢業統一歸口東北大學。
2002年1月,隨東北大學進入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行列。
2005年5月12日,成立東北大學研究生院秦皇島分院,共享東北大學博、碩士點。現擁有博士導師和碩士導師一百餘人。
2006年,開始承擔東北大學的「985工程」建設子項目。
學校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社會聲譽逐年提升。通過開展各類特色校園文化活動,促進學生素質均衡發展。學生先後榮獲「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榮譽稱號。
通過構建科學的科技創新活動體系,提升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學生自2014年來,在國際、國內等各類創新創業競賽中獲國家級及以上獎勵1009項、省級獎勵2409項。
學生志願者還先後承擔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秦皇島)、秦皇島連續五屆國際馬拉松錦標賽、2017年全國煤炭交易會等國際、國內重要賽會的志願服務工作。
近年來,學生一次就業率名列河北省前茅,為社會輸送了大量具有較高創新創業能力和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
學校也成功入選首批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應用培訓基地、首批「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全國研究培訓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