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化工學院博士生導師
Ⅰ 浙大教授趙永志個人資料
趙永志,年6月生,山東聊城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1)2005於西安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獲得博士學位,後在清華大學化工系做博士後研究,2007年調至浙江大學化工系化工機械研究所做教學、科研工作,多年來主要在氫能高壓儲存及安全、化工過程裝備、計算顆力學等方面開展研究。目前正在承擔1項國家863計劃課題(高壓儲氫、輸氫、加氫安全保障技術裝備與應用示範,2012AA051504)及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高壓氫充放過程中的熱物理學機制與熱轉換規律研究,51206145),作為負責人完成1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熱量自平衡型金屬氫化物儲放氫工藝基礎理論研究,Y1100636)、1項博士後科學基金(復雜氣固體系流動及傳熱的離散顆粒動力學模擬,2005038061)、以及多項橫向技術開發課題,作為主要完成人之一參與多項國家863計劃、973計劃課題,包括國家863計劃目標導向課題1項(加氫站關鍵技術及加氫系統,2007AA05Z152)、國家973計劃課題(高密度車載儲氫新體系及其安全性預測理論研究,2007CB209706)等。針對高壓儲氫、氫安全、化工過程裝備、及計算顆粒力學等等方面開展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肯定,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stries》、《AIChE Journal》、《Powder Technology》、《物理學報》、《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Particuology》、《化工學報》等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92篇,其中58篇被SCI、EI收錄(SCI收錄30篇,EI收錄28篇),發明專利3項,參與出版教材1部。2010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第四完成人)1項。
2)受教育經歷
1994年~1998年,西安交通大學,化工機械與設備系,學士;
1998年~2001年,西安交通大學,化工過程機械專業,碩士;
2001年~2005年,西安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博士。
3)研究工作經歷
2005年~2007年,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博士後;
2007年至今,浙江大學,化工系化工機械研究所,副教授。
4)主要科研成果
①獲省部級一等獎1項:
70MPa高壓氣態儲氫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10年,獲獎人員:鄭津洋,王新華,劉鵬飛,趙永志,葉曉茹,姜將,魏春華,張立芳,徐平,楊健,陳立新,吳慶鋒,劉延雷,劉賢信,別海燕,葉建軍。
②發表論文92篇,其中58篇被SCI、EI收錄(SCI收錄30篇,EI收錄28篇),近三年主要代表性論文如下(*為通訊作者):
[1] Yong Zhao, Gesi Liu, Yanlei Liu, Jinyang Zheng*, Youchuan Chen, Lei Zhao, Jinxing Guo, Yuntang He. Numerical study on fast filling of 70 MPa type III cylinder for hydrogen vehic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2, 37: 17517-17522.
[2] Yong Zhao, Yi Cheng*, Changning Wu, Yulong Ding, Yong Jin. Eulerian–Lagrangian simulation of distinct clustering phenomena and RTDs in riser and downer, Particuology, 2010, 8: 44-50.
[3] Yong Zhao*, Maoqiang Jiang, Yanlei Liu, Jinyang Zheng. Particle-scale simulation of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behaviors in fluidized bed with immersed tube, AIChE Journal, 2009, 55(12): 3109-3124.
[4] Maoqiang Jiang, Yong Zhao*, Gesi Liu, Jinyang Zheng. Enhancing mixing of particles by baffles in a rotating drum mixer, Particuology, 2011, 9: 270-278.
[5] Youchuan Chen, Yong Zhao*, Hongli Gao, Jinyang Zheng. Liquid bridge force between either two unequal-sized spheres or a sphere and a plane, Particuology, 2011, 9: 374-380.
[6] Gesi Liu, Yong Zhao*, Yanlei Liu, Jinyang Zheng, Shuiping Sheng, Shuxin Han.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xplosions caused by resial pressure in quick actuating vessels, 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stries, 2011, 24: 156-165.
[7] Yong Zhao, Yulong Ding, Changning Wu, Yi Che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ydrodynamics in downers using a CFD-DEM coupled approach, Powder Technology, 2010, 199: 2-12.
[8] Yan-Lei Liu, Yong-Zhi Zhao, Lei Zhao, Xiang Li, Hong-gang Chen, Li-Fang Zhang, Hui Zhao, Run-Hua Sheng, Tian Xie, Dong-Hao Hu, Jin-Yang Zheng*.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emperature rise within a hydrogen cylinder ring refuel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0, 35: 2627-2632.
[9] Jinyang Zheng, Haiyan Bie, Ping Xu*, Pengfei Liu, Yong Zhao, Honggang Chen, Xianxin Liu, Lei Zhao.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igh-pressure hydrogen jet flames ring bonfire tes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2, 37: 783-790.
[10] Zequn Cui, Yong Zhao*, Youchuan Chen, Xiao Liu, Zhengli Hua, Chilou Zhou, Jinyang Zheng. Transition of Axial Segregation Patterns in a Long Rotating Drum, Particuology, 2013, in press.
Ⅱ 誰能告訴我浙大教授鄭強的詳細情況
我也是通過浙大女的文章才去找鄭強教授的演講視頻來看的,56,youku,土豆上都有回,我幾乎都找來看了。。 非常答喜歡鄭強教授的精神、觀點、風格,希望中國有更多這樣的知識分子。
關於浙大女的文章,最近查明是一個男的冒用浙大女的名義寫的。
也許這位網男也是位憤青,哈哈,他痛恨中國有些極度崇洋媚外貪慕虛榮享受的女生沒有絲毫民族自尊心甚至作為女性應有的基本自尊,實在可悲,所以他用有點變態的方式寫了一篇所謂反對鄭教授的文章。又鬧的一些網路右糞高興的不得了。這些網路右糞真是愚蠢得可以。
Ⅲ 鄭強個人資料及簡介
鄭強被稱為中國最紅的網紅校長、網紅教授,經常以犀利的觀點贏得網民的愛戴,三觀很正,倡導現代大學生要愛國,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是有國界的,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鄭強到底有多少強。
鄭強,男,漢族,1960年9月出生於重慶,中共黨員,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高分子合成與功能構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現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委員。
鄭強先後發表SCI收錄論文520餘篇,其中影響因子大於10的4篇,大於5的33篇,大於3的167篇,SCI他引4600餘次。
15歲就讀於重慶市29中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高考那天,鄭強特意起了個大早,步行十幾里山路來到考場,中午的飯菜就是一個干饅頭加上幾顆鹹菜。少年吃的苦中苦,培養了過人的毅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化學系。當時所有學生都要自己縫被子,鄭強自己縫了三小時50分鍾,手上扎了無數個針眼。在浙大求學期間,每日游歷於書山學海之間,一門心思撲在化學專業強。浙大當年在戰火中西遷的歷史對鄭強影響很深,他被老一輩大師們的深深愛國情懷感染。
1982年8月22歲的鄭強大學畢業,進入化工研究院擔任助理工程師,從事新型有機硅材料方面的研究。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成都科技大學高分子材料系碩士研究生。項目獲取了博士學位。
1992年10月至1994年9月,攻讀日本京都大學中日聯合培養博士生,師從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僖教授和時任國際聚合物加工學會(PPS)主席、日本流變學會(RSJ)會長T. Masuda教授。在那個年代,鄭強這樣的人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在國外求得一個不錯的差事。留日結束後,日本教授挽留鄭強,開出了很高的待遇,鄭強都婉言拒絕。
1995年,留學回到中國後在浙江大學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高分子動態流變學研究學術團隊。在浙大的三尺講台上一待就是一七年。在浙大擔任教授的日子,把該拿的榮譽拿了個遍。浙大學子考中最受歡迎的老師,更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的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不過。
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任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求是學院院長。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任貴州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在貴州大學任校長期間,整治教學、重修校門、完善基礎設施,落成第一個國家級實驗室,拆除職工餐廳、購買校車,肖麗高考時因身患骨癌,在只有一人的考場參加考試。她在生命最痛苦的時候,懷揣著對大學的夢想考上了重點大學。2012年7月19日,鄭強作為貴州大學的校長,驅車到肖麗的病床前,把那份珍貴的大學錄取通知書親自送到了女孩手裡。
鄭強被稱為當代魯迅。演講氣勢懟天懟地,極具煽動性。一年上百場演講,每場都座無虛席,掌聲連連。他自己說做專業可以悄悄摸摸。但是做教育一定要大張旗鼓,對社會上的一些觀點總是針砭時弊的發表自己的看法。2020年4月,一位海外留學生在網路上公然辱罵中國同胞,正強毫不留情地痛斥道,你不要以為自己有多了不起,一天天像個救世主一樣評價自己國家,要知道,那些臭名昭著的漢奸就是從痛恨和辱罵祖國開始。別人不敢說的,他言辭犀利地將其擺在明面兒上,別人不敢做的,他毫不留情地把事情做出來。針砭時弊,妙語連珠,慷慨激昂的愛國情懷成為身上撇過去的表現。
針對當今教育重視成績不看過程的教育現狀,正強在演講中大批特批當今的教育是功利性,把出人頭地、獲取成功當成了唯一的目標。有些家長得到了他想要的,就不再要求孩子能得到,反而一些普通人自己沒得到,就特別希望孩子們能得到,字里行間里滿滿流露的都是對。
2020年,在任正非的堅持下,華為「鴻蒙「生態班「落戶」西北工業大學,避開了學者們期望的清華、北大。清華大學因為美院畢業走秀中小米眼遭到網友討伐,甚至有人建議上鄭強當清華的校長,可見鄭強在網民心中的地位很高。鄭強提出了著名的下蛋理論,不能讓自己的雞全飛到隔壁去下蛋。
2020年鄭強走馬上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與企業共建了20多個產業研究院,引進了大批量的高精尖人才,單是清北的博士人才就已經將近50人,提出學生要感恩後勤人員,每年畢業生都要向保安等後勤人員鞠躬致謝。
鄭強教授是一位敢怒敢言,敢作敢當,極具個性的學者。他對中國教育的見解發人深省,在學界和網路掀起輿論浪潮,每每直刺中國教育問題的症結。
Ⅳ 浙大張樹友教授是幾級教授
張樹有,博士,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浙江大學工程及計算機圖學研究所副所長。
張樹有:男,1984年7月畢業於杭州化學工業學校化工機械專業,先分配到浙江絲綢工學院(現為浙江理工大學)工作.1989年考入浙江大學研究生.已獲工學碩士學位,理學博士學位.現為浙江大學工程及計算機圖學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獲浙江省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基金資助,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計劃第一層次.獲浙江大學優秀青年教師獎,億利達優秀教師獎.獲包玉剛出國留學獎學金,
張樹友主要從事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業信息化軟體開發,計算機圖形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專業理論知識基礎扎實,教學工作有效,重視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教學科研雙挑並做到了雙強,科研成果顯著.負責承擔國家863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攻關子項目2項,浙江省重大科研攻關項目2項,企業合作項目16項.在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其中SCI/EI收錄15篇.在中央級出版社合著出版專著1本,面向21世紀教材2本.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獲教育部提名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軟體著作登記權5項.指導碩士,博士研究生20多名.
Ⅳ 10年了,22歲浙大畢業,康奈爾大學做博士後的浙江女孩,現狀如何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唐張為《漁陽將軍》
10年前,有一個浙江女孩陸盈盈,22歲就畢業於浙江大學,隨後赴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26歲在康奈爾大學做博士後。
正在大家不知道陸盈盈何時歸來之時,2015年8月,27歲的她婉拒了導師的熱情挽留,毅然選擇回國,全職入職浙江大學工作,成為了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四、結語
巾幗不讓須眉,紅顏更勝兒郎。有人說女孩子不適合做科研,但是陸盈盈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女孩子一樣可以做科研,而且成果不輸於男生。
近年來,我國的女科學家更是層出不窮,尤其是90後女孩,如任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博導的楊樹、現為電子科技大學教授 、博導的劉明偵;浙江大學27歲博導劉琬璐;南方醫科大學教授、博導李琳等等,她們都是中國新一代的女科學家。
對於陸盈盈的故事,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下面留言!
Ⅵ 鄭強個人資料及簡介
鄭強個人資料及簡介如下:
基本信息:鄭強,男,漢族,1960年9月出生於重慶,中共黨員,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術成就:
-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高分子合成與功能構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 先後發表SCI收錄論文520餘篇,其中影響因子大於10的4篇,大於5的33篇,大於3的167篇,SCI他引4600餘次。
教育經歷:
- 198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學系,後進入化工研究院擔任助理工程師。
- 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成都科技大學高分子材料系碩士研究生。
- 1992年10月至1994年9月,攻讀日本京都大學中日聯合培養博士生。
工作經歷:
- 1995年,留學回國後在浙江大學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高分子動態流變學研究學術團隊,並在浙大任教多年。
- 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任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求是學院院長。
- 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任貴州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期間整治教學、完善基礎設施,落成第一個國家級實驗室。
- 2020年,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與企業共建產業研究院,引進高精尖人才。
社會影響:
- 鄭強以其犀利的觀點和愛國情懷在網路上贏得了廣泛關注和愛戴,被稱為「中國最紅的網紅校長、網紅教授」。
- 他經常發表對教育現狀的批判和見解,提出「下蛋理論」等著名觀點,對中國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 鄭強的演講氣勢恢宏,極具煽動性,每年上百場演講都座無虛席,掌聲連連。
個人特點:
- 鄭強教授是一位敢怒敢言、敢作敢當、極具個性的學者。
- 他對中國教育的見解發人深省,在學界和網路上掀起輿論浪潮,每每直刺中國教育問題的症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