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光學工程研究生導師
A. 哈工大威海研究生院光電系導師的專業方向和郵箱
曲士良:教授(3級)、博導。哈爾濱工業大學第五屆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優秀博士後,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哈工大激光與光子技術創新團隊帶頭人。現主要從事激光技術、超快光子技術的研究工作。在超短脈沖激光精微加工、光通訊器件的制備、細胞等微小粒子操控、超快非線性光學、光功能材料制備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代表性成果。2001年至今,以第1、2作者身份,在Opt. Lett.等國際高水平刊物上發表SCI論文50餘篇,H因子12,被國際同行引用300餘次;申請15項國家發明專利。以負責人身份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項目10餘項。獲浙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等各項獎勵10餘項。兼任山東省第三屆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宇航學會光電子技術專業委員會常委、《紅外與激光工程》編委、山東物理學會常務理事、威海校區校教授委員會副主任等。
陳相君: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畢業,華中師大理學博士。主要從事粒子物理、量子光學等科研工作。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發表SCI論文20餘篇。
劉樹田:教授,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黑龍江省物理學會理事長,美國光學學會會員。近年來在Opt. Lett.等國際高水平刊物上,發表SCI論文100餘篇,被他人引用300餘次。目前主要從事非線性光學信息處理等的研究工作。
傅石友:教授,碩士生導師,中科院物理所理學博士,主要從事凝聚態物理和光譜學方面的研究,已發表文章10餘篇。2000年至今,承擔各類研究項目3項。目前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副校長。
郭冠軍:教授,碩士生導師,中科院博士、博士後,中科院院長獎勵基金獲得者。目前主要從事「光學與微波遙感」、「粗糙目標的電磁波輻射與散射」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發表論文三十餘篇,其中有七篇被SCI收錄,十五篇被EI收錄。承擔科研項目五項:「激光雷達探測機理研究」,「粗糙目標電磁波的輻射與散射」,「風成海面的微波極化輻射研究」,「新型紅外探測器研究」,「X-光機的數字化改造」。作為主要成員參加國家863重大工程項目的研究工作兩項:「機載三維成像系統」和「星載極化輻射計」。
高仁喜: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上海理工大學光學工程博士學位。主要從事集成光學、光波導器件的設計與制備,光纖感測器件的研發及飛秒激光微加工光學微結構的研究;在光波導器件優化設計和新型光波導器件的開發方面取得了多項成果。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兩項。在國內較早實現在玻璃材料中用飛秒激光制備出了光波導,在K9光學玻璃中制備出了微反射鏡等工作,並首次通過微區發光光譜研究了波導區材料的變化特性。至今已在chinese physics letters、nanotechnology、光學學報、中國激光等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潘玉寨: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光學工程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主要研究方向為LD泵浦光纖激光及固體激光技術,目前主要研究內容:A、飛秒直寫光纖低階布拉格光柵製作在光纖激光器領域的應用;B、單壁碳納米管鎖模光纖激光器的實現及其相關特性分析;C、基於多光束干涉的可調諧光纖激光器及其一體化器件的設計。
王強:副教授(破格),碩士生導師,中科院物理所博士,主要從事納米技術的研究工作,已發表SCI論文10餘篇,平均影響因子2.5.承擔威海科技相關課題2項,擁有2個國家發明專利。獲得過教學基本功大賽2等獎。現擁有22萬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要用於單根紫外光敏二氧化鈦納米管和電輸運性質研究。
劉文軍: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科院上海光機所 光學 博士,主要從事飛秒測量及應用方面的工作。下一階段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兩個:
1. 飛秒激光在光子晶體光纖中產生超連續光譜機制的實驗研究,並初步開展超連續光譜應用方面的研究。
2. 飛秒脈沖激光的倍頻實驗研究。採用1mm厚度的BBO晶體,設計適當的諧振腔參數,實現高效率的倍頻輸出。
至於郵箱,一般不對外公布,你感興趣,直接打電話聯系吧
B. 耿濤的介紹
耿濤,1972年9月生,博唯掘手士,光學工程,哈爾濱工程大學副教授,指嫌光學專業碩士研散脊究生導師。
C.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研究生需要多少分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研究生需要337分,哈爾濱工業大學光學工程考研分數線337分。根據查詢哈爾濱工業大學光學工程官網顯示,2020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光學工程考研分數線是33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