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海南大學研究生導師張衛

海南大學研究生導師張衛

發布時間: 2025-08-16 15:35:08

Ⅰ 會不會破傷風

1不會,一般被生銹的鐵器劃傷才有可能得破傷風
2.潛伏期一般7~8天,但也有1-2天內或傷後數月或數年因清除病灶時而發病的,不過這樣的很少。潛伏期越短者,預後就越差。
值得注意的是,小傷口不會感染破傷風。破傷風桿菌是厭氧菌,屬條件致病菌,只有在無氧的條件下或傷口較深並合伴有有氧菌感染的情況下易生長繁殖。
如果感染了破傷風所出現在症狀先是:全身乏力,頭暈,咀嚼無力,局部肌肉發緊,扯痛,反射亢進等。隨後比較典型的是張口困難,頸部強直,頭後仰,「角弓反張」(背部肌群有力的收縮,軀干因而扭曲成弓,結合頸,四肢的屈膝,彎肘,半握拳等痙攣姿態)。且上面所說的症狀一般多發生在光,聲,飲水等刺激下發生的。如果真有這些不舒服的話就要去醫院了。不是這樣的症狀一般不會是破傷風。

Ⅱ 海南大學校區和專業的分布!高分!滿意加分!

海甸主校區環境
校外環境
海南大學位於海口市海甸島上,是整個海甸島內最大的單位。學校西面是世紀大橋,北門往北是白沙門海灘。南門是海南師范大學北校區,東門是海口市人民醫院。
校內環境
海南大學校園基本上可以分為如下幾個區域:教學區,學生區,教工區,旅院區。
住宿
學校內現有學生宿舍23棟,教師宿舍76棟.教學樓8棟,二級學院樓7棟。
餐飲
校內有學生食堂5個,合計餐廳13個(第一、二、三、五號學生食堂、清真食堂、復合餐廳、麵食餐廳、西餐廳以及旅院獨立餐廳等)。
交通
校區內有單行道7處,三岔路口30個,十字路口21個,校內保安崗亭8個,校車若干。
[編輯本段]海南大學儋州校區
海南大學儋州校區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校區。華南熱帶農業大學是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以熱帶農業科研、教學、開發為主攻方向的高校,是我國唯一一所科學院與大學結合、熱帶特色鮮明,融農、工、理、管、文、法等於一體的綜合性農業高校。 1996年,華南熱帶作物學院更名為「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因兩者的緊密聯系,故兩者簡稱為「熱農院校」或「兩院」。 迄今為止,為國家和社會培養畢業生3萬多名(不含成人教育),包括原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呂飛傑,原中國農業大學校長、現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陳章良,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鄭小波等畢業於本校。
[編輯本段]海南大學城西校區
城西校區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口院校區緊連一體,並作為學院的主校區,佔地約500畝,環境優美,交通便利。 學院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學院路4號
[編輯本段]大學排行榜排名情況
該校在《2008中國大學評價》中名列第97名 該校在《2009中國大學評價》中名列第94名
[編輯本段]領導人
合並前原海南大學和華南熱帶農業大學的領導人原海南大學黨委書記:趙康太;原海南大學校長:譚世貴 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劉康德;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校長:王慶煌 現任領導人: 黨委書記:劉康德 校長,黨委副書記:李建保 黨委常務副書記、紀委書記:韋勇 副校長:嚴慶、周兆德、林強 、曹獻坤、習曉平、傅國華
[編輯本段]海大論壇
目前,海南大學學生的校園論壇主要有4個:海天一色bbs、東坡湖畔、網路海南大學吧、起點論壇。
[編輯本段]海南大學管理學院
海南大學管理學院是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與原海南大學於2007年合並成立新海南大學後,經重組設立的二級學院,其前身是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從1982年開辦專科教育開始,經過近30年的艱苦奮斗,學院已形成了包括成人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科學碩士學位教育、專業碩士學位教育在內的多層次辦學體系,目前正在積極申報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 學院目前設有農林經濟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和土地資源管理6個本科專業,其中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有農業經濟管理和企業管理2個科學碩士學位授予點和農業推廣碩士(含農村區域發展、農業科技組織與管理2個方向)、高校教師(農業經濟管理)兩個專業學位授予點。學院在熱帶農林經濟管理研究方面具有鮮明的特色,在國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學院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學術造詣較高,專業、年齡、學歷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75人,其中專任教師62人,包括教授5人、副教授13人。現有博士學位和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18人,多名教師具有海外留學背景。學院目前正在積極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經過2-3年的努力,師資隊伍結構將更趨合理,教學科研水平將得到更大的提升。 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2000多人,研究生共200多人,其中科學碩士研究生40多人,農業推廣專業碩士130多人,高校教師專業碩士30多人。 學院辦學條件日益完備。除了利用學校公共教學資源外,還擁有計算機實驗室4間,其中網路實驗室3間,各種型號計算機300多台;同時學院圖書資料室擁有各種圖書資料近3萬冊;「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實驗室」獲2007-2010年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規劃項目。該項目獲財政部200萬元經費投入,此項經費的拔入,大大提高了學院的教學實驗條件。 學院高度重視教學與科研工作。在教學成果方面,林德光教授的「國際通用軟體Minitab的多變元推廣及其課程建設研究」 (1997年)獲國家教委教學成果二等獎;《市場營銷學》為海南省重點課程;《管理學原理》和《西方經濟學》為海南省精品課程;「管理學學科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獲「海南省2008年度立項建設的研究生聯合培基地」。 近5年來,學院教師共完成論著及教材40多部;在《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經濟研究》、《管理世界》、《會計研究》、《中國農村經濟》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共發表論文400餘篇,其中多篇被SCI、SSCI、EI、ISTP、CSSCI檢索;完成或正在承擔國家、省部級以上課題80多項;多項成果獲得學校及省部級獎勵。
[編輯本段]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
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成立於1988年,現設有文藝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2個碩士點和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廣告學(網路傳播方向)、戲劇影視文學(編導方向)、4個本科專業;在讀研究生100餘人,在校本科生1200餘人,成教生200餘人。 學院有一支學歷學位高、梯隊結構合理、研究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4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4人;國家政府特貼專家3人,省優專家2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7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2人,在讀博士4人;專任教師中有研究生學位的比例達到82%。學院還聘請了嚴紹璗、洪子誠、韓少功、趙一凡、陳忠實、蔣子丹、李少君等名家學者為兼職教授。 學院設有海南大學黎族研究中心、海南大學方言研究所、海南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海南大學傳播學研究中心、海南大學普通話測試站等多個研究機構。近三年,人文傳播學院教師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32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60餘部,完成國家及省部級課題二十餘項,獲得學校及省部級教學、科研獎勵60餘項。 學院設有影視與傳播綜合實驗室,下分影視實驗室與傳播實驗室,總建築面積為300平方米。影視與傳播綜合實驗室按開放性實驗室模式進行設計與建設。實驗室儀器包括:專業雙CPU非線性音視頻編輯工作站、單CPU非線性編輯電腦系統、高清晰度投影儀、攝像機、照相機、高性能電腦等。 影視與傳播綜合實驗室承擔戲劇影視文學與廣告學專業的學生實驗和科研教學人員科研、產品開發等工作,同時還將對外開放和承擔社會科研機構、企業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的任務。 學院圖書資料室藏書2萬余冊(含電子圖書3000餘冊),訂有各種中外學術期刊100餘種,並設有專門的影視資料室,收藏中外影視精品影碟2000餘部。 學院歷來重視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科研能力和身體素質。依託專業教學,學院開展了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學術文化活動,包括金秋十月系列講座、「詩歌月讀」活動、科技創新活動,「三下鄉」活動,等等。在營造濃厚的科技文化氛圍的同時,發動學生積極參與學校、學院的各項活動。近年來,一批優秀學生在省級和國家級的各項競賽中脫穎而出,獲得多項表彰。該院學生的四級考試通過率、學士學位授予率、考研錄取率、就業率等教學指標在校內名列前茅。 學院全面貫徹「弘揚人文精神,傳播現代文明」的辦學指導思想,以本科教育為根本,以學科建設為基礎,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致力於教學條件和教學制度建設;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全面能力的培養;走開放辦學和聯合辦學之路;廣泛開展對外學術交流,走出了一條「以培養大學生成才為目標,以提高本科教學水平為中心,以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為基礎」的辦學新路子。人文傳播學院全體教職員工將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共同將人文傳播學院建設成為海南省人文科學教育與研究中心。 學科建設 1、文藝學 文藝學是海南大學首批8個重點學科之一,有比較深厚的學術積累。本學科現有教授5名,其中博士6人(含博士後2人),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性別詩學、文藝批評學、中西美學史、敘事學、中外比較文論研究、當代文藝思潮研究、戲劇影視美學等。 目前,本學科設有三個研究方向: ①、性別詩學:誕生於20世紀末的創新性學科,從兩性社會文化關系入手,探討性別角色分裂與沖突的文學藝術表現及其走向。 ②、戲劇影視美學:通過對東西方戲劇影視文學作品的文化精讀,探討作家作品拍攝、傳播的內在動因,並以新思路研究戲劇影視作品內容和形式的互動關系。 ③、當代文藝批評:用多元文藝研究方法研究中外當代文學藝術發展的現象、動向和內在規律。 2、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3、古代文學 4、現當代文學 5、語言學 6、影視學 7、廣告學 科研學術 1、中國詩歌研究中心 2、黎族研究中心 3、海南方言研究所 4、傳播學研究中心
[編輯本段]海南大學經濟學院
海南大學經濟學院簡介 海南大學經濟學院成立於1983年,現有五個本科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會計學、工商管理、統計學;四個研究生專業——世界經濟、金融學、企業管理與工商管理碩士(MBA)。現有本科生3300多人,研究生400多人,成教生800多人,是學校專業最多、學生規模最大的學院之一。 經濟學院有一支學歷學位高、梯隊結構合理、研究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現有專職教師70多人,其中,副教授、教授40多人(佔60%以上),博士、博士後30多人(佔40%以上),其餘大多為碩士研究生畢業。 自1998年來,海南大學及經濟學院先後與瑞典卡爾斯達特大學、台灣成功大學、韓國釜山國立大學、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國立大學、俄羅斯阿爾泰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法國佩皮尼昂大學、法國里昂第三大學、英國布魯爾大學、英國威爾士大學、斯里蘭卡盧胡納大學、越南國民經濟大學、香港職業教育學院等境外多所高校簽訂有互派師生、聯合召開研討會等方面的協議。 經濟學院設立了海南大學MBA教育中心、海南大學國際經濟研究中心、海南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海南大學證券投資研究所等教學管理與科研機構。 目前,學院專家教授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一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課題2項,國家軟科學研究課題一項,教育部課題2項,省教育廳、省社科基金等省級課題20多項。 近年來,經濟學院教師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500多篇,出版專著、教材50多部,完成國家及省部級課題40多項,獲得學校及省部級教學、科學獎勵30多項,為海南經濟特區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
[編輯本段]海南大學法學院
海南大學法學院是海南大學下屬的二十個學院之一。2007年8月,原海南大學法學院與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文法學院法律系合並,成立新海南大學法學院。現有訴訟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刑法學、法理學、法律史學、國際法學七個碩士點,2003年被批准增設為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單位。譚兵教授為名譽院長,徐民教授為黨總支書記,王崇敏教授任院長,王琦教授、葉英萍副教授、寧清同教授任副院長。學院設有理論法學教研室、民商法學教研室、訴訟法學教研室、刑法學教研室、經濟法教研室、特區法制研究所、金融刑法研究中心、中歐比較法學研究中心、學院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成人教育辦公室、法律碩士教育中心等機構。學院現有在校普教本科生961人、碩士研究生532人,在校普教本科生和實行全國統一招生錄取。學院圖書資料室藏書4萬多冊,有各種中文報刊100餘種,外文學術刊物10多種。 學院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逐漸探索總結出一些符合自身特點和有利於自身發展的辦學思路和辦學特色,這就是:大力加強師資隊伍、教學條件和教學制度建設;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全面能力的培養;走開放辦學和聯合辦學之路;廣泛開展對外學術交流。 目前,學院已經初步形成一支來自五湖四海、內部結構合理、教學科研能力較強、敬業愛生、有較強凝聚力、充滿生機與活力、能基本適應學院發展需要的師資隊伍。現有的50名專職教師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17人,講師16人;博士和在讀博士14人,碩士32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59%,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84%。他們分別畢業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等國內著名大學。教師隊伍中入選「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全國第三屆教學名師獎1人,第四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1人,全國十大教育英才1人,全國首批中國當代法學名家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者2人。 為了密切聯系司法實際,有效地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學院於1997年8月建成了在全國法學院校中條件較好、有260多個固定座位的模擬法庭,並設有海大平正律師事務所、案例教學室和刑偵實驗室。每學期都有法院的數起刑事、民事或者行政案件在模擬法庭公開開庭審理,讓師生旁聽和評論。1998年4月,原省委書記杜青林等省領導曾陪同李嵐清副總理視察學院的模擬法庭。同時,學院還在海口地區的政法機關建立了多個學生專業實習基地。 學院十分重視對外學術交流,每年不定期地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院講學,同時也曾派出多名教師到日本、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我國台灣地區進行訪問和從事研究工作。1996年、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學院與有關單位合作,在海口市成功地承辦了全國民法和經濟法學年會、全國訴訟法學年會、全國國際經濟法學年會和全國刑法學年會,並於2000年8月在海口市獨立承辦了第六屆全國高校法學院院長(系主任)聯席會議暨法學教育研討會。2000年2月和2001年1月,學院還邀請部分外地專家和本省司法部門的領導,分別召開了「海南大學法學院專業建設與學科發展論證會」和「海南大學法學院21世紀發展方略研討會」,商討新世紀學院建設與發展的大計。2000年12月和2001年12月,學院主要領導還參加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主辦的「21世紀世界百所著名大學法學院院長論壇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成立五十周年慶祝大會」和「21世紀亞洲法學教育改革與發展論壇」,並在這兩個會議上作了大會發言。 學院的訴訟法學科是海南大學首批八個重點學科之一和海南省首批兩個省級重點學科之一,現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講師4人。其中,博士2人,碩士5人。1998年6月,該學科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在海南省省屬高校中第一個獲得了碩士學位授予權,從199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學科帶頭人譚兵教授治學嚴謹,學術造詣較深,研究成果突出,曾主持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省部級科研課題的研究,並先後兩次榮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和其他多種榮譽,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和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民事訴訟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訴訟法學科學術帶頭人和責任教授,並兼任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海南省法學會副會長、海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海南省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海南省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等職。學科主要成員譚世貴教授現任海南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和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海南大學訴訟法專業碩士生導師,南京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委員。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全國刑事訴訟法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海南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海南省監察學會副會長,海南省學位委員會委員,海南省司法鑒定委員會委員,海口市人民政府立法顧問,海口市仲裁委員會委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研究項目2項。出版著作、全國統編教材等23部,發表學術論文110多篇,10項教學、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獎勵。先後榮獲「海南省優秀教師」、「海南省優秀共產黨員」、「海南大特區青年建設者」,司法部教育司「首屆育才獎」、海南省「五四獎章」、「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榮譽稱號。 學院的民商法學科是省級重點學科,現有的15名學科成員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講師10人。其中,博士3人,在讀博士1人,碩士11人,並有2名成員曾留學國外。本學科於2000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從2002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原學科帶頭人鄧曾甲教授,系日本京都產業大學法律學博士,日本政府亞洲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日本愛知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京都產業大學客座研究員、教授。該教授曾先後五次赴日訪問、深造和從事研究工作,對日本民法和擔保法有較深的研究,並出版了《日本民法概論》和《中日擔保法律制度比較》等專著,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現學科帶頭人王崇敏教授,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獲民法學碩士學位。 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民商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海南省法學會民商法學研究會副理事長。主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物權制度研究》、《法學專業案例教學研究》、《法科大學生能力培養的理論與實踐》等3項省部級課題的研究。出版《中國民法問題探索》專著1部,主編《合同法通論》教材1部,公開發表論文9篇。其中,《中國民法問題探索》一書獲海南省第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主持的教研課題《法科大學生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獲海南省普通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學科骨幹童光政教授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系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近五年來出版學術專著、編著4部,參編著作3部;在《法學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4篇;參加國家社科基金資助研究項目的研究工作2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資助研究子項目、省部級、地廳級社科資助研究項目各1項;獲國家級、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4項,其中《明代民事判牘研究》獲省部級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獨著)、《新舊合同法對照與釋義》獲省部級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一)。徐民副教授、葉英萍副教授、張衛副教授年富力強,分別在知識產權法、公司行為理論、傳統民事法學、比較民法和婚姻法律制度等領域有較深入的研究。本學科自1995年以來,共出版民商法學類學術專著(含教材)12部,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 近年來學院取得了較多的科研成果,承擔完成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中國仲裁製度研究》、《中國司法改革理論與防止司法腐敗的對策研究》和教育部研究項目《中國司法改革研究》、《司法獨立研究》,出版了《中國民事訴訟法要論》、《國際反貪污的理論與實

熱點內容
南京大學工業設計考研 發布:2025-08-16 17:33:42 瀏覽:669
青島科技大學各專業 發布:2025-08-16 17:29:06 瀏覽:234
河北工業大學材料物理專業 發布:2025-08-16 17:21:12 瀏覽:156
2014美國大學福布斯排名 發布:2025-08-16 17:16:30 瀏覽:127
北京大學2016年報到時間 發布:2025-08-16 17:06:52 瀏覽:451
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王 發布:2025-08-16 17:06:47 瀏覽:733
北京理工大學在職博士招生簡章 發布:2025-08-16 17:04:42 瀏覽:233
石河子大學在讀博士 發布:2025-08-16 16:41:39 瀏覽:742
大學老師對待學生不公平現象 發布:2025-08-16 16:37:53 瀏覽:403
河南大學非全日制博士 發布:2025-08-16 16:34:33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