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❶ 陳永的介紹
陳永,男,1970.10出生,材料學博士,教授/碩笑世態士導師,現任教於海南大學材返配料與化工學院,為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碰源系主任。
❷ 海南大學材料與化工學院的研究生導師有哪些
海南大學 材料與化工學院簡介
海南大學材料與化工學院,創建於2007年,由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工學院與海南大學理工學院、公共實驗中心、分析測試中心合並而成,是海南大學「211」重點學科建設單位。近幾年來,隨著海南大學「211工程」建設的不斷推進,在教學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我院2009年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化工學科組被評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2011年獲海南省工委「先進基層黨組織」,海南省委「海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教學條件
我院現有教職工174人,專任教師161人,其中教授29人,副高職稱52人,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55人,擁有博士學歷的佔28%,中科院院士1名(雙聘)。國家傑出青年基金1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國務院貼專家4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20人,國家和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7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師德標兵1人,C類人才2人,D類人才4人。
師資力量
還特聘了包括中科院袁承業院士、張澤院士在內的一大批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為我院的特聘(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學術骨幹鄧湘雲教授、林強教授、盧凌彬副教授、姚伯元教授等。
學科建設
現有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生物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5個本科專業,其中化學工程與工藝,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三個本科專業為海南省特色優勢專業。有化學化工海南省教學示範中心、高分子材料加工海南省教學示範中心。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等兩個一級學科及材料工程、化學工程專業學位授權點。擁有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物理與化學兩個海南省重點學科。擁有海南優勢資源化工材料應用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熱帶多糖資源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精細化工重點實驗室、硅鋯鈦資源綜合開發與利用海南省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精細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省石油化工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等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
❸ 海南大學材料科學怎麼樣
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導師介紹
曹陽 男,博士,教授,碩士導師。海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材料物理與化學」碩士點及「材料科學與工程」校級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省精品課程《大學物理》課程負責人;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委員會理事,中國材料研究會生物材料分會理事,海南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科技部國際合作重點項目評審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生物醫學學科同行評議專家;四川大學兼職教授。
從1983年起,在四川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2001年在香港大學醫學院作訪問學者,並多次赴法國、葡萄牙、韓國、中國台灣等地進行學術交流。2003年調入海南大學。主講本科生課程有《大學物理》、《材料科學基礎》、《量子力學》、《生物醫學材料》、《材料科學導論》、《材料科學進展》及碩、博士生課程《組織工程導論》、《現代儀器分析及技術》、《高等生物醫學材料》等十餘門課程。作為導師,指導碩士研究生10名,已畢業2名。作為博士指導小組成員,協助指導博士生2名。
先後從事國家「八五」、「九五」重點科技攻關、「86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十餘項。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35篇被SCI、EI收錄,引用170餘次。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項,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項,四川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兩項產品取得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生產許可證;獲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申請發明專利3項;起草國家標准2項;目前主持在研課題5項。
--------------------------------------------------------------------------------
郝萬軍,男,1964年5月生,吉林長春人,海南大學材料與化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理學博士,博士後,中共黨員, 1988年7月吉林大學物理系畢業,在吉林大學材料科學系任教。 2000年5月吉林大學材料科學系博士畢業,之後赴日本宮城縣產業技術中心研修EMC(電磁兼容及電磁波吸收材料)技術,2001年4月回國。2001年9月評聘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2002年12月,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後出站。2006年作為中國政府派遣研究員赴日本橫濱國立大學訪問學習和進行研究工作一年。
多年來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新材料的研究開發上,曾主持科技部、教育部等多項新材料科技項目的研究,參與國家計委軍工配套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研究。獲2003年長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已申請專利11項,獲得批准6項,其中國家發明專利一項,發表SCI及國際性文章6篇。目前主持國家教育部重點項目一項。主要從事電磁波吸收材料、功能復合材料的研究與開發工作。
招生專業: 材料物理與化學
主要研究方向: 電磁波功能材料(吸收、屏蔽與控制)、儲能材料、功能復合材料
在研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雙頻兼容性柔軟型電磁波吸收材料,2006,
我個人認為比較一般,海大的水產養殖,食品方面,法學還是比較好的
❹ 羅盛旭羅盛旭
羅盛旭先生是一位工學博士,教授,同時也是碩士生導師,來自美麗的海南三亞。他擁有豐富的學術背景,1985年從暨南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又於1990年通過復旦大學化學助教進修班完成了進一步的學習。1996年,他在浙江大學獲得了工學碩士學位,隨後在2009年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取得了工學博士學位。自1985年起,他一直在海南大學投身教育事業,現任職於材料與化工學院,擔任《分析化學》這門校級精品課程的負責人,同時是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的第三層面人才。
羅教授的研究主要聚焦於海南特色資源的開發利用。自2006年以來,他主持了多項重要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重金屬在土壤-苦丁茶樹系統中的遷移轉化規律與調控機理》,以及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海南省教育廳項目和海南大學校級項目等。在此之前,他還參與和主持了多項國家級和省級項目。他的研究成果豐碩,至今已發表論文50多篇,並出版了1部著作。2003年,他因在科技進步方面的貢獻,榮獲海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教學領域,羅教授不僅編寫了《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材,還主持製作了《現代儀器分析實驗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他親自教授本科生課程,包括《儀器分析》、《分析化學》、《無機化學》等,以及《分析化學實驗》和《儀器分析實驗》等實踐課程。他還開設了研究生課程,如《現代儀器分析》和《現代化學研究進展》。他的教學深受學生喜愛,曾榮獲「海南大學最受歡迎教師」獎。
❺ 林仕偉個人簡歷
林仕偉教授自2008年12月起,在海南大學材料與化工學院擔任教授。在此之前,他於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擔任訪問學者和博士後研究員,並在英國納米電子公司擔任器件工程師。
從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林教授在海南大學材料與化工學院擔任副教授。2003年9月至2006年12月,他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微電子與納米結構專業攻讀博士學位。
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林教授在新加坡-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聯盟(Singapore-MIT Alliance, SMA)的微納米系統先進材料專業攻讀理學碩士。他於2000年9月至2002年7月在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獲得工學碩士學位,1996年9月至2000年7月在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林仕偉教授的教育和工作背景體現了他在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深厚知識和豐富經驗,為他在學術和工業界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