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師范大學心理學老師劉
Ⅰ 河北師大有碩士點嗎
河北師范大學設有碩士點。該校提供廣泛的碩士課程選擇,涵蓋了多個學科領域,具體包括:
- 教育學領域:包括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學前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成人教育學、教師教育、少年兒童組織與思想意識教育等碩士點,為學生提供了深入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機會。
- 心理學領域:設有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等碩士點,旨在培養具有深厚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的心理學專業人才。
- 管理學領域:如教育經濟與管理、教育技術學、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管理等碩士點,旨在培養具備管理能力的教育領域專業人才。
- 其他領域:還提供了公共管理、現代教育技術等碩士點,旨在培養具有公共管理意識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綜上所述,河北師范大學的碩士點設置全面,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Ⅱ 求河北大學 河北師范大學心理學類專業研究生錄取分數線
河北師大的基礎方向比較好,是黃烯庭的博士生。如果是發展與教育方向國家線就可以。河北大學的發展與教育方向比較好。
河北大學心理學專業導師
張日升,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授,字子照,1962年生於山東省即墨市。1983年曲阜師范大學畢業後任西藏大學心理學助教、講師。1987年赴日留學。1988年至1994年被聘為橫濱國立大學客座研究員。1991年至1994年從師於北京師范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林崇德教授,1994年獲教育學博士學位。現為河北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長、兼北京師范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心理學專修訪問學者、日本湘南工科大學綜合文化教育中心特聘講師。
張日升教授學術研究橫跨中日兩國,在發展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理論與應用研究、特別是在心理學的跨文化研究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自1994年起承擔並完成了國內外多項科研任務,有豐富的科研與教學經驗。迄今為止已出版《青年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咨詢心理學》三部學術著作,發表中日文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專著《青年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1997)《咨詢心理學》分別榮獲國家教委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全國優秀教育圖書一等獎。《青年心理學-中日青年心理的比較研究》獲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中日青年自我意識及其發展的比較研究》獲日本科學協會"科學研究獎",《中日青年心理適應的比較研究》獲日本小平協會"家庭教育獎"。 張日升教授主要科研方向為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學校心理咨詢與評價。
主要學術兼職情況如下: 中國心理學會學校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心理學會國際學術交流工作委員會委員
中國教育學會兒童教育心理學研究會理事
日本心理學會會員、認定心理士
日本發展心理學會會員
日本健康心理學會會員
劉惠軍,教育學博士,副教授。應用心理學系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河北省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個性與社會性發展、學校心理學、動機與認知的關系。
一 主持和參與的科研項目:
1 主持著河北省教委"九五"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河北省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測定及教育對策》的研究。1996-1999年。
2 參與教育部國家重點課題《面向21世紀我國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研究》子課題《貧困地區小學教師素質研究》。1998-2002年
3 參與教育部社科「九五」規劃項目《關於建構中國特色的教育社會心理學研究》。1998-2003。
4 主持河北省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促進中小學生學習動機發展水平的評價研究」,2001-2003年。
5 參與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重大課題「新課程推進過程中的培訓問題研究」,主持子項目「新課程與學生發展」培訓手冊的開發與培訓。2001-2002年。
6 主持河北省"十五"教育科學規劃項目「中小學生內部學習動機的發展特點及相關因素研究」。2002-2004年。
三 主要成果
1 「美國學校心理學發展概況及對我們的啟示」,河北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人民大學復印資料,1994第5期轉載。
2 「元任知理論在師資培訓中的應用」,河北師范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
3 「德育與心理素質的關系辨析」,教育探索,1998第5期。
4 《理論社會心理學》,副主編,河北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
5 「中學生心理健康一般狀況的調查分析」,健康心理學雜志,1999年第4期。
6 「中學生自我概念的發展特點」,社會心理研究,1999年第4期。人民大學復印資料2000年第5期轉載。
7 「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0年第1期。
8 「抑鬱情緒與中學生的自我概念初探」,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0年第3期。
9 《社會角色轉換與心理調適》,山東科技出版社,2000年3月。
10 「貧困地區教師培訓的基本原則」,中國民族教育,2001年第2期。
11 《新課程與學生發展》,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培訓教材,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12 考前焦慮、成就目標與考試成績的關系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2003年第2期。
13 當代學習動機的理論與應用研究進展,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14 抑鬱情緒與中學生的自我概念初探,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0年第3期。
15 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0年第1期。
16 貧困地區教師培訓的基本原則,中國民族教育,2001年第2期。……..
編著:
1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培訓材料:《新課程與學生發展》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2 中央電大教材《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參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3《社會角色轉換與心理調試》,山東科技出版社,2000年3月。
4《教育社會心理學理論與專題研究》,河北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
四 獲獎情況:
2000年獲河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0和2002年兩次獲河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