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天津美院的國畫工筆研究生導師

天津美院的國畫工筆研究生導師

發布時間: 2025-08-17 11:03:41

1. 老強天津美術學院教授

李志強,人稱老強,出生於1955年,中國天津。1982年,他在天津美術學院國畫系完成了學業。作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協會會員,以及天津美術家協會理事,他在藝術領域有著深厚的底蘊。目前,他擔任天津美術學院新媒體藝術學院院長,教授身份,同時還是碩士研究生導師。在天津美術家協會中,他擔任美術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和少兒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老強的創作研究范圍廣泛,涵蓋了油畫、水墨、岩彩等多種藝術形式。他在中國美術館和新加坡分別舉辦過兩次個人畫展,作品在馬來西亞、台灣、深圳和家鄉天津等地也得到了展示。他的作品《風景》入選全國畫院雙年展,水墨作品《風雨欲來》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岩彩作品《歡愉》則在「書畫30年·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藝術成就展」中亮相。壁畫作品《中國民歌—楊柳青》更是雙料入選,既在第十一屆全國美展中展出,也參與了第二屆全國壁畫大展(2009年)。

2009年和2011年,他在天津舉辦了個人畫展,他的油畫、彩墨等作品多次入選各類重要的展覽,包括全國油畫作品展和天津美術作品展,同時也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和個人收藏。他的藝術成就得到了肯定,出版了《李志強畫集》、《李志強墨筆畫集》和《生命之光——梁斌書畫研究》等藝術作品集和著作。

除了藝術創作,老強還積極參與藝術活動的策劃和組織,如「楊柳青國際年畫藝術節」、「楊柳青系列藝術品展」等,以及與天津畫院、大地之子—梁斌文學藝術展等大型活動,為推動中國藝術發展做出了貢獻。

2. 中國傑出書畫名家:高傑

藝術簡歷

高傑,1955年生於天津,1977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82年回天津美院國畫系進修一年,2005年結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碩士課程美術學研究班及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高級訪問學者班」。現為天津工藝美院中國畫系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2012年應邀為中南海創作大型山水畫《群峰沐朝陽》。

另有全國各大專業刊物以不同形式如:封面、封底等重點推介。有《中國畫》、《書畫家》、《國畫家》、《中國畫典》、《華夏典藏》、《神州書畫博覽》、《逸品鑒賞》、《鑒賞收藏》、《藝術英才》、《藝術名家》、《藝收藏》、《國畫收藏》、《中國藝術經典一收藏》、《神州書畫博覽》、《中國美術》、《當代中國畫圖史》、《巔峰藝術》、《環球藝術人物》、《國珍品鑒》、《中國畫市場》、《盛世書畫》、《文化》等。

教材出版:中央美術學院《高等中國美術院校教學範本——高傑系列作品》、吉林美術出版社《高等美術院校教學範本——高傑中國畫作品集》、中國文聯出版社《中國高等藝術學院教學範本——高傑山水畫作品》。

至今全國各大主流媒體網站均有專題報道。「中國美術家網」、「雅昌網」、「鳳凰網」、「騰訊網」、「新浪網」、「搜狐網」「中國藝術網」「中國收藏網」等。

《群峰聳翠》

廩剛柔以變化——高傑山水畫

中國山水畫歷來是古今畫家寄託懷抱,抒發情感的載體。早在南北朝時,隨著山水詩的盛行,山水畫也開始發端。南朝宗炳在《畫山水序》中認為,「山水質而有靈趣」,是「仁智之樂」。他說「聖人以神法道,而賢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樂,不亦幾乎?」由於當時玄學盛行,直接影響了畫家的創作觀和審美觀。自然山水和山水畫都可起到「凝氣怡身」的「暢神」作用。和宗炳同時的山水畫家王微在他的《敘畫》中說:「望秋雲,神飛揚,臨春風,思浩盪;雖有金石之樂,圭璋之琛,豈能仿否之哉!」可以看出,歷來畫家對山水之鍾情。中國山水畫歷經千年之發展,名作迭出,群星璀璨,成為中國文化特有的現象。

《峰迴路轉》

在當代,山水畫是在當代人的認識觀的指導下,在當代的藝術情境中所發生的創作結果,這一結果就是於創作語言上的內涵式發展和藝術形式上的外延式融合。它給人鮮明的特徵是即顯示帶有東方文化內涵的傳統功力,又有現代形式感,尤其在水乳交融的藝術表達中,這種形式並非暴露出任何形跡和空間狀態,而是寓許多感知的和不可名狀的東西,它們游弋於水與墨、意與情中,體味著山水之莽蒼,闡釋著自己之審美觀。

《青城天下幽》

高傑山水畫作品,就是這樣的認識。他的筆墨有著嚴格的技術規范,但他對這些固有規范的組織和理解,則在他的山水語言的組織中有獨特的形式顯現。這體現著他對傳統的理解掌握及新的當代觀念的融合。因此,他的作品體現出的趣味也就不像一般玩弄筆墨技巧的人那樣,流於輕率與空乏,而是處處於山水的厚重中透露出松靈。在山水的表現上,他是通過把所描繪的對象的主要結構和特徵,先變成筆墨符號,再將其放入特定的空間關系的組合中來實現的,在不同的山水單元組合中,他大膽的跳離一般畫家對自然場景雷同的平庸的先擇,雖然山還是那個山,水還是那個水,但他只保留最能體現自己認識觀念和審美水平的形象。因此,他的畫面在保證了整體大關系的情況下,保證了對傳統山水語言沿襲的情況下,在內在的形式內涵上,穩穩地走了一步。

《不盡長江日邊來》

壯觀雄渾、磅礴大氣是高傑先生山水畫的顯著特點。縱觀高傑先生山水畫作品,我們能夠感受到大山的巍峨,大山的力量,大山的宏偉,大山的胸懷,大山的品德。「骨法」又作「骨氣」,是中國畫的專用術語,是指作為畫中形象的骨幹筆力。畫家在傳移摹寫現實形象中,一定要給與所摹形象以某種意義,要將自己的感情即對某種物象而產生的感情直接從所摹形象中表達出來,高傑先生正是用一種對祖國河山的摯愛情感和滿腔豪情加之對山水畫本體的深刻理解和全面修養,才使得自己筆下的山川,風骨凜然,雄偉俊逸,一波三折,力透紙背,流暢如行雲,凝重如古藤盤曲,輕松如閑庭信步,自由如魚得水。《太行頌》、《悟道圖》等作品,或俊秀、或蒼茫、或飄逸、或渾然,但都畫出了大山的氣勢,大山的神采,大山的靈魂。達到了抒發心胸,出神入化,氣韻生動,一片神行的藝術境界。

《向陽門第》

留白靈動,變化無窮是高傑先生山水畫作品的另一個顯著特點。作為山水畫藝術的高手,即擅長畫山,更擅長畫水。水蒸騰物色,水無形無色,而繪畫恰恰是視覺藝術。通過留白來表現大千世界中水之萬象。如何畫好水?高傑先生下了異於常人的苦功。他認為,水,因動而靈、因動而勢、因流而暢。靈則有神,勢則氣通,暢則韻致無窮。神靈氣行,情致自生,連綿相傳,勢脈貫通,氣韻自然生動。高傑的《黃河之水天上來》、《碧海驚濤》畫的都是水勢。整個畫面,瀑布飛濺波瀾洶涌,飛揚升騰氣勢雄偉。高傑正是用虛中含實,實中有虛,陰陽相濟的中華傳統辯證理念,以縹緲混沌的皴法,畫出了瀑布的洶涌澎湃和萬馬奔騰的雄渾之勢。把中國畫技法的虛與實,氣與韻處理得恰到好處,如無畫水則情溢於水的真性情,是很難達到神往無窮之藝術境界的。

《寒山鳴禽圖》

皴法多樣,神韻貫通是高傑先生山水畫技法的突出特色。中國山水畫有著兩千多年的文化傳承,畫山水講究皴法,皴法不嫻熟畫不出大山的氣勢和神韻。高傑先生在文化上繼承了先人優秀傳統的基因,憑著自己的勤奮和悟性,闖出了自己繪畫技法的新天地。高傑先生的山水畫皴法很難明確的歸為哪一類。他的山水畫主體構成既有披麻皴、解鎖皴又有牛毛皴、斧劈皴、折帶皴、亂柴皴、雨點皴等。更多的卻是這些皴法的變化和融合。他的《家在楊柳岸畔》、《溪山消夏圖》、《童年的記憶》、《太行秋韻》、《高原風情》、《悟道圖》等作品,即可看到高傑先生山水畫皴法的嫻熟,也能看出他在山水畫皴法上的融合與創新。高傑先生的山水畫用力均衡如錐劃沙,使人觀後感到山與水都在動靜之中,予觀者以生機沛然的藝術享受。

《高秋圖》

巧用染法,色彩明快是高傑先生山水畫藝術特色的另一亮點。他的山水畫作品《兩只蝴蝶》、《道法自然》、《清幽》和《高原格桑花》,都是用的不同的染法。以濃、淡、干、濕、凝、漬的變化,積染而不死板,淋漓而不臃腫,畫出了中國畫傳統的「筆情墨趣」。高傑先生在山水畫創作中努力追求的是蒼茫厚重中不失靈動,輕靈縹緲間又不失厚重,色彩斑斕而不失傳統底蘊。因此給人以賞心悅目,清新明快,大氣厚重的欣賞歡娛。

《悟道圖》

高傑先生對自己在中國畫之山水畫繪畫藝術上取得的成績從不滿足,他總是感到自己還年輕,藝術之路永無止境。他還要領悟,還要繼續攀登。他認為先賢講的「學無止境」是人生致理,只有當自己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領悟更高一層的畫道。藝術的終極對決拼的不是技巧而是全方位的修養。不斷的學習充電,遠師古人,近師造化,是先生一直遵循的學習途徑。拿起畫具背起行囊,是他必修的課程。南海之濱、雪域高原、巍巍太行、蒙古草原、黃土高坡等都留下了先生尋心悟道的足跡。

《大山深處》

用自己的第一手素材創作了大量的有異於他人的山水畫作品。他常講:在學習上要走兩條線,縱向上要與歷代的先賢對話請教、學習。橫向上要在近現代的大家身上汲取營養壯大自己。因此業內及學術界人士普遍認為雄渾厚重,磅礴大氣而又不失婉轉,是高傑先生山水畫的顯著特點。他畫的山崇高、巍峨、宏偉、雄強、堅韌、包容。他畫的水致清、致靜、致柔、致美、浩淼、壯闊、澎湃。這樣自然流暢的藝術效果,是非修養全面的畫家難以達到的高度。

《青城天下幽》(四尺三裁)

高傑先生的作品曾獲:「香港回歸一周年全國書畫展」銀獎、「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全國書畫大展」金獎、新世紀中國山水畫百家、優秀人民藝術家稱號,作品《萬仙山》參加全國工筆畫大展後被中國美術館收藏,2012年應邀為中南海創作大幅山水畫作品《群峰沐朝陽》,並有大量作品被國內外多家美術館及私人機構收藏。學術論文在《書畫家》、《國畫家》、《中國畫》、《中國畫典》、《中國大畫家》等多家大型學術刊物上被發表。

《組畫》

天津美院著名史論學者、教授、藝術批評家,何延喆先生看過高傑的山水畫作品後非常激動,即興賦詩兩首給予了高度評價。

一、腕底江山意象新,茫茫丘壑有詩魂。

融融行跡蒼蒼骨,造化鍾神勢吞吐。

二、萬象崢嶸氣渾淪,南風北韻匯一身。

停雲舒捲驚濤怒,芳草斜暉禪悅心。

一鳴

2016年3月 天津

《江山如畫》

《群峰聳翠圖》

《翠谷鳴禽圖》

《河漢鴻蒙》

《清幽》

《祥和家園》

熱點內容
北京514所本科生工資 發布:2025-08-17 14:35:07 瀏覽:396
2015年英國大學管理專業 發布:2025-08-17 14:29:55 瀏覽:545
中國大學生失聯在美國 發布:2025-08-17 14:20:06 瀏覽:292
吉林大學李松教授 發布:2025-08-17 14:17:59 瀏覽:198
合工大本科生畢業論文 發布:2025-08-17 14:15:41 瀏覽:827
美國大學生的校園生活 發布:2025-08-17 14:06:17 瀏覽:833
2014美國大學錄取統計 發布:2025-08-17 14:00:17 瀏覽:339
衡陽南華大學張濤老師 發布:2025-08-17 14:00:12 瀏覽:42
大學公共英語四級考試時間 發布:2025-08-17 13:54:21 瀏覽:279
研究生導師對考博影響 發布:2025-08-17 13:53:43 瀏覽: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