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台大學計算機研究生導師
發布時間: 2025-08-17 22:19:38
① 煙台大學人工智慧專業怎麼樣
煙台大學人工智慧專業實力強勁,是一個頗具優勢的新興專業。
- 專業背景與師資:該專業於2023年獲批設立,是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新興工科專業,依託計算機科學,融合數學、心理學、語言學等多學科知識。師資隊伍實力雄厚,93%的教師具備博士學位,他們主持國家級、省部級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還能指導學生獲得國際大賽金獎。
- 培養目標與就業:培養目標明確,立足山東、面向全國,旨在培養掌握人工智慧、計算機等理論技術,具備科研、工程實踐、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可在交通、能源、醫療等多個領域就業。
- 課程設置:課程涵蓋智能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涉及機器人、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且實用的知識體系。
- 科研平台與實踐機會:專業擁有山東省海空信息感知與處理技術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台。2025年將新增「3+2」專本貫通培養試點,並且與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有助於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中。
- 特色班級與畢業要求:設有人工智慧(圖靈創新實驗班),採用導師制全程指導,助力學生科研與競賽。畢業要求嚴格,學生需具備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兼顧多方面因素,同時要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意識。
② 楊尚明的人物生平
楊尚明,男,煙台大學光電信息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1983年畢業,曾經在全國著名的航天工業總公司空間技術研究院513研究所任職,負責過東方紅二號甲的研發製造工作,1992年參加了國家「912」工程。1998年來到煙台大學,先後擔任實驗室研究員、高級工程師、副教授,光電信息學院教授,電工電子實驗室副主任。
楊尚明曾受美國Stevens理工學院的邀請,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美國學習。期間主攻光纖感測器解調技術。楊尚明研究的光纖光柵(FBG)感測器的理論已經基本成熟,由於這項技術方便靈敏,所以在橋梁、建築、海洋石油平台、航空、礦井等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2004年,楊尚明作為負責人之一研究的光纖光柵地震檢波器探測系統已通過山東省科技廳技術成果鑒定,並逐步應用。2007年,這項技術被評為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曾被評為煙台大學的師德標兵。
楊尚明,男,電子科技大學示範性軟體學院講師。2000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研究生畢業,獲得理學碩士學位;2009年在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02年底到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任教。研究領域包括人工神經網路、數據挖掘、盲信號分離等,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項目研究。曾擔任多個國際期刊以及國際會議審稿人。2007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