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研究生導師的責任履行

研究生導師的責任履行

發布時間: 2025-08-21 05:04:00

1. 研究生學術不端,導師應該負責嗎

    導師在學生學術不端行為中,究竟是無心之過還是有意為之,又究竟該承擔多大責任,其實很難有一個清晰的判斷。
  相當一部分研究生的學術不端行為,源自於制度本身的不合理。因此,當務之急是對研究生的考核標准作出一定改變。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這樣一句古話師徒如父子。也就是說,學生與導師的關系有些類似行毀盯於孩子與家長。那麼,在現在的科研環境下,當「孩子」出問題時,「家長」應該受罰嗎?   不久前,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的《關於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似乎回答了這個問題。余猜意見明確規定: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研究生發生學術不端行為的,導師應承擔相應責任。   然而,正是這一「學生犯錯,導師"連坐"的規定,引來了一片議論之聲。   疑問一:合理嗎?   據了解,關於學生犯錯後,如何「處置」導師的政策,國內久已有之。   例如,早在201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布的《關於在學位授予工作中加強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建檔和設的意見》明確規定,對於學生學術不端行為負有責任的指導教師,可作出暫停招生、取消導師資格的處理;2012年8月,教育部公布的《關於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的暫行處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也明確提出,學生論文造假指導教師要負連帶責任。   在學校層面,2010年初,華中科技大學修訂了《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導師條例》,規定指導的研究生有學術不端行為,將給予導師相應的學術處分;中國農業大學也於同年宣布,如果研究生論文抄襲剽竊,指導教師也將連帶受罰……事實上,作出類似規定的高校遠不止以上兩家,似乎學生犯錯,導師「連坐」已是一種自然。   自然的東西就一定合理嗎?   顧瑩是北京某重點高校外語學院的一名博士生導師。在了解到此次三部委意見的相關內容後,他向記者倒了一番「苦水」。   顧瑩表示,三部委的意見初衷無疑是希望導師加大對研究生科研誠信的教育,但在指導思想上卻存在一定的偏差。「這種做法的本質是把研究生出現的問題追加在導師身上,強調導師對研究生能力的影響。」他說。然而教育部當年規定研究生培養目標時,要求培養碩士研究生具有相對獨立的研究能力,博士生則要有獨立的研究能力。從這個角度講。研究生需要的是獨立,為什麼導師反倒成為「第一負責人」了?   事實上,早在2012年,教育部出台《關於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的暫行處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時,就有人曾提出質疑,表示學生論文有抄襲,導師確有失察之責,但更應強調學生自身責任,否則學生的一切都要由學校和老師負責,將導致學生根本毫無責任感。所以,「連坐」不如更強調對論文第一創作者的重罰。   「中國傳統思路認為,研究生抄襲而沒有察覺,說明導師沒有水準。而在西方,學生抄襲跟導師是沒有關系的。因為導師審查學生論文的一個前提,就是假定論文是原創的,檢查論文是否抄襲從來都不是導師的職責范圍。」顧瑩說,如果導師發現學生有抄襲現象,當然應該舉報和制止,但如果沒有發現,導師也不應該被追究什麼過錯。   疑問二:可行嗎?   雖然在制度和理性上存在一定爭議,但近年來,導師因為學生的學術不端行為而受牽連事例並不少見。比如在2007年底,復旦大學官方網站通報了該校信息學院的一起學生論文涉嫌抄襲事件。在事件的處理結果中,造假學生的導師因為「失職」,被免去了兩年內的招收研究生資格。   縱觀各校對於學術不端的規定,對相關導師的處理手段多為暫停招生或取消導師資格。而這樣的制度在實際實行中,卻存在著責任難以界定的問題。   「研究生抄襲,導師不能完全免責,畢竟學生是在導師指導之下完成論文的。但導師應該承擔多大的責任卻是一個很難說得清的問題。」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北京工業大學教授薛素鐸坦言,因為導師並不能將學生論文涉及的所有相關文章全部看過,而且「理論的東西相對還容易看,但一些文字性的內容相對而言要更難把握」。在這種情況下,導師在學生學術不端行為中,究竟是無心之過還是有意為之,又究竟該承擔多大責任,其實很難有一個清晰的判斷。   顧瑩是一位人文學科的導師,目前也在從事著帶研究生的工作。對於自己手下的學生,他從一開始就要求其嚴守學術規范,也在平時不斷對學生灌輸相關的理念。「這就有一個問題,」他說,「我自認為在學術誠信教育方面,已經盡到了導師的責任。而且在人文學科,學生的研究課題很可能並不是導師所熟悉的領域。比如,學生研究的某些作家並不一定是我所關注的。那麼此時,如果我的一個學生依然我行我素,出現問題後,我究竟該負什麼樣的責任呢?」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近年來,在國外高校已實行多年的「導師組」制度,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內高校所採用。「在這種制度下,如果一篇論文是由導師組共同指導的,一旦論文出現問題,導師之間所謂的"責任劃定"也就變得更加復雜,更加難以操作。」顧瑩說。   質疑三:重要嗎?   李亮是北京某高校的一名在讀研究生。這段時間,他正在為自己的論文忙著作調研。其間,李亮的導師也沒少跟他「嘮叨」關於科研誠信的話題,但李亮對於這些話卻並不太在意。   「關於學術誠信的道理其實誰都明白,如果可以的話,我們當然也不會作假,但有時候一些制度逼得你明知不對,也不得不"冒點險",這不是導師的嘮叨能解決的,更不是出了錯把導師"折騰"一通所能改變的。」李亮說。   李亮的看法其實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記者的采訪中,某位重點高校的院長坦言,一些研究生的學術不端行為並不是其本意,造成他們抄襲造假的原因或是對規則的不理解,或是受現行制度所迫。「比如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要求在校博士生一定要在重點期刊發表若干篇論文,這顯然是不合理的,也是違背教育規律的。」   該院長表示,我國的很多老一輩教育家都不主張學生短時間內發表論文。比如歷任北京大學代理校長、台灣大學校長的傅斯年就曾為青年學者定下「三年內不許發表文章」的規矩,並長期堅持。「按照治學規律,在校僅三年時間的博士生遠沒有達到相應的學術境界,要求他發表文章,否則就不予畢業,這樣的制度其實是在"逼"學生們犯錯誤。」   事實上,在兩年前的一次會議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鄭時齡就曾指出,目前一些高校對研究生發表論文制定了不合理的硬指標。「以建築學為例,全國的專業期刊並不多,而列為一級刊物的更是只有兩本,但是一些高校卻規定博士生在讀期間必須發表至少三篇論文。就算把這些雜志全部用來刊登博士生論文,也登不下。」   「在這種情況下,研究生想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拿出"成績",即使明白抄襲的行為不道德,也不得不採取一些手段。換句話說,相當一部分研究生的學術不端行為,其實是源自於制度本身的不合理。因此,當務之急是對研究生的考核標准作出一定改變,其追責的對象應該是制度的制定者,至於對於導師的責任追究,反倒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該院長說。

2. 研究生導師與普通教師的區別

深入探討:研究生導師與普通教師的角色差異


在教育的舞台上,普通教師如同一位精心烹飪的藝術家,他們的職責如同餐廳的服務員,遵循著教學大綱的指引,將知識的菜餚精心烹制,確保每一位學生(顧客)都能品嘗到營養豐富的課程。他們精準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如同侍奉顧客,確保每一堂課都充滿活力和啟發。


然而,研究生導師的角色則更為復雜,更像一位小地主,同時擁有管理和引導的雙重職責。他們一方面如同大地主,依賴於學術研究的大環境和資源,為研究生們提供廣闊的研究領域和指導框架。他們不僅教授專業知識,更是引導者,激發研究生的獨立思考和探索精神。


另一方面,研究生導師更像是一個小型研究團隊的領導者,他們指揮著研究生(家丁)進行深入研究,鼓勵創新和批判性思維。導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學術研究的推動者,他們關注學生的成長,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幫助他們塑造研究能力,培養未來的學術領導者。


因此,研究生導師與普通教師的區別在於,前者承擔著更為深遠的教育和引導責任,他們不僅滿足學生的即時需求,更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和學術潛力的挖掘。這種差異體現在對學生的培養策略、研究指導深度以及對學術探索的推動上。


總的來說,無論是普通教師還是研究生導師,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是在角色定位和職責深度上有所差異,共同構建了教育的豐富多元性。

熱點內容
美國gpa20大學 發布:2025-08-21 06:40:46 瀏覽:258
華中科技大學護理專業分數線 發布:2025-08-21 06:34:08 瀏覽:571
美國富特海斯州立大學 發布:2025-08-21 06:30:26 瀏覽:742
大學生床鋪 發布:2025-08-21 06:29:16 瀏覽:982
武漢二本有哪些大學名單 發布:2025-08-21 06:07:03 瀏覽:440
南昌二中2012年清華大學保送名單 發布:2025-08-21 05:58:30 瀏覽:790
大學老師上課圖片 發布:2025-08-21 05:56:47 瀏覽:484
中山大學劉衛國教授 發布:2025-08-21 05:54:33 瀏覽:168
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世界排名 發布:2025-08-21 05:41:44 瀏覽:503
美國大學的體育運動 發布:2025-08-21 05:18:59 瀏覽: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