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副教授李盛
A. 項目管理工程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
論文題目:四川電信CDMA業務網建設團隊的溝通管理研究
一、論文的選題背景
隨著四川電信CDMA移動通信網路建設規模的迅猛發展,溝通在CDMA網路建設組織管理活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電信新技術新業務工程不同於傳統電信數據和交換專業的設備建設工程,不僅僅有設備和網路硬體平台的安裝搭建,還包括了常規型的工程管理,應對型的產品解決方案,研究型的新技術跟蹤、試點,研發型的新產品研發。由此,對項目建設的工程管理和在建工程的溝通管理工作都提出了有別於以往電信設備安裝工程的新要求。這就決定了新技術新業務工程具有以下特點:
1. 覆蓋專業廣泛,包括數據、傳輸、交換、電源等諸多專業;
2. 在工程管理上,新技術新業務組按部門專業分工主管增值業務類項目。項目日常管理工作繁重,參建各方信息匯總量很大,這勢必要耗費項目管理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針對前端的技術解決方案支撐上,新技術新業務發揮對外歸口,對內統籌的作用;溝通管理成為工程管理中核心部分;
3. 新技術新業務建設項目為迅速佔領市場,為用戶提供新業務,具有嚴格的時限性要求,工程實施進度、質量、成本、風險的控制難度較大,使項目溝通管理難度更大;
4. 涉及電信部門、單位和廠商人員眾多,協調溝通工作量巨大,各方信息容易出現不對稱;
四川公眾通信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9年,獲得信息產業部核準的通信工程甲級監理資質,四川省建設廳頒發的工程監理乙級資質,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並榮獲中國建設系統企業信譽AAA級單位。作為四川省通信產業服務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四川公眾通信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主要承接一、二、三類通信建設工程監理業務,包括有線傳輸、無線傳輸、電話交換、移動通信、衛星通信、數據通信、綜合布線、通信管道、通信鐵塔、郵政設備安裝等專業工程;同時承接房屋建築二等及以下工程監理。
二、論文的研究目的和意義
本文強調了溝通與傳統管理職能之間的密切聯系,探討了溝通的客觀要素、主觀要素,揭示了CDMA移動通信網路建設在溝通方面的復雜性。本文詳細考察了溝通理論和實踐的關系,提出了溝通不是簡單的信息發送,而是重在對信息的理解。另外,前半部分系統得闡述了管理溝通的原則;同時,對於如何進行有效傾聽、如何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如何通過有效溝通提高績效和滿意度以及如何提升團隊工作問題均有詳細的論述。後半部分以CDMA建設實例對溝通原則進行了生動的詮釋,使溝通理論與實踐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通過生動的案例做引子將溝通理論有機地融合在栩栩如生的管理溝通場景之中,深入淺出。
三、論文的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解決的關鍵問題
1、研究目標:
通過溝通管理在項目實施中化的應用,達到對項目其他管理(如進度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提升。
2、研究內容:
本文將結合四川電信CDMA業務網工程建設的實施經驗,就項目各階段過程的溝通管理進行研究分析。對各階段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進行探討,將項目溝通管理理論融入項目建設工程中,以更好的指導項目工程建設。
3、解決的關鍵問題:
1)前期工程建設及系統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使用項目管理方法對發現的問題深入研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3)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改進性意見。
四、論文的分析思路、研究方法和調研方案
1、論文的分析思路
1)結合項目管理理論和前期工程情況分析現狀,發現問題;
2)分析問題中的各種影響因素和主要原因,採取相應的解決措施;
3)就項目管理中的溝通管理進行重點分析研究。
2、研究方法
本文將參照管理溝通原理與實踐,通過從項目管理中的溝通管理對四川電信CDMA業務網建設一期工程項目進行分析,通過與其他的四川電信業務網工程建設比較分析,並結合實際問題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整篇文章將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三段論」思路逐層分析。
——文獻閱讀、調查研究
——理論導向、方法分析
——統計分析、案例分析
3、調研方案
1)座談:與四川電信CDMA業務網建設的相關人員進行溝通,了解工程整體情況及實施各環節存在的問題,解決的方案。與各合作單位項目負責人進行溝通,就工程中的相關部門進行深入探討。因本人也參與了項目建設,項目實施各環節的建設方、施工方溝通協調會、可行性研討會都成為了調研的一種方案。
2)重點人員交流:與本文需要研究的項目溝通管理各階段的負責人進行交流,結合理論與實際,就理論在實際中的運用進行交流,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聽取各階段有經驗的負責人的合理化建議。
五、論文的創新之處
本論文將充分結合溝通管理的科學方法,從自身CDMA業務網工程建設情況出發,靈活應用理論科學知識,提出了適合CDMA業務網溝通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進而推進工程項目管理者達到科學化的管理,使每一期工程都比前期工程溝通更有效、更科學,工程的質量更高、成本更低。
本文將通過對溝通管理的理論研究,重點針對溝通管理在實踐中的應用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並結合四川電信CDMA業務網工程項目,分析如何更高效的進行項目各階段的溝通管理工作。
六、論文提綱
論文摘要
第一章 緒論(論文寫作指導PPT 66頁)
1.1.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義
1.3. 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溝通管理相關理論綜述
2.1 CDMA網路的理論綜述
2.2 團隊的理論綜述
2.3 項目管理理論綜述
2.4 溝通管理的理論綜述
第三章 CDMA業務網工程溝通管理現狀
3.1 CDMA業務網工程項目管理現狀(組織架構)
3.2 CDMA業務網工程溝通管理現狀
第四章 CDMA業務網工程溝通管理問題及對策
4.1 CDMA業務網工程溝通管理問題
4.2 CDMA業務網工程溝通管理問題分析(WBS分析)
4.3 CDMA業務網工程溝通管理對策(首問責任制、總監責任制、項目經理制、統管分建、多項目集中管理、
4.4 CDMA業務網工程溝通管理建議
第五章 結論
5.1本文主要結論
5.2 本文研究不足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Managerial Communication Bridging Theory and Practice (Charles E. Beck)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3
[2] (美)邁克爾•E•哈特斯利,林達•麥克詹妮特,管理溝通原理與實踐,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5
[3] 項目人力資源與溝通管理:劉新梅 趙西萍 孫衛,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4
[4] 人際溝通, (英)阿代爾,(燕清聯合譯), 海南出版社2008.7
[5] 項目溝通管理(第一版),代宏坤.徐玖平,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3
[6] 項目溝通,劉新梅.趙西萍.孫衛, 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6
[7]溝通原理,凱特.姬南 劉一夫,(陳淮濤 譯),海天出版社,1998.8
[8] 商務與管理溝通(原書第8版) (美)基蒂O.洛克//唐娜S.金茨勒,(趙銀德 譯),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12
[9] 管理溝通(第二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是,21世紀高等學校管理類教材)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1
[10] 管理溝通, 王懷明,王君南,張欣平, 山東人民出版社,2007.2
[11] (美)項目管理協會著.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第3版)(盧有傑,王勇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1
[12] Dennis Lock. 項目管理(第8版).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
[13] 實用項目管理 (美)拉烏夫,桑德拉著,楊磊,王增東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年1月
[14] 吳之明,盧有傑 項目管理引論.清華大學出版社
[15] (美)羅伯特•K•威索基,小羅伯特•貝克,戴維•B•克蘭.有效的項目管理(第2版)(李盛萍,常春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5
[16] 團隊建設與有效溝通,程新友,旅遊教育出版社,2007.4
[17] 團隊管理, 哈佛商學院出版公司,譯者:王春穎,商務印書館,2009.2
[18] 團隊管理——管理技巧叢書, Robert Heller, (沈曉鶯譯),2000,3
[19] Virtual Teams Management, 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
[20] Instant Teamwork, 布賴恩•克萊格 保羅•伯特,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21] Guide to the Management Gurus, 凱羅•肯尼迪,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12
[22]團隊精神, 李慧波, 新華出版社,2004.11
[23]創建高績效的項目團隊, 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1
B.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充實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我們都知道畢業生要通過最後的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形式,優秀的畢業論文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參考文獻,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參考文獻1
[1]L.D.徹納東尼,M.麥克唐納.創建強有力的品牌.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2]王新新.新競爭力.長春:長春出版社,2000.
[3]余鑫炎.品牌戰略與決策.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
[4]陳放,謝宏.品牌策劃.北京:時事出版社,2000,1.
[5]艾豐.中國品牌價值報告.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7.
[6]劉佳,從可口可樂看企業品牌塑造.黑龍江對外貿易,經營之道.2006.6:144.
[7]許喜林,吳文國.品牌之道:品牌建設9S模式及其應用.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8]何心展,俞麗敏.我國企業品牌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07.2:15~16.
[9]康曉光.中國企業品牌建設的困境與突破方向.深圳大學學報.2006.5:03~05.
[10]相曉冬.品牌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品牌視點.2006.6:22~25.
[11]何忠保,何飛雲.民營企業品牌塑造探析.商場現代化.2007.3:136~138.
[12]鄭昭,丁軒.民企成長與品牌戰略.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
[13]李月華.論中小企業品牌建設的區域化策略.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
[14]徐麗瑛,李正良.中小企業品牌塑造誤區與對策.企業管理.2006.10:1~3.
[15]謝付亮.品牌策劃的五大關鍵點.中國質量與品牌.2007.6:53~55.
[16]田雙全,陳永麗.我國民營企業品牌塑造之戰略選擇.ENTERPRISEVITALITY.2002.12:43~45.
[17]劉峻松.品牌三藏:中國本土化的品牌觀.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18]蘇勇,林展聖.中小企業品牌戰略.當代財經.2006.6:63~65.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參考文獻2
[1]史建鋒.現代鋼鐵物流發展和盈利模式探討.中國外資,2013,(13):78-79.
[2]李琪.探索金融陰霾下的鋼鐵物流新出路.企業導報,2012,(02):99-100.
[3]包立軍,王業軍.我國中小型傳統物資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的策略分析.中國市場物流與采購研究,2007,(5):9.
[4]史建鋒.探究鋼鐵物流的電子商務戰略.中國商貿,2013,(15):82.
[5]李慶華,項保華,王翔.共同演化視角下的企業戰略更新引擎機理研究.科技進步與對策,2008,(11):85-88.
[6]李敬,陳收.企業戰略管理.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1:12-13.
[7]李擁軍.鋼鐵供大於求渠道怎麼做—2012年會員鋼鐵企業鋼材流通渠道情況分析.中國冶金報,2013-06-18:6.
[8]田濤.對發展鋼鐵物流的淺析.物流工程與管理,2012,(02):9-10.
[9]梁勁.鋼鐵物流企業的績效管理[D].南京大學物流工程碩士論文,2012,(02):34-35.
[10]包斯文.轉型:鋼鐵物流企業的出路——從一家大型物流企業轉型看我國鋼鐵物流業面臨的問題和發展方向.中國冶金報,2012-11-20:9.
[11]張慧芝.淺談供應鏈管理下的鋼鐵物流[J].世界海運,2010,(05):64-65.
[12]司方來,王永貴,賈鶴.戰略柔性體系:調和反應型市場導向與先動型市場導向.現代管理科學,2009,(02):56-59.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參考文獻3
[1]劉超.企業員工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分析及控制對策研究.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市),2010.
[2]卞軍.安全管理中安全標志及其設計要素的感知機理研究.浙江大學,2014.
[3]樊建平.創新安全標識管理有效發揮應有作用[EB/OL].
[4]胡禕程,周曉宏,王亮.工程項目現場安全標志有效性評價[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2,(08):37-42.
[5]蔡秋塘,黃星.淺談標識行業術語(一)[J].廣告大觀(標識版),2006,(02):38-41.
[6]吳穹,許開立.安全管理學[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3.
[7]張倩.鐵路車站旅客導向標識人因工程分析及優化.上海:華東交通大學,2012.
[8]鮑詩度,王淮梁,葛榮.環境標識導向系統設計[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
[9]安全標志及使用導則實施指南.中國標准出版社:北京,1996.
[10]向帆.導向標識系統設計[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9.
[11]趙雲川.公共環境標識設計[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
[12]朱兆華,郭振龍.安全色與安全標志的.由來[J].現代職業安全,2004,(10):64.
[13]袁京鵬.安全標志有效性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博士].杭州:浙江大學,2009.
[14]傅貴,陸柏,陳秀珍.基於行為科學的組織安全管理方案模型[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5,15(9):21-27.
[15]胡禕程,周曉宏,王亮.安全標志識別性研究:標志特性及用戶因素[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3,(3):16-21.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參考文獻4
[1]徐春玲.ERP技術在電力企業中的應用與分析.安徽電力[J],2005,2(3):74-81.
[2]孫濱麗.ERP原理與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155.
[3]王要武.管理信息系統(第2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81.
[4]黃衛東.管理信息系統[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126.
[5]李西平、劉芙蓉.我國電力企業ERP應用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09(34),63-65.
[6]林勇.ERP理論與實踐[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7,199.
[7]黃小原、盧震、趙曉煜.ERP理論與構建[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42.
[8]張海全、王英豪、韓玉輝.做好電力企業ERP的實施[J],電力信息化,2005,3(7):57-58.
[9]陳廣宇.管理信息系統[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351.
[10]顏安.企業ERP應用研究[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6,74-76.
[11]黃曉英,趙海燕.管理信息系統[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155.
[12]諾頓·佩里著.戰略營銷[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4.
[13](美)邁克爾.A.希特,R·杜安.愛爾蘭,羅伯特.E·霍斯基森等著.戰略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6.
[14]斯萊沃斯基,韋伯等著.戰略風險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15]金達仁.金融危機對中國製造業的影響[J],信息系統工程,2009,2.
[16](美)小阿瑟.A·湯普森,A·J·斯特里克蘭,約翰.E·甘布爾等著.戰略管理概念與案例[M],本經: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8.
[17]李森,楊錫懷,戚桂清.相同企業競爭與合作策略的受益與風險分析[J].沈陽東北大學學報,2005.6.
[18]王方華,呂巍.企業戰略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參考文獻5
[1]王國法.液壓支架控制技術[M].煤炭工業出版社,2010.
[2]翟培祥譯.採煤機械參數選擇[M].煤炭工業出版社,1979.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國務院.《關於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Z].國發〔2005〕18號.
[4]喬紅兵,吳淼.我國薄煤層採煤機的發展與前景[J].中國煤炭,2005(10):29-31.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國務院.《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Z].國發〔2006〕6號.
[6]王國法.高端液壓支架及先進製造技術[M].煤炭工業出版社,2010.
[7]國內外薄煤層開采及薄煤層採煤機械設備[R].調研報告,1988.
[8]芮冰.我國採煤機30年發展回顧和展望[J].煤礦機電,2000(5):36-40.
[9]袁亮.薄煤層開采技術與裝備[J].煤炭開采,2011(3):15-18.
[10]靳立紅,劉春生,孫劍鋒.採煤機截割部雙電機機械串接驅動的同步性研究[J].煤礦機械,2011(07):42-44.
[11]李桂雲,楊戰標,周國友.河南省薄煤層開采技術及綜合配套支撐體系探討[J].煤炭開采,2011(5):5-7.
[12]李蒙,魏巍.液壓支架電液控制器設計與實現[J].煤炭科學技術,2011(4):110-113.
[13]舒鳳翔,閆海峰;張幸福.液壓支架立柱試驗台液壓系統的設計及模擬[J].煤礦機械,2009(12):29-31.
[14]毛德兵,藍航,徐剛.我國薄煤層綜合機械化開采技術現狀及其新進展[J].煤炭開采,2011(3):11-14.
[15]耿兆瑞.八十年代國外滾筒式採煤機技術發展評價[C].中國煤炭學會煤礦機械化專業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論文集,1991(4).78-82.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參考文獻6
[1] 雷蒙德,A 諾伊,約翰.霍倫拜克,拜雷、格哈特,帕特雷克、萊特.人力資源管理贏得競爭優勢[M].第三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136-200.
[2] 加里,得斯勒.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論文)[M].第七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00一400.
[3] K.韋恩,蒙迪,羅伯特.諾埃.人力資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331一343.
[4] 勞埃德 .拜厄斯,萊斯利,魯.人力資源管理[M].第六版.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213一264.
[5] 麥克納,比奇.人力資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17-211.
[6] 亞瑟小舍曼,喬治,勃蘭德,斯科特.斯奈爾.人力資源管理[M].第二版.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233-343.
[7] 王琪延.企業人力資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2002: 222-245.
[8] 關淑潤.人力資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1: 186一204.
[9] 馮虹.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 181一184
[10]中國企業國際化管理課題組.企業人力資源國際化管理制度[M].第一版.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139.
[11] 劉揚.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戰略人力資源管理變革研究[D].天津大學專業碩士論文2009: 13-50.
[12] 毛國英.基於平衡計分卡的招商銀行戰略管理體系研究[D].天津大學碩士學位2009: 11-30.
[13] 李艷麗.A銀行員工離職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D].蘭州大學MBA學位論文.2010:16-30.
[14] 時腸.農業銀行培訓機制與隊伍建設研究[J}.中國農業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2011. 35:66.
[16] 雷虹.關於飯店員工流失問題的探討[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 6: 16-17.
[17] 鄒韜.銀行金融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商業時代[J] .2008. 11:23.
[18] 倪鳳明.我國商業銀行激勵約束機制探析.河北金融[J] .2008. : 45.
[19] 習鄒韜.商業銀行的激勵約束機制:博弈論視角.統計與決策[J] .2006.11:26.
[20] 張建國.健全和完善我國商業銀行的激勵約束機制.新金融[J] .2006. 5.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參考文獻7
[1](美)丹尼斯.洛克著姚冀賀廣勛張維紅譯,項目管理,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一12,217一223
[2](美)羅伯特.K.威索基拉德.麥加里著費琳李盛萍等譯,有效的項目管理,第3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一08,78一86
[3]陳凡,德國職業教育與企業發展間的制約與平衡,職教論壇,2006一04一10
[4]南開大學職業技術學院曹莉王明楊捷,國外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及對我國的啟示,中國職業教育網,2005一03一10
[5]陳曉,法國式的職業教育,中國新聞周刊,2006一06
[6]彭秉瑩,美國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職教論壇,2003年第3期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參考文獻8
[1] 劉建朝,我國高等學校基本建設問題研究,北京師范大學,2005.
[2] 劉金存,高校基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成本控制,揚州大學學報,2002
[3] 戚安邦,項目成本管理,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
[4] 周希祥、薛樂群主編,中國高等學校基建管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
[5] 高雁,高等院校基本建設管理研究,天津大學碩士論文.2004
[6] 趙東,關於高校基建合同管理問題的思考,決策探索,2006
[7] 陶居福,工程變更對成本控制的影響,西部煤礦工程,2006
[8] 閏光太,淺談施工企業項目成本控制施工企業管理,2001(12)
[9] 劉秋常,建築項目投資控制,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1
[10]徐大圖、王雪青、易濤等,工程建設投資控制,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
[11] 方俊、任宏,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履約中的變更控制,重慶大學學報,200427(6)137-139
[12] 高志強.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之實施階段成本管理,建築管理現代化,2007
[13] 韋敏.淺談工程項目合同管理[J}.企業家天地,2007
[14] 孫忿,肖艷.項目成本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15] 曲修山,黃文傑,何佰州等,《工程建設合同管理》,中國建設監理協會,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