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強教授給復旦大學研究生
❶ 如何看待鄭強教授的超前教育就是揠苗助長觀點
鄭強教授這個觀點是非常正確的,超前教育確實就是揠苗助長,最後會適得其反。
❷ 一個是「最牛憤青」,一個是「得道高人」,最受歡迎的兩大教授都是誰
「為人師表」說的是一名老師應該在人品學問方面做別人學習的榜樣的意思。作為一名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應該做學生的學習榜樣,不管是學識還是品格。在教師這個職業的准則中,就有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舉止文明、作風正派等等。然而凡事總有例外,最近有兩名教授因為特立獨行的小癖好,而成為了「網紅教授」,在網路上掀起了人們討論的熱潮。
既然能夠成為話題人物,必然有他們的過人之處。在如今一個發展越來越快的社會中,關於教育的話題也是日漸增多。既然能夠受到學生喜歡的老師,也一定是對學生的心理有著深入的研究,知道怎麼樣才能夠得到學生的尊重與愛戴的。這兩位「網紅教授」個性鮮明,有著不同於尋常古板肅穆的老師的言行舉止,在學生中擁有超高人氣。這便是浙江大學的鄭強教授,和復旦大學的王德峰教授。
在哲學專業方面,王德峰教授主要研究馬克思的哲學革命的本體論視域,有著多項研究成果。在教育上,他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將自己嚴謹扎實的學風體現在教學和研究中,使他的學生得到了學業和人生方面的指引。在復旦大學,學生們普遍認為必聽的兩門課之一,便是王德峰老師的哲學課。因為對學生也很是寬容仁愛,所以也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和愛戴。
在他的課堂上,學生們都為他獨到的見解、洋溢的熱情和時不時的嬉笑謔語所吸引。有的學生將他上課的錄音和視頻發到了網上,又有更多的人對他簡單幾句便闡述出深奧道理的能力所拜服,一時間在網路上引起了很大的討論熱潮,這才讓王教授一度成為了「網路紅人」。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從這兩位獨具一格的網紅教授的行為看來,愛爆粗口的鄭強教授是因為在講座中有著極具凝聚力的感情,他爆兩句粗口好像讓他的講說更具有人格魅力了,彷彿那隻是他的一種高級的感情宣洩。而在課上抽煙的王德峰教授,吞雲吐霧中指點江山的氣勢讓人覺得他更像是在煙霧中隨手一揮便是一個天下的「得道高人」,這讓他們的一些小毛病在同學看來,都是可愛的小缺點。
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這些小毛病小癖好是值得表揚的,只是說明,他們這種在各自領域都是佼佼者,在很多學生心中都是具有實力的硬核教授,在全國都擁有很多忠實擁躉的「網紅」,這些小缺點小毛病也是可以被忽略的,古人曾說過一句「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也是這個意思。
因為他們有實力,有內涵,在思想言論上面都有著足以教導指引人的能力,那麼這些自身的癖好也是舉重若輕的。因為聽他們課程的學生,更在意的是他們的學識和能力,而不是這些細枝末節。我們不能以一些小的缺點就否定別人的能力,當然也不能因為有能力便忽略這些細小的缺點。
如同開頭說的一般,「為人師表」四個字,是作為一名教師的基本准則,雖然說這些小毛病可以被寬容,但作為一名教師,最好還是不要在學生面前有過多不合適的行為,更不要說那些原本就沒什麼實力,還跟這兩位網紅教授學習並將這種小毛病放大的人,才叫真正的貽笑大方。
❸ 鄭強教授說的四所真正百年老校,和5+2國際一流大學是那幾所
四所真正百年老校 北京大學(1898年的京師大學堂)、浙江大學(1897年的求是學堂)、交通大內學(1896年的南洋公容學)、天津大學(1895年的北洋大學堂) .「2+5」大學也就是創建的世界一流大學即北大、清華+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西安交通、浙江大學。
滿意請採納
❹ 浙大網紅教授鄭強,「沒出息」的兒子被開除兩次,現狀如何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而今,上一秒發生的事,下一秒就有可能見諸互聯網,然後引起成千上萬的閱讀和轉發。其中有真事,有謠言,有斷章取義,有刻意引導,它們使得幾乎每天都有新網紅誕生。有的網紅曇花一現,很快被大眾摒棄。有的卻能憑借真本事長盛不衰,頻繁出現在大眾眼中。
浙大的網紅教授鄭強就是其中一棵常青樹,他以敢怒敢言,敢作敢當的特質,吸得一大批粉,也因此成了媒體的寵兒。不過,網上那些使他走紅的視頻大多是沒有經他授權便被人盜拍和偷錄的,令他深受困擾。其中便有視頻講他的兒子兩次被開除的事,他在其中表示,兩個兒子沒出息,就是中學教師害的。
而考上中科大之後,孫天昌脫離父母管教之後,果然顯得有些貪玩,他從中科大順利畢業了不假,可成績卻不夠保研的資格,也算是種對鄭強教授「小時候沒玩夠,長大就很可能貪玩」觀點的應驗。
從這兩個例子來看,在一個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最好是通力合作,至少也要有其中一方。鄭強兒子的「父子共同寫檢討」的班規恰恰表示了教師的良苦用心,當學校不太好管教孩子時,他們希望家長能負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來。鄭強兒子之所以屢教不改,未嘗沒有鄭強教授放任他玩的因素在。
但對於普羅大眾,他們沒有孫天昌全家都是教師的條件,沒有鄭強是教授的資本。若斷章取義,忽略一句話的背景條件,信孩子小時候要好好玩。老師管不住時,他們不想承擔起作為父母的教育職責,認為是老師害了孩子,自己也覺得自家孩子調皮得廢了,可以打工了。那這樣的後果也是自找的,怨不得旁人。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不得
回到最初,鄭強教授被人誤解的不光是「中學教師害了孩子」這點,他的網紅觀點中還有很多。但是很多都是一些人對他主旨的歪曲,甚至是惡意編造的。比如「鄭強教授倡導將英語踢出高考」、「鄭強教授表示把孩子送出國上中小學,就完蛋了」……這些聳動的標題其實旨在爭取流量或者挑起紛爭。
關於英語,鄭強教授原話只是認為,我國過度誇大外語在孩子成長中的分量,是民族極度不自信的顯著表現。但是這顯然不如「將英語踢出高考」來得引人注目。
關於留學學生,鄭強教授的原話是「那麼小的學生送到國外留學,不了解中國歷史,長大後怎麼會愛國呢?」這話感情色彩比較鮮明,卻並非沒有道理。中小學時期,是培養孩子愛國精神的重要時期,這個時間段將孩子送出國,很可能影響孩子長大後對中國的歸屬感。
這樣的歪曲和曲解還有很多,一些無良媒體宛如看見肉的禿鷲,挖空心思歪曲鄭強教授的主旨,想賺取更多眼球,也因此將他捧到了網紅的位置上。
其實,這種現象很不健康。2013年,鄭強參加兩會時,曾與領導人對話教育改革。他表示西部的人才流失使得他們心中流血,別的地方「營養過剩」,西部卻嚴重營養不足。他求助於領導人,表示了想讓國家把西部高校建好,給西部孩子更多教育機會,實現他們的夢想。
鄭強不認為自己是個「網紅」,也曾多次辟謠。他只覺得自己是個老師,老師這種職業,一定要有飽滿的激情、充滿活力的眼神、高亢明亮的語言,才能讓聽眾受益。低調確實可以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但是這卻是不對的,需要改變。
遺憾的是,瘋狂的網路傳媒卻硬生生地將這個憤青老師捧成了網紅,諸多讀者觀眾因為聳動的標題、斷章取義的表述、乃至惡意的剪輯接受了錯誤的信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從而被煽動、被鼓噪、被利用。這不得不說是種很讓人嘆惋的現象。
總之,鄭強教授除了被捧起來的「網紅」身份外,更是一個敢於直言,說大家不敢說的真話的教授,是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希望大眾能擦亮眼,能分辨出那些真真假假的信息,更不要輕信「教授認為老師會害得孩子沒出息」的標題。
現在網紅教授一茬接一茬,陳果、於丹……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高樓塌,筆者卻希望鄭強不會成為其中一員,畢竟,鄭強是直言君子,而有些常人不敢說的話,總需要人說的。
❺ 浙大網紅教授鄭強,「沒出息」的兒子被開除兩次,現狀如何
1. 浙江大學網紅教授鄭強,因其直言不諱的風格在網路上廣受歡迎,成為媒體的焦點。
2. 鄭強曾提到他的兒子在學校遭遇挫折,被開除兩次。這一話題在網路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3. 盡管面臨困境,鄭強並未放棄對兒子的教育。他為了讓兒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更換了多所學校。
4. 鄭強的兒子並非如外界所誤解的那樣無出息。實際上,他的兩個兒子均考上了985大學,分別是四川大學和中國復旦大學。
5. 鄭強認為,孩子在中小學階段不應過度培養,應該有更多的時間自由玩耍。這一觀點引起了廣泛的爭議。
6. 鄭強對於教育有自己的理念,他認為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應當相互配合,共同促進孩子的成長。
7. 鄭強的教育觀點被媒體斷章取義,引發了一些爭議。他的一些言論被曲解,甚至被惡意編造。
8. 鄭強本人並不喜歡被稱為「網紅」,他更願意被視為一名教師。他認為教師應當充滿激情,用明亮的聲音傳授知識。
9. 鄭強對於教育改革有著自己的見解,他曾向領導人提出建議,希望改善西部地區的人才流失問題。
10. 盡管鄭強的觀點在網路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但他依然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希望為社會做出貢獻。
❻ 外語不好就是文盲這句話是誰說的
原句是誰說的外語不好就是文盲,外語耗竭了我們多少中國青年學生寶貴的時光。這二十年來,我們過度誇大了外語在中國孩子成長教育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鄭強說的。
教育界一個很著名的教授又倍受大家的關注和熱議,那就是浙江大學副書記——鄭強教授。
鄭強不愧是「網紅」教授,再次指出教育深層次的病症,過度的拔高外語在教育中的比重,不僅對青少年不負責,更是對中國數千年文化的忽視,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
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歷史,英語從起源開始算,也不及中國歷史的一半,青少年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也要懂歷史、懂文化,不能忘本、不能忘根。
有一次鄭強在復旦大學演講,復旦的學生認為個個都了不起,鄭強教授怒言:「你們在上海上學,知道上海的名片是哪裡嗎?」
學生們齊聲回答:「東方明珠」,鄭強屏住呼吸,從座位上站起來,高聲說道:「東方明珠是哪年修建的,有什麼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充其量,不過是一堆水泥柱子。」
鄭強敢怒敢言、直言不諱,他憤怒的不是青少年的無知,而是沒有引導好這些孩子,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歷史、學習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