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重慶郵電大學鄭教授

重慶郵電大學鄭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8-23 00:14:27

㈠ 北航成立人工智慧研究院:整合全校AI資源,建設「新工科」典範

雷鋒網AI 科技 評論消息,近日北京航空航天舉行人工智慧研究院成立大會絕轎,這也是繼武漢大學在2019年11月22日成立人工智慧研究院之後,又一雙一流高校具體落實人工智慧工作布局。

校黨委書記曹淑敏、校長徐惠彬,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鄭志明、黨委書記金蓉為研究院揭牌。從左到右依次為金蓉、徐惠彬、曹淑敏和鄭志明。

新成立的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由鄭志明院士擔任。鄭院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工作集中於空天信息安全與復雜信息系統穗宏備等數學與信息交叉領域的研究。他創立了動力學密碼——基於代數和動力學融合的密碼分析原理和方法,突破空天信息安全高速、低耗、多模式等技術瓶頸,研製成功系列空天安全新裝備並列裝。

鄭志明院士

據鄭志明院士表示,北航人工智慧研究院將以面向科學數據的精準智能理論為基礎,並由智能理論核心、智能技術平台和智能應用系統組成建設路線和下一步規劃設想。鄭志明院士在發言表示:特別要指出的是,我校人工智慧發展論證的結論,與當前很多國內外人工智慧研究機構的研究特點有非常顯著的不同。我們是在原有的良好的理論、技術、應用基礎上開展的。今後人工智慧的發展,無論理論、技術還是應用,都將會遷移到面向科學數據的精準智能理論之上,這個理論是我們學校多年發展起來的理論。從精準智能理論原始創新導出顛覆性的技術,到變革性的應用,不僅學術站位高,同時將推動我校航空航天和信息技術領域的重大創新,並產生系列重要成果。我們有信心在學校黨委領導下,走在理論最前沿,佔領技術的新制高點,取得產業的新優勢。起點越高,難度越大,這將是一個多學科深度交叉的難題,唯有發揚北航空天報國精神,堅持『十年磨一劍』的科學精神,同時不拘一格,狠抓青年與傑出人才的引進、培養和國際高水平學術交流。

在北京航空航天官方網站中,人工智慧研究院已經成為和微電子學院、軟體學院等同級別的獨立學院,不過關於人工智慧研究院的官方網站尚在建設中,其中師資力量預計和招生規模等更詳細的信息尚未公布。根據之前北航人工智慧專業招生信息,其教師隊伍或將以計算機學院教師為主體,部分師資會來自校內學科交叉單位以及來自國內領軍企業和研究院所的研究人員。

北航官網:學院列表

北航的人工智慧相關學科的評估表現非常優秀,其中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評級都是A類及A+類,在之前的人工智慧專業招生中,北航計劃招收30名本科生,以計算機學院為承載學院,聯合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大數據科學與腦機智能高精尖中心等單位實施專業交叉培養模式,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拓展學生的專業面向,增強學生的 社會 適應力和競爭力。北航是作為人工智慧研究重點高校之一,有著大量的創新成果,在理論研究領域李未院士、潘雲鶴院士、高文院士、陳純院士等一批院士在國內率先發起人工智慧重大專項論證。在2019年 科技 部「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公示中,北航2個項目入選,分別是《基於互聯網的群智涌現機理與計算方法》和《面向群體行為的群智激發匯聚研究》,入選項目數量並列各高校第2。北航的人工智慧核心課程體系設置具有兩個顯著特點。首先,數學比重高。除了數學分析、概率、代數外,人工智慧專業還設置了最猜毀優化方法及智能計算中的數學。其次,知識面寬泛。必修課中包含了認知科學與控制科學相關課程。

教育部50家人工智慧院所的小目標基本實現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明確提出,為了「加強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培養」,「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慧學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據雷鋒網 AI 科技 評論了解,截止2020年1月14為止,我國各高校和科研單位已經相繼成立了近 50 所,基本完成《計劃》的目標。

以下附雷鋒網 AI 科技 評論不完全統計的中國46所人工智慧學院/研究院

1、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

2、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慧學院

3. 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慧學院

4. 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

5. 華中 科技 大學-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學院&人工智慧研究院

6.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工智慧技術學院

7. 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

8. 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

9. 東南大學-人工智慧學院&人工智慧研究院

10. 吉林大學-人工智慧學院

11. 天津大學-人工智慧學院

12. 南開大學-人工智慧學院

13. 哈爾濱工業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

14. 北京 科技 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

15. 蘇州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

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工智慧學院&人工智慧研究院

17. 重慶郵電大學&科大訊飛-人工智慧學院

18. 南京理工大學-人工智慧學院&人工智慧研究院

19. 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慧學院

20. 西安電子 科技 大學-人工智慧學院

21. 中山大學-智能工程學院

22. 湖南工業大學-人工智慧學院

23. 北京交通大學-人工智慧學院

24. 湖南大學-機器人學院

25. 西南政法大學-人工智慧法學院

26. 山東 科技 大學&騰訊雲-人工智慧學院

27. 河北工業大學-人工智慧與數據科學學院

28. 天津師范大學-人工智慧學院

29. 重慶理工大學-重慶兩江人工智慧學院

30. 杭州電子 科技 大學-人工智慧學院&人工智慧研究院

31. 長春理工大學-人工智慧學院&人工智慧研究院

32.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騰訊雲-人工智慧學院

33. 大連理工大學-人工智慧大連研究院

34. 福州大學-人工智慧學院&人工智慧研究院

35. 浙江理工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

36. 同濟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

37. 煙台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

38. 清華大學&南京市-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

39. 西南交通大學 - 人工智慧研究院

40. 武漢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

41. 電子 科技 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

42. 西南大學-人工智慧學院

43. 北京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

44. 天津工業大學-人工智慧學院

45. 華北電力大學-人工智慧學院

4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人工智慧研究院

(不完全統計,歡迎補充,排名不分先後)

㈡ 石純一教授簡介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高性能計算研究所
現任所長:楊廣文 教授
高性能計算研究所由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原應用教研組 和原微機教研組(現稱 為網格計算課題組) 合並而成。學科專業為計算機組織與系統結構, 是我系三個博士點之一, 也是國家教委批準的重點學科博士點,在全國學科綜合評比中名列第一。

師資力量 李三立(院士,博導) 鄭緯民教授(博導) 湯志忠教授(博導) 王鼎興教授
石純一教授 沈美明教授 溫冬嬋教授 戴梅萼教授
楊廣文教授(博導) 汪東升教授(博導) 秦開懷教授(博導) 黃震春
陳文光 舒繼武 都志輝 余宏亮
武永衛 薛巍 張悠慧

高性能所主要有以下研究小組:
集群計算
CPU設計
網格計算
網路存儲
網格與集群計算
圖形圖像與可視化
http://bbs.uying.com/105/19736/
人工智慧與模式識別專業委員會

--------------------------------------------------------------------------------

一、成立時間:1986年11月
掛靠單位:北方交通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

二、組織機構

主 任:石純一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

秘書長:黃厚寬 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學院

副主任:王 珏 中科院自動化所
劉大有 吉林大學計算機學院
許卓群 北京大學信息學院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系
趙沁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系
黃厚寬 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學院

委 員:石純一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
劉大有 吉林大學計算機學院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系
趙沁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系
黃厚寬 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學院
林作銓 北京大學數學學院
王國胤 重慶郵電學院計算機所
陳 純 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
劉開瑛 山西大學計算機所
張天序 華中理工大學圖象所
張學工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
史忠植 中科院計算所
姜雲飛 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
於 劍 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學院
查紅彬 北京大學信息學院
尹寶才 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
范 明 鄭州大學計算機系
何新貴 北京大學信息學院
何克清 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
李 磊 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
高 文 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
李凡長 蘇州大學計算機學院
唐常傑 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
沈緒榜 西安臨潼驪山微電子所
楊靜宇 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系
曹元大 北京理工大學軟體學院
張松懋 中科院數學所
張鴻賓 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
焦李成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學院
張 偉 煙台大學計算機系
蔡自興 中南大學計算機系
鄭 方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
廖士中 天津大學計算機系
懷進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系
苗奪謙 同濟大學計算機系
王 珏 中科院自動化所
許卓群 北京大學信息學院
孫吉貴 吉林大學計算機學院
俞士汶 北京大學信息學院
邱玉輝 西南師范大學
周昌樂 廈門大學軟體學院
程 虎 中科院軟體所
歐陽為民 安徽大學計算中心
熊范綸 中科院合肥智能所
潘雲鶴 浙江大學
陳小平 中國科技大學計算機系

三、主要學術活動及作用
人工智慧與模式識別專業委員會於1986年11月在太原山西大學成立,同時召開了第一屆學術會議。專委會的前身是人工智慧學組,都是由已故著名學者、吉林大學 王湘浩先生創建的。專委會設有人工智慧語言、知識工程、自動推理、機器學習、自然語言理解、分布式人工智慧、智能機器人、語音識別、文字識別、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方法、人工神經網路等12個學組,專業領域覆蓋了人工智慧與模式識別的各個研究分支。專委會首任主任委員為王湘浩先生,1992年換屆由浙江大學何志君先生擔任,2000年換屆由清華大學石純一教授擔任。

智能科學是當代最重要的科學領域之一,信息化-----知識化-----智能化是信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專委會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確了自己的主要任務,即緊跟這一發展趨勢,聯系和團結國內人工智慧與模式識別學科領域的廣大研究人員,並與國際人工智慧與模式識別專家學者合作,開展學術交流,組織學術會議,促進我國人工智慧與模式識別的學術研究和應用研究,為我國的現代化事業做出貢獻。

專委會成立十多年來,遵照這一宗旨,在中國計算機學會的領導下,進行了多方面的大量的工作。同有關團體和單位合作,組織了多次國際學術會議。為保證學術會議的質量和效果,1990年,專委會同國內近10個有關人工智慧與模式識別的學術組織,包括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模式識別與機器智能專業委員會、中國高校人工智慧學術研究會、中國軟體行業協會人工智慧分會、國家「863」計劃計算機軟硬體技術主題專家組、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人工智慧與教育專業委員會、國防科工委計算機專業組等,協商確定每兩年召開一次中國人工智慧聯合學術會議。這個系列學術會議至今已召開過六屆,第七屆聯合學術會議將於今年11月召開。每次會上都有兩院院士和權威專家做專題報告,都有一百多乃至數百人參加,會議收到了促進學術交流、加強同行團結的良好效果,專委會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近幾年來,隨著人工智慧與模式識別學科在深度和廣度上迅速發展,專委會組織和參與組織了更多的學術活動。如2001年共同主辦了第六屆中國人工智慧聯合學術會議,主辦了第一屆中國Rough集與軟計算學術研討會,Rough集理論創始人、波蘭學者Z.Pawlak專程來華與會並作了大會報告。2002年共同主辦第七屆中國人工智慧聯合學術會議,主辦了第二屆中國Rough集與軟計算學術研討會,和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機器學習學會聯合主辦第八屆中國機器學習學術會議。明年將主辦第三屆中國Rough集與軟計算學術研討會,參與主辦第九屆Rough集、模糊集、數據挖掘與粒度計算國際學術會議。
專委會將在中國計算機學會的領導下,為團結廣大同行、加強學術交流,為促進人工智慧與模式識別學科在我國的發展而繼續努力。

四、聯系方式
聯系人 黃厚寬
地址 北方交通大學計算機系
郵編 100044
電話 010-5168 8055
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簡介

領導機構

委員

專委活動

㈢ 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學院領導

王國胤 院長 簡介: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持學院全面工作和學科建設。
曾躍 書記 簡介:主持學院黨總支全面工作。
夏英 副院長 簡介:博士,教授。分管本科教學(含實驗室建設、教改項目、課程建設、教學工作對外交流等)和教務工作。
石竹屏 副書記 簡介:副書記,分管學院學生工作。
蔣溢 副院長 簡介:在讀博士,副教授。分管學院科研工作、產學研工作。
李偉生 副院長 簡介:博士,教授。分管學院研究生工作。
陳龍 院長助理 簡介:博士,教授。協管本科教學(含質量工程項目、專業建設、學籍管理等)工作。 1989年,學校為適應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信息產業部各企事業單位對計算機技術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原電信工程系計算機教研室和校計算中心的基礎上組建了原計算機系。
計算機系(1989-2001)歷任領導如下:
1、黨總支書記:曾省三、漆志平、陳家鳳、李秉智
2、黨總支副書記:冉啟明
3、主任:汪林林、曾省三、李秉智
4、副主任:王方新、鄭鐵流、李紹全、鄧亞平、葛君偉、周林
2001年學校院系調整,將原計算機系和原信息與計算科學系的數學部分合並組建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07年,學校進行學科結構調整,將數學部分劃歸新組建的數理學院,形成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01-)歷任領導如下:
1、黨總支書記:安世全、劉浩然、曾躍
2、黨總支副書記:李春、石竹屏
3、院長:李秉智、王國胤
4、副院長:楊春德、葛君偉、周林、吳渝、夏英、謝顯中、蔣溢、李偉生

㈣ 重慶雲之谷藝術培訓中心的師資力量

薛老師:碩士生導師,北京大學訪問學者,學校名譽顧問。
陳老師:重慶高校教授、碩士生導師,重慶市影視藝術類聯考評委。出版專著數十部,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多次承擔國家級、市級相關課題。
趙老師:重慶高校播音主持專業講師,擔任過聯考評委。
張老師:重慶電視台《渝樂派》節目資深記者、編導,曾采訪過周傑倫、韓庚、曾志偉、王立群、馮小寧、方文山等數百位各界文化名人,所執導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大獎。
林老師:高校副教授、博士。
舒老師:四川高校表演教師,出演多部電視劇、電影。
宋老師:重慶電視台某一外包節目資深主持。
陳老師: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藝術學學士,電影學碩士。
徐老師:重慶市普通話水平測試員,高校教師。
石老師:重慶科教頻道主持人,先後主持近百場活動,受到各級領導一致好評。參與多部專題片、廣告、影視劇的配音工作。具有近5年的話務員、普通話培訓經驗。
張老師:重慶高校播音主持教師,中國傳媒大學進修生。
汪老師: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在中國傳媒大學電視新聞進修班結業,現為重慶師范大學播音主持專業教師。從事近8年教育培訓工作,培養學生近千名。
崔老師:西南大學電影學研究生,高校講師。
汪老師:西南大學戲劇影視文學研究生,台東大學交換生。
姚老師:畢業於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並在北京電視台、中國傳媒大學進修,現為西南大學研究生,MSI國際志願者協會會員。從事多年翻譯、培訓工作。
李老師:重慶時尚頻道、重慶科教頻道主持人。
鄭老師:上海戲劇學院研究生。
邢老師:畢業於四川師范大學電影電視學院播音主持專業,在重慶都市廣播從事外場直播連線工作。
曹老師:重慶師范大學新聞學研究生。
李老師:重慶大學電影學研究生。
陳老師:影視培訓知名人士,湖南永州電視台《永州驕子》編導,《天下永州》雜志編輯。所輔導學生聯考過線率百分之百,部分學生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傳媒學院、南京藝術學院、重慶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
張老師:國家一級播音員,電視台副主任。
郭老師:曾獲全國大學生徵文比賽一等獎,在中文核心期刊《長城》、《工會博覽》發表學術論文多篇,2010年,接見中央商務部司長邸建凱。從事影視高考培訓近5年,培養出一名狀元,兩名榜眼,三名探花 。
胡老師:資深記者、編導。
吳老師:影視編劇、導演,獨立電影人。紀錄片提案《師徒》入圍「2011重慶首屆大學生紀錄片新銳導演計劃」;《我們的空中舞台》入選第十八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華誼兄弟非競賽單元;另有部分作品參展「2011年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參展」、「2011(第十一屆)四川電視節」、「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2011杭州亞洲青年電影節HAFF「亞洲之光」青年短片競賽單元;參與編寫《漫遊中國大學》 。
王老師:河北傳媒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師,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在讀研究生。曾先後在石家莊心傳媒培訓、百勝播音培訓、河北佳韻藝術培訓中心、靈壽縣播音培訓中心、石家莊現代文化傳媒學校、石家莊樂眸播音培訓、石家莊同創文化傳媒和中藝傳媒擔任播音教師,所輔導學生近千人,成績優異,其中大部分學生通過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中央戲曲學院等重點藝術高校。
夏老師:本科就讀北京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重慶作家協會會員,著有長篇小說《山海經》、《卡酷天使歷險記》、《克隆男孩羅比比》、《克隆蜥蜴海貝特》、《最熊貓與魔畫降臨》、山海經系列童話故事等,曾獲百集動畫片《福娃奧運漫遊記》劇本大賽冠軍,根據其創作的《卡酷天使歷險記》改編的同名漫畫獲2009金龍獎最佳兒童漫畫獎,參與編劇的動畫片《可兒歷險記》獲2011年度廣電總局優秀國產動畫片獎,其編劇的30集科普動畫片《樂樂熊生存大冒險》被國家地震局作為防災減災安全教育系列片向全國中小學推廣,獲廣電總局2012年度優秀國產動畫片獎,並獲2012中國環境科學論壇組織的「環保科普動漫創意大賽」二等獎 。

㈤ 重慶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師資力量

經濟管理學院擁有一批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影響力的師資隊伍。有教職工106人,其中有包括巴渝學者在內的教授15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33人,博士26人,在讀博士10餘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比例達90%以上。先後聘請了呂廷傑、楊培芳等近20位國內知名專家為我院的兼職教授。 學院辦公室:譚明剛 鄧維斌 劉韌 劉子睿 李立平 趙明 陳奇志 周燕 王作福 劉明蘭
研究生工作辦公室:全洪兵 鄭賢銘 吳麗萍
管理工程系:萬曉榆 杜茂康 李昌兵 馬凌 王永 蹇潔 謝天帥 曹慧英 黃蜀江 付德強 盧華玲 羅龍艷 羅文龍 武建軍 謝青 熊衛 袁浩 卓頲 周玉敏 胡大權 劉友軍 黃東賓 田帥輝 劉雪艷 龍偉
工商管理系:劉躍 盧安文 施濤 何建洪 陳文沛 陳力 劉 曜 劉小平 夏蘭 胥胤 楊亞西 張瑜 杜維 張世雲 李薇 李憶 游浚 陳靜 胡曉 蔣金華 李艷 李盛竹 梁抒 劉麗玲 陸蓮華 呂小宇 羅瓊 任志霞 汪海 王帥 吳麗萍 吳衛傑 楊振國 張艷 胡文婕 張洪 陳思祁 楊萬福 袁野
應用經濟學系:吳先鋒 彭生順 樊自甫 高錫榮 楊波 王開良 黃友蘭 石全勝 向敏 袁洪斌 張劍光 姚濤 馮悅旋 高孝平 黃學錦 劉芬 周青 周青華 羅來明 鍾山
實驗中心:劉進 張文彬 唐興艷 陳家佳 教授:萬曉榆馬凌杜茂康蹇潔王永吳先鋒王開良高錫榮黃友蘭劉躍盧安文陳力劉矅張世雲陳流汀游敏惠劉達明李林安世全溫平川(教授級高工)楊豐瑞楊培芳(外聘)曾劍秋(外聘)闞凱力(外聘)呂廷傑(外聘)
副教授:施濤何建洪劉小平陳文沛 張瑜夏蘭楊亞西胥胤李憶杜維游浚李薇李盛竹李昌兵 周玉敏(高工)袁浩謝天帥鄧維斌 羅龍艷彭生順樊自甫向敏 張劍光 袁洪斌楊波 石全勝姚濤 黃學錦 楊振國 唐興艷(高工)

㈥ 怎樣才能晉升高級經濟師職稱

晉升高級經濟師需要有以下條件:

一、學歷要求

取得大學專科學歷後從事本專業工作15年以上,取得經濟師資格後,從事本專業工作5年以上。

二、工作經驗

1、作為骨幹參與大、中型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2年以上。

2、主持或作為骨幹參與1項以上國家、省(部)級或2項以上市 級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改造等項目方案的組織和實施,經實踐證明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主持小型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主要經濟指標連續3年以上名列本市同行業企業前三名。

三、專業知識

1、系統掌握經濟管理專業理論知識,熟悉相關專業知識和現代經濟管理科學知識。

2、掌握國家有關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經濟工作的方針、政策, 熟悉國家經濟法律、法規及各項配套法規、規章和規定。

3、了解國外現代經濟管理科學理論、方法和發展趨勢,結合本行業或本部門(單位)的實際情況,提出有較高價值的政策性意見, 指導本行業或本部門(單位)的經濟工作。

(6)重慶郵電大學鄭教授擴展閱讀:

高級經濟師的崗位職責:

1、高級經濟師需要負責公司工程投資的政策研究,為公司所屬各單位提供投資政策解讀,公司相關工程投資開發管理工作。

2、高級經濟師負責公司工程投資的財務測算與評估相關管理工作。

3、高級經濟師制定投資金融處相關制度,管理及工作流程的建立編寫、修訂完善工作。

4、負責組織公司市場投資風險防控、項目開發合法合規的評估工作。

5、負責組織境外投資項目的評審、申報。

㈦ 重慶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的師資隊伍

自動化學院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現有IEC/SC 65C WG12& WG13專家人、IEC/T 65 WG10專家1人、博士生導師4人、正高職24名、副高職18名、博士33名,98%以上教師擁有中級以上職稱,95%以上的教師擁有碩士及以上的學位。同時,學院聘請十餘位相關領域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兼任客座或兼職教授。
一、師資隊伍
正高:李銀國、王平、虞繼敏、胡向東、張毅、呂霞付、陳勇、陳庄(外聘)、鄧明晰(外聘)、胡豁生(外聘)、林岑郁(外聘)、馮輝宗、朴昌浩、汪紀鋒、吳界益、鮮繼清、鄭太雄、岑明、羅志勇、李銳、唐賢倫、王浩、屈洪春、陳功貴、李清都
副高:蔡軍、蔡林沁、程安宇、仇國慶、黃智宇、李勇、林海波、羅萍、祁素娟、王大軍、王頲、向敏、謝昊飛、徐洋、嚴冬、袁威、曾黔蜀、張開碧、鄧素碧、朱浩、李永福、魏旻、王恆、祿盛
中級:付蔚、郭鵬、蔣暢江、蔣建春、李敏、李學勤、劉尚洪、劉想德、祿盛、羅洪平、羅蓉、邱寶梅、王泉、蕭紅、謝錦、謝穎、袁榮棣、張登國、趙雙、蔣琳、陸文穎、楊霞、唐曉銘、雷璐寧、劉琳、任海軍
初級:陳婕、彭靜、覃巍
實驗實訓人員:蔡軍、仇國慶、郭鵬、李敏、林海波、劉尚洪、呂霞付、羅萍、吳界益、張開碧、陳倫明(外聘)、姚瑤(外聘)、胡華雲(外聘)、謝川(外聘)、鄭洪彬
博士:蔡林沁、岑明、陳勇、陳庄、鄧明晰、馮輝宗、胡向東、黃智宇、李銳、李銀國、李勇、祿盛、呂霞付、羅志勇、朴昌浩、屈洪春、唐賢倫、王浩、王恆、王平、王頲、向敏、蕭紅、嚴冬、虞繼敏、張毅、鄭太雄、陳卓、朱潔、李永福、李鵬華、蔣暢江、蔣建春、唐曉銘、雷璐寧、劉琳、任海軍
碩士:蔡軍、程安宇、仇國慶、鄧素碧、付蔚、郭鵬、蔣暢江、蔣建春、李敏、李學勤、劉想德、陸文穎、羅洪平、羅萍、羅蓉、邱寶梅、譚靜、王泉、魏旻、吳界益、謝昊飛、謝錦、謝穎、徐洋、袁榮棣、曾黔蜀、張登國、張開碧、趙雙、陳婕、覃巍
在讀博士生:李敏、劉想德、王泉、魏旻、謝昊飛、徐洋、袁榮棣
(排名不分先後,以姓名拼音字母為序)
二、學校特聘崗位 人員名單 名稱 時間 人員 特聘學者 2000年 王平 2001年 王平 2002年 王平 學科負責人 2002年 汪紀鋒 2003年 王平 汪紀鋒 2004年 王平 2005年 王平 2006年 王平 張毅 2007年 王平 胡向東 張毅 陳勇 學術帶頭人 2002年 王平 張毅 陳勇 2003年 胡向東 張毅 陳勇 2004年 胡向東 張毅 呂霞付 鄭太雄 2005年 胡向東 陳勇 張毅
呂霞付 鄭太雄 2006年 胡向東 陳勇 鄭太雄 呂霞付 2007年 蔡林沁 馮輝宗 李勇 岑明 王頲 張友剛 呂霞付 羅志勇 朴昌浩 鄭太雄 王浩 責任教師 2002年 鮮繼清 馮輝宗 胡向東 2003年 鮮繼清 馮輝宗 曾黔蜀 2004年 馮輝宗 陳勇 2005年 馮輝宗 2006年 徐洋 唐賢倫 李銳 王浩 馮輝宗 向敏 2007年 謝昊飛 陳敏娜 唐賢倫 向敏
蔣建春 李銳 蔡軍 徐洋

熱點內容
大學生琪 發布:2025-08-23 01:03:54 瀏覽:423
北大天文博士生導師 發布:2025-08-23 01:03:09 瀏覽:935
醫科大學博士招生 發布:2025-08-23 00:51:51 瀏覽:834
大學生肌肉男 發布:2025-08-23 00:48:03 瀏覽:352
山東大學數學分析考研 發布:2025-08-23 00:48:02 瀏覽:488
給大學老師贈言 發布:2025-08-23 00:42:59 瀏覽:730
中國防偽紙博士導師 發布:2025-08-23 00:39:46 瀏覽:32
陝西理工大學考研專業 發布:2025-08-23 00:31:24 瀏覽:490
四川大學博士助學金 發布:2025-08-23 00:29:05 瀏覽:181
大學可以學幾個專業 發布:2025-08-23 00:21:07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