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張興老師郵箱
① 合肥工業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的專業設置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本專業培養從事電氣工程領域的設計、系統運行、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學生除學習公共基礎課程外,還將系統地學習電路與電磁場理論、電機原理、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微機原理及應用、電力工程基礎等技術基礎課。根據不同的專業方向,學生還將學習電力系統分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高電壓技術、電機設計與優化、電機控制技術、高頻開關電源的設計等具有特色的專業課程。
本專業畢業生可在電力系統各領域、枝清電氣設備設計與製造等行業從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方面的研究、工程設計、技型譽術開發、製造運行及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相關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本專業所屬電氣工程學科,具有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國家級重點學科。學生畢業猛租前後還可在本校攻讀電機與電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高電壓與絕緣等專業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自動化
自動化是現代科學技術中優先發展的領域之一。自動化學科以控制理論、系統理論、信息科學為理論核心;以電子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為技術基礎;以數字化、網路化、集成化、虛擬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徵;為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實現自動化提供方法論和技術手段。
本專業分運動控制、過程式控制制、自動檢測三個方向,培養可在各領域從事自動控制系統、自動檢測系統、控制儀表及自動化裝置、計算機控制及信息化系統的研究、開發、設計、調試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學生在校期間將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主要專業基礎課程包括:電路理論、電子技術基礎、自動控制理論、微機原理及應用、電機與拖動基礎、電力電子技術、信號檢測與轉換等。同時由學生按照運動控制、過程式控制制、自動檢測三個專業方向選修專業課程。自動化專業強調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學生在學習理論課程的同時,需要完成各類實驗和實踐環節的訓練,加強工程實踐能力。
畢業生就業適應面寬,可在科學研究院所、工程設計公司、生產企業、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相關的研究、開發、教學和技術管理工作。學生畢業後也可報考「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的各研究生學科繼續深造。
電機與電器
本學科於1981年被國家批准為碩士學位授權點,是國內最早開展研究生培養的學校之一,擁有一支層次高、結構好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81%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19%的教師正在攻讀博士學位。本學科有安徽省中青年學術帶頭人、中青年骨幹培養對象,有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此外,本學科所在的電氣工程學科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並獲准設有電氣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校也將本學科納入了「211工程」建設項目,重點建設了「電機及傳動綜合實驗室」,添置了價值數百萬元的實驗和測試設備,為本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環境和硬體支撐條件。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本學科已經發展成為以電機為核心,集電機設計、運行、控制和監測為一體,同時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中滲透的應用型學科,形成了新型電機與特種電機、電氣傳動系統的非線性動態分析與控制、電氣傳動中的多電平電能變換技術、電機電磁場數值計算方法及其應用、新型數字化驅動系統與控制技術、風力發電系統運行及控制等多個具有一定優勢和特色並且穩定的學術研究方向,簡介如下:
新型電氣傳動
1、新型電機與特種電機
新型電機與特種電機是本學科長期研究的一個方向,在該方向上已完成了兩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個省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目前圍繞該方向在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和863項目一項。該研究方向以球形電機、永磁電機為研究對象,一些新的研究分支正在涌現,例如將機器視覺引入電機的檢測與控制中。
2、電氣傳動中的多電平電能變換技術
隨著對高壓電機變頻調速的呼聲越來越高,對高壓電機進行調速,不僅可以節能,而且可以改善工藝水平,提高產品性能。目前圍繞高壓變頻環節中調制策略展開研究,已提出了多種新的調制策略與理論。對多電平變換技術中的中點電位偏移、空間矢量調制演算法和實現作了系統的研究,並取得了一定成效。
3、新型數字化驅動系統與控制技術
該方向圍繞新型數字化驅動與控制展開,包括無刷直流電機數字化驅動與控制技術、永磁同步電機數字化驅動與控制技術等。該研究方向密切聯系企業,目的在於為企業服務,已承接了多個企業項目。
二、電氣傳動系統的非線性動態分析與控制
電氣傳動系統的非線性動態分析與控制是本學科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個新方向,主要開展電氣傳動系統非線性現象的分岔本質揭示及分岔的時滯反饋控制研究,該方向涉及電機控制、非線性動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等多種學科,具有明顯的多學科交叉的特性,已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安徽省教育廳重點項目等項目的資助,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多篇論文被SCI和EI檢索,在電氣傳動系統非線性現象的分岔本質揭示和控制方向屬國內領先水平。
三、電力電子在電機控制及電力傳動中的應用
依託「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國家級重點學科,開展風力發電系統運行及控制的研究,電力電子在電機控制及電力傳動中的應用研究。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碩士點1999年獲批,並於2002年開始招生,截至2008年已招收碩士研究生90人,2009年將招收碩士研究生15名。
本學科點共有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7名,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其中正教授6名,主要學術帶頭人在國內省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和學術地位。梯隊學歷和年齡結構合理,已形成了一支專業特色明顯,團結協作,學術思想活躍的學術隊伍。
目前本學科點有3個較穩定的研究方向,分別是: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技術,醫學信息處理,電工電能新技術及其應用。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技術方向由全國先進工作者、國家集成電路 IP標准工作組副組長高明倫教授領銜,主要研究內容為SOC-IP設計技術、處理器技術、多媒體技術,其關鍵技術有SoC設計方法和設計理論、基於平台設計方法學、SoC驗證方法學、SoC可測性設計、IP標准化與重用;MCU正向設計的相關技術;多媒體數據混合設計等;醫學信息處理研究內容方向由李國麗教授負責,主要研究內容為生物醫學信息的獲取、處理,包括醫學信號測量與處理、醫學圖像的分割、融合、三維重建可視化、數字幾何處理技術;計算機輔助診斷和治療系統、現代醫療儀器等;電工電能新技術及其應用研究方向由張興教授、杜少武教授負責,主要研究內容為電能變換中的可逆變流及控制技術、高性能DC/DC變換器拓撲及控制、電工電能新技術應用中的共性問題研究等。日前該學科與合肥航太電物理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組建合肥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飛行器雷電電磁環境工程研究院」共同致力於飛行器雷電電磁防護的相關基礎理論研究和產品開發,擬在飛行器雷電電磁環境研究領域形成具有明顯特色的研究方向。
該學科依託於電氣學院的微電子設計研究所、生物醫學工程系、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系、電氣工程系,在學科建設中充分利用學校和學院的實驗室、科研設備、專業期刊、電子圖書、網路和專業資料庫等相關資源,使研究生具有良好的工作實驗條件,並將各個研究方向有機結合,發揮各研究方向的優勢,整體推進,逐步將該學科建設成為極具生命力和學科優勢的學科。
本學科點科研項目充足,目前承擔的各類科研項目30餘項,其中包括國家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經費達600餘萬元;近5年獲省部級獎共5項,發表論文150餘篇,其中SCI、EI、ISTP收錄50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7部。
本學科點在研究生培養上追求基礎理論學習與研究能力提高相並重的目標,在本學科點的《研究生培養方案》中,必修課的設置上注重理論基礎和外語能力培養,選修課設置則注意符合本專業各方向的特色。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注意理論和應用並重、創新能力培養,選題大多屬於導師的科研項目或具有預研性和前瞻性的選題,具有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本學科點的畢業生在人才市場廣受歡迎、用人單位反映良好,並很快成為所在單位的骨幹力量。
② 張興的介紹
張興,教授1,博士,教授,博導,合肥工業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副院長。
③ 合肥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的科研項目
化工學院在研教研項目
項目代號 項 目 名 稱 主持人 立項類別
2008jyxm228
基礎化學實驗中心網路化建設與實踐
劉文宏
省級
2008jyxm237
化學化工類開放式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與思考
楊保俊
省級
XJ2009003
葯學微生物學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革研究與實踐
胡雪芹
校級
XJ2009206
化學工藝專業研究生培養方法探討
韓效釗
校級
XJ2009207
《高分子物理》實驗教學內容與方法改革
唐龍祥
校級
XJ2009225
高等學校制葯工程本科專業評價體系研究
姚日生
2009 配套
XJ2009227
化工專業 CDIO 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與實證研究
楊保俊
2009 專項
化工學院獲獎教研項目
項目名稱
主持人
獲獎等級
年度
加強實踐性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應用化學專業學生的創新
思維和綜合能力
魯道榮
省級一等
2008
制葯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研究 姚日生
省級二等
2008
《葯物制劑工程技術與設備》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的研究
張洪斌
校級三等
2008
「 葯物制劑工程技術與設備 」 獲第八屆中國石油與化學
工業優秀教材
張洪斌
一等獎
2007
基於網路和多媒體技術的高等化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李學良
省級特等
2005
制葯工程專業建設研究 姚日生
(參加)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
2005
工科基礎課程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和培養創新意識的研究
與實踐
於少明
省級三等
2005
制葯工程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專業建設研究 崔鵬
(參加)
省級一等
2005
「青年科技創新」 項目獲第四屆安徽省青年科技創新 姚日生
優秀獎
2003
地方工科專業結構及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張興法
省級二等
2001
和大中型企業共建實習基地的研究 張興法
(參加)
省級二等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