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百家講壇司馬遷河南大學教授

百家講壇司馬遷河南大學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8-25 17:19:33

A. 歷史學出身的名人有哪些

1、錢文忠

1984年考入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梵文巴利文專業,師從我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季羨林先生。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留學德國漢堡大學。

現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2007年登上百家講壇主講《玄奘西遊記》,2013年主講《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第一二部。2015年錢文忠老師參加安徽衛視《中華百家姓》節目,與王立群、蔣方舟共同擔任分享嘉賓。

2、錢鍾書

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1932年,在清華大學古月堂前結識楊絳。 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中國》一文獲牛津大學艾克賽特學院學士學位。1941年,完成《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

1947年,長篇小說《圍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創作的《宋詩選注》,列入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1972年3月,六十二歲的錢鍾書開始寫作《管錐篇》。1976年,由錢鍾書參與翻譯的《毛澤東詩詞》英譯本出版。1982年,創作的《管錐編增訂》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時38分,錢鍾書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3、季羨林

早年留學國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閱俄文、法文,尤精於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布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

為「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

4、王立群

1945年3月14日出生於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祖籍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 ,現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主攻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中國《史記》研究會顧問,中國《文選》學會副會長。

2006年,登上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講述「王立群讀《史記》」系列人物並出版相關圖書,被觀眾譽為「百家講壇最佳學術主講人」,是十年來連續在《百家講壇》擔任主講人的學者。2013年,擔任青歌賽評委。2015年參加安徽衛視《中華百家姓》節目,與錢文忠、蔣方舟共同擔任分享嘉賓。

曾榮獲河南省、國家高校教學名師獎,河南省十大師德標兵、十大教育年度人物稱號,是河南省省管專家,河南省政協第十屆委員會委員。

先後出版《現代<文選>學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文選>成書研究》(商務印書館)、《中國古代山水游記研究(修訂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代表性著作。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國內權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5、易中天

1947年2月8日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知名作家、學者、教育家。198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2年起任教於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 。2015年4月聲明已經退休。

易中天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美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學等研究。著有《〈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等作品。

2005年央視《百家講壇》「開壇論道」的學者,2006年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漢代風雲人物》、《易中天品三國》。2008年主講《先秦諸子百家爭鳴》。2013年宣布寫作36卷本《易中天中華史》,2013年12月5日,榮獲第八屆作家富豪榜最佳歷史書。

B. 王立群32歲考入大學,在百家講壇成名,大器晚成的他如今怎樣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通往成功的路上總少不了一番磨難,大器晚成者不在少數,曾在百家講壇中一炮走紅的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便是如此,年少時因為種種原因與自己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然而他沒有就此沒落,經年累月不斷學習蓄勢待發,32歲時考入河南大學,學問是經驗的不斷積累,王立群老師也因為常年累積而越來越有文化底蘊。

大器晚成的他求學路途波折

曾火遍全國的百家講壇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它作為文化科普類節目,總體而言很有存在意義,它作為一座橋梁,溝通了學術研究和社會大眾,通過這個橋梁,學者們將學術研究轉化為一種社會教育和文化普及,其積極作用不言而喻。

從進入大學到如今已經過去四十多年的光景,王立群與河大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也早已榮升為河大文學院的教授博導,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但是他仍心系河大的發展問題,時常會活躍在校園之中,希望能通過自己餘生之力來發展自己母校,傳播中國歷史。

授課風格獨特

在百家講壇中王立群以講宋史和史記出名,傳道授業解惑的首要條件便是自己要有足夠的學問,激發王立群老師對古代文學的狂熱的正是《史記》,對此上下求索幾十年,才足以了解透徹並且融會貫通,也正因他擁有深厚的文學底蘊,才能以新的視角解讀史記。

作為十分受歡迎的主講人,王立群自有一套獨特的風格,文史兼美,敘事看似無情實則有情,他在講史的時候,不僅能旁徵博引,還善於借住網路熱詞等通俗語言,古今結合,聽起來通俗易懂,十分貼切觀眾的生活,講史過程中也總是娓娓道來,很少有情緒激動的時候,在整體布局上條分縷析,點面結合,讓事實真實可信,也容易帶出新的觀點,值得人細細品味。

除此之外,他的講解還有一大特徵,那便是立足人物,講述時局,比如在講楚漢恩怨時,以項羽的生平事跡為中心,以劉邦對比為輔助,展現的卻是楚漢爭霸歷史進程與變遷,將枯燥的史料通過有血有肉的人物表現出來,可以說是化腐朽為神奇,更容易讓觀眾接受和理解,也更容易聽懂時局的變化和發展。

王立群淵博的學識也深深折服不少人,距離百家講壇開講已經匆匆十年,這位老者已年過七旬,然而我們很難在他身上看到老人的影子,這一切全部來源於王立群保持了一生的好習慣,那就是自律。

人天生有惰性,真正做到自律並非易事,王立群每天讀書的習慣幾十年如一日從未有所懈怠,這正是他可以吟古頌今、引經論典的根源,直至今日退休後還在努力,依然筆耕不綴,不僅活躍在電視節目中,還會通過自己的筆來書寫歷史的篇章,繼續為研究歷史和解讀歷史默默做出貢獻。

熱點內容
大學生有前途嗎 發布:2025-08-25 19:01:21 瀏覽:452
徐州醫科大學教授名單 發布:2025-08-25 18:08:43 瀏覽:515
美國瑪麗蒙特加州大學 發布:2025-08-25 18:00:33 瀏覽:264
2014大學生就業論文 發布:2025-08-25 17:46:04 瀏覽:298
2014年重慶大學博士生錄取名單 發布:2025-08-25 17:32:27 瀏覽:161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考研 發布:2025-08-25 17:26:26 瀏覽:758
百家講壇司馬遷河南大學教授 發布:2025-08-25 17:19:33 瀏覽:51
大學生對黨員的標准 發布:2025-08-25 17:19:30 瀏覽:793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老師招聘 發布:2025-08-25 17:16:55 瀏覽:733
大學花大量時間閱讀好嗎 發布:2025-08-25 17:14:50 瀏覽: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