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江蘇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王瑞老師

江蘇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王瑞老師

發布時間: 2025-08-26 19:13:07

㈠ 唐敖慶的人物生平

1915年11月18日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早在初中學習期間,他就顯示出是一名有培養前途的優秀少年,深得老師的賞識。但因家境困難,無力升入高中,遂考入無錫師范學校繼續學習。
1934年7月 ,畢業於江蘇省無錫師范學校。
1934年8月—1936年1月,為籌集上大學的費用 ,任宜興縣官林鎮凌霞小學教師。
1936年2月,進入江蘇省立揚州中學大學補習班學習。這時,《大公報》上連載曾昭掄教授有關訪日觀感的文章,曾昭掄的學識和文采贏得了唐敖慶的敬慕和產生了師從的願望。
1936年8月 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學習。
「七七」事變爆發後,隨校南遷,先在長沙臨時大學學習,1938年隨校到昆明,在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繼續學習。
1940年7月 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畢業,留校任教。此時,唐敖慶剛結婚不久,夫妻倆居住在一間公寓的窄小套間里,生活十分清苦,唐敖慶除了承擔大學的助教工作外,還在一所中學兼課,經常奔波於西南聯合大學和城郊中學之間。
1946年5月,在吳大猷的推薦下,朱光亞與李政道、唐敖慶一起隨華羅庚赴美,開始了在美國學習研究核物理的生涯。
1949年11月 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獲博士學位。並獲得榮譽獎學金。 1950年1月 回國,任北京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教授。
1952年9月 調東北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前身)任教授,與蔡鎦生等創建化學系。
1955年6月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化學學部委員。
1956年3月 任東北人民大學(現吉林大學)副校長。
1978年5月 任吉林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1980年12月 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兼學科評議組化學組召集人。
1981年5月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
1981年8月 當選為國際量子分子科學研究院院士。
1982年8月 當選為第二十一屆中國化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主席團成員
1986年2月 主持組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出任主任。任吉林大學名譽校長。
1986年6月 當選為第三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1987年12月 任第二屆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副主任。
1990年11月 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三屆理事會理事長。

抗日戰爭勝利後,唐敖慶和王瑞駪、李政道、朱光亞、孫本旺等,以助手身分隨同我國知名化學家曾昭掄、數學家華羅庚、物理學家吳大猷於1946年赴美考察原子能技術。爾後,唐敖慶被推薦留在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入學後,他同時選修了化學系與數學系的主要課程,頑強地進行學習,為他後來從事的理論化學研究工作打下了堅實而深厚的基礎。入學一年後,唐敖慶以優異成績通過了博士資格考試,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後期,隨著國內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校內的三百多名中國留學生中發生明顯的政治分歧,國民黨控制的「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學生會」,揚言要以中國留學生的名義開展一系列「擁蔣崇美」活動。這時唐敖慶已讀過《新民主主義論》一書,他堅信書中指出的令人信服的真理:只有革命,中國人民才有出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他旗幟鮮明地與一部分志同道合的同學,通過各種途徑對此進行宣傳活動,這時他的寓所,已成為議論國事的場所,曾被戲稱為「唐氏茶館」,在斗爭中形成了進步的學生組織「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同學會」,唐敖慶當選為第一任主席。「中國同學會」與「中國留美科學工作者協會」等進步組織一起,開展了許多活動,如於1949年10月在紐約河邊教堂(Riversidechurch)附近的國際學生公寓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大會,介紹國內情況,向聯合國發出簽名通電,要求驅逐國民黨代表,接納新中國的代表;發起慰問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人一元勞軍運動」等。
1949年11月唐敖慶獲得博士學位後,歸國報效新中國的心情再也按捺不住了,他謝絕了導師的挽留,沖破重重阻力,終於在1950年初回到了祖國。從此,唐敖慶開始了獻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光輝歷程。 唐敖慶還以極大的熱情,積極參加發展科學事業、國家政權和黨的建設工作。
195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9年至1964年,任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4年12月至1975年1月,任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83年6月4日至22日,任第六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任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88年4月至1993年3月,任第七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

㈡ 有哪些適合小學生的讀物值得推薦

適合小學生哦哦讀物有很多,比如:

1.《尼爾斯騎鵝歷險記〉》大自然是最好的教育場所,讀到這本書的孩子就可以跟隨主人公插上想像的翅膀-起去旅行,一起克服艱難險阻,- -起結識新朋友,- -起了解世間的美妙,學習文化歷史,更學習如何成為一一個好孩子。

2.《成語故事》讀懂成語背後的故事,才能真正讀懂成語的深刻內涵,進而在學習和生活中將殲瞎成語運用自如。如果能將個人的經歷和思考融入本書,那就相當於找到了打開中國千年文化寶庫的鑰匙。

3.《寶葫蘆的秘密》主人公王葆擁有了寶葫蘆,不費任何力氣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他最終明白了,凡事都要自己努力。這本書是中國本土童話中的「精靈」,教給千千萬萬孩子一個最簡單也最重要的進步方法--自省。

4.《木偶奇遇記》

在這本書里,那個長鼻子的木偶,只要一-撒謊鼻子就會變長,但他終究改掉了許多缺點,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男孩。- -百多年來,這本書陪伴許多孩子度過了美好的童年,讓他們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身影。

5.《格林童話》

充滿了愛和正義、童心和童趣的《格林童

話》,溫暖了全世界兒童的幼小心靈,完美詮釋了「愛能創造奇跡」這一永恆的主題。被譽為全世界兒童早期閱讀的[聖經」

6.《稻草人》

將童話故事與教育方法完美融合,用一個個動人的童話故事展示勞動人民的苦難,讓每個孩子都能心有所感,並觸發他們幼小心靈中的愛和正義,極富教育意義。

7.《狼蝙蝠》



冰波的作品,在國內屬上乘,他的⽂筆優美,特別適合⼩學⽣欣賞。尤其是這本《狼蝙蝠》,獲得過許多獎項,這本書寫了⼀種想像中的動物,它們具備⾮凡的能⼒,即空間轉移,它們渴望與⼈類交流,但是,在此過程當中,⼤⼈們和孩⼦,卻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處理⽅式。讀完這本書,能提⾼⼩氏叢空學⽣的想像能⼒,亦能幫助他們去感覺動物與⼈微妙的關系。

8.《愛——外婆和我》

殷健靈的⽂字,充滿了靈性,她是⼀位難得的⼥⼉童⽂學作家,這本書,適合⼩學⽣讀的原因是,能讓⼩學⽣感受到更加細膩的親情、感情,能使⼩學⽣更好地理解⼤⼈與⼩孩之間濃濃的情誼,推薦⼩學⽣們讀⼀讀。

9.《笨狼的故事》



這本童話書,⽐較適合低年級的⼩學⽣讀,這⾥⾯的笨狼,溫馨、善良、純朴,其性格,亦會影響到讀書的⼩學⽣,幫助他們從⼩意識到善與惡、對與錯,值得⼀讀。

10.《男⽣⼥⽣⼤作戰》



__偉是⼀位具備才情的優秀⼉童⽂學作家,他幽默、善於想像、思維敏捷,他所寫的童話、⼉童⽣活⼩說和想像類的⼩說,都值得⼩學⽣去讀,有利於熏陶⽂學細胞,培養語感。像這本《男⽣⼥⽣⼤作戰》,⼀定能讓⼩學⽣讀出笑聲,並得到收獲。


經典書籍很多,如果⼩學⽣喜歡,家長不妨多找鄭乎⼏本給孩⼦們讀讀。

㈢ 關於三國演義

1.《水煮三國》一本關於管理的書。還有林長治寫的一本大話風格的,忘了叫什麼名字了

2.三國歷史研究書目
三國之鼎峙 王仲麒著 商務印書館 1931年

三國史略 王仲麒著 商務印書館 1935年

三國史話 呂恩勉著 開明書店 1946年

三國新志(七卷) 劉公任著 世界書局 1947年

三國史講話 徐德麟著 群聯出版社 1955年

官渡之戰(歷史小叢書) 張習孔著 中華書局 1961年

赤壁之戰(歷史小叢書) 羽白著 中華書局 1965年

彝陵之戰(歷史小叢書) 李賡序著 中華書局 1965年

三國會要 楊晨著 中華書局 1956年

三國會要 錢儀吉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

三國志札記 楊晨 崇雅堂叢書本 1936年

讀三國志雜志 林國贊著 中華書局 1959年

三國志裴注述 林國贊著 中華書局 1959年

讀三國志蠡述(三卷) 李澄宇著 未晚樓全集本 1933年

三國志集解 盧弼著 古籍出版社 1957年

三國食貨志 陶元珍著 商務印書館 1935年

校補三國志疆域志 金兆豐著 商務印書館 1935年

三國郡縣表補正(八卷) 吳增江著

楊守敬補正 宜都楊氏 1907年

三國志世系表 周明泰著 大公報社 1930年

三國志世系表遺附訂偽 陶元珍著 大公報社 1936年

三國志三公宰輔年表(三卷) 黃大華著 大公報社 1936年

三國志人名錄 王祖彝著 商務印書館 1956年

三國志證聞校堪記 羅振玉著 上虞羅氏雪堂叢刻本 1915年

三國人物論 祝秀俠著 台北中正書局 1953年

三國人物評傳 黃逸民著 台北國民出版社 1958年

三國經濟史 陳嘯江著 中山大學文科研究所 1936年

曹魏之經濟基礎 馬智修著 香港著者印 1968年

三國志兵事鉤元 王嵩儒著 濟南印本 1928年

三國時代薄葬考 於世琦著 青島聽濤樓 1933年

魏晉思想論 劉大傑著 昆明中華書局 1939年

魏晉清談思想初論 賀昌賢著 商務印書館 1946年

魏晉清談述論 周紹賢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66年

魏晉的自然主義 容肇祖著 商務印書館 1935年

魏晉玄學中的社會政治思想略論 湯用彤,任繼愈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6年

魏晉文學論稿 湯用彤著 人民出版社 1957年

三國志平議(二卷) 李寶洤著 漢堂類稿本 1922年

三國志評論(四卷) 李景星著 四史評論本 1932年

三國志知意 劉咸析 成都尚友書塾 1932年

華陽國志校注 劉琳校著 巴蜀書社 1984年

諸葛亮 孫敏修著 商務印書館 1926年

諸葛忠武侯年譜 古直著 中華層冰草堂叢書本 1929年

諸葛孔明生活 徐道軒著 世界書局 1929年

諸葛亮 韓非木著 中華書局 1935年

諸葛亮 朱傑勤著 昆明空軍軍官學校政治部 1941年

諸葛亮 祝秀俠著 重慶勝利出版社 1944年

諸葛亮新論 王芸生等著 重慶讀者之友社 1945年

諸葛亮 周佐治著 南京青年出版社 1946年

諸葛亮 馬植傑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年

諸葛亮 徐素著 香港中華書局 1959年

諸葛亮 柳春藩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1962年

曹操 王仲榮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6年

曹操 徐素著 香港中華書局 1959年

曹操論集 三聯書店編輯部 三聯書店 1960年

三國史 馬植傑著 人民出版社 1994年

三國史 何茲全著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4年

曹操集譯注 安徽毫縣譯注小組 中華書局 1979年

曹操傳 劉玉娥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年

諸葛孔明全集 (明)諸葛羲,諸葛倬著 中國書店 1986年

諸葛亮集 張澍輯 中華書局 1960年

一代賢相諸葛亮 李兆成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

天下英雄劉備 譚良嘯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

諸葛亮在襄陽 余鵬飛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6年

諸葛亮文集全譯 萬家常譯注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7年

諸葛亮評傳 餘明俠著 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6年

三國史研究 張大可著 甘肅人民出版社 1988年

三國志選注(上,中,下) 繆鉞主編 中華書局 1984年

三國志今注今譯 蘇淵雷主編 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1年

三國志選注 繆鉞主編 中華書局 1984年6月 583千字

後漢書三國志補表三十種 宋 熊方等撰 劉枯仁點校 中華書局 1984年10月 1,130千字

三國志人物故事 倉陽卿 張企榮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4年11月 153千字

閑話三分 陳邇冬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年6月 79千字

三國人物評傳 譚良嘯 張大可主編 三秦出版社 1987年10月 235千字

三國志導讀 繆鉞等著 巴蜀書社 1988年3月 210千字

三國志選譯 陳壽原著 劉琳譯注 巴蜀書社 1988年5月 139千字

三國史研究 張大可著 甘肅人民出版社 1988年9月 325千字

三國志校詁 吳金華著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0年 300千字

三國志今注今譯 蘇淵雷主編 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1年8月 253千字

三國志今譯 田余慶 吳樹平主編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12月 860千字

三國志辭典 張舜微主編 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2年4月 1577千字

三國經濟史 余鵬飛著 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2年5月 320千字

三國志現代文版 晉 陳壽 劉國輝等譯 紅旗出版社 1992年7月 800 千字

三國演義縱橫談 丘振聲著 灕江出版社 1983年1月 315千字

三國演義資料匯編 朱一玄 劉毓忱編 百花文藝出版社 1983年10月 662千字

《三國演義》研究集 社會科學研究編輯部四川省社科院文學所編 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 1983年12月 367千字

千里走單騎長篇評話《三國》之一 張國良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4年4月 244千字

三顧茅廬長篇評話《三國》之二 張國良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4年6月 166千字

三國演義簡說 李厚基 林驊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6月 69千字

三國演義創作論 葉維四 冒炘著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84年9月 230千字

孔明初用兵長篇評話《三國》之三 張國良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4年10月 200千字

長阪坡長篇評話《三國》之四 張國良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4年10月 179千字

火燒赤壁揚州評話 康重華口述 李真 張棣華整理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85年1月 530千字

《三國演義》新論 劉知漸 重慶出版社 1985年6月 101千字

三國演義學刊<1> 學刊編輯部編 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 1985年7月 302千字

群英會長篇評話《三國》之五 張國良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5年10月 298千字

草船借箭長篇評話《三國》之六 張國良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5年10月 278千字

火燒赤壁長篇評話《三國》之七 張國良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5年10月 285千字

三氣周瑜長篇評話《三國》之八 張國良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6年2月 213千字

張松獻圖長篇評話《三國》之九 張國良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6年6月 200千字

孔明進川長篇評話《三國》之十 張國良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6年6月 303千字

三國演義會評本 陳曦鍾 宋祥瑞 魯玉川輯校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6年7月 1600千字

三國演義學刊<2> 中國三國演義學會編 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 1986年8月 313千字

竹琴三國志選 胡度整理 中國曲藝出版社 1986 年10月 176千字

三國演義選粹 羅貫中 原著 郭豫適 荀茵選評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年11月 209千字

說三國話權謀 李炳彥 孫兢 解放軍出版社 1986年12月 245千字

三國演義論稿 高明閣著 遼寧大學出版社 1986年12月 210千字

三國志玉璽傳 童萬周校點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6年12月 395千字

《三國演義》的用人藝術 霍雨佳著 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7年3月 85千字

反三國志演義 周大荒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年5月 380千字

理想與現實的碰撞從《三國演義》看中國古代人才觀 黃新亞著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87 年10月 124千字

襲取成都長篇評話《三國》之十二 張國良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8年3月 195千字

《三國演義》謀略新探 霍雨佳著 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5月 90千字

三國演義與經營謀略 郭濟興 李世俊著 廣西人民出版社 1988年6月 226千字

龍爭虎鬥——三國演義 台灣邵紅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8年8月 177 千字

三國群英會 唐耿良演出本 唐耿良 辜彬彬整理 中國曲藝出版社 1988年8月 297千字

《三國演義》與經營管理 李正 周克西編著 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 1988年9月 202千字

兵伐東川 長篇評話《三國》之十三 張國良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8年9月 250千字

水淹七軍 長篇評話《三國》之十四 張國良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8年12月 289千字

人才與謀略——《三國演義》啟示錄 胡世厚 衛紹生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9年4月 116千字

漢都烽煙——三國志影視故事之一 張天民著 海峽文藝出版社 1989年5月 337千字

浪卷大江——三國志影視故事之二 張笑天著 海峽文藝出版社 1989年5月 295千字

問鼎中原——三國志影視故事之三 畢必成著 海峽文藝出版社 1989年5月 359千字

幾度夕陽——三國志影視故事之四 於力著 海峽文藝出版社 1989年5月 337千字

三分歸晉——三國志影視故事之五 蘇叔陽著 海峽文藝出版社 1989年5月 247千字

三國演義辭典 沈伯俊 譚良嘯編著 巴蜀書社 1989年6月 850千字

《三國演義》新校注本 吳小林校注 四川文藝出版社 1990年8月 806千字

三國演義考評 周兆新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0 年12月 250千字

《三國演義》與市場競爭 周俊著 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1年2月 151萬字

《三國演義》研究論文集 河南省社科院文學所編 中華書局 1991年2月 410千字

三國演義美學價值 霍雨佳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5月 290千字

三國演義與現代商戰 霍雨佳著 中國經濟出版社 1991年7月 87千字

三國演義·謀略·領導藝術 譚洛非著 巴蜀書社 1991年8月 115千字

《三國演義》謀略三十種 陳遼編著 中國華僑出版公司 1991年8月 100 千字

讀三國談經營 李文華編著 知識出版社 1991年10月 118千字

三國演義與企業領導謀略 冒炘主編 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1991年10月 320千字

白話三國演義賞析(上、下冊) 張紹仁等編譯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1年12月 500千字

為人處世與《三國演義》 嚴欽著 廣西民族出版社 1992年1月 185千字

《三國演義》理校本 沈伯俊理校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2年2月 800千字

《三國演義》與中國文化 中國三國演義學會政協四川綿陽市委員會 巴蜀書社 1992 年4月 347千字

三國演義藝術欣賞 鄭鐵生著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92年7月 275千字

《三國演義》與人才競爭 周俊著 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2年10月 29萬字

戰略三國志 日本·城野宏著 林懷秋譯 湖南文藝出版社 1992年12月 385千字

三國智謀精粹 霍雨佳著 中國經濟出版社 1993 年1月 255千字

三國名人傳說 本社選編 浙江文藝出版社 1984 年2月 108千字

三國人物傳說 諸葛緯編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6 年5月 101千字

三國外傳 江雲 韓致中主編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6年6月 393千字

《三國演義》的傳說 董曉萍編 南海出版公司 1990年8月 235千字

三國人物別傳 王一奇等編 中國戲劇出版社 1990年1月 288千字

《三國演義》連環畫(上、中、下) 原著羅貫中 徐良士等改編 徐飛平 徐宏達等繪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9年2月

精美白話文三國志 日本·園田光慶畫 久保田千太郎配文 續三義 徐迎新 薛至誠 姜小平譯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1990年9月

桃園結義——兒童版·彩畫之一 原著羅貫中 庄季德 滿叔道改編 樂明祥 陸華 費嘉繪畫 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0年10月

曹操闖世——兒童版·彩畫之三 原著羅貫中 庄季德 滿叔道改編 史建期 陸華 姚鴻發繪畫 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0年10月

諸葛下山——兒童版·彩畫之三 原著羅貫中 庄季德 滿叔道改編 史建期 陸華繪畫 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0年10月

赤壁大戰——兒童版·彩畫之四 原著羅貫中 庄季德 滿叔道改編 楊秋寶 陸華 徐毅繪畫 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6年10月

三氣周瑜——兒童版·彩畫之五 原著羅貫中 庄季德 滿叔道改編 陸華 徐谷安 徐毅繪畫 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0年10月

劉備入川——兒童版·彩畫之六 原著羅貫中 庄季德 滿叔道改編 朱銘善 陸華 費嘉繪畫 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0年l0月

三英之死——兒童版·彩畫之七 原著羅貫中 庄季德 滿叔道改編 陸華 費嘉 顏志強繪畫 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0年12月

七擒孟獲——兒童版·彩畫之八 原著羅貫中 庄季德 滿叔道改編 史建期 陸華 侯春洋繪畫 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0年12月

六齣祁山——兒童版·彩畫之九 原著羅貫中 庄季德 滿叔道改編 史建期 劉澤 岱陸華繪畫 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0年12月

三國歸晉——兒童版·彩畫之十 原著羅貫中 庄季德 滿叔道改編 陸華 陳夏 史建期繪畫 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0年12月

三國志——忠肝義膽群英會 蔡志忠古典幽默漫畫 三聯書店 1992年8月 40千字

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 田久川譯注 中華書局 1983年

三曹年譜 張可禮編著 齊魯書社 1983年5月 167千字

曹操·諸葛亮·周瑜傳譯注 路志霄 牛得權注 王立中 唐凌 劉亞利譯 中州書畫社 1983年7月 152千字

曹植集校注 趙幼文校注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4年6月 474千字

曹操集注 夏傳才注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6年5月 180千字

曹操 日本·川合康三 周東平譯 三秦出版社 1989年2月 123千字

曹操新傳 章映閣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年6 月 211千字

亂世梟雄 衣連友 金志隆著 黃河出版社 1989 年12月 566千字

亂世英傑——曹操傳 陳周昌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0年11月 203千字

曹操傳 劉玉娥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年6月 158千字

諸葛亮 鄭孝時著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83年12月 60千字

諸葛亮新傳 章映閣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年9月 199千字

一代名相諸葛亮 曹余章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年10月 56千字

諸葛亮研究 成都市諸葛亮研究會編 巴蜀書社 1985年10月 240千字

諸葛亮治蜀 譚良嘯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年5月 42千字

諸葛亮傳 柳春藩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1986年7月 185千字

諸葛亮研究新編 襄樊市諸葛亮研究會編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6年12月 222千字

諸葛亮傳說故事 張定亞編選 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7年2月 45千字

訪古話孔明 譚良嘯著 文物出版社 1987年7月 80千字

詠諸葛亮詩歌選 李伯勛選注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10月 139千字

諸葛亮的傳說 陳文道編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11月 92千字

歷代詠贊諸葛亮詩選注 譚良嘯選注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年1月 81 千字

諸葛亮文譯注 梁玉文 李兆成 吳天畏 巴蜀書社 1988年3月 200千字

諸葛亮研究三編 王汝濤 於聯凱 王瑞功主編 山東文藝出版社 1988年11月 185千字

電視連續劇《諸葛亮》創評文集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編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1988年11月 172千字

卧龍深處話孔明一一關於諸葛亮的新評說 晉宏忠著 經濟日報出版社 1989年7月 143千字

諸葛亮傳奇 李元梯編選 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9年8月 150千字

諸葛亮形象史研究 陳翔華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0年12月 360千字

諸葛亮躬耕地望論文集 高士楚等編 東方出版社 1991年3月 254千字

諸葛武侯兵法今譯 王臣譯 陝西師大出版社 1991年9月 250千字

白話諸葛謀略全書 尹名 金川 榮慶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11月 112千字

諸葛亮兵法謀略 字光編譯 陝西旅遊出版社 1991年11月 130千字

諸葛亮謀略寶典 侯洪焰主編 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1年11月 260千字

諸葛亮躬耕地新考 李兆鈞主編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992年8月 336 千字

荊州風物話三國 鍾揚波編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3年8月 92千字

古隆中 汪大寶編寫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4年10 月 43千字

三國蜀漢探蹤 《旅遊天府》編輯部編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年3月 90 千字

三國勝跡湖北多 蔡遠雄等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9月 106千字

三國勝跡遍神州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編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11月 130千字

蜀漢勝跡 成都武侯詞博物館編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年11月 74千字

三國勝跡游 吳功勛主編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8月 172千字

武侯祠大觀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編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年4月 163千字

三國赤壁古戰場新探 李儒科著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0年5月 98千字

赤壁戰地考 賀亞先 王琳祥 邱姬玲編著 武漢出版社 1990年9月 130千字

古戰場蒲圻赤壁論文集 蒲杞赤壁古戰場保護開發建設研討會文集編委會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1年10月 329千字
武侯祠 譚良嘯 張宗榮著 成都出版社 1993年1月 50千字
三國用人藝術 馮世斌著 新華出版社 1992年5 月 180千字
諸葛亮與中國武侯祠 郭清華 侯素柏編著 陝西旅遊出版社 1993年4月 l00千字

㈣ 第二屆幸福中國全國大賽 主辦單位是誰有哪些評委

一、活動宗旨
為貫徹黨和政府「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藝術活動,培養學生欣賞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指示精神,給廣大青少年提供一個展示才華、相互交流的平台,積極促進青少年綜合素質的提高,普及藝術教育,推出更多的優秀藝術人才;通過活動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樹立青少年愛我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藝術的堅定信念,以達到教育引導青少年全面發展、進步向上的目的。

二、全國組委會
名譽主任: 陳連昌 原國家人事部常務副部長
龔心瀚 原中宣部副部長
黃伯誠 原北京衛戍區副司令 少將
張玉堂 原武警總後勤部副政委 少將
李倫新 原上海市文聯黨組書記
藝術總顧問: 趙曉生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著名鋼琴演奏家
裴德義 江蘇省音協副主席、南京民樂團團長
顧延培 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
王訊謨 某軍區空軍後勤部部長 少將 山東省書協副主席
上海市書協主席團委員
姚昆田 原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上海旅遊文化協會會長
戴小京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
毛國倫 上海香山畫院院長
周鳴秋 民建中央畫院副院長
林仲興 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書法家
活 動顧 問: 韋鵬飛 中國教育部督學 教育部原司長
秦范雄 上海白玉蘭獎獲得者
朱妙善 著名京劇演員
陳海倫 寧波海倫鋼琴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陳蓮琴 杭州嘉德威鋼琴公司 總經理
葉 輝 上海海音琴行 總經理
主 任: 劉金富 中華民族文化交流工作委員會 會長
徐繼光 上海長三角畫院 院長
副 主 任: 顧向琪 撫州市音樂家協會 主席
彭 強 上海樂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董事長
張國強 中國與海外畫報社 藝術總監
黃旭東 上海曉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總裁
張建華 上海東上海新文實業有限公司 總經理
執 行主 任: 方立平 中國音協劉天華研究會 秘書長
竇曉明 中華樂器網 總經理
周 俊 上海樂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總經理
陳德新 上海徐悲鴻藝術中心 理事長
吳 錚 上海中華書畫協會 理事長
戴閃慶 上海天益賓館黨委書記、上海天藝書畫院常務院長
許基山 中國與海外畫報社專刊出版人、總編輯
范廷義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主任教授、中國美術家會員、上海美協會員
執行副主任: 吳東華 中國笛子專業委員會 理事
方 源 上海誠智靈威市場顧問有限公司 總經理
曾 駿 上海萬志網路技術有限公司 總經理
房吳穎 東方名家書畫院上海分會 秘書長
陳 奇 中國與海外畫報社專刊出版人
執行秘書長: 霍紹粼 上海長三角畫院 副秘書長
副 秘書 長: 孫章倫 安徽葫蘆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安徽賽區負責人
毛柳君 中華樂器網 CTO
王瑞碧 杭州賽區負責人

東方雅韻青少年民樂藝術節評委嘉賓:
古箏:
於紅梅 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 著名二胡演奏家
郭雪君 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
羅小慈 著名古箏演奏家
二胡:
陳耀星 中國音協二胡學會副會長 著名二胡演奏家
曹元德 中國著名二胡演奏家
馬曉暉 著名二胡演奏家 國家一級演奏員
笛子:
許國屏 中國著名笛子演奏家 國家一級演奏員
周大成 教授 中國笛子曲集主編
林克仁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
葫蘆絲:
王厚臣 國家一級演奏員 中國葫蘆絲巴烏藝術委員會副會長
楊 聲 著名葫蘆絲演奏家
孫章倫 安徽葫蘆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幸福中國」全國青少年鋼琴選拔活動顧問及評委:
趙曉生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著名鋼琴演奏家
任舒曼 中國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
黃紅輝 江西省鋼琴學會會長、江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樂表演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
黎頌文 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 博士 著名鋼琴教育家
王小強 沈陽音樂學院副教授 大連鋼琴學會會長
張 薇 華東師范大學鋼琴教研室 主任
陸佳敏 上海戲劇學院鋼琴教研室 主任
張 韻 旅法鋼琴演奏家 博士
夏 斌 皇家音樂中心校長 英皇鋼琴、理論資深專家 美國音樂碩士

「幸福中國」全國青少年藝術交流展演活動藝術顧問及評委
西洋樂:
畢德榮 小提琴教授
曹 敏 上海音樂學院大提琴教授
陳新之 上海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
李建業 上海音協管樂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閔曉輝 國家二級演奏員 管樂評委
龐 鷹 上海愛樂樂團樂隊長首席長笛 二級演奏員
沈 韻 旅法長笛演奏家
舞蹈 :
凌桂明 上海舞蹈家協會主席
黃乃翌 世界舞蹈總會WDC國際級評委 北京舞蹈學院國標舞系外教
魏建軍 舞蹈家 藝術家 國家一級編導
謝烈榮 舞蹈家 藝術家 國家一級編導
王 鑫 上海戲劇學院 舞蹈家
聲樂、語言、表演:
柴國棟 青年導演
柴金龍 青年導演
陳達明 上海戲劇家協會秘書長、國家一級編劇
陳景熹 上海歌劇院國家一級演員
方 瓊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上音碩士生導師
黃宏墨 資深音樂人
接厚芳 國家一級演員 空政文工團著名歌唱家
劉可欣 海政歌舞團著名作曲家
呂建強 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
田 華 音樂人
佟鐵鑫 空政歌舞團著名歌唱家
王方針 著名導演
王士傑 上海戲劇學院教研組長
尹 萌 資深音樂人
鄭秋芳 中國福利會少年宮 特聘教師
國畫:
陳由嵐 復旦大學教授、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
施仁榮 上海長三角畫院執行院長
范慶天 同濟大學美術教授
郭大涌 資深書畫家
蔣 偉 資深書畫家、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劉國慶 著名國畫家 上海工藝美術學院教授
左建華 著名國畫家、教授

西畫:
李 醉 上海顏文梁藝術促進會會長、教授
傅關根 油畫家、文化部全國社會藝術考級美術類高級考官
沈 非 油畫家、文化部全國社會藝術考級美術考級考官
金榮華 上海長三角畫院副院長,上美會員
汪偉民 上海晉風書畫院常務副院長

書法:
張雲濤 上海天藝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中國書協會員
朱鴻生 資深書法教育家、中國書協委員、上海書協會員
金愛華 上海長三角畫院副院長 上海書協會員
劉祖梁 上海金融職大副教授

篆刻:
江德興 書畫篆刻教育家、上海書協會員
李文駿 西泠印社會員、中國書協委員、上海書協會
詩文:
季振邦 上海詩人雜志主編、中國作協會員、上海作協理事
沈善增 作家、書法家、中國作協會員、上海作協理事
童孟侯 原中國海員雜志主編、中國作協會員、上海作協會員
管繼平 作家、書法家、上海作協會員、上海書協會員
陸林森 資深作家、編輯、上海作協會員
張建中 資深作家、編輯、上海作協會員
季渺海 詩人、上海作協會員
田傳久 詩人、上海作協會員
金月明 詩人

註:評委若有變動以實際到會為准

熱點內容
雲南大學當老師怎麼樣 發布:2025-08-26 21:13:05 瀏覽:381
西南大學教授疫情 發布:2025-08-26 20:31:59 瀏覽:405
鄭州大學化學系教授中科院院士 發布:2025-08-26 20:29:46 瀏覽:408
聊城大學寒假補考時間 發布:2025-08-26 20:29:41 瀏覽:6
大學生模仿馬保國 發布:2025-08-26 20:28:11 瀏覽:830
復旦大學女教授陳果的書 發布:2025-08-26 20:14:51 瀏覽:6
政治統一經濟統一北京大學教授 發布:2025-08-26 20:03:43 瀏覽:973
大學生遷戶口能買房不 發布:2025-08-26 19:32:58 瀏覽:320
江南大學程老師 發布:2025-08-26 19:24:31 瀏覽:749
湖北科技大學韓春雨副教授 發布:2025-08-26 19:16:26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