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師范大學教授謝
Ⅰ 我想問問東北師大歷史學方面考研哪個導師和專業比較好
東北師大歷史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姓名 性別 職稱 職務 系別
於群 男 教授 校圖書館館長兼網路信息中心主任 世界史系
王晉新 男 教授 歷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委員會成員等職 世界史系
鄧峰 男 副教授 世界史系
孫群郎 男 教授 教師 世界史系
李曄 女 教授 世界史系
周鞏固 男 教授 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史學理論研究所所長 世界史系
周頌倫 男 教授 世界史系
宮秀華 女 教授 世界史系
徐家玲 女 教授 院部門工會主席 世界史系
高嵩 女 副教授 世界史系
梁茂信 男 教授 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美國研究所所長 世界史系
董小川 男 教授 東北師范大學工會副主席,歷史文化學院世界史系系主任,黨支部書記 世界史系
王德忠 男 教授 中國契丹女真及遼金史研究會和吉林省歷史學會理事 中國史系 旅遊管理系
王彥輝 男 教授 中國史系
呂永華 男 副教授 中國史系
孫力楠 女 副教授 中國史系
劉厚生 男 教授 中國史系
劉曉東 男 教授 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 中國史系
劉景嵐 女 副教授 中國史系
曲曉范 男 教授 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史系主任
權赫秀 男 教授 中國史系
武少民 男 副教授 中國史系
羅冬陽 男 教授 中國史系
趙玉田 男 副教授 教法函授部主任 中國史系
胡赤軍 男 副教授 世界史系
高樂才 男 教授 中國史系
韓東育 男 教授 東北師大歷史文化學院院長 其他
韓賓娜 女 教授 歷史文化學院旅遊管理系系主任 中國史系 旅遊管理系
程舒偉 男 教授 東北師范大學歷史系黨總支書記 中國史系
詹子慶 男 教授 中國史系
張曉華 女 教授 世界中古史研究所 旅遊管理系
李小白 女 副教授 世界中古史研究所
王恆偉 男 副教授 世界中古史研究所
朱寰 男 教授 世界中古史研究所
吳宇虹 男 教授 東北師范大學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所長,歷史文化學院古典文明系系主任 古典文明系
張強 男 教授 古典學教研室主任 古典文明系
郭丹彤 女 教授 古典文明系
李曉東 男 副教授 古典文明系
趙軼峰 男 教授 中國史系
謝乃和 男 副教授 中國史系
趙克生 男 教授 中國史系
刁書仁 男 教授 中國史系
傅佳欣 男 教授 民族民俗博物館副館長 中國史系
Ⅱ 東北師范大學有哪些知名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我是東師經濟學院的16級學生,現在大三了,是一名考研黨。所謂這個時代人人都要懂點經濟學,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首先推薦的是我們經院院長李秀敏教授的宏觀經濟學。
李秀敏教授
東師還有很多的很有風格的老師以及很有內涵的課程,總有適合自己的,希望大家能夠發掘到自己喜歡的老師喜歡的課。
Ⅲ 東北師范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導師
當然是張紹傑抄了,學術上很有造詣,還曾經跟國際上有名的語言學大師一起研究過學術。講課有條理,絕對能學到知識,可惜由於他自身水平高,講課難度稍微大了點,有的時候學生反映跟不上。呵呵~
劉永兵,楊玉晨不了解,沒聽過他們的課。
程曉光也很不錯。
隋哥人很隨和,很親民。可惜口語~~~~我就不多說了。以前聽過他的概況,講課外的東西多,書本的東西少,而且很散。還得自學。
Ⅳ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的學院簡介
1948年6月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東北局決定:東北大學與吉林大學合並,保留東北大學校名。學校委派王迪光同志任系副主任,籌建體育衛生系,隸屬於學校第一部自然科學部管理,學校設在吉林市八百壟原長白師范學院校址,1948年10月第一批青年學生共16人入學。體育衛生系創建初期,共有專業教師5人:王迪光、鞠興綬、謝迪光、徐紹周、於溪春。1949年2月28日,中共東北局大學委員會、東北行政委員會教育部發布《對於在此年東北各校學生處理辦法的規定》將沈陽東北大學、吉林的長白師范學院和長春大學的學生及教職員全部編入東北大學,分配到體育衛生系。教師有:楊鍾秀、劉長春、苑廷瑞、龐英、祝乃貴、高英夫、吳士梁和錢世俊等,原有各學校學生根據學籍編入各班級學習,隨後東北大學又聘請原中央大學體育系工作的楊純福、程登科和康紹遠3位老師來系任教,教師隊伍逐漸壯大,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學生除了本科學制外增設了專修科和干訓班等學制。1949年8月體育衛生系隨東北大學遷址長春,校址設在長春市斯大林大街。
建院(系)50多年來曾經有程登科劉長春、王迪光、楊鍾秀、苑廷瑞、楊瑞雪、楊純福、章祖俞、祝乃貴、高英夫、康紹遠、何以龍、凌志庸、戚國光、程國慶、林笑峰等幾十位在國內有享有盛名的教授執教,其中歷年獲國家政府特殊津貼的有7人。全國著名的專家楊鍾秀教授、程國慶教授、林笑峰教授曾擔任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著名團體操專家楊瑞雪教授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培養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專家、學者,以及國家優秀運動員、教練員以及體育管理人才。
1950年3月28日東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發布命令:自4月1日起將原東北大學改為東北師范大學,東北大學體育衛生系改為東北師范大學體育系。新中國成立後的1950年,東北師范大學體育系第一屆有本科11人,專科12人畢業,成為新中國第一所培養人民體育教師的搖籃。王迪光成為新中國第一所培養體育人才搖籃的創建人。1953年,楊鍾秀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代表團出訪蘇聯,帶回前蘇聯的體育理論中體育概論、體育建築設計、田徑、體操、排球、籃球等教材,由章祖俞等年輕教師譯成中文,並翻譯了大量體育專題性研究論文,其編譯的教材和論文成為當時體育訓練與教學的通用教材。如孫長林編寫的《體育教學法》(1953年)、王迪光編寫的《體育概論》(1952年)、苑廷瑞編寫的《籃球》(1955年)、康紹遠同志編寫的《武術》(1955年)和《舉重講義》(1955年)等。1953年秋,東北師范大學建成了處於國內領先地位的E字形體育綜合館,由籃球、排球、武術、體操、乒乓球等7個館組成。1954年又建成了標準的400米田徑場,極大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為東北師范大學體育系發展與騰飛,為培養更多更好的優秀體育人才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