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研究生導師談話記錄
⑴ 在華中農業大學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是一名的大抄二的華中農襲業大學學生,華農有120年的歷史了,只有一個校區,佔地面積很大,但是大部分都是農田研究等學生不能進入的地方。我在華農讀書有兩年了,有三點感受:
管理嚴格,相比其他許多大學,華農每天只要不下雨就要六點半起來做早操,然後也有聽力時長要求,跑圈要求,這些如果你只想過關很簡單,但是想拿滿分就要付出很多很多的時間。除了這『』華農三寶『』,每天晚上還有晚自習,也就是說你第二天有課,你前一天晚上七點到九點都不能待在寢室必須出門,當然你可以選擇學習也可以選擇去玩。
⑵ 碩士論文盲審掛兩次
2020年從開始到現在,全球似乎都不順利,我國也不例外,單從高校延緩開學等種種舉措,這一屆畢業生可謂是實屬不易。而我,是其中一個。
先說一下背景吧:
上海某高校研三專碩,研二時在上海某研究院進行聯合培養,論文也是以此項目為背景。我校每年會有兩次答辯畢業機會,第一次一般在1月-3月之間,第二次在5-6月之間。我因為在研三下學期有機會留校工作了,所以想著早點畢業可以早點轉正,故申請第一批答辯。
還記得抽盲審那天,在學院辦公室里,其他老師調侃到:小鄭你的論文不會抽到盲審吧,那個掛了可就直接延畢到明年了。我當時還不以為然,覺得運氣還不至於那麼差,結果就真的抽中了我……
但是被抽到盲審時其實也不是很慌,因為我的論文導師已經改過三次了,抽中盲審只不過後續流程麻煩了點而已。學院也很負責,幫我們抽中盲審的同學每個人又找了兩位老師審一下論文,因而當時我更沒有多餘的心理負擔。
後來因為放寒假的時間較往年提前了很多,學院就把答辯放到年後了,再後來就碰上了這次疫情,學校一直不可以開學,答辯也改為線上。這段時間里可能專家也受疫情的影響,盲審結果一直沒出來,於是我就參加了答辯,答辯主席是中科院的一位研究員,對我的論文也未提出較大的修改意見,於是就順利通過答辯了。
還記得答辯主席宣布建議授予工學碩士學位的時候,心裡還是有些開心的,論文雖說未對科學界做出一些小貢獻,但也算是對三年的工作做出一個總結。
但沒想到的是,三月中旬的時候教務辦的老師給我發微信,說我盲審掛了,當時正准備晚上出去玩,收到消息的時候還以為那位老師逗我,有點懷疑的打開教務管理系統,發現真的掛了,58分,不建議答辯。
當時整個人都懵了,不知所措,點開意見,發現意見根本毫無參考價值,甚至懷疑專家根本就沒有看完全文。手抖著給導師打電話,導師也是懵懵的,說你這篇論文是做企業里項目,主要是解決企業的實際生產難題,創新點可能是少了點,但怎麼可能會掛?!那個專家的意見我看了,不都是瞎扯淡么。
你放心,我待會兒去找院長,問他怎麼處理,要是研究生院不許上訴我就和他們打官司,你也針對那個專家提的意見寫一封反駁信,把他的意見從你的論文里都找出論點給他一條一條反駁,語氣寫的強硬點。另外你和你校外導師(聯合培養期間的企業導師)通個電話,看看他的想法。
和導師通完電話,知道導師這么支持我,心情稍微好了一點。(我的碩導可以說是一個挺好的老師了,沒有架子,亦師亦友,每次和我們出去吃飯嘴上說不喝酒,但往往都是會喝多的,哈哈哈哈哈。)於是著手開始寫反駁信,寫信的過程中一直在暗罵那位專家(狗頭),教育部盲審系統怎麼會有這么不負責的人。
第二天去學院,導師一早就在學院抓著院長抱怨,說假如知道那個專家要去揍死他(哈哈哈),還一直安慰我讓我好好准備申訴的材料,說一定要去申訴,不給申訴就打官司,反正臉已經丟了,不如鬧大一點。
後來了解到我們學校的申訴流程是這樣的:
首先要三個校外專家的簽字,然後通過學院學術分委會的表決,最後才可以去研究生院將論文二次送審,但是這次就要給兩個專家,都給過才算可以畢業。
當時學院周五就要開分委會,而我收到盲審意見是周三,所以時間很緊張,於是厚著臉給我校外導師打電話,煩請他可不可以找三個行業專家審一下論文然後再簽個意見。
另外還有個不情之請,因為當時在研究院所參與的項目有一個工程院院士(編撰化工原理那位),如果能拿到他的意見,那麼就肯定可以通過申訴了。校外導師人也很爽氣,當時就答應了。隔天就給了我三個專家意見,但是院士的簽字還沒回復,其實當時也沒抱希望,畢竟院士很忙。
申訴當天,導師抱著一堆材料去和學院學術分委會匯報,可能因為導師在學院的風評一直不錯的原因,學院同意申訴了。命運有時就是這么愛捉弄人,分委會剛開完,院士就把他的意見發給我了,雖說沒派上用場,但是給了我很大鼓舞,因為院士都認為沒問題的文章,還有什麼專家可以否掉。這位院士已經八十多歲了,和他只在開項目進展會中見過幾次,學術水平沒的說,思路十分清晰,人也很和藹,給我的意見也寫得十分中肯,希望老先生健康長壽。
後來就去研究生院二次送審,導師那兒又開始抱怨(哈哈哈),說一定要規避這個所謂的專家,然後又更改了送審關鍵詞。至此,所有申訴過程結束,接下來就是漫長而煎熬的等待。
回到學院,院長就找了我談話,很委婉的表達了不能畢業就不能留校了,讓我先回去安心等結果,並做好明年畢業的准備,因為二次送審兩位專家全給過的概率很小。
當天晚上很喪,覺得自己一無所有,回想這三年讀研時光,大把的時間花在了工作上,尤其研二聯合培養那段時間,早上五點多起床坐兩個小時的班車到研究院,晚上再坐兩小時的班車回宿舍,每天都很疲憊。還經常出差去外地進車間採集數據,到了最後卻不能畢業,快奔三的年紀,有的同學可能在工作上已取得了成就,覺得自己好慘,原本計劃好的路一下子被打斷了,甚至都不敢告訴家裡人自己要延畢了。一晚無眠。
因為當時學校還處於封校狀態,只有提交了申請才可以進校,所以宿舍里只有我一個人,整天渾渾噩噩,無法想像以後該怎麼辦。後來還是鼓起勇氣跟家裡打了電話,父母聽到後並沒有像我想像的那樣會責備我,一直跟我說沒關系,安慰我說:反正你比同屆要小,耽誤一年沒關系,不要有心理負擔,這段時間也不要亂想,人生不如意的事多了去了,你這個算什麼。很感謝我的父母,無論我做什麼事都一直不留餘力的支持我。
那段時間里,我的舍友也一直在微信群鼓勵我,是他們讓我心情好了很多。尤其後來相約自駕游,這里得感謝宿舍廣哥,單獨驅車幾百公里,就為了能讓宿舍幾個人聚到一塊,帶著我們在山東吃當地特色菜,爬山玩水。碰到三個有趣的人當舍友,是我的幸運。
從山東回來後,距離送審已經過去了三個星期,結果基本上快出來了。每天都很惶恐,微信有消息通知心裡就會緊張一下,雖然已經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備,但成天還是擔心受怕。
這段時間想的最多的就是之後怎麼辦,是隨便找一份要我的工作先做,還是去公司實習,或者一不做二不休准備考博……果真在第四個星期的周一,教務辦的老師給我發了微信:小鄭祝賀你兩位專家都給過了!收到消息時,心裡如釋重負,覺得自己又重新走上了規劃好的路,立刻給導師和家裡通了電話,感謝這一路鼓勵我的人。
現在已經可以順利畢業了,學院也通知我回去上班,想去買彩票,盲審如此不負責的專家被我碰到了,二次送盲通過了,想必運氣會很好吧…
最後,各位畢業生同學們,一定好好對待自己的畢業論文,延畢不是小事。假如碰到類似我這種情況,一定要去申訴,申訴還有機會,對自己要有信心,但還是希望各位不要碰到,太折騰人了。
感謝我的兩位導師,家人,三位舍友。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祝各位萬事順遂,畢業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