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鄭強教授講賓士
① 喜提愛車星越,談談我的提車心路歷程!
本人原本是高爾夫車主,在高爾夫身上也花費了很多心思,一直以為自己會開到報廢,沒想到自己也會移情別戀,對不起了,兄弟[抱拳][抱拳][抱拳]。眼看著二娃都快一歲了,高爾夫空間就顯得特別緊湊,尋思著選一輛SUV,首先看的是大眾探岳,試駕了1.4t自動豪華版,直接不想要了,動力比高爾夫差很多,隔音也差,操控也比不上高爾夫,配置更差,20萬辦好的車沒有倒車影像,接受不了,大眾旗下只有一輛車就是高爾夫果然沒說錯。後來對比了馬自達CX5、雪鐵龍天逸C5,日產奇駿,從來沒有考慮過吉利,一直以為自己下一輛車肯定是合資車。直到有一天到成都沱江第一灣去遊玩,無意間看到一輛吉利嘉際300H停在我的高爾夫旁邊,細看輪胎235還是米其林,外觀和做工也很好,這不是我要的大空間6座車嗎?後來周末抽空去吉利4S看嘉際,結果嘉際沒看到,看到展廳正中央有一輛星越2.0,看做工比20萬左右的合資車好太多,試駕之後其他車都不想看了。回家後做功課,發現星越是吉利第一款用沃爾沃CMA平台打造的轎跑,2.0T-T5發動機,愛信8at,三大件非常靠譜,買車不就是圖個三大件嗎?再加上車子內飾、外觀超前、時尚,沒忍住就下定了。期間也糾結過要不要買合資車,但20萬左右的合資車配置真不敢恭維,變速箱方面大眾、通用基本上是雙離合(本人不抵制雙離合,但有at可選就肯定選at),日系基本cvt,且車價太膨脹,情懷上也接受不了。期間也看了奇駿,對外觀還滿意,但內飾彷彿在上個世紀,另外奇駿的cvt5萬公里是個坎。後來無意間看到浙江大學鄭強教授(他本人開的奇瑞)的講座,他說國產車要進步,沒有資金也是寸步難行,當初二戰後賓士、豐田都快倒閉了,硬是給德國人、日本人的愛國情懷救活的,國產車企更新技術需要資本,國人都不買,還指望外國人來買嗎?就像現在的國產手機華為、小米、vivo、oppo,合資只剩下蘋果,三星基本退出中國市場了,20年前哪有國產手機什麼事。這樣一想,也就不再為個面子去看合資車了,再說,合資車就是面子嗎?為何大部分人有這個想法,包括我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嘻嘻][嘻嘻][嘻嘻]。也許今後不斷有朋友、同事會質疑我花個18萬買個國產車不如買朗逸、軒逸、卡羅拉之類什麼的,我也難得理他們了,自己的車,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好。我的是改款耀星350雷霆灰,現車,車價優惠1萬多,置換1萬,大客戶2000,貸款補貼8000,2.0t+8at,238馬力,350牛米的扭矩,百公里加速6.8秒。像行車記錄儀帶一鍵拍照、360°全景影像、電動後備箱、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L2級自動駕駛、電動座椅、全景天窗等配置一應俱全。輪胎235-R55-18寸,紅色卡鉗,買到之後完全不用改裝,我的高爾夫改裝投入了太大精力,血虧了。大家久等了,下面上圖:
?鎮樓,順便認證車主
② 20萬買個國產車傻不傻為什麼不建議買國產車
網紅浙大教授鄭強在演講時,曾說過關於自己開國產車(奇瑞)的一些經歷見聞,鄭教授直接指出了為什麼不建議買國產車的原因,其實無他,無非就是沒面子、質量差,當時鄭教授的演講一出可謂是議論紛紛,有人指責他是憤青,有人則稱贊他敢說。買國產車沒面子
鄭教授說他的第一輛車是1.6的排量,然後學校的後勤處不給蓋章,說鄭教授的品牌不夠大氣,丟了浙大的臉。學者尚且如此重視品牌面子,何況我們普通人?
最後鄭教授堅持要買這個1.6的車,並且還告訴後勤部什麼車最大氣:TMD你們都去買公共汽車最大氣!【喝水】全中國能找到除鄭強同志之外,第二個長江學者是開奇瑞的嗎?【鼓掌】
國產車質量差
鄭教授說他曾經歷過一次交通事故:當時他駕駛的奇瑞與一輛賓士S600和奧迪A6L發生了嚴重追尾事故,奇瑞車頭屁股都撞爛了,但賓士的屁股和奧迪的車頭毫發無損。撞完以後最氣人的就是,賓士和奧迪的氣囊都彈出來了,就他的奇瑞氣囊沒彈出來。
鄭強說以他的工資,浙大裡面其他人開的車都買得起,但因為愛國、支持國產品牌所以他選擇了奇瑞。因此在演講中鄭強教授感慨道:TMD,愛國不容易呀同志們。
所以很多人買國產車後悔了其實也容易理解,畢竟車的質量差,就相當於拿自己的生命去開玩笑,像鄭教授這樣的強烈愛國人士都要發出這般感嘆。
國產車始終不保值
此外,很多人不建議買國產車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國產車的保值率低,很多人買國產車會因為保值率而後悔。大家可能對於保值率並沒有太過重視,保值率也是一種無形的用車成本,保值率越低那麼將車賣出去的價格就會越低,相應的用車成本就等於越高。
在二手車市場上,各類車型保值率的前幾名常年都是日系車和德系車霸佔,自主車能上榜的寥寥無幾。現在二手車的平均前三年保值率是60%,能超過平均水平的自主車同樣數量不多。
20萬買個國產車傻不傻?
不傻,其實隨著國產車的不斷發展,現在國內的造車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不僅外觀造型比很多合資車要好,性價比也比合資車要高,真的非常容易讓人心動。再加上憑借現在國產品牌的造車實力,新車的質量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毛病多已經成為了過去式。
而且正如鄭教授所講的那樣:你不買國產車,它們哪來資金研發生產更好的產品。我們或許沒有鄭教授那般強烈的愛國情懷,但生於這片土地的中華兒女都是愛國的,現在外國對於中國的壯大已經感到危機,正在不斷挑事借機打壓,我們更應該支持國貨,支持自主企業的發展。
提醒:在微信公眾號【】回復【選車】,即可獲取車輛三大件選擇、車型選擇、配置選擇等;查看車輛的三缸和四缸的區別、自動擋和手動擋的區別、前驅/後驅/四驅的優缺點等;獲知如何選擇車型、車身尺寸、車漆顏色等。
③ 中國文壇第一憤青
中國文壇第一憤青非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鄭強莫屬
相關語錄
1、我們漠視歷史的價值,總以為樓宇越新越好,但你到法國市中心看看,幾乎沒有什麼新建築,他們以歷史積淀為自豪,而我們以不斷地拆樓建樓來折騰自己。 2、教育的本職不是謀生,而是喚起興趣,鼓舞精神。靠教育來謀生和發達也是可以的,卻被我們過度重視了。 3、大家都在嘲笑俄羅斯,但我知道俄羅斯將來一定會發達,因為那裡的人2天沒吃飯了餓著肚子還排隊,而我們有2個人也要擠的不可開交。 4、將來中國即使發達了,但你看看那些開著豪華車的富翁們從車窗外向外吐痰、扔垃圾。你就知道,如果沒有教育,中國再富裕也不會強大。 5、讀書是為了承擔責任。但現在的中國教育讓女人承擔了太多責任,讓男人逃避了太多責任。 6、人類歷史,實際就是一連串沖動。所以大家不要鄙視沖動,因為沖動都是可愛地。 7、中國的足球不缺乏技術,不缺乏金錢,但他們缺乏責任感,哪怕是對消費者的責任感。 8、會唱歌的人用氣息發音,所以不累。當我看到你們說話時喉頭是動的,我就知道你唱歌肯定不好。 9、未來20年,中國人崇拜的將是知識而不是官員。這一點我們應該向日本學習,這個民族對知識的尊重,無以復加。但現在在中國有點錢的人,有點小權的人–哪怕是個科長,也可以照樣吧大學教授弄得沒有尊嚴。這種貌似聰明的聰明,洋洋自得的市儈,是多麼膚淺啊。 10、一個男人,只可以給自己的父母和妻子下跪,只可以對自己的老師鞠躬,絕對不應當對權貴與金錢低頭。但如今,大多數人正好反了。 11、教育應該讓中國懂得自尊。但是現在我們看到外國人就低頭,女生看到外國垃圾一般的男人都想討好。同志們,在外國人面前我們多麼地沒有尊嚴。在留學的日本京都大學的人當中,我是唯一回來的,但日本人反而敬重我,因為我活得有靈魂,活得有骨氣。 12、大學生要不平庸,就要愛自己的專業。 13.現在誰是漢奸?北大清華的學生,因為他們用學習的知識幫外國人開拓市場,打敗我們中國的企業。 14.我對部隊院校所有解放軍說過:國難當頭時,支撐我們中華民族的是那深山密林里的二炮導彈兵,絕非京城裡,黃浦江邊那些開著賓士寶馬的百萬富翁。 15.最讓我感動的是金晶小姐,27歲,沒有男朋友,我在浙大說過:如果鄭老師還是單身,或者離了,我就去求愛。我跟浙大的男同學講了,你們都給我寫封信去,求愛。我們一定要讓中華民族優秀的女子,在情感上得到慰藉! 16.用誰的工具不重要,重要的是用這個工具在為誰服務。
④ 浙江大學「最牛憤青教授」鄭強語錄
6年前,這是什麼概念,我已經是廈大的客座教授,中央電視台的百家人文講壇都還沒有辦,易中天還在埋頭鑽研《三國》我說的不假,像我這樣的人,對三國的了解,人物更改,背景的了解,足以讓易中天這樣的三國專家覺得,起碼這個人有基本的了解和認識。反過來,同志們,易教授能夠在我鄭強面前說一句高分子的問題嗎?作為憤青教授,我認為是我的光榮!我在部隊院校所有解放軍說過:國難當頭時,支撐我中華民族的是那深山密林里的二炮的導彈兵,絕非京城裡、黃浦江邊那些開著寶馬、賓士的百萬富翁。"以前說"無知無畏",現在卻是"無知才無畏",許多企業把浙江省技術監督局、科委的人請來吃一頓飯,喝一點酒,他就給你簽個字,再把我們這些教授脅迫到那裡去,給你蓋個章,然後就是"填補國內外空白"、"國際先進水平",寫論文則是"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究成果"、"首次科學發現"等等,這都是目前非常嚴重的問題!作為一個大學教授,我深深地為此擔憂!這不是我們的責任,是我們的領導無知,是他們倡導了這個主流.我知道在座的處長或老總日子很難過,因為你們不寫這樣的報表,就拿不到錢,項目就得不到批准.教授也同樣如此,天天寫報告,而不是在實驗室靜下心來好好搞研究,這是很嚴重的!" "我們國家的現實和發展就是這樣:凡是依賴不成的,我們自己都能搞得像模像樣,比如二彈一星;凡是能夠引進的,就都搞不成.......現在很多合資企業就這樣,賣點東西,而沒有去考慮這些深層次的東西.殊不知,這就是社會的惡性循環!" "我認為:語言、計算機就是工具.中國的外語教授講英語還不如美國賣菜的農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日本博士、德國教授說不出英語的多得是!我們怎麼能說一個人不會說英語就是文盲呢?語言就是一個工具!你沒有那個環境,他怎麼能講這個語言呢?......如果我是教育部長,我要改革二件事:第一,取消六級考試,你一個研究生連中文一級都不及格,你英文考六級干什麼呢?看看研究生寫得論文,自己的民族文化都沒有學好,天天考英語──打勾:托福打勾,GRE打勾,英文考出很高的分,可哪個寫的英文論文在我面前過得了關呢?過不了關!這樣培養出來的人能幹什麼?自己搞的專業一點都沒學好!......說不會計算機就是文盲,這又是一個誤區!我現在是教授,我顧不上搞計算機!" "你看我,從高中開始學英語,大學學,碩士學,博士學,花了我多少精力!你說中國人怎麼做得出高科技的研究成果?我這幾天就教訓我手下的幾位女學生,問她們在干什麼,看不到人影,一天到晚考這樣、考那樣的,到美國去干什麼?在國內要乾的事多著呢!你整天考英語,美國人連報個名都要收你們的錢,日本人也是如此,中國學生到日本去要交手續費,到日本留學是為日本人打工,好不容易掙點錢交了學費,讀完博士在日本的公司就職,當勞動力,掙了一筆錢後要回國了就買了家電,把錢全給了日本人.你們都沒有注意這件事,這裡面都是經濟問題.這就是素質教育到底是什麼."
⑤ 鄭強你為什麼讀大學觀後感
觀後感:
本來是問同學們的,為什麼我們要讀大學? 就會很自然地想起,大概算起來有三十年了。我是1978年考上大學的,想起那個時候為什麼讀大學?就是從一種蒼白一下渴望讀書。所以我們那個時候的復習資料,可不是想你們現在,有那麼厚的印刷很精美的復習資料。而是同學們用手在鋼板上刻復習的提綱,我記得晚上,印這個復習的考卷,引導晚上三點多鍾。高考的那一天為了怕遲到,早上五點多就起床了,要步行十里趕到那個考場的地方。我記得那個時候,我們中午考完了以後,我們坐在地上,所有的考生都吃一個干饅頭,那個饅頭里就夾一點鹹菜。
第一次離開家庭十八歲,我到今天為止都還記得,沒有像你們今天讀書有被套,當時所有的學生都要自己縫被子的,我第一床被子,縫了三個小時五十分鍾。而且當初無數次把自己手都扎破了。我覺得,那個時候的艱苦,是我最難忘的。我有時再想,今天的幸福,今天一切一切,為你們准備好的東西,到底是對你們今後的成才、成長,是利多呢,還是弊多。實際在大學期間,多經受一些磨難、困難。哪怕是上一次郵局,哪怕是自己去寄一次錢,都是對自己的一種歷練。
讀大學到底為為什麼?這句話一個五十歲的教授講起來,是容易的,但是,對剛步入大學的青年來講,我認為過高的要求是不現實的。我舉個例子,現在經常爸爸教育自己的兒子,「兒子,談戀愛可以,但是不能選女孩子只揀漂亮的選,只要心靈美就是了。」我經常再想,這個孩子,這個同學的爸爸,我說,你回去看看你媽媽,長成什麼樣子,你老爸在年輕的時候,不是一樣就找漂亮的嗎?所以到了有一定年齡的時候,再過多的責備,我們才步入大學生活的學生,甚至才有一點點人生履歷的同學,我認為,既不恰當,也不公道。人生的目標是大學,不是一下就悟到的。是要有一個過程,大學絕對不是讓大家,只學一門知識,如果要領會大學的學習,我認為最重要的不在於讀哪一所名校,我今天當然知道,在座的同學當中,有中國最著名的大學的學生,我衷心的希望大學,在讀大學期間要奪取體味,這所大學的歷史和文化。
我在浙江大學,執教已經快十七年了,如果說把它看成錢塘江大潮,在西湖的美景,作為浙江大學的榮耀,我說那是分文不值的,浙江大學應該真正珍惜的,是從竺可楨老校長,帶領浙江大學(的學生)西遷幾千里,在遵義的湄潭辦學的那七年,樹立的「求是」校風。所以,我歷來主張,大學的文化,是應該有歷史的積淀,而這樣的積淀,才是送給孩子們,最珍貴的精神財富。北大、清華、北師大、復旦、交大,還有中國等等著名的大學,實際上都是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的。說到這的時候,我就要講一句,難道貴州大學的孩子們,就不能像北大、清華、浙江大學的孩子一樣幸福嗎?
我們最近,讓我們閃光、讓我們自信的。就是一位堅強的女孩,你們聽說了嗎?下肢截肢得了骨癌的女孩兒,十幾次放療,在生命最痛苦的時候。竟然懷揣著對大學的夢想,考上了重點線,我說這個孩子對貴州大學,對全中國大學生,她是無價之寶啊。所以,我作為中國大學的一個校長,驅車到她的病床前,把那份珍貴的大學錄取通知書,這個女孩兒,叫什麼?叫肖麗。我說,貴州大學的同志們,貴大有了肖麗,從此貴大的學生,就有了大寫人生的光輝榜樣。貴大有了肖麗,貴大的學生,從此內心的情感和精神,不應該再輸給北大、清華、浙大。
我說這一段,今天是想把我內心,對在座同學們的殷切希望,說給你們,實際上問一個人為什麼要讀大學,並不復雜,簡單的講,一定是在學的過程當中,去逐漸的體味,你現在學的東西,甚至對專業的熱愛,也是如此。凡是付出的東西都會愛的。凡是得到的太容易的東西,愛都不能持久。 所以我倒是覺得,我現在在我的高分子領域,是怎麼愛的呢?恰恰是被逼出來的愛,我們班上成績最好的同學,當時都很時髦,一聽physical chemistry就是物理化學,當時年代很神秘。班上成績好的女同學、成績好的男同學,都往那兒選。結果輪到我們年紀小的同學,或者當時在班上不是特別優秀的同學,選不到這個專業,我呢?就是被迫選了高分子的專業,結果呢,我告訴大家,就是這么一次逼迫,讓我就慢慢的愛上了高分子的專業,而且是打心眼裡愛。我在國外留學,為了拿這個博士學位,晚上做論文,一個星期基本上沒有見過陽光,都是在地下室的儀器旁邊度過的。當我那天走出實驗室的時候,人都是晃的,今天,我也送兩句話,給在座的大學生朋友們,是因為我愛,我才付出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恰恰是由於愛了,我已經付出了,所以我必須更愛。
現在大學同學們的負擔(很重),甚至覺得喘不過氣來,你們受了一個錯誤的誤導,以為在就業的時候,那些審查你們的人,是不是在看,你們的履歷當中,寫的你讀的課程越多,就是越好。我今天給大家一個忠告,在讀本科的時候,應該精讀、夯實專業基礎和基本的人文思想,為最重要的目標,不要學的太滿、太多,先要夯實基本,這就如同武術,蹲馬步、舉杠鈴、拉引體向上,你能夠把自己這個身段、這個坯,就材料的坯塑造好,今後廣闊的前程就等著你。而過早的患得患失去考慮,所謂今後專業要搞什麼、有什麼工作、有什麼工資?我認為都是一種短視和不必要的心理負擔,說到這個的時候,我又要稍微說一句,就是現在媒體。或者有些個別的小報,讓我們的孩子們特別的沉重,說什麼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我在浙江大學,當了這么多年教授,我太了解了,全國多少單位需要我們浙江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孩子們,去奉獻,去真正的建功立業,但是我們的孩子們,真是去了需要的地方嗎?不是,是把自己挑剔的東西,當成了第一位,所以我要告訴大家,不是找不到工作,是現在享受的工作,你們不太容易找得到。真正的你們誰想要到貴州去,現在我就把你帶走,機票我都給你買好了,所以我要講不是找不到工作,是享受的工作不太容易找。艱苦的工作你們不太願意做,所以同學們整個大學期間,我希望你們簡單一些、純潔一些、自然一些,用這樣的一種心態,去面對大學生活,我自己的經驗就是,一定會給你帶來學習的動力、生活的幸福和面對未來的一種幸福的憧憬和希望。
那麼大學,還有什麼同學們應該豐富的,我最推崇的就是文體。你們一定要喜愛藝術、喜愛體育,所以我現在特別教育現在這些男孩兒,特別像我這種個兒男孩兒,我一學聲樂就感動了很多女孩兒,一般大家都認為我這種聲音,起碼個兒都是一米八五以上發出來的,像我種身材,我打籃球不行吧,你知道我嗎?我是浙江省高校乒協主席,浙江大學乒協主席,我今年五十三歲了,為啥這么年輕呢?就是藝術和體育給我增加了活力,什麼是最好的心靈教育,藝術,什麼是最好的精神的培養?體育。讓我們的男孩兒多去看看,女孩兒柔美的小提琴,婀娜多姿的舞姿。我說過,要讓女孩兒,多到場上看男同學打球,那種魁梧的身材,飽滿的肌肉,那是什麼,那是陽光、男人氣。所以今天我要勸大家,為了健康快樂的學習,你們要到球場去,要到音樂廳去,多聽聽優美的音樂,多看看激情洋溢的賽場。青春的活力就會迸發。
我就在想,我多麼渴望,再議一個學生的身份,再步入大學的校園,有些時候,我作為一個長者,作為一個老師,在大學的校園,看到你們在那漫步,在那兒讀書,實際上內心是充滿一種甜美的羨慕,現在我經常出席一些大學的總裁結業典禮,為什麼有這么多的財富擁有者,他們集中在大學的校園,來重新學習,這就是他們經過了人生的洗禮,甚至有了財富之後,對自己整個價值的重新反省。如果今天回過頭來,我把這些話說給你們聽,我就要告訴大家,懷揣一點理想,懷揣一點夢想,在大學的讀書,你們一定會感知幸福的青年時代,謝謝大家。
觀眾提問:收到學生抱怨食堂的投訴信,您會怎麼辦?
鄭:立即找後勤集團總經理來,我就得問他,雞腿到哪裡去了?價為什麼又漲了?我經常給後勤同志講,學生的生活是大事兒,我吃飯都在學生食堂吃飯,早餐也是、中餐也是、晚餐也是。當然撒貝南先生,我跟你一樣,就長得稍微帥一點,實際上,在食堂里,聽到同學們反映這些事兒,是對大學校長的信任,孩子們就是把你當家長了,所以你要當個事,立刻就要把孩子們提的問題,要進行一些了解,甚至解決。
觀眾提問:你上大學時談過戀愛嗎?
鄭:對一點我刻骨銘心,四年級畢業的前夜,我們班上號稱「四個小公雞」的男孩兒,就特別小的那四個孩子,坐在浙江大學校園中心區域的那個梯子上,就在那回想四年,我們老大哥怎麼教育我們的,叫我們別談戀愛,說要純潔,說正在說的時候,就看見我們班上一個老 大哥,把我們班上最漂亮的一個女孩兒摟在懷里,後面呢,我當了老師以後,我就在想,人到了十八歲,青春年華,戀愛很正常,很自然,但是孩子們,鄭老師也得說一句話,你們應該把最寶貴的時間放在學習上,因為這個裡面的責任重大,你們的肩不夠堅強,我講的是男孩,你晚一點沒關系,但是這個事兒我們兩個(指撒貝南)攔不了,攔不住,所以我想情感還是順其自然的好。
觀眾提問:大學靠什麼領航學子的人生?
鄭:我為我的學生,浙大的學生,能提如此深刻的問題,很欣慰。說實話,中國大學生對大學的迷茫,有些是中國的中小學教育,帶來的痕跡的必然結果。因為你們的確在整個中小學的受教育過程當中,你們是為了讀大學而學習的,而真正進入大學,這種自由空間的時候,你們變得非常的不適應,而且沒目標了,以前考上大學,讀上大學,就是目標,現在進了北大、清華、浙大,你們的目標在哪裡?這個需要重新的尋找和定位,那麼這個過程有多長呢?取決每一個人對他的學習的掌握,我覺得那是整個人生文化,自我熏陶培養的重新的開始。你長得這么漂亮,如果你覺得這是個外在的美,你的內在應該更豐富些,我覺得有這一些目的,恐怕也是一個明確的(目標)。
觀眾提問:現在上大學還是一筆劃算的投資嗎?
鄭:你談到最關鍵的問題,是投資得到的回報,讀書不能完全這么看,就你不要羨慕你現在的同學,有幾個沒考上大學,他們現在怎麼怎麼富有,那你有沒有問問他們,他們對你的敬佩,他們對你的羨慕呢?這就是我剛才講到,為什麼現在名校的星期六、星期天,有這么多的富人,開著寶馬、賓士到你那裡去念EMBA(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然後去找照個相,覺得特別地滿足。的確我們得承認,讀書的過程,不是財富直接得到的過程,如果你用一生來看待你的財富,小單,我還是要鼓勵你,絕對你現在得到的是長遠的財富。
觀眾提問:你對大學教育的改革,是注重實踐還是止於呼籲?
鄭:我希望我還是在你面前,更多地腳踏實地,我覺得要從心裡告訴你,就是大學的分數,不會決定一個人的終生。我要告訴你,我得把這個思想傳遞給貴州大學、浙江大學的孩子,就包括你。我希望你們把大學只作為後面發展的只有三千米算上,後面的七千米,應該是你步入社會之後,不斷地學習,如果有了這樣的心情,所以你剛才講到,大學生們都看重(成績),那我們作為校長和教授,就要給孩子們講,要注重成績的這種形式,但是我希望你們更多的是,你剛才講的,我現在要看學生的眼神,我看你這個眼神就是好樣的,純潔,而且有獨立的思想。
我就將講一件事情,我在浙江大學,我的心靈真的像觸了電一樣,每一次軍訓結束的時候,浙江大學的漂亮的女同學,不顧一切的撲向那些兵哥哥,不管兵哥哥身上有沒有汗臭,有沒有胡須,我就看見男同學追解放軍的大巴。追幾千米,到了後面在那兒跺腳,在那喊捨不得,他們才跟我們浙大的同學們,接觸了四十天的時間,就產生了如此深情。而在大學里,我們的教授教孩子們本科四年,如果是研究生,有些可以達到八年的時間,說實話,主持人,我很少見到能夠讓我們學生,有如此動情的情感,這就說明什麼,只有觸動心靈情感的教育,才是讓孩子們能夠記住的情感。
觀眾提問:您經常發表專業之外的觀點,不擔心出錯嗎?
鄭:你說的很對,如果作為一個學者,我們就得實事求是講科學,就你不懂的東西您別裝懂,,您不懂的東西最好聲明一下,我不是這個方面的專家,但是有一點,恰恰是由於我是學材料科學和化學的,加上也有點特殊,因為我業余愛好比較豐富,我還是軍事發燒友,而且我對醫學,醫學家說我的醫學知識大概是博士四年級水平,那麼由於愛好比較多,我就覺得對社會的關注,對教育的關注,有一點自己的思考,即使我講錯了,人家也會原諒的。我有個觀點,如果說中國男人不夠優秀,教育扼殺了我們中國男孩的勇氣和信心,是很大的責任。
觀眾提問:老師的誤解會傷害學生,您能理解這種傷害嗎?
鄭:我特別理解,在未成人的孩子來講,偶爾由於沖動,或者在某一個方面出了差錯,犯了錯誤,我們作為長者和教授,我覺得是要從長遠的,為了他未來的這種愛心,去關心孩子,所以我在浙大說了一句話,能救的一定要救,能不開除的不開除、能不處分的不處分,包好一所學校,比辦一千所監獄都好。
觀眾提問: 您能否停下演講,去做真正改變大學教育的事情?
鄭:我們不能動不動就以為,您可以馬上改變一個天,改變一個地,我為什麼對自己的演講,人家請我去做報告,我是滿懷著深情,我就認為教育就是一個潛移默化,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那麼現在我最直接的,我最直接的我能做到的,我非常幸福地講,我到了貴州大學我能做了,我發現當校長真好,我想干什麼,我下個命令,我在我的許可權范圍之內,我盡我最大的努力,去改變一些,大學生認為不合理的,甚至需要改變的教育。但是我的演講,我自己堅信,它也是一種堅定執著的改變。
觀眾提問:大學和社會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鄭:你提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年,我們如此倡導大學的社會實踐。甚至創業農業的教育,我們的好心是什麼呢?想讓大學的孩子早一點靠近社會,但是我要告訴李一冰,大學應該保持跟社會的距離,大學跟社會就是有區別的,大學就是為了讓大家有信仰有純潔的地方,大學如果跟社會如此的靠近,會喪失信仰和夢想,更容易喪失掉理想主義。
觀眾提問:大學畢業去求職,為何總是「被選擇」?
鄭:「被選擇」大家聽到了,這個同學剛才提到了一個概念:「被選擇」,實際上「找工作」這個詞,對你們產生的誤導,為什麼呢?你們把自己放到了一個主動和有權利選擇別人的一個位置上,這就是您們的困惑和痛苦,因為我要告訴你們,這個詞暫時還不配您們,你們的的確確是被選擇的,那麼大學真正好的教育是什麼?好的教育就是能教一個人適應各種被選擇,而且在被選擇的過程當中,他能快速地進入角色。能夠很快被認同,再者,就是被選擇了以後,能夠擔當,如果這樣的培養,才是真正成功的培養。
觀眾提問:校長和教育的區別在哪裡?
鄭:小陳啊,被人稱為好校長是容易的,比如說親近,比如說哪一天教師學生,你說雞腿少了,我給你搞一個大雞腿,但是要成為傑出的校長,他就應該當教育家,學術搞得可以,文化藝術豐滿,眼界比較開闊,對學生充滿了愛,這就是當今校長,包括我自己,應該不斷學習和進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