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大學老師水平好差

大學老師水平好差

發布時間: 2025-08-30 23:57:24

① 為什麼大學老師上課普遍都很水

01兩大任務矛盾
第一,比較已經熟知的,高校老師兩大任務教學與科研之間的矛盾。

按照現在的評價體系,尤其是研究類的大 學,KPI導向都是重科研。按此邏輯是科研難於教學。其實不然,

都挺難的。

科研,需要集中精力時間,需要領域創新。尤其是人文社科,沒有數據沒有實驗,寫出高水平超越前人的論文就是小雞吃黃豆——夠嗆。而教學需要長時間摸索,尤其是精品課的打造冰凍非一日之寒。科研還難的是資源和經費。同樣教學,站好講台不是誰都可以勝任的。既要有學問功底,也要兼具能力口才。

但二者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在於科研可以量化,文章數量、分區、引用因子、項目級別什可以換算成數字,帶來經費和獎金。一句話雖然壓力大,但是努力就有收獲的,算是比較客觀的指標。但唯獨良心不能,教學完成講課的工作量外,就是妥妥一良心活。敷衍講與用心講都是拿課時費走人,高等教育也不涉及升學壓力。

能量化的是標志性成果,不能量化的當然費力不討好的活兒。

即使能把課上出花來,對教師的基金申請、職稱晉升都沒太大幫助。即使這樣,還是有一批符合任職要求、能忍受暫時的經濟利益犧牲,頂住重重壓力,去做大 學老師,並想成為一個好的大 學老師,出於他們天性的適合和價值的認同,熱愛講課,關心學生,請你們相信這樣的人還是占據了大 學老師師資群體相當一部分。但是,出於能力的限制,並不能夠讓所有人都成為合格的大 學老師,或者說在入職最初幾年就達到水準。這好似於任何的職業,都會經過從不熟練到熟練的階段。

當然我始終認為,既然大學生們被安排了課程,交了學費、花了時間,就有理由要求,在課堂上有所收獲。但事實上如果能讓「大部分」學生覺得不錯的課程,往往對教師自身條件,如思維能力、專業知識、行業經驗、教學能力等,都有極高的要求;並且還會受到教師以外因素,如教學設備、師生比的限制。最最最重要的是,好的課程並不是可以信手拈來,而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備課准備。這往往是大多數沒有做過大 學老師,只做過大 學學生的人,最容易忽略的問題。

就像如果你期末得了60分不要太喜出望外,那真不一定是你努力的結果,

是我努力的結果。

02備課真不簡單
你是否了解,要備一節兩個課時90分鍾的課,需要多長時間,查找多少資料,最後要從多少海量的教學資源中,篩選出學生既能理解、又能被吸引的內容。

前段時間我也淺淺准備了一下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發現要達到全國獲獎的程度,所展示的教學片段必須精細打磨,信息密度和有趣程度,其中每節課需要准備多少字的講稿,穿插多少段子,什麼時候插入都是花費了巨大心血的。

再比如,現在這篇文章,你都不一定從頭到尾看完,但我寫了超過3個小時,仍然不是每個人都會點 贊,就像很多時候費盡心血備的課,總是拯救不了低頭族,精心醞釀點段子吧,也不一定有學生買賬。所以也不能高估一般大 學生對於嚴肅知識的耐心。

大家抱怨上課無聊,知識枯燥。但確實也有難言之隱,因為不是任何一個有趣的課程,都可以被放在大 學的課堂上的。舉例來說,本科的教材選用是有限制的。這就是很多人感覺馬工程的教材不適合,但很多高校依然要用MGC的教材。而且課程內容,國家和高校,在教師發揮創造力前,提前決定了科目、大綱,框定了固定的概念和知識點。還有,老師想要傳授的重點,通常和學生的興趣點有本質的區別。比起有趣這個元素,大 學課程內容注重體系性、邏輯性、嚴謹性,強調知識傳遞的准確性。

所以單從授課而言,大 學老師,需要能剖析概念之間的區別和聯系,需要合理拓展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需要應用理論去解決實際問題,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的東西,這樣才能不講錯——尤其是一些基本的問題不能出錯,這其實已經壓力不小了;更何況還要有趣,能互動,能吸引人,有獨特見解,有啟發性,就是更高層次的要求。

03大 學定位混亂
部分原因在體制,部分原因在老師,還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在於大眾將大 學的定位混同於初高中小學了。

中小學是基礎教育,學習內容都是比較固定的,行為範式長期是被指示被規定。

大 學的課堂不再是灌輸固定知識,而著重於啟迪學生們開動腦筋去思考問題。大 學強調的是求知和探索,學校負責提供資源和援助,老師協助學生如何更好地尋找學習的方向以及深造過程中排憂解難。這個定位不是leader,不是manager,而是assistant。是由你自己來主導學習,設定目標,為之努力,獲得成果。也許好的老師能讓枯燥的課程變的有趣,但是能讓枯燥無味的東西也學的下去甚至津津有味的,只有你發自內心的求知熱情和學習習慣。而這比我們站在講台上講得好還是壞,重要多了。

② 為什麼很多大學老師那麼令人討厭

1、很多大學老師不學無術,專業水平很差



是的,你沒看錯。很多大學老師學術水平極其一般。特睜行棗別是年級在45歲以上的老師帶態,基本上對本專業沒啥理解。要知道,這些人進高校時,正是下海熱潮,只有沒本事的人才會去當老師,別說碩士博士,就是本科,也能留校當老師。

2、教師收入低,無法集中精力搞專業

3、學校制度設計,讓大學老師與社會實際完全脫節

隨便找一個大學老師,你問問他,今年他所在大學的學生就業怎麼樣?平均工資多少?他90%的可能是不知道。教得好,教得不好,完全沒區別。混悉拆日子,是大勢所趨,搞關系,轉到行政崗位才是大學老師的夢寐以求。

③ 學校有個老師畢業於名牌大學,由於教學質量差,被解聘了,你怎麼看

畢業名牌大學只能說明他的學習能力比較強,但當老師的話教課質量好不好跟這個方面並沒有多大的關系。

④ 為什麼感覺大學的老師都不如高中的老師呢

為什麼感覺大學的老師都不如高中的老師呢?

一、非常一部分大學教師演講口才不佳。文憑高,科學研究能力強卻掩飾不了其演講口才差的特性,中學老師均學過社會心理學、心理學、中教學方法,高度重視激發學生學習培訓主動性,選撥時通常多次教師試講才可以新員工入職。大學教師系統化水平高,寫畢業論文能力強,卻有相當於一部分英語口語描述能力差,選撥時太過注重文憑合格卻忽略其演講口才。

二、授課計劃能力差,隨機性強。

中學老師快速有教學設計,課堂教學針對性強。大學教師通常一大塊有講演稿,授課目的性差,通常講到哪裡是哪裡,授課東拉西扯。有一個高校外國文學史老師講泰戈爾,第一節課講了印度婚俗,整整的一節課,第二節課講了印度的宗教信仰,我也不知道第幾節課才會扯到泰戈爾?

⑤ 在大學里,你如何看待老師水平不高的情況

在大學學習的時候其實自己的成績和老師的水平沒有太大的聯系,對於大學生來說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學習思想,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

老師在學習上並不像高中老師一樣特別的細心教導,所以在平時一定要學會自學,通過自己的努力保持好學習的態度,久而久之也一定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熱點內容
四川農業大學申請考核博士 發布:2025-10-20 08:58:11 瀏覽:981
福田雷沃重工本科生待遇怎麼樣 發布:2025-10-20 08:53:49 瀏覽:575
華為要本科生嗎 發布:2025-10-20 08:25:41 瀏覽:550
2008年青島本科生工資 發布:2025-10-20 08:04:24 瀏覽:444
東北大學藝術考研 發布:2025-10-20 07:38:35 瀏覽:299
我的大學生活txt 發布:2025-10-20 07:35:28 瀏覽:25
人民大學外語系考研 發布:2025-10-20 07:31:12 瀏覽:894
上海交通大學考研輔導班 發布:2025-10-20 07:24:54 瀏覽:420
華中農業大學細胞生物學考研群 發布:2025-10-20 07:09:36 瀏覽:558
南京大學2016考研線 發布:2025-10-20 06:43:12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