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三個大學教授關於科學的辯

三個大學教授關於科學的辯

發布時間: 2025-09-01 19:51:33

⑴ 澶╂觸澶у︽湁鍝浜涗紭縐鏁欐巿錛

鉶界劧鍙涓婁簡涓騫磋撅紝浣嗘槸涔熸槸鍙戠幇涓嶅皯濂借佸笀鍜岀壒鑹叉暀鎺堢殑銆

  • 鏉庢爲涓

棣栧厛鐨勫綋鐒舵槸鎴戜滑鎵鏈変漢閮藉湪鎵闅鵑冪殑鎬濇斂璇懼暒錛屾垜鍦ㄨ繖閲屽己鍔涙帹鑽愬ぇ瀹舵湁鏈轟細閮借佸惉涓鍚鏉庢爲涓氳佸笀鐨勬濇斂璇撅紙鍚鍚灝辮岋紝鍗冧竾鍒閫夛級銆傛潕鏁欐巿鏄涓涓闈炲父鏈夌壒鐐圭殑鑰佸笀錛屼笉浼氱収鐫涔︽湰鏉ュ康錛岃屾槸緇撳悎瀹為檯錛屽皢鏅︽訂闅炬噦銆侀珮楂樺湪涓婄殑鎬濇斂鍐呭硅瀺鍏ュ埌鍚屽︿滑鏃ュ父鐢熸椿鍜屽︿範縐戠爺涓銆傝╂垜浠鐢ㄨ京璇佹硶鍘葷湅寰呴棶棰樸佸垎鏋愰棶棰橈紝涓婅句婦鐨勪緥瀛愰兘闈炲父鏈夋剰鎬濄傚緩璁澶у舵湁鏈轟細閮借兘鍘繪梺鍚涓涓嬶紝鎰熷彈涓涓嬫潕鑰佸笀鐨勯瓍鍔涙墍鍦ㄣ

⑵ 西北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作為一個大二的學生,來西北大學快兩年了,我對它也是有著很深的感情的。

它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學風踏實,學校的師資還是很強的,雖然數量比不上那些巨無霸大學,但難得可貴的就是老師整體的素質都比較好。

我的興趣比較多,雖然我是個文科生,但很喜歡跨專業去蹭課,特別是理科專業,總感覺很新鮮很有趣。

接下來我介紹幾個老師,他們是我認為比較值得去蹭課的。他們的課絕對會讓人耳目一新。

1.王鵬程教授,他畢業於清華大學,現在是文學院的老師。他的課主要是現當代文學類,王老師講課非常有特色,雖然他不笑,但卻非常認真,思想很寬泛很客觀,他的課能讓學生學到一種批判精神。經常講一些現代文學史課本上了解不到的東西,特別是能夠顛覆我們平常的認知,這非常的引人入勝。

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⑶ 聶利的教授點評

科學研究也要從娃娃抓起湖北大學教授李宗榮
我不是昆蟲學家,對蜜蜂發聲問題沒有研究。但是,對「聶利之夢」產生了興趣,受到了啟迪。無論最後關於蜜蜂發聲問題的結論如何,聶利的故事是感人肺腑的。我這里有感而發。
從聶利身上可以看出的我國中小學生「不唯書,不唯上」的懷疑精神、逆向思維以及通過實驗驗證假說的科學精神,的確難能可貴。貫穿在聶利之夢中的聶利精神,對於要把我國建設成為科技創新大國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就像乒乓球、足球要從娃娃抓起一樣,科學研究也要從娃娃抓起,從中小學抓起。
可惜,在目前的大中小學校的教師隊伍中,像鄧從新那樣的指導老師太少了。在我所經歷的一場辯論中,一位大學老年教師最後打出的一張王牌竟然是:「我講的都是書上說了的。」對方則反駁道:「我所說的遲早要寫到書上去!」試想,如此「唯書」的老師,何以培養出有創新能力的學生?
不久之後,我看到一個美國小朋友在「出書」。有一天,密蘇里大學一個朋友的兒子喬治,要我看他的小本子,笑眯眯地對我說:「Imadeabook.」(我出了一本書。)我接過來一看,它有小32開大小,像我國小學高年級「手工勞動」課外活動課程中的作品。其中,有他作的畫,簡短的文字說明,包括家庭、朋友、生活等,10頁左右,封面像硬皮精裝本。我看完後問他:「Isthisyourbook?」(這是你出的書?)他「Yep」(是)了一聲,就拿回他的書,十分得意地跑開了。這個6歲娃娃與近60歲的大學教師對「書」的看法幾乎完全不同!
美國華盛頓大學教育和心理學教授J?索耶博士在新書《創造力:人類創新的科學》中指出:人人都有創新潛質,創造力是可以培養和提高的,並且需要不懈的努力。我們現行的學校教育制度肯定是有缺陷的,需要發展。為著提高青少年一代的綜合素質,應當開展許多試驗項目,研究在大中小學校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標、方法和措施。如鄧從新所說,科學研究的過程比結論更重要,只要學生用科學的態度投入了,即使結論錯了,對學生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育。
我認為,創新的基礎首先是學習和繼承;然後是推陳出新,不斷積累。真正到了水滴石穿的時刻,自然有重大的科學成果問世。創新是一種思維的習慣和方式。創新精神的培養不能僅僅只是學校的任務。在我國,有著比較濃厚的「唯書」、「唯上」的傳統和習慣。整個社會需要營造一個鼓勵「離經叛道」、「標新立異」的科技與文化氛圍。
科研的過程比結論重要——與聶利的指導老師鄧從新的對話
鄧從新,湖北省監利縣黃歇口鎮中心小學高級教師,1988年起專門從事自然課教學,連續三屆當選為荊州市教育學會小學自然專業委員會理事、連續三屆被評為湖北省優秀青少年科技輔導員,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其「湖北省農村優秀教師」的光榮稱號。他指導了近200名學生在國家、省、市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獎,聶利便是其中一個。我們的對話也由此開始。
記者(簡稱「記」):鄧老師,你是不是有什麼「法寶」,何以指導出這么多的優秀學生?
鄧從新(簡稱「鄧」):沒有。但我非常喜歡學生提出「怪」想法,鼓勵學生創新。在課堂上,我常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去獨立思考,如棉衣能產生熱量么?怎樣將一杯水保溫時間最長?另外,對學生提出來的有探索、研究價值的新點子,我則認真指導學生去一步步完成,聶利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例子。
記:聽說聶利提出「蜜蜂不是靠翅膀振動發聲」後,你給了她獎勵。
鄧:嚴格說不是獎勵。我給所有提出新觀點和想法的學生都會獎勵一張科技小報,上面蓋上「明天小小科學家」的紅印章。
記:你有沒有料到聶利的實驗會獲大獎?
鄧:(笑)沒有。我一向認為科學研究的過程比結論更重要,只要學生用科學的態度投入了,即使結論錯了,對學生也是一次深刻教育。也就是說,獲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獲獎前後對學生的培養。起初,我們學校並不看好聶利的實驗。
記:那聶利是怎麼獲獎的呢?鄧:2003年,為選出優秀作品參加第十八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荊州市專門搞了一個評審,當時我們學校並沒有把聶利的作品報上去,後來,有一個評委覺得我們學校呈送的作品一般,希望重新送上作品,於是聶利的作品就在第二次被選中了。
記:你認為聶利是個怎樣的學生?鄧:聶利好玩,但比較踏實、上進心強,做事情有始有終,能經得住考驗,是個比較優秀的孩子。
記:小學時,聶利成績如何?鄧:各科成績比較平衡,語文、數學和自然課的單元檢測成績都在80分以上,是個尖子生。
記:聶利獲獎後還有沒有找過你?鄧:當然有。聶利家離小學只有50米,她有時還來請教我關於蜜蜂發聲實驗的事。
記:初一暑假,聶利在你的指導下,又進行了一次實驗,有沒有什麼收獲?
鄧:聶利對專家的鑒定結論不滿意,並堅持認為自己是對的。但是,由於實驗設備簡陋,還是用過去的器材、按過去的實驗步驟,所以沒有新的發現。
記:你認為聶利會不會放棄這個實驗?
鄧:目前沒有。每次見到我,聶利都會談談蜜蜂發聲實驗,並說一下自己在初中的成績情況。
記:華中農業大學雷朝亮教授曾公開表示,希望聶利好好學習,將來考取華農,雷教授將對她好生培養。
鄧:是有這回事。我曾多次提醒聶利好好學習,慢慢等待機會。現在,聶利已暫時停止了各種研究發明活動,用功讀書。她也希望自己能考上重點高中、大學。
記:聶利父母現在是怎麼看待她獲獎的?
鄧:非常重視。聶利讀小學期間,父母並不認為她是有潛力的孩子,他們長年在浙江打工,好幾年春節都沒回,聶利一直是跟奶奶、妹妹一起生活。現在,聶利父母為了照顧她專心讀書,他們是輪流打工,總要保證留一個在家負責聶利的學習和生活。
其實,聶利獲獎一事還漸漸改變了家鄉的生育觀念,改變了過去「女不如男」的錯誤思想。
記:你覺得聶利獲獎前後有什麼變化?
鄧:更懂事,讀書更認真。

熱點內容
安徽工業大學考研論壇 發布:2025-09-02 02:06:45 瀏覽:249
大連海事大學2015博士招生目錄 發布:2025-09-02 02:01:05 瀏覽:339
大學生失業英語作文 發布:2025-09-02 01:41:32 瀏覽:680
海南大學魯萌教授 發布:2025-09-02 01:21:40 瀏覽:70
研究生復試之前寫給導師的信 發布:2025-09-02 01:21:01 瀏覽:708
復旦大學教授愛 發布:2025-09-02 01:12:13 瀏覽:806
河南大學選課時間 發布:2025-09-02 01:07:15 瀏覽:602
安徽合肥大學老師招聘信息 發布:2025-09-02 01:06:14 瀏覽:917
貴州大學金道超教授 發布:2025-09-02 01:03:22 瀏覽:393
研究生畢業怎麼和導師告別 發布:2025-09-02 01:02:31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