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是哲學博士
A. 學哲學可以去大學當教授嗎
過來人的意見:哲學下的分類也是很多的,有馬哲、中哲、外哲、宗教哲學、邏輯學、美學等等,一般來講,想進高校教授專業課,是必須要博士的,但如果你學的是馬哲,讀到碩士,還是有可能去教公共課或當輔導員的。
B. 王德峰的個人簡介
王德峰,1956年10月生,哲學博士,現為復旦學院副院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同時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研室教師及「當代外國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任美學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為馬克思的哲學革命的本體論視域,以及在這一方向上的中心課題,即「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與當代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王德峰高中畢業後做電工,高考恢復後投考復旦大學哲學系被錄取,畢業後分配至上海譯文出版社當編審,期間獲得上海新長征突擊手等榮譽。1989年重返復旦修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1998年獲得博士學位。
王德峰先生主要教授《哲學導論》與《藝術哲學》兩門課程,其授課風格極富魅力,激情洋溢,見解深刻,不時有笑謔語,深得學生愛戴,被譽為「哲學王子」。有好事者將他的上課的錄音發至網上,廣為流傳。王著述寥寥,但量少質精,有《哲學導論》,《藝術哲學》,《尋覓意義》等。現任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復旦學院副院長。
C. 如何看待深圳大學副教授姜琬作為哲學科學博士頻發偽科學,神秘主義及陰謀論等言論
姜琬和雷奕安有很多共同點,比如都是副教授、都是民科、都喜歡拿自己並不理解的科學理論來說事等等。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了解到上世紀末中國的高等教育是怎樣一幅人才凋零的景象。
但姜琬和雷奕安又有很大的區別。無論雷奕安發表過多少民科言論和可笑臆想,歸根到底只是因為單純的無知,他並沒有以此牟利,反而為眾多知乎用戶提供了數不盡的茶餘飯後的笑料。
而姜琬則是既蠢又壞,不僅各種低級民科言論頻出,而且還肆無忌憚地割韭菜,深圳大學聘這種民科擔任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科學學院)的副教授,對學校聲譽來說完全是負資產,我無法理解為什麼大學會一直留著這些來自特殊歷史時期的包袱。
相關簡介:
深圳大學簡稱「深大」,位於中國經濟特區廣東省深圳市,是由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廣東省主管、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綜合性大學。
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全國文明校園。
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地方高校UOOC聯盟發起單位,中國-中東歐國家高校聯合會、粵港澳高校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具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高校。
深圳大學於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創辦。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視特區大學建設。北大援建中文、外語類學科,清華援建電子、建築類學科,人大援建經濟、法律類學科。1995年,通過國家首批本科教學合格評價。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深圳大學
D. 任平的個人簡歷
任平,男,1956年10月生,江蘇省高郵市人,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
曾任蘇州大學正校級調研員。
2007年-2010年任蘇州科技學院副校長。
2010年-2015年1月任江蘇師范大學校長。
2015年03月-2017年2月任蘇州大學正校級調研員。
2015年3月17日,江蘇省人民政府任命任平同志為蘇州大學正校級調研員,免去其江蘇師范大學校長職務。
2017年2月,江蘇省政府經研究決定:免去任平同志的蘇州大學正校級調研員職務。
主要貢獻:
主要著作有:《廣義認識論原理》、《交往實踐與主體際》、《當代視野中的馬克思》、《走向交往實踐的唯物主義賀蘆》、《交往實踐的哲學》等。
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40餘篇。在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中文版)、哲學研究等發敏拍薯表論文170餘篇。出版著作10餘部。
(4)大學教授是哲學博士擴展閱讀:
獲獎記錄:
江蘇省「333工程」第二層次人才,江蘇省「領軍人才」、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教學名師」、「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哲學家」、「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學科帶頭人」、全省「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建設工程」專家,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江蘇省哲學學會副會長,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江蘇省有突出貢獻專家。橋者
中國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專家,在交往哲學、政治哲學等領域的研究中一直處領先地位,率先在全國創立「馬克思主義交往實踐觀」研究領域,率先研究馬克思主義發展哲學,並為全國和江蘇省現代化建設提供高水平、創新型的發展理論與戰略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