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大學教授
『壹』 哈佛大學的田曉菲教授學術水平究竟如何
哈佛大學的田曉菲教授學術水平很高。
田曉菲教授的水平如此之高並非全都依靠天分和奇跡,還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她的原生家庭環境。由於她的父親是一名大學教授,家裡隨處可見的就是各種書籍,父親也有意培養她這方面的興趣,所以當其他的小朋友還在看漫畫、玩游戲肆意享受著童年快樂的時候,她卻是正坐在父親的身邊聽著父親講解書中內容。經過漫長的堅持她最後終於取得了成功,所以說這個世界上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而所謂的神童則是自身的天賦外加努力綜合出來的結果,沒有努力和堅持天分總有一天會被耗盡。
『貳』 中國最年輕的女教授
中國最年輕的女教授是顏寧。
顏寧是清華大學施一公的得意女弟子,在學術界她是智慧與美貌並存的教授,是清華最年輕的博士生女導師,年僅37歲就攻克了50年的不解難題。突破世界難題的清華女教授顏寧,在2017年落選中科院院士後,辭掉了工作,離開了工作十年的清華大學,成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兩年後更是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顏寧生於1977年,山東章丘人。從小就勤奮好學的她,一直都是班上的尖子生,更是別人家長眼中羨慕的孩子。上了高中後,她對理工科目更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生物這門學科上,顏寧表現出了優異的天賦。1996年,顏寧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系,生物學是她夢寐以求的專業。大學畢業後她又主動聯系普林斯頓的講席教授施一公,發了一封自薦郵件。
教授介紹
教授,是一種高等教育體系中的職稱。多指在大學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資深教師與研究員,但教授與研究員是有區別的。教授有教課的任務,而研究員則沒有。教授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中文的教授兩字則源於「傳教授業」的字義,是中國古代就使用的學官名稱,在中國漢代、唐代的大學中都設此職位。
這個詞語與英文沒有關聯,日語中則與中文同用「教授」來稱呼大學中的老師。教授的工作是在大學里針對他們所擅長的領域開課,或授與學生專業訓練,如科學和文學等領域。另外,教授也必須深耕自己專精的學科,以發表論文的方式來獲得商業上的合作機會(包括政府在科學上的顧問,或商業發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