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副教授條件
① 暨南大學的副教授和正教授的差別
一、指代不同
1、正教授:是一種高等教育體系中的職稱。多指在大學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資深教師與研究員。
2、副教授:是高等學校教師職務名稱。僅低於教授。
二、任職條件不同
1、正教授:任講師 10年以上或獲博士學位後已任講師 5年以上,教學成績顯著;曾發表、出版一定水平的論文、專著或教科書,或在教學、科學技術工作方面有其他較大貢獻。
2、副教授:任講師 5 年以上或獲博士學位後已任講師 2 年以上,且具有本門學科系統、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較豐富的實踐經驗,熟練掌握一門外語;教學成績顯著;曾發表、出版一定水平的論文、專著或教科書,或在教學、科學技術工作方面有其他較大貢獻。
三、職責不同
1、正教授:是在大學里針對他們所擅長的領域開課、或授與學生專業訓練,如科學和文學等領域。另外教授也必須深耕自己專精的學科,以發表論文的方式來獲得商業上的合作機會(包括了政府在科學上的顧問、或是商業發明等),同時訓練自己的學生將來有足夠的能力與他們交棒。
2、副教授:培養造就一批博士後研究人員成為我校師資隊伍的有生力量,學校設立的崗位。特任副教授對外可稱為副教授,並可以此身份申報國家、中國科學院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參加各類學術交流活動。
② 朱瑜暨南大學副教授
朱瑜,作為暨南大學的女副教授,擁有博士學位,同時擔任碩士生導師。她是首批國家公派留學的博士,曾在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以及美國印第安那州立大學商學院深造。她是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和美國管理協會的特約專家評審,同時也是中國管理學會的會員。朱瑜在知識管理、創新管理、組織學習以及智力資本理論等領域有著豐富的研究。
她在學術上取得了顯著成就,主持或參與了三十多項國家級、省級和企業級別的課題,其中包括2010年的國家軟科學項目「轉型期中國管理者與員工績效研究」和2009年的廣東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新企業家與創新績效關系研究」。她還主導了多部著作的編寫,如「組織學習與創新視角的企業智力資本作用機制研究」等,並在《科學學研究》、《心理科學》和《外國經濟與管理》等權威期刊發表了三十多篇論文,其中部分論文被EI收錄。
在企業項目方面,她曾協助深圳電力設計院、東莞供電局等機構進行戰略績效管理體系建設,以及廣州港集團公司的動態人力資源戰略規劃等。她的研究成果廣泛,涉及企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組織學習等多個領域,如「企業文化、智力資本與組織績效的關系」和「知識經濟時代智力資本增值路徑研究」。
朱瑜的學術貢獻不僅限於理論研究,她的工作還通過如「Innovative Capabilities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Sharing to Firm Performance」等論文,探討了知識共享對企業績效的影響,體現了其在跨學科研究上的深度和廣度。
③ 暨南大學副教授工資待遇
該大學教授工資待遇如下:
按暨南大學人才引進實施辦法中的相應層次提供年薪30萬元至100萬元,安家費20萬元至300萬元,科研費20萬元至300萬元,租房補貼等,具體面議。
按學校規定提供2000元/月的住房租金,協助解決子女入學。廣州市每年補貼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