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大學老師形象

大學老師形象

發布時間: 2025-09-04 19:58:29

㈠ 大學里的好老師該是什麼樣 戴建業算嗎 都通過

大學是知識傳承和演進的地方,老師是知識的傳承者、推進者和守望者,他們用奉獻、敬業和博學贏得學生的尊敬、愛戴和仿效。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一方面在講台上見證著一些名師佳師粉絲眾多,另一方面在象牙塔內看到了一些師生關系緊張畸變。什麼樣的老師才是大學生眼中的好老師?好老師的樣子再塑大學師生的「從游」關系在大學,師生關系主要是通過以教學活動為載體而形成的,在教與學的雙向互動中,教師是引領者,故稱為導師;學生是習得者,通過跟教師習得知識和方法以及接受人格熏陶而獲得發展的能力。梅貽琦,第一批庚款留美學生。1931年出任清華校長,自此後一直到他在台灣去世,一直服務於清華,奠定了清華的校格,為清華大學做出了不可泯滅的貢獻,因此被譽為清華的「終身校長」。《大學一解》是梅貽琦在主持西南聯大常務工作期間,熬了一夜寫出要點、由清華教務長潘光旦先生代擬的文稿。據說,在當年的雅典學院,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就可以用「亦師亦友」來形容。梅貽琦先生在《大學一解》中則形象地比喻說:「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游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游也,從游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從游」關系是大學師生關系的實質。梅貽琦先生所說的「從游」關系,意味著教師與學生的關系非常貼近「熏陶」這個詞,彼此之間疑義相析,教學相長。正是這樣一種「從游」關系,教學活動才呈現出一個美妙的生命互動過程,教師展示生命的魅力,學生舒展生命的活力 。懷海德認為:「大學的存在就是為結合老成與少壯以從事創造性之學習,而謀求知識與生命熱情的融合。」陶行知先生也有類似的說法:「說得正確些,先生創造學生,學生也創造先生,學生先生合作而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然而,近年來,大學師生間的這種「從游」關系卻出現了反向「游離」的傾向: 學生逃離課堂或在課堂上做起「低頭族」,老師成為學生口中的「老闆」,關於大學師生關系畸變的議論也見諸報端。大學師生關系為何出現這樣一種狀況?究其緣由,還要從教學環境的變化說起。首先是校園環境的變化。從理論上講,保持寧靜是大學的本質要求。在寧靜的校園,教師潛心從事教學活動,學生靜心吸收知識給養。然而,大學又不是孤島,大學存在於一定的社會環境之中。社會環境的任何變化都會擴染到大學,比如社會的變化對校園的拉扯,對老師也好,對學生也罷,都產生了強大的外引力。教師或忙於科研項目,或疲於應對各種社會活動;學生或忙於求職,或疲於應對各種競聘或。大學師生之間的靶向一旦出現分離,親近感就會自然趨弱。其次是空間環境的變化。教室的空間環境對師生關系也會產生很大影響。在小班型上課時,教室的空間結構形成了學生仰視教師的空間效果,教師在講台上講,學生在座位上聽,教師盡情揮灑,學生傾心領會。這種空間結構所帶來的仰視效果,會讓學生油然產生對教師的敬仰感。然而,為了滿足擴招條件下的基本教學需要,大學的班型不斷擴容,甚至有的班型超過百人。特別是在階梯教室上課,少則百人多則數百人。在這里,教室空間變成了學生俯視教師的空間效果。 這種空間效果,弱化了學生對教師的敬仰感。由於「向師性」趨向淡薄,進而也就慢慢失去了對教室這一特定空間所特有的興趣。此外還有技術條件的變化。教學過程是學生品讀教師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帶給學生思想的啟迪、成功的體驗、自尊的滿足,學生就會感受到學習過程的愉悅和美好;如果學生為教師嫻熟的公式推導、流利的背誦或深邃的思想所折服,也會油然產生對教師的敬畏感,進而轉化為對知識的渴求。這樣,教師在學生的欣賞中獲得了愉快的教學體驗,學生在對教師的欣賞中獲得了愉快的學習體驗。在這種相互認同的愉快體驗中,達到了最好的教學效果和最好的學習效果。然而,由於技術條件的變化,現在的許多教學活動依賴課件,教師成為課件的演示者,學生成為課件的觀看者。 教師囿於講台,忙於人機對話,一定程度影響了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和心靈互應,課堂的氣氛時常出現稀鬆清冷的情況,教師對學生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趨向弱化。大學師生關系是一種非凡的人際關系,對於大學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可以說,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大學教育的基石。在大學里,教師是大學精神的代表,承擔著科學研究和培養人才的雙重職責。誠如德國學者包爾生教授在《德國大學與大學學習》一書中指出的那樣: 「大學教師必須是良善之人,一個能夠將偉大、高尚的思想灌輸到學生心靈中去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對真理的強烈熱愛、引以為榮的獨立精神,以及能夠自主擺脫傲慢虛榮的高貴謙遜的風度。」大學正處於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我們應該通過反思大學師生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切實把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症結,重構充滿生機活力的教育教學體系和充滿融洽氛圍的大學師生關系;對學生來說,不應成為消極的看客,而應是積極的參與者。尊師是第一學習動力,正所謂「親其師,得其道」。在大學里,我們必須是一個自立的有才能的自我驅動者,以最大的努力取得最好的成績。 這樣,才能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重塑大學師生之間的「從游」關系,形成一種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共生關系,達成共學共進之目的。

㈡ 大學生對任課老師的評價

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寫法如下:
老師在講課時非常認真,內容綱要分明,結構很牢固,特別擅回長舉例。它答使學生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它很容易學習,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老師很友善,教室可以與學生互動,營造溫暖的教室氛圍。
老師學習嚴格,要求嚴格,能深刻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條件,聽從指示,平易近人。注意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課堂上有很多班級問題,煩人且認真的解釋,以便學生能有所收獲。其中一半人精心整潔,認真及時地糾正作業,並注意解釋學生容易犯錯誤。
教師認真負責地對待教學,語言生動,組織清晰,例子恰當,適當,對學生的要求嚴格,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發言,使課堂氣氛更加積極和溫暖。

㈢ 理想中的大學老師是怎樣的

古人雲:「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可見老師的偉大。

我認為理想中的大學老師應該:

一,把學與教最佳結合,把學生與教師融為一體的教學方式。

課堂上,是循循善誘的教師,再也不是那種自命不凡的教師;下課後,是孜孜以求的老師,再也不是那種空對空從理論到理論的老師。

比如,應用教與學一體化設計,真正的上好每一堂教學課,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教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形成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讓學生在充分動手操作、思考 探索 、合作交流中思考、理解知識。

二,傳授給大學生年輕一代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的能力。

比如,理工科的學生要做物理、化學以及專業基礎課的實驗;文科學生安排有各種調研實驗; 體育 、藝術學科的學生安排有一定的設計製作或訓練實驗。大學老師指導學生積極地進行這些實驗,努力發現並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激發求知慾,培養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

三,培養大學生具有高尚的情操與人文的情懷。

據知,部分理工科院校為了追求較高的就業率,過分重視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存在著「輕素質,輕德育」的不良傾向。

教師是教育的關鍵。大學教師理論素養、知識水平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學生。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郭世佑認為人文素養可以細化為五個方面:愛心,責任心,自信心,堅強的意志,高雅的意境。這五個方面需要我們的大學教師去奮斗去實施!

如一個大學老師能努力做到以上三條,那就是理想中的老師。任重道遠,大學老師們辛苦了!

理想的大學老師對於每個人可能要求都不一樣。人是復雜的動物,可能對於不同階層,不同成長環境的人來說,他的理想型各不相同。

但從教師這個職業身份本身出發,還是有一些共同點能成為多數人的理想型。

一 知識淵博。

大學至今依然是中國人心目中的一塊聖地,其中知識淵博的老師是至關重要的。

二 風趣幽默。

幽默的老師總是會讓學生上課的情緒高漲,網上眾多的網紅教師無一不是這樣的,從而獲得無數擁躉。

三 品德高尚。

這是人們心中所有老師的固有印象。可惜現實中會有極少數敗類出現而讓教師群體形象受損,所以,品德高尚對於老師格外重要,也必然是老師理想型的要素之一。

四 舉止優雅。

作為高級知識分子,大學老師是普通人心中的精英階層,事實也是,所以談吐文明,舉止優雅也成為了人們心裡大學老師理想型的要素之一。

就想到這么多,歡迎評論。

我熱愛學習,熱愛回答問題。針對筆友提出的這個問題,我查閱個各類資料,以及跟同學、朋友進行探討,得出以下結論,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首先,嚴格而溫和

像他們的父親一樣嚴格和溫和的老師能管理好一個班級。父親在教育中代表「強硬派」和「鷹派」。父親在教育中暗示紀律、規則、秩序甚至嚴厲的懲罰。沒有父親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這句話的另一個說法是,沒有紀律和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這種老師經常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受到學生們的尊敬和喜愛。這種老師認為,學生處於成長和發展階段,難免會犯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錯誤,所以必須按照學生的言行來嚴格要求他們。另一方面,因為孩子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他們的要求應該是適度的,應該給他們時間和機會根據他們的成長規律來糾正他們的缺點和錯誤,而不是盲目地批評和指責他們。

在教育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校長是一個嚴格而無拘無束的人,所以學生們會討厭校長並逃跑。許多老師可以對學生嚴格要求,但他們不能很好地把握極限,這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像他的父親一樣,他嚴格要求老師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這樣孩子們就能明白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們的孩子好。

第二,有真正的才能和實踐研究

這種老師不是學歷有多高,而是勤奮學習,嚴謹治學。給學生一杯水,他們必須有一桶水。這種水不僅是知識所必需的,也是一種人格和魅力所必須具備的能力,這種能力體現在教師的道德觀念、品質和才能上。這種老師德才兼備,只要求學生學得好,素質好。這樣的老師是學生的榜樣、榜樣和榜樣。

第三,仁愛

像母親一樣善良和充滿愛心的老師代表著教育中充滿愛心的學校,他們的母親暗示著愛、溫柔、善良、安撫、勸說甚至是嚴厲的話語。

這些教師大多是中年女教師。他們有撫養孩子的經驗,知道撫養孩子的艱辛。因此,他們對學生表現出關心和耐心,表現出一種母愛。學生們願意把他們心裡的話和擔憂告訴他們的母親和老師,並且他們總是從老師那裡得到滿意的答案和耐心的建議,所以他們對老師感到特別的親切並且聽他的話。

四、要有寬容的精神

寬容不是教師的職業特徵,寬容、接納、理解、同情等品質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命」。

對老師來說,寬容意味著容忍學生的錯誤,並觀察和等待學生的錯誤。如果孩子生活在老師的批評中,他長大後會學會批評和抱怨。一個思想開放、善解人意的老師可以對學生的缺點採取寬容的態度,給學生留下好印象。

例如,當一個學生在語文課上畫畫,被語文老師發現時,老師指出他選擇錯誤的時間和地點畫畫是錯誤的。同時,他被鼓勵在正確的時間和地點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特殊技能。他被感動來表達他的 情感 和理智,所以學生被說服了。這個學生不僅打下了良好的知識基礎,而且發展了他的個人興趣和特殊技能。他非常感激老師。

在教育電影《音樂之聲》中,這位出生在軍隊的父親訓練他的一群嚴格遵守紀律的孩子成為麻煩製造者,他們在背後服從和破壞。女家庭教師以其寬容的精神和審美的氣質喚醒了孩子們的智慧和才華。

五、愛笑

喜歡笑的人不會有壞運氣,老師也不會。喜歡笑的老師更受孩子們的歡迎。孩子們都喜歡溫柔、愛笑的人。微笑是愛的語言。微笑能照亮所有能看見他的人,就像烏雲穿過太陽能溫暖世界一樣。

六、幽默風趣

老師不能板著臉。老師應該有一個普遍的態度,及時解決心中的疙瘩,做一個善於觀察的好老師。

一、嚴而有度

像父親一樣嚴而有度的老師,能夠管好一個班級。父親代表了教育中的「強硬派」、「鷹派」。父親暗示了教育中的紀律、規則、秩序甚至嚴厲的懲罰。沒有父親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這句話的另一個說法是:沒有紀律和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這種老師往往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又受到學生的尊敬和喜歡。這種教師認為,學生正處於成長發育階段,難免犯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錯誤,所以必須按照學生的言行規范來嚴格要求他們。另一方面,因為孩子們犯錯誤是難免的,所以對他們的要求應該有度,按照他們的成長規律,給予他們改正缺點錯誤的時間和機會,不能一味地批評和指責。

在《放牛班的春天》這部教育電影中,校長是一個嚴而無度的人,因此學生會憎恨校長並且逃跑,很多老師能夠做到嚴格要求學生,但是把握不好限度,容易引起學生反感。像父親那樣嚴而有度,要求老師把學生看作自己的孩子那樣,讓孩子明白自己所做的都是為孩子好。

二、有真才實學

這種老師並非有多高的學歷,而是勤奮學習,嚴謹治學。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備有一桶水。這水不僅是知識方面所要准備的,也是人格和魅力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具體表現為教師的道德觀念、面貌和才智等。這種老師德才兼備,才要求學生品學兼優,這樣的老師是學生的表率、榜樣和楷模。

三、慈愛親切

像母親一樣慈愛親切的老師代表教育中的愛心派,母親暗示了教育中的慈愛、溫柔、善良、安撫、勸說甚至苦口婆心。

這種老師多為中年女教師,他們有撫養孩子的經歷和體驗,知道撫養一個孩子的辛苦,所以對待學生表現出關愛和耐心,體現出一種母愛。學生願意將自己的心裡話和煩心事告訴媽媽老師,而且在老師那裡總是得到滿意的回答和耐心的指點,所以他們對老師感到特別的親切,也特別聽老師的話。

四、有寬容精神

寬容並非教師的專業特徵,寬容、接納、諒解、同情等品質是人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

對教師來說,寬容意味著容忍學生的錯誤,並對學生的錯誤持守望和等待的心態。如果孩子生活在教師的挑剔中,他長大之後,就學會了指責和抱怨。心胸開闊,善解人意的老師,對學生的缺點能夠採取寬容的態度,給學生很好的印象。

比如,一個學生上語文課畫畫,被語文老師發現後,老師指出他畫畫選擇錯了時間和地點是不對的,同時鼓勵他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口服心服,這個學生後來不但打好了知識基礎,而且發展了個人興趣和特長,很感激老師。

在《音樂之聲》這部教育電影中,軍人出身的爸爸以嚴厲的紀律把他的一群孩子訓練成為當面服從背後搞破壞的搗亂者。女家庭教師以她的寬容精神和審美氣質喚醒孩子們身上的智慧與天賦。

五、愛笑

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對於老師也是這樣,愛笑的老師更受孩子們的歡迎。孩子們都喜歡溫柔愛笑的人,微笑是愛的語言,微笑能照亮所有能看得到他的人,就像烏雲穿過太陽,能給人間溫暖。

六、風趣幽默

老師不能一直板著臉,教師要有大將風度,及時化解學生心中的疙瘩,做一個善於觀察的好老師。

七、關愛學生

陶行知任育才學校校長時,有一天發現一名學生用泥塊砸自己的同學,遂當即制止,並責令他放學後到校長室等候。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見這名學生已經等在門口,便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了這里,而我卻遲到了。」接著又掏出一塊糖給他:「這也是獎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就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果塞進他手裡:「我調查過了,你砸同學,是因為他們欺負女生。這說明你有正義感。」這名同學哭了,說:「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我的同學呀……」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塊糖果遞過去:「你已經認錯了,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我的糖獎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對於學生來說,教師的愛是一種神奇而又偉大的力量,是除了母愛之外,世界上又一偉大的愛。試想,陶行知如果嚴厲地批評了這位學生,而不是用愛心感動他,會收獲孩子真心的認錯嗎?這種愛是無私的。師愛不同於母愛,師愛是一種理智與心靈的交融,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師愛可以引導學生產生巨大的內動力,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學生會對老師產生依戀仰慕的心理,向教師敞開內心世界。

八、以身作則,說到做到

以身作則的老師是學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學生一下子難以做到的,從不強求學生。教學生做人,自己首先做好人。總是實事求是,循序漸進。計劃性很強,階段性很強,大計劃往往由小計劃組成而逐步實現。教育的針對性很強,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從不好高騖遠或簡單粗暴。

讓我這個大學輔導員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我想你是一名即將進入大學的學生或者老師

首先我們要分清大學老師職稱有哪些:

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助教的主要任務是協助教學;講師能夠獨立開設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副教授具有開課的能力,對本學科的整體情況有充分的了解,可以自己主持研究項目,而且能把最新的研究用學術研討會的形式不斷開設成新課;教授是大學里的主體,大學里主導性的工作是由教授承擔的)

在我們一般大學學習中,見到最多的就是 講師和助教

我們簡單的來看一下他們的主要工作

助教 的主要任務是協助教學。助教輔助大學教育的主導方面是協助由教授和學生共同構成的課程教學系統正常工作。他的工作方式主要呈現為兩種:一種是協助教授工作;另一種是協助一門課程的展開,而這門課程可能是由多個教授共同承擔,也可能是由教授指導,由助教本人開設的。教授從自己的研究生里挑選兩位來協助備課、整理資料和組織課堂教學

講師 能夠獨立開設一門或一門

以上課程的大學教師。講師也有不同的等級。優秀的講師完全可以把他的課程開設成對本門學科有巨大貢獻的基礎課,而他的教學方法、實驗方法和基本規范將成為學生必修的一級台階,藉以達到大學教育的基本要求。講師也可以做一些初級的工作,基本上是去填補教授和副教授正常教學所遺留下來的空缺,來使整個教學系統趨於完善。另外,常常有這樣的情況,一些完整的教學單位,會特聘講師來講授一些自己的教授不能承擔而學生又必須學習的課程。比如,當年的北大,只有專職教員才可能成為教授,而兼職的一律稱為講師。在當時著名的講師中有梁漱溟、魯迅等。這就說明,講師的水平不一定比教授差,只是他們承擔的任務有所不同。

我見到的

我見過的大學老師(助教和講師)很大一部分都是非常幽默,並且都有各自的 特點,

哈哈哈

男老師有很多都是帥的(是真的)女老師也很漂亮,並且都很年輕,因為這可能是他們剛開始的工作

但是他們是真的懂得特別多

作為一名大學老師,知道的知識必須是全方面的,在自己的專業也是很透徹的,必須要擔得起一個教師的職業。

你認為的大學老師是什麼樣的吶?一起來交流吧 @大大馬老師

(不過有的大學老師很渣,人品很差)

最後住院你有個好的大學老師,或者祝你成為一名好的老師

學富五車,幽默風趣,心態年輕,精力充沛,自律為范。

理想中的大學老師,應該有以下特點:

一是熱愛學生,對學生的愛要純潔自然,對全體學生中每個人(不分相貌、性別、個性、不分好生和「差生」)的熱愛和尊重、理解和期待。

二是具有人格魅力,作為一個教師,人格魅力首先表現為愛崗、敬業,奉獻,誠信、公正、廉潔,當然還要做到從善如流,勇於改過。

三是學識淵博,一個大學教師,應該是站在學科專業知識最前沿的人,應該是能熟練掌握學科的知識體系,應該去了解最新的學術動態與時俱進,同時,還能夠不斷更新自我、不斷學習,不斷擴大知識面,不斷提高學術水平。

四是得體的形象,教師的形象魅力主要要得體,要和諧自然、既富有職業美又富有現代美。教師和諧自然的職業美和現代美是從儀表自然、教態自然、語言魅力三個方面體現出來的。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大學老師一般都是知識淵博,文質彬彬,和藹可親的。能夠課後與老師打成一片的更好。但是很多的大學老師可能滿足不了這種要求。因為大學老師除了上課以外。還有其他的工作,比如說做科研,做課題,還包括家裡面的其他事情。做大學老師真的比做中學小老師要辛苦一些。隨時感覺都沒有休息的時間。如果是交與計算機通信類的這些大學老師更辛苦。因為這些學科更新換代非常快。可能今年學了以後能夠用上一兩年兩三年,但兩三年以後可能學的東西馬上就更新換代了,也用不上了。換言之又要重新去學新的東西,跟上時代的步伐。所以感覺大學的這種科目的老師隨時都在學習。是活到老學到老。

理想的大學老師能在學術上啟迪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力,給予學生足夠廣闊的舞蹈展示自己的潛能。

熱點內容
中國大學副教授以下不是鐵飯碗 發布:2025-09-04 22:00:54 瀏覽:97
大學生禮儀形象 發布:2025-09-04 21:21:44 瀏覽:28
蘇州大學2020考研 發布:2025-09-04 21:03:11 瀏覽:547
清華大學工程系教授 發布:2025-09-04 20:48:55 瀏覽:918
四川農業大學的2012養殖專業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9-04 20:20:24 瀏覽:377
2017年各大學專業 發布:2025-09-04 20:16:41 瀏覽:865
女大學生的腳 發布:2025-09-04 20:12:51 瀏覽:438
大學生雙創貸 發布:2025-09-04 20:08:34 瀏覽:180
大學老師形象 發布:2025-09-04 19:58:29 瀏覽:505
黑龍江中醫葯大學本碩連讀專業 發布:2025-09-04 19:56:45 瀏覽: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