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武漢大學陳鋒教授

武漢大學陳鋒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9-05 21:10:21

Ⅰ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中心概況

該校文、史、哲、外語、圖書館學科長期以來在學術上相互滲透,形成了以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為中心的學術交流和協作關系,並且在楚文化研究和明清文化史研究方面形成一定的優勢。鑒於這種情況,學校於1996年4月成立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這就是本申報機構--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的前身。
本中心為跨學科研究中國文化的機構,涉及歷史、哲學、文學等學科,下設中國社會變遷與文化轉型研究室、中國思想文化研究室、楚文化與楚地出土文獻研究室等機構,辦有《人文論叢》輯刊。全中心現有專職科研教學人員1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5人,講師1人;校內兼職人員5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名。在校內專兼職人員中,共有16人分別從英國、德國、中國復旦、華中師大及武大獲得博士學位。科研隊伍年齡結構合理,以中青年為主,富有朝氣和敬業精神,高職稱和高學歷者較多,科研能力強。這支隊伍精明強干,善於深入學術前沿,從事綜合性、創發性的研究。在人員配製上,我們注意突出中國文化研究的綜合、交叉、邊緣學科的優勢和互補。我們聘請了國內外的知名專家擔任我中心的兼職教授,如北京大學的陳來教授、復旦大學的王振忠教授、中山大學的李宗桂教授、荊州博物館的彭浩研究員和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工藤元男教授等。蕭 父教授為我中心顧問。我們還聘請了十數名中外知名學者為顧問。 經過四年的努力,本中心的硬體設施具有相當規模。此次重新組建本中心,學校在用房相當緊張的情況下,仍毅然騰出人文館(逸夫樓)東側五樓和七樓之全部及九樓之大部,專門供我中心做辦公用房和資料用房,面積已逾500平方米。中心現有電腦 台,科研人員人手一台(均在家使用),已出現了辦公自動化的趨勢,辦公室擁有電腦32台,傳真機2台,列印機4台,掃描儀3台,復印機2 台,伺服器2部,網路交換器1部,UPS10個,各專兼職人員均已上網,人均終端數為1.2個。除了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和文、史、哲三個資料室的圖書資料外,本中心還購置了更加專業化的圖書資料6100冊,中文報刊71種,外文報刊34種,基本上能夠滿足需要。我中心在利用圖書資料方面得天獨厚。所在的人文館(逸夫樓)有四個相當豐富、實用且又集中的圖書資料庫,它們分別是:(一)學校圖書館的分館--國家教育部武漢大學文獻信息中心,其中有西文原版書近38000冊,現刊及報紙500餘種,文科工具書4000餘冊港台報刊40餘種;(二)哲學系資料室,其中有中文圖書54550冊,外文圖書7140冊;中文期刊677種;外文期刊224種;(三)歷史系資料室,中外圖書8.0000萬冊,中外港台期刊270種;(四)中文系資料室,中外圖書6萬冊,合訂本期刊1萬冊,港台書1000冊。此外,距離人文館不遠處,還有校圖書館特藏部,其中有線裝書 冊。所有這些,使我中心專兼研究人員在借閱圖書資料方面十分方便。如果本中心能夠被批准為國家重點科研基地,將能使我中心的研究設施上一個更高的台階,邁向世界一流水平。
我中心以歷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特別是其中的中國古代史博士點)、中國哲學博士點、中國語言與文字學和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點為依託,培養中國文化研究的高級專門人才。我中心主辦的《人文論叢》輯刊(已出版四輯),以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成果為主,並在研究中國人文精神和中國文化轉型上獨具一格,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一定的聲望並具有一定的影響。 中心以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為重心。全中心相繼承擔國家、國家教育部和省級重點項目、國際資助重大科研課題、企業委託課題等45項(其中專職人員29項,兼職人員16項),如國家社科項目「戰國時期楚系簡牘的綜合研究」、「近50 年出土之哲學文獻與中國哲學史」、「清代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研究」、「從國門打開到甲午戰爭前中日西學傳入之比較」、「20世紀中國哲學學派與思潮」、「中國20世紀文學與外國文學的相互關系研究」等;教育部社科及教學研究項目9項,如「中國古代哲學與日本現代化」、「清代鹽業管理與鹽業政策研究」、「傳統哲學的人文精神與人生智慧」等;省級重點項目4項,如「古今中西之間--中國文化及社會的近代轉型」、「楚國簡牘的綜合研究」、「英國近代文化中的清教精神與英國的近代化」等;外資項目3項,如「近代日本人的禹域踏查研究」、「丸山真男的近世日本思想史研究」等。專兼職科研人員總計獲得各項科研經費 萬元。自1996年以來,全中心已正式出版學術著作58部(含合作完成,其中專職38部,兼職20部),蕭 父的《明清啟蒙學術流變》、《吹沙二集》、馮天瑜的《明清文化史散論》(第2版)、《人文論衡》、陳偉的《包山楚簡初探》、郭齊勇與吳根友的《諸子學志》、陳鋒等的《中國俸祿制度研究》、楊華的《先秦禮樂文化》、昌切的《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脈》等專著出版後,引起了同行專家的稱贊和關注。其中馮天瑜的《東亞智慧與可持續發展》、李工真的《德意志道路--德國現代化研究》還受到了國家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本中心以第一署名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28篇,其中專職243篇,兼職85篇;其中國內刊物319篇,國外刊物9篇。蕭 父、馮天瑜、郭齊勇、龍泉明等論文多次為《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有影響的二次文獻轉載;徐少華、彭富春、李少軍等分別以英、德、日文在國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的論文,陳鋒、張建民、陳文新、李維武、吳根友等在國內專業刊物上發表的論文,深受同行專家的好評。
截止2014年來,專兼職人員共有17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其中專職人員獲獎9項(省部級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其他獎3項),兼職人員獲獎8項(省部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其他獎項1項),其學術成就,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中心以學術研究為主,同時也進行高級人才的培養。為研究生、本科生開設了有關中國文化的各門課程,如馮天瑜教授為博士生開設的「中國文化史」、「元典精神與文化」、「明清文化史」及「文化史研究方法論」,郭齊勇教授為碩士生和博士生開設的「儒家哲學」、「哲學史方法論」,陳偉教授為碩士生和博士生開設的「楚地出土文獻研讀」、「先秦歷史地理與文化研究專題」,徐少華教授為碩士生及博士生開設的「楚文化研究」,陳鋒教授為碩士生及博士生開設的「清代經濟史」、「清代財政史」,張建民教授開設的「中國經濟思想史專題」、「區域社會史研究」,陳文新教授開設的「明清文學專題研究」,李維武教授開設的「人文科學概論」,謝貴安開設的「中國文化史史料介紹」,楊華開設的「先秦文化史」,等等。自1996年以來,本中心的專兼職研究人員(註:是否不包括校外兼職人員?另還需要加入招收的研究生)招收碩士83名(其中專職人員招收46名,兼職人員招收37人),博士研究生64名(其中專職人員招收33人,兼職人員招收31人),其中33名碩士(專職招收的23名,兼職招收的10名)和19名博士(專職招收的13人,兼職招收的6人)已經畢業並獲學位,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如馮天瑜教授的博士生段超,已承擔了國家民委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少數民族傳統教育思想及其在當今的應用」,並已於2000年9月出版了《土家族文化史》專著,受到了同行學者的好評。郭齊勇教授的博士生丁為祥的博士論文《張載哲學研究》、丁四新的《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均得到學術界好評,並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中心還接受了多名國內訪問學者。事實說明,本中心正逐步成為國內培養中國文化高級專門人才和國內同行研習中國文化的重要基地。

Ⅱ 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年12月期刊

你好,

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年12月期刊,也就是2014年6期目錄。

.....

基礎醫學研究

伽馬射線對重組質粒(CArG)_6-hTERTp-SEA-GPI在人腫瘤A549細胞和成纖維細胞WI-38中的SEA表達的影響

吳朝妍;張瑩雯;黃勇;鍾亞華;於海軍;周福祥821-824

CXCL16作為炎症性腸病血清學標志物研究

周瑞;朱思瑩;李實;夏冰825-829+856

孕期咖啡因暴露所致的子代老年大鼠骨關節炎易感現象及其宮內編程機制

曾一繁;王林龍;羅瀚文;譚楊;李寧;李孝海;汪暉;陳廖斌830-834

三硝基苯磺酸所致狹窄對大鼠結腸運動模式的影響

楊自仙;王鵬宇;陳繼紅;張蛟;鄧宇晴;俞媛潔;鄭也;張倩;譚詩雲;羅和生;Jan D Huizinga835-838+866

壓力灌注對不同程度積水腎損傷的評價

余偉民;曹智修;姚小兵;饒婷;袁潤;李維;程帆;張孝斌839-842

新型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激動劑對角膜新生血管的抑製作用

鄒媛;張明昌843-847

下調miR-214對鼻咽癌CNE2細胞凋亡的影響

彭濤;周緒紅;胡敏;吳婷婷;張岑;黃鑠848-851

依達拉奉對慶大黴素誘導腎小管上皮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

張敏;沈建明852-856

MiR-203通過SNAI2的靶向作用對胃癌細胞SGC7901侵襲和凋亡的影響

胡俊華;王琦;楊艷果;盧光新857-861+888

技術與方法研究

EdU標記心臟細胞增殖:一種檢測心臟再生的新方法

曾彬;唐艷紅;王艾麗862-866

一種針對藍舌病毒兩個不同基因片段的熒光定量PCR檢測技術

代明;劉軍;董長垣;桑明;霍文哲867-870

大分割劑量照射內皮細胞持續表達細胞因子模型的建立

李白羽;周福祥;梁辰;何為;楊軍平;胡柳;韋靜妮;謝叢華;周雲峰871-875

臨床醫學研究

凍融周期第5天、第6天和第7天囊胚移植結局分析

劉琳;李艷輝;丁曉芳;耿育紅;陳春艷;高穎876-880

索利那新治療女性膀胱過度活動症療效的影響因素

方桂;洪莉;吳德斌;丁文娟;洪莎莎;閔潔;胡鳴;楊青;趙楊881-884

~1H-MRS波譜成像與血管性非痴呆認知障礙的關系

杜遠敏;杜柏林;梁奕;林浩885-888

二維斑點追蹤顯像技術評價尿毒症高血壓患者左室功能的臨床應用

施龍;王開秀;郭瑞強;趙丹;韓曉明;周妮;郭玲玲889-892+913

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鑒別卵巢腫瘤的臨床價值

陳達麗;彭麗珊;楊芃893-895

慢傳輸型便秘患者結腸組織中肥大細胞浸潤與microRNA-128表達的關系

張雲枝;張廷濤;任相海;劉韋成896-898

合並肝硬化的大肝癌解剖性肝切除療效分析

彭宗清;王羽;程志祥;江平;劉志蘇899-902

兩種不同肺復張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比較

陳敏;金良鳳903-906

腰椎融合術後融合器向後移位16例臨床分析

胡東才;王建平;劉會怡;蔡林907-909

奧卡西平對老年癲癇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

么冬愛;章軍建;張磊910-913

WWOX、Bcl-2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及意義

任德發;胡福榮;邵力偉;鄭剛914-916+921

內側髕股韌帶重建聯合脛骨結節移位術治療復發性髕骨脫位療效分析

張華偉;李皓桓;彭飛;高明勇;孫維國;劉遠翔;韋准917-921

左西孟旦對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心室收縮同步性的影響

石斗飛;張潔;崔連群;劉新凱;宓寶斌;崔建國922-924+944

布地奈德聯合復方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治療超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臨床療效

馬容莉925-927+951

入院即刻肌酐水平對急性心梗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預後的影響

時學昆;程璐928-931

嗅覺正常年輕人與老年人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肖偉;葉林峰;尹述成;周緒紅;孫開宇;黃鑠932-936

冠狀動脈鈣化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劉傑;費蕾;趙旭;周樂紅937-939

UGT1A1基因多態性與伊立替康不良反應的相關性

侯寶元;張曉虹940-944

管狀胃經主動脈弓後行食管胃胸內吻合術在食管癌患者中的應用

王偉;宋偉安;尚立群;李學昌;劉軍強;李軍;文峰;査鵬945-947

513例兒童氣道異物的臨床分析及診治體會

姚薇;王智楠;徐忠強948-951

多層次注射技術在中面部年輕化中的應用

徐威;王俊;袁偉;龐星原;任軍952-954+986

先期包皮環切對遠段型尿道下裂患兒尿道修復療效的影響

陳鋒;魏孝鈺;陳小華;汪洋;賴彩民955-957

輸尿管殘端綜合征5例報告並文獻復習

饒婷;張孝斌;程帆;余偉民;李文;鄒偉958-959+975

宜昌市夷陵區36586例圍產兒出生缺陷監測結果分析

孔麗華;楊興娥;李玉蘭;羅妮娜;李梅;李祖銘960-963

多曲方絲弓技術結合微種植支抗治療骨性開的臨床分析

陳昌榮;陳凱964-966

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聯合重組人白介素-11治療惡性腫瘤放化療後血小板下降的臨床效果

尹預真;葉麗霖;楊靜;楊航967-968

Meta分析與綜述

SGLT2抑制劑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

李吉;孫家忠;李廣森;戴婧969-975

D-二聚體對肺血栓栓塞症診斷價值的Meta分析

金松;吳小軍976-981

腦刺激用於促進卒中後運動功能康復的研究進展

周琴;盧祖能982-986

附錄

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年第35卷1-6期總目次

987-992

........

歡迎交流,如果我的回答能幫到你一點,請及時採納,也是一份鼓勵。

熱點內容
四川農業大學申請考核博士 發布:2025-10-20 08:58:11 瀏覽:981
福田雷沃重工本科生待遇怎麼樣 發布:2025-10-20 08:53:49 瀏覽:575
華為要本科生嗎 發布:2025-10-20 08:25:41 瀏覽:550
2008年青島本科生工資 發布:2025-10-20 08:04:24 瀏覽:444
東北大學藝術考研 發布:2025-10-20 07:38:35 瀏覽:299
我的大學生活txt 發布:2025-10-20 07:35:28 瀏覽:25
人民大學外語系考研 發布:2025-10-20 07:31:12 瀏覽:894
上海交通大學考研輔導班 發布:2025-10-20 07:24:54 瀏覽:420
華中農業大學細胞生物學考研群 發布:2025-10-20 07:09:36 瀏覽:558
南京大學2016考研線 發布:2025-10-20 06:43:12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