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的嚴峰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9-07 07:24:52
Ⅰ 復旦教授稱未來文學的希望在於人工智慧,你認為靠譜嗎
未來文學的希望永遠不會是把握在人工智慧手中,而是把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基於對超文本、多媒體電子閱讀的分析,復旦大學教授嚴鋒進一步提出,這種閱讀方式,本身就是一種指向未來的閱讀。嚴鋒解釋說,網路對於文學的革命並非特殊,它的趨勢在過去就已顯露。人們一直聲稱要捍衛的書房式閱讀是線性的,從開端、發展、高潮到結局,主人公的命運是唯一的。然而綜觀現代文學史,這個模式一直在被顛覆。「其實線性的現實主義文學已經落伍了,上世紀80年代都在做意識流,結局不確定,人物的命運也是不確定的,」嚴鋒說,「這其實就是一種網路的狀態。巴特、福柯當年所渴望的文學形態,不正是現在嗎?」
因此我不贊同復旦教授的說法,人類的文學的出路在自己,而不在於人工智慧。人工智慧能夠為人類的文學創造提供工具性幫助,但是人類的文學創造前途捏在人類自己手中。
Ⅱ 嚴鋒的人物經歷
1982年 考入復旦大學中文系。
1986年 隨賈植芳教授攻讀比較文學專業碩士學版位。
1991年 隨賈植芳教授攻讀中國權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學位,專業研究方向為20世紀中外文學關系史。
1994年 留校任教。
1997年 赴挪威奧斯陸大學隨漢學家何莫邪教授學習工作。
1998年-2000年 任日本東京大學東亞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2003年 任芝加哥大學東亞系客座教授。
2004年 為哈佛大學燕京學者。
2010年 任戴維斯加州大學客座教授。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