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的助理教授
㈠ 美國訪問學者「助理教授」職位是不是「副教授」
在美國大學系統中,"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並非等同於"副教授",它是一個過渡職位,是向終身教職副教授(tenured Associate Professor)邁進的階段。盡管有些人將其翻譯成中文「副教授」,但這種翻譯可能導致誤解。以下是對美國大學職稱體系的簡要概述:
美國大學採用三級職稱體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而中國的大學職稱體系則為四級:助教、講師、副教授和教授。在美國終身教職系統中,助理教授是入門職位,但並非終身職位,而是爭取終身教職的必經之路。他們有教學和研究責任,可以指導研究生,相當於中國的碩士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
助理教授職位競爭激烈,因為他們在規定期限內必須晉升為副教授,否則可能面臨職位變動。一旦成為終身副教授,就獲得相對穩定的工作,直至退休。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助理教授就是中國的「副教授」,因為兩者的職責和地位不同。為了避免混淆,媒體和教育機構應更清晰地解釋這兩種職稱的區別。
㈡ 美國的助理教授相當於中國大學什麼教職
說一下啊,不復敢說很懂,樓制主可以參考。國外的助理教授和中國的助教、講師完全不同的。一般說來,極其優秀的博士或者博士後可以獲得這個職位,一般經過5年左右便會升職到副教授,接著一般就能熬到教授。助理教授的要求很高,而且可以說是教授序列的「准產品」。他們一般能帶學生做課題和做實驗了,具有一定的職權和地位。而中國的助教和講師可以說是最低級別的了,而且混到教授的時間可以說是很長的,也不能帶學生,選拔標准比國外的助理教授低很多。
總之,助理教授可以說是「准副教授」了吧。比如郎咸平在沃頓和芝加哥都是助理教授,但是也可以說是有一定的學術水平和地位了。當然和正式的教授還是有差距的。但是,不少人認為他是助教,總是奚落他,這就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