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東南大學東方老師

東南大學東方老師

發布時間: 2025-09-07 16:06:11

❶ 東南大學走出過哪些知名校友

原來覺得東南大學沒啥存在感,後來驚奇地發現了很多行業內大佬校友。哦,原來東南大學只是比較低調呀!

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校友就是華生教授啦!

華生教授於1986年被評為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是影響我國經濟改革進程的三項重要變革(價格雙軌制、國資體制、股權分置改革)的主要提出和推動者之一....能夠影響國家層面政策,可以說是很厲害了!

華生教授多次來東大開講座,前幾個月就有一場。由於去的比較早,我很幸運地坐在了靠椅上(來得晚就得坐沒靠背的塑料凳子)

發現大佬並沒有那麼不可接近,反而非常親切

希望對你有幫助呀嘻嘻~

❷ 竺可楨的資料

竺可楨(1890-1974)字藕舫,浙江紹興人。早年留美,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20-1925年創建東南大學地學系並任系主任。中央大學初期再次擔任地學系主任。三、四十年代擔任浙江大學校長。194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地學部主任、綜合考察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氣象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被公認為是我國氣象、地理學界的「一代宗師」。

創辦我國第一個地學系
竺可楨是我國氣象、地理學界的一代宗師。而奠定這個「宗師」稱號的基礎,正如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副主任施雅風院士所言,是竺可楨「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和東南大學從事的教學工作和科研」。

1918年秋,竺可楨在獲得哈費大學博士學位後回國。在美留學期間,竺可楨的父、兄相繼過世,為了照顧一家老小的生活,竺可楨應邀去了工資較高的武昌高師。該校學生大多是湖北、湖南人,幾乎都聽不懂竺可楨的紹興口音,要通過講義才能弄明白課程內容,竺可楨不得不花費大量的寶貴時間去刻印講義。而且師生間的課內外交流也相當困難。當時武昌高師的教師又以日本留學生為多,他的許多教育觀點和主張也得不到同事的理解和支持。而雲集了一大批留美學者的南高師,正呈現出一派蓬勃發展的跡象。1920年,南高師校長、留美博士郭秉文力邀竺可楨加盟。就在這一年的夏季,竺可楨調進了南高師,在文史地部教授氣象學,同時教授理化部的微積分和農科的地質學。

當時的南高師文史地部分文學、哲學、歷史、地理4系。地理系雖稱作是系,專門化課程卻不多,與傳統意義上的「輿地科」殊無二致。竺可楨認為,滿清政府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沙皇俄國以720萬美元將阿拉斯加賤賣給美國,都是決策者因缺乏地理知識而鑄成的大錯。他還向人們舉例說,日本人對於中國地理甚是熟稔,出版的中國地理書「指不勝數」,遠勝於中國人自己的研究;當時的美國已有頭等測候所200多個,而中國只有上海、香港等二、三處外國人辦的測候所。對此,他深感恥辱,並大聲疾呼要「組織機關,捐募巨款,調查全國之地形、氣候、人種(類)及動植物、礦產」。而要完成這一歷史使命,就要創辦新型的地學系,培養相當數量的為振興中國服務的、不受外國人控制的地學家。

1920年底,我國第二所國立大學??東南大學以南高師為基礎宣告成立。以此為契機,竺可楨主張突破地理系專業過於狹窄的樊籬,成立一個新型的大地學系。校長郭秉文、教務主任陶行知等人採納了他的這一頗有創意和遠見的建議,於是我國第一個地學系在東南大學文理科下正式成立,竺可楨被聘為系主任。

新地學系和舊地理系相比,所涵蓋的領域要寬泛得多。它包括地理、氣象、地質、礦物四個專業,開設有地學通論、氣象學、地質學、古生物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世界氣候、礦物學、地形測量、地圖學、歷史地質學、地質考察等新式課程。竺可楨親自講授地學通論、氣象學、世界地理、世界氣候四門課程。

新地學系所以新,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重視自然科學的學習和實驗實習的訓練。為了讓學生能夠進行氣象實習,地學系在校內建立了測候所,讓學生輪流觀察、記錄和分析。為了增強實踐環節,竺可楨規定野外實習為地學系各科的必修課程。雨花台、紫金山、棲霞山、方山、龍潭等地都是地學系師生常去的地方,通常都是走去走回,而走在最前面的往往就是身材瘦小的竺可楨。他邊走邊指導學生在野外自行觀察、發現、採集標本。幾年之間,師生採集的各種岩石、礦物、古生物化石等標本便已讓人應接不暇了。以此為基礎,東大在科學館建立了我國大學中的第一個地質標本室,並通過與國外交換或購買岩礦、化石等標本,進一步充實了這個標本室。

竺可楨異常重視學生自學習慣和研究能力的培養。他和著名歷史學家柳詒徵教授合作,指導學生成立「史地研究會」,在校內創辦《史地學報》,刊登師生的著譯作品。他鼓勵學生從中外報刊中摘錄地理學最新動態,經他審校,編成《地理新資料》,在《史地學報》中連續刊出,既充實了教學內容,又擴大了師生視野。他指導陳訓慈撰寫有關世界石油問題的論文,並推薦給《東方雜志》發表;指導朱炳海翻譯美國著名氣象學家威列特的《霧與航空》一文,並介紹給《科學》雜志發表,等等。學生著譯文章,凡經他手的,他都認真校核,細心潤飾修改。他自己的名字自然是從來不署的,開始有的學生還把老師的名字寫上??寫在最前面,可他從不應允,又怕學生過意不去,便加上一句「托辭」:「老師怎麼能與學生處在同一個水平上呢?」。至於考試的形式,則常常是由專題寫作替代「閉卷」考試。他的學生幾乎都認為這種「同學自修,課外研究,老師指導」的教學方法,對他們幫助極大。

地學系在竺可楨等人的治理下聲譽鵲起,受到學界的高度重視,很快便與北京大學地質系齊名,南北相映,各有千秋,成為當時中國培養地學人才的兩處搖籃。譬如,張其昀、胡煥庸、向達、王庸、呂炯、陳訓慈等一批大師級的人物,都是東大地學系這一時期的畢業生。

「你就做個合聘者吧」
竺可楨在東南大學時有兩個得意門生:一位是中國地理學的開山大師、後來創辦了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的張其昀,另一位便是後來做過中央大學教務長的中國人口地理學的奠基人胡煥庸。

胡煥庸(1901-1998),1919年考入南高師文史地部第三班。次年,竺可楨來校任教。竺可楨對胡煥庸很是賞識,精心指導他和張其昀等6位同學翻譯了當曾任美國總統威爾遜的顧問的著名地理學家鮑曼的新書《戰後新世界》(《The New World》),並推薦給商務印書館出版,以此作為他們的畢業紀念。胡煥庸畢業後,又在竺可楨的幫助下,去法、德留學,攻讀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

1928年胡煥庸學成歸國。此時的竺可楨,既是中央大學地學系的主任,又是籌建中的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竺可楨認為大學和研究所都急需胡煥庸這樣的俊彥英才。如何發揮胡煥庸的作用,一下子倒成了竺可楨無法解答的難題。他只好叫胡煥庸自己作主:「你喜歡在哪邊工作就到哪邊去吧。」而此時,胡煥庸也正在左右為難:「一切遵從老師安排就是。」這樣一來,竺可楨就更犯難了:「魚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也,兩者必須兼得!」竺可楨一遍又一遍地念叨著「兩者必須兼得」,微微一笑,問胡煥庸:「你是不是既想到中央大學搞教學,又想到氣象研究所搞研究?」「是的,是的。」竺可楨緊接著又問:「可是你卻覺得既不能去中大,也不能去研究所?」「對極,對極!」竺可楨雙手一抬,愉悅地說道:「關鍵是要兩全齊美,這樣吧,你在兩邊工作,半天在系裡,半天在所里,工資各領一半,不偏不倚,你就做第一個合聘者吧。」胡煥庸聽完老師的話,不由笑了。

一年以後,竺可楨辭去了系主任的職務而去任氣象研究所所長,胡煥庸接替了系主任一職,並將「重心」逐漸過渡到了系裡;不過,師生兩人仍在繼續為「對方」工作,只是都變成「兼職」了。

❸ 211高校南京師范大學,是怎樣一所層次的大學

211院校南京師范大學到底好不好?它的實力怎麼樣?

南京六朝古都,龍盤虎踞,教育實力國內前3名,更是高校如雲,有985高校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有211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6所211大學,並且這兩所大學校區與南京師范大學離得比較近,老師曾去過南京師范大學的校園,景色宜人,網紅打卡地,有著“東方最美麗的校園”美譽,那它的實力到底怎麼樣?老師從高校實力、學科力量、招生分數3個方面詳細講解南京師范大學!

3、招生分數

不論高校實力強弱,我們也得看它們的招生分數,招生分數高,說明報考人數高,大家認可它;南京師范大學地理位置占優、綜合實力又強,招生分數並不低,老師舉幾個例子來看看!

2019年南京師范大學在安徽文科錄取最低分615分、理科604分;在河南文科錄取最低分599分、理科600分;在湖北文科錄取最低分589分、理科588分;在江西文科錄取最低分603分、理科592分;在河北文科錄取最低分624分、理科611分!

老師也簡單對比了陝西師大和東北師大的錄取分數,南京師范大學要比它們錄取分數稍微高些,不過老師要提醒大家的是師范大學招生批次有國家專項、地方專項、普通批招生,每批次招生專業也不同,比如2019年在安徽文科普通批招生專業有中國語言文學類、歷史學類、外國語言文學類、新聞傳播學類、工商管理類、漢語國際教育、法學等,報考時要看清專業!

以上便是老師從高校實力、學科力量、招生分數3方面來講解南京師范大學到底是怎樣層次的大學,可以說211院校南京師范大學地理位置較好、校園優美、學科實力強,值得考生報考!

❹ 江蘇大學有哪些大學

江蘇共有167所大學,名單分別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鹽城工學院、南京中醫葯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江蘇師范大學、鹽城師范學院、南京財經大學等...

熱點內容
中南財經審計研究生導師那個好 發布:2025-09-08 11:22:30 瀏覽:142
大學生就業文獻 發布:2025-09-08 11:16:05 瀏覽:893
大學城英語老師 發布:2025-09-08 11:12:04 瀏覽:778
大學生對旅遊的消費 發布:2025-09-08 11:08:39 瀏覽:467
大學生論文大學生情感 發布:2025-09-08 10:49:47 瀏覽:490
20歲的女大學生 發布:2025-09-08 10:48:27 瀏覽:430
成都大學附屬醫院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9-08 10:48:21 瀏覽:405
歐陽劍教授哪個大學 發布:2025-09-08 10:48:20 瀏覽:302
大學生網路借貸觀後感 發布:2025-09-08 10:47:42 瀏覽:72
大學生對互聯網創業 發布:2025-09-08 10:46:12 瀏覽: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