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建築學院系主任高教授
A. 戴復東的個人簡介
戴復東,1928年4月25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安徽省無為縣人)。其父戴安瀾是抗日將領,曾經參加東戰西征,陣亡疆場;妻吳廬生為大學時代的同班同學,同為中國一級注冊建築師。1952年7月畢業於南京大學建築系(現東南大學建築學院) ,和鍾訓正、齊康、郭湖生、吳貽康等人同學,師從中國現代建築學的主要奠基人劉敦楨、楊延寶、童寯,水彩畫大師李劍晨等人。畢業後任教於同濟大學,歷任同濟大學建築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先後擔任同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院長、名譽院長,同濟規劃建築設計研究總院總建築師和EAROPH地球東部區域規劃與住房組織副主席、美國高層建築與城市居住委員會北亞州地區副主席等職。
1984年他在美國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作訪問學者時,獲得貝聿銘華人學者獎學金的第一屆獎金,用這筆獎金,他單身乘公共汽車遍訪美國32城市,對其城市、鄉村,各方面環境獲得第一手感性資料。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建築思想、設計工程、人才培養方面都有卓越成就,對同濟大學建築學科的發展有重要貢獻。開展輕鋼輕板房屋體系的開發,可持續性發展及高科技化進行探索。
在學術上提出:「建築是生存與行為的人工與自然環境,宏觀、中觀、微觀應全面重視、相互匹配,著重微觀」的全面環境觀思想。他提出:「在設計中要崇尚「現代骨、傳統魂、自然衣」精神」。自己從事的每一項工程設計「都應爭取突出新意並使其具有創新精神」。同時,他提出:「我有兩只手,一隻要緊握世界上先進的事物,使不落後,另一隻要緊緊抓住自己土地上生長的、正確的、有生命力的東西,使能有根,抓住機會或創造條件,使兩只手上的精華結合起來,有可能出現好的作品」。
參加大型規劃二項,均獲一等獎;參加國內外設計競賽,獲一等獎4項;設計工程70餘項獲省部級獎2項。撰寫專著7部,論文107篇,譯書1部,並取得國家二項專利。現擔任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並任中國建築學會名譽理事、上海建築學會名譽理事。
B. 同濟大學建築設計專業有哪些知名校友
同濟大學建築設計專業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專業,培養了大量優秀的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許多知名校友在國內外建築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建築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以下是一些同濟大學建築設計專業的知名校友:
貝聿銘(Ieoh Ming Pei):世界著名建築師,美籍華人,被譽為「現代建築的魔術師」。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法國盧浮宮玻璃金字塔、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香港中銀大廈等。
馬清運:中國著名建築師,曾任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上海金茂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
陳一峰:中國著名建築師,曾任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上海大劇院、上海博物館等。
王澍:中國著名建築師,2012年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大陸建築師。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寧波博物館、垂直庭院公寓等。
張永和:中國著名建築師,曾任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上海新天地、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虹橋交通樞紐等。
劉力:中國著名建築師,曾任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上海科技館、上海磁懸浮交通示範線等。
曹曉昕:中國著名建築師,曾任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上海國際會議中心、上海國際賽車場、上海世博園等。
王路:中國著名建築師,曾任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上海圖書館等。
陳凱歌:中國著名電影導演,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系。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霸王別姬》、《無極》、《梅蘭芳》等。
朱錇:中國著名建築師,曾任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北京國家大劇院、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等。
這些校友在建築領域的成就,不僅為同濟大學建築設計專業贏得了聲譽,也為中國的建築設計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的代表作品,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上,都成為了城市的標志和驕傲。
C. 常青人物簡介
常青,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導師。以下是關於常青教授的詳細簡介:
教育背景:
- 1957年8月出生於西安。
- 先後畢業於西安冶金建築學院建築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及自然科學史所、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分別獲得工學學士、科學史碩士和工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 1991年起,在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擔任博士後、副教授、教授。
- 19952003年期間,擔任建築系副系主任。
- 2003年至今,擔任建築系主任。
- 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建築歷史學術委員會副主委、上海市政府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上海市建築學會理事、歷史建築保護學術委員會主委等職務。
- 1999年,擔任美國夏威夷大學客座教授。
- 2005年,成為瑞士蘇黎世高工建築系國際評估委員。
- 2009年,被美國建築師學會評選為榮譽會士。
學術成就:
- 主持了三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和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大課題項目。
- 領銜創辦了中國建築院系中第一個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
- 主持了許多重要項目,包括上海外灘源項目前期研究與概念設計、外灘輪船招商總局大樓保護與再生工程等,並獲得多項獎項,如首屆Holcim國際可持續建築大獎賽亞太地區金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等。
- 撰著和編著了多部作品,如《西域文明與華夏建築的變遷》、《中華建築志》等。
- 主講的上海市和國家精品課程,獲上海市高校教學名師獎。
常青教授在學術領域有深厚的造詣,是建築歷史與理論、歷史建築保護領域的知名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