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台魯東大學鋼琴老師
Ⅰ 誰知道煙台魯東大學音樂系的郭任遠
郭任遠教授的所作所為應該被評為2014感動中國第一人。有時不要人等走了,大家才想起他。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還有一方凈土在這里。
郭老先生於2014年2月28日上午仙逝,享壽87歲
郭老1927年生於香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高等藝術院校視唱練耳約會理事。早年在北平燕京大學音樂系學習,師從馬思聰,後赴法留學,畢業於巴黎音樂學院。回國後長期任教於沈陽音樂學院,1993年起直到逝世任魯東大學音樂教授。
1982年郭老的父母在香港逝世,留下200萬的遺產,郭老將大部分捐給全國多家音樂學院,並設立了郭任遠教育基金。郭老把一生的金錢和精力都獻給了學生和社會,他的妻子兒女都在國外,退休後,郭任遠每月有3000多元的退休金,再加上平時的授課費,生活可以過得非常舒適安逸,但他卻很吝嗇地生活著,把節余的錢捐贈給社會。在郭任遠家,除了鋼琴、電視、電冰箱、微波爐以外,就是書和樂曲。其中,400盒磁帶是他積攢了60多年的心愛寶貝。有人建議他,請個保姆照料生活。而郭任遠卻寧願自己照顧自己。
郭任遠吃飯比較簡單,飯桌上也見不到丟棄的一粒米、一丁點兒饅頭渣。夏天米飯餿了,他用涼水多淘幾遍,放進微波爐里熱一下接著吃。冬天,他把農村路旁丟棄的菜葉撿回來洗干凈照樣吃。這是郭任遠在60年代困難時期養成的習慣。紙箱上的膠帶封條通常用刀一劃就可以了,而他把膠帶輕輕地揭下來,慢慢地捲起來,收集起來貼樂譜用。
他的穿著也很簡朴,自己動手補衣服,雖有補丁卻很乾凈。走在校園里,從他的衣著打扮上,你很難看出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在許多人眼裡,郭任遠是個怪人,「他有錢,卻總愛穿打著補丁的衣服」。對此,郭任遠不以為然。他說:「我可不是故意這樣穿,而是不得不這樣。我現在身體大不如從前了,沒有更多的精力關照自己的穿著。好衣服需要保養,要掛好、洗好、熨好。現在我連拿衣服都費勁,覺得生活還是簡單點兒好。」其實,郭任遠不是沒有新衣服,每次參加音樂會,他都會穿上新衣服。
誰說小城沒有大師?真正的大師就是你從未曾有機會跟他交流,但他依然能夠影響到你,用他的行動,他的人格,他的精神......
3月2日下午,在魯東大學南區一套陳設樸素的居室里,兩束白色菊花靜靜地靠在一張小床上,相框里,一位穿著白襯衫的老者雙目緊閉,手指緊緊按住一排黑白鍵。
這是郭任遠一生重復最多的動作。2013年2月28日,這位中國視唱練耳界泰斗在煙台的家中去世。
郭任遠曾經教育出無數中國音樂界的優秀人才,一生為國家捐出幾百萬資產,但老人終其一生都過著勤儉樸素的生活。
2日下午,郭任遠老人的家中來了不少前來弔唁的學生和朋友。
這是一間看起來彷彿停留在幾十年前的客廳,除了兩架並排而立的雅馬哈鋼琴和兩架吊著的飛機模型,沒有幾件像樣的傢具,幾張課桌拼起的案頭上方,無數的舊磁帶、唱片和一摞摞樂譜擠在看上去站不穩的書架上。在另一件屋裡,老人的枕頭是自己縫的,衣櫃里的衣服和鞋子上也滿是補丁。
郭任遠人生最後的20年都是在這樣「極簡」的生活中度過的,「極簡」的另一面,是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給了音樂和孩子們。
「過完十五,他行動已經很不方便了,還在給學生們上課。」魯大學生李雪雙說,老人按琴鍵已經沒有力氣了,但他靠在鋼琴旁的一床被子上,斜著身子給孩子們上課。
「好像只要他活著,就得燃燒。」學生李莎說。
2月下旬,87歲高齡的郭任遠再也沒有力氣去摸鋼琴了。28日早晨8點半,郭任遠走完了一生。學生說,他臨走時臉上帶著笑容。
郭任遠的學生送來鮮花,為老師送行。
兒子>>父親內心強大,應該是幸福的
郭任遠的一生,有很多事被熟悉的人津津樂道,也伴隨著很多不解。1982年,父母給他留下200萬元的遺產,但是他前前後後把這些錢都捐給了各個音樂學院,魯東大學有多架鋼琴都是郭任遠捐助的。人生的最後幾十年裡,郭任遠的妻子跟隨兩個女兒都在美國生活,兒子也在澳大利亞,唯有他堅守著自己簡陋的小屋裡,陪伴著他的學生們。有很多貧寒的學生上郭任遠的課,都得到了他的資助。
3月2日,在父親的房間里,郭任遠的兒子郭強說起父親不住地流淚。「為了尊重父親,我失去了父親。」郭強說,自己的父親一生內心強大,堅持自己世界裡認為對的東西。他曾經想勸父親放棄這種堅持,跟他們團聚,停止教學過上有人照顧的生活,但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尊重父親。
「我覺得父親在自己的世界裡應該是感到幸福的。」郭強說。
學生>>不在意穿衣吃飯對學生卻很上心
在魯東大學的校園里,很多人都記得這個常常穿著補丁衣服的郭教授。「第一次見的時候,還以為是一個拾荒老人。」學生李莎說,當時郭老師請她幫忙翻譯一篇《國家地理雜志》上的文章,兩人由此成為忘年交。
在李莎的眼中,郭任遠穿衣、吃飯都很不講究,「有時候用牛奶泡點飯,放了很久的飯還在吃」。
他最講究的應該是學生們的音樂學習。「郭老師應該是很嚴厲的。」李莎說,郭任遠十分愛才,近20年來,無數的學生在他的教導下考上國內一流音樂名校。郭任遠十幾年的鄰居劉澤隆說,郭任遠常常深夜還在作曲。
80多歲的時候,郭任遠還在堅持鍛煉身體。「他是個對生命充滿熱情的人。」李莎說,郭任遠喜歡騎自行車,天好的時候,他常常在魯東大學南門前的路上一圈圈騎。
兒媳是他當年的學生,回憶起公公,她很感慨,「郭老師對我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做人方面的。」
傳奇的一生
1927年,郭任遠出生於香港一個大富之家,母親希望他學醫,1947年他考入香港大學醫學系。
但最終,郭任遠選擇了自己更愛的音樂。他先是在燕京大學音樂系學習,師從馬思聰,後赴法留學,在法國國立巴黎音樂學院與法蘭克音樂院學習視唱練耳、和聲與鋼琴。建國後,郭任遠先後在沈陽音樂學院任教幾十年,後來他又成為了魯東大學的教授。幾十年來,郭任遠一直是國內視唱練耳領域泰斗級人物。
Ⅱ 煙台魯東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有什麼專業
魯東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開設初中起點5年制專科小學教育、學前教育兩個專業;初中起點7年制本科小學教育專業。
魯東大學教師教育學院(Ludong University,School Of Teacher Ecation)設在魯東大學東校區。曾設於魯東大學蓬萊校區。學院是在蓬萊師范學校、萊陽師范學校的基礎上合並組建的。
學院現有小學教育系、學前教育系、教育技術系和學科課程與教學論部等4個系部。擁有小學教育、現代教育技術兩個方向碩士研究生專業,有小學教育、學前教育2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1038人,研究生67人。
其中小學教育專業為山東省應用型高水平建設專業和魯東大學特色專業。學院辦學條件優良,教學科研設施先進,建有創客實驗室、智慧教室、微課工作室、幼兒活動綜合訓練室、舞蹈訓練廳、電鋼教室和鋼琴房等教學場所,能夠滿足師范生專業技能培養需要。
教師教育學院以培養基礎師資為主要任務,全面實行「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秉承和發揚兩所中師的辦學優勢與傳統,培養信念堅定、基礎扎實、知識廣博、素質全面、技能嫻熟的小學教師和幼兒教師,逐步發展成為立足煙台、面向山東、全國一流的小學教師和幼兒教師培養培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