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四川大學何一民教授

四川大學何一民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9-09 11:20:56

『壹』 考研考川大真的很難么本科普通二本想考川大歷史學的研究

探討考研考川大是否真的很難,首先讓我們揭開四川大學的神秘面紗。作為教育部直屬的985、211高校,四川大學被賦予了國家在西部地區建設高水平研究型綜合大學的重任。坐落在被譽為「天府之國」的成都,這里不僅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更是學術與生活的完美結合。四川大學校園環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是理想的讀書治學之地。

四川大學的歷史與傳承也令人敬佩。自1875年創辦尊經書院以來,這里匯聚了眾多大師級人物,從歷史學家顧頡剛、文學家李劼人到物理學家吳大猷,無數的學術巨匠在此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包括朱德、楊尚昆、郭沫若、巴金等傑出人物也曾在這里求學。至今,四川大學仍是培養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重要搖籃。

在師資力量方面,四川大學更是匯聚了國內外頂尖學者。據統計,專任教師超過4500人,其中不乏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級教學名師等頂級人才。這些師資力量不僅在科研領域成績斐然,還在教學方面為學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是學院中的瑰寶。它不僅歷史悠久,還可以追溯到1875年的尊經書院。學院下設多個系,覆蓋了從考古到旅遊管理等多個領域。學院內還設有多個研究所和研究中心,致力於跨學科的研究與合作。在學術期刊方面,學院擁有《中國歷史學前沿》等高水平學術期刊,為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展示成果的平台。

對於考研者而言,四川大學的歷史學、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等專業無疑是一個吸引人的選擇。學院提供了從本科到博士的完整教育路徑,以及一系列專業方向供學生選擇。無論對中國儒學的深入探索,還是對考古學、世界史的學術研究,四川大學都能提供豐富的資源與指導。

考情分析方面,四川大學在歷史學、考古學等領域的招生情況展現出一定的競爭性。2020年的數據表明,錄取比例為1:1.2,總錄取人數為61人,最低錄取分數線為331分。這表明,雖然難度存在,但通過精心准備和努力,仍然有機會脫穎而出。

初試命題與參考書目的選擇對於考生來說至關重要。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等專業的初試科目與參考書目涵蓋了廣泛的知識領域,通過系統學習和准備,可以有效提升應試能力。此外,學院還提供了復試內容的詳細信息,包括個人陳述、專業知識問答以及專家現場提問等環節,旨在全面評估考生的專業素養和能力。

師資力量是四川大學的另一大亮點。學院內匯聚了一大批在各自領域內卓有成就的教授,如陳廷湘、何一民、霍巍等,他們不僅在教學上貢獻卓越,也在學術研究上取得了顯著成果。通過與這些學者的學習與交流,學生可以得到寶貴的指導和啟發。

綜上所述,考研考川大並非不可逾越的難題。通過全面了解學院情況、深入研究專業內容、積極准備考試,以及充分利用學院提供的資源,有志之士完全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學術夢想。在這個過程中,保持積極心態、合理規劃時間、注重學習效率是至關重要的。讓我們共同期待每一位努力的考研學子,勇敢地邁出這一步,追求知識的無限可能!

『貳』 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都有誰

蔡崇榜,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宋代史學。

陳廷湘,博士生導師,專門史,中國近現代史。

郭齊,博士生導師,歷史文獻學,朱熹詩文研究。

郭聲波,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歷史地理學。

何平,博士生導師,世界近現代史,史學理論,中西文化比較,現代化,國際關系。

何一民,博士生導師,城市史研究。

霍巍,博士生導師,漢唐考古,西南(包括西藏)考古,博物館學,文化人類學。

李文澤,博士生導師,歷史文獻學。

劉復生,博士生導師,宋史,西南民族史。

羅志田,博士生導師,中國文化史。

『叄』 中國傳統市井文化有哪些書籍有記錄

參考書籍
《中國文化史》 許樹安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中國文學發展史》 劉大傑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 夢 粱 錄 》 卷十九
《東京夢華錄》 卷八
《畫墁錄》 宋張舜民
《中國戲劇發展史綱要》 周貽白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72頁
《中國文化史綱要》 吳小如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市井》 周時奮 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年版
《中國城市史綱》 何一民 四川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中國城市歷史地理》 馬正林 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十八、十九世紀蘇州成的新興工商業團體》 邱彭生 台大文學院1990年

文章論文
傳統市井文化與現代旅遊文化緊密結合
市井文化下的中國傳統街區
中國市井文化與傳統曲藝
柳永詞與宋朝的市井文化

『肆』 研究辛亥革命的歷史學家有哪些

章開沅等。
新中國成立以後,最早研究辛亥革命並有論著發表者應推陳旭麓、李時岳版,權而李澤厚、張磊在孫中山研究方面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已經漸露鋒芒。
章開沅教授說,自己所起的作用,無非是建議並參與籌備首次全國辛亥革命學術會議而已。胡繩武、金沖及、龔書鐸、李文海、楊天石等一大批卓越學者,都與他共同為新中國的辛亥革命研究奠基,而一批批中青年才俊把辛亥革命研究推進到更高水平。
章開沅教授常說,後死者應該在回憶往事時有所自律。此次,他提及已故的林增平。兩人曾共同主編《辛亥革命史》三卷本,由於出版最早受到各方贊譽。「為這120萬字巨著所費心血最多的是他而並非是我,因為我從事國際學術交流佔去不少時間,而且在編寫初期一度為高血壓所困擾。他與我合作最久,情如手足,我不能埋沒他的勞績。」章開沅教授說,死者雖然無言,但事實客觀存在,在追述往事時必須觸摸一下自己的良心。

(摘自荊楚網)

熱點內容
冒充清華大學客座教授 發布:2025-09-09 17:31:20 瀏覽:91
西北工業大學一級教授 發布:2025-09-09 17:27:45 瀏覽:816
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 發布:2025-09-09 17:25:33 瀏覽:42
中山大學鍾智錦教授 發布:2025-09-09 17:11:09 瀏覽:323
東北財經大學研究生院導師 發布:2025-09-09 17:08:57 瀏覽:987
要加大學老師的好友嗎 發布:2025-09-09 17:08:20 瀏覽:580
雲南大學陳俊副教授 發布:2025-09-09 16:33:13 瀏覽:41
考研報考江蘇的大學多少錢 發布:2025-09-09 16:19:19 瀏覽:388
內蒙古大學在職攻讀博士 發布:2025-09-09 16:17:29 瀏覽:671
中南大學經濟學博士點 發布:2025-09-09 16:17:25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