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
① 2023美國工程院院士名單出爐,13位華人學者入選
2023年2月8日,美國工程院公布新一批院士名單,共106名新院士及18名外籍院士入選,其中13位華人學者嶄露頭角,榮登榜單。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榮譽,是工程領域頂尖專家的象徵,旨在表彰在工程研究、實踐或教育方面作出重大貢獻的傑出人士。新當選院士將在2023年10月1日的年會上正式任命。
本屆共有13位華人學者入圍,較去年的8位大幅增長,表現亮眼。張世富(Shih-Fu Chang)作為哥倫比亞大學的院長及教授,以其在多媒體搜索與檢索的貢獻,被提名。他的研究聚焦於多媒體內容分析、檢索與交互,以及關鍵領域如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為影像識別、多媒體知識構建、圖像取證及大規模多媒體數據索引等領域開辟了新理論、演算法與系統。
陳滬東(Chen,Hudong)是哈佛大學應用計算科學研究所的重要成員,他為格子波爾茲曼方法(LBM)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關鍵貢獻,尤其是在湍流模擬及其在汽車與航空航天工業的應用領域。
David Huang教授,作為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凱西眼科研究所的副主任與研究主任,因其開創的多維微米級光學成像技術,在眼病診斷與治療領域產生了革命性影響。
黃學東,IEEE/ACM院士,微軟首位華人「全球技術院士」與首席語音科學家,他的貢獻涵蓋了語音與語言技術、基於雲的智能系統開發等領域。
Liu, Yaoqi Joe是James Hardie Instries公司首席技術官,以其在多層聚合物光學薄膜產品開發與商業化的貢獻,以及全球創新推動,受到認可。
羅愛華(Luo, Alan)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與集成系統工程系的終身教授,他致力於輕質鋁、鎂與鈦材料的突破性研究及其在汽車應用中的先進製造工藝。
王茜(Qian Jane Wang)是西北大學機械工程系的終身教授,她對計算摩擦學在工業應用的貢獻,使她在摩擦學領域獲得榮譽。
徐隆亞(Longya Xu)曾在俄亥俄州立大學工作32年,他創立並領導了高性能電力電子中心,以其在航空航天與風力渦輪機高性能電機與變速驅動領域的貢獻,被提名。
薛捷(Xue, Jie)在思科系統公司擔任技術和質量副總裁,其在高可靠性網路產品開發與製造的工程領導地位,使他在工程領域脫穎而出。
余振華(Douglas C.H. Yu)作為台積電的副總裁,他在先進集成電路互連與微電子封裝技術領域取得的成就,使他榮登院士行列。
Zhao, Ji-Cheng (JC)是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系主任,他對計算合金設計、集成計算材料工程與工業產品中高通量方法的貢獻,使其在材料科學領域獲得贊譽。
黃維(Huang, Wei)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他在有機電子學與柔性電子學領域的創新與領導地位,使他在科學領域獲得廣泛認可。
曾凡鋼(Zeng, Fan-Gang)是加州大學歐文分校聽力研究中心的教授與主任,他的工作致力於改善聽力損失與耳鳴治療,以及促進工程專業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