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老師夏瓊辭職
Ⅰ 醫生辭職信走紅是怎麼回事
總結下來的主要抄的原因就是找不到對象。
Ⅱ 想考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應復習哪幾門課程
050302傳播學
01傳播理論
02廣告傳播
03廣播電視傳播
04網路傳播
05圖像與動畫設計
06媒介經營管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0法語或241德語
③606綜合知識(含法律、經濟、中國古代、現當代代表作家的經典作品,以及論說文、記敘文的寫作)
④808新聞傳播學基礎(含新聞理論、新聞業務、傳播學基本理論)
復試筆試科目:①傳播理論②廣告傳播理論與實務③廣播電視理論與實務④網路傳播理論與技術⑤圖像動畫設計理論與技術⑥媒介經營管理理論與實務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廣播電視概論、新聞學概論②廣告學概論、廣告策劃③廣播電視概論、電視攝像與編輯製作④網路傳播概論、計算機基礎⑤裝飾設計、色彩學⑥大眾傳播學、市場營銷學
★050323數字媒介
01 數字媒介技術與應用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0法語或241德語
③607計算機綜合知識
④809數字媒介傳播概論
復試筆試科目:
數字媒體技術基礎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大眾傳播學②多媒體技術基礎
606 綜合知識 (含法律 經濟 中國文學知識及基礎寫作)
周葉中主編《法律基礎》武漢大學出版社
呂有志 戴德錚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紹建主編 《大學語文》第三版 武漢大學出版社
808 新聞傳播學基礎
傳播學基本理論:郭慶光《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李彬 《傳播學引論》新華出版社
石義彬《批判視野中的當代西方傳播思想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
新聞理論:童兵《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一月第一版
李卓鈞《新聞理論綱要》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 2006年1月第6次印刷
李良榮《新聞學概論》復旦大學出版 2009年第三版第三次印刷
推薦參閱 :新聞業務:羅以澄 《新聞采訪學新論》武漢大學出版社
強月新 單波 《現代新聞寫作》安徽人民出版社
夏瓊 《新聞評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復試參考書目
新聞理論: 陳力丹:《輿論學—輿論導向研究》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方漢奇 《中國新聞事業簡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新聞業務:羅以澄 《新聞采訪學新論》武漢大學出版社
強月新 單波 《現代新聞寫作》安徽人民出版社
夏瓊 《新聞評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聞發展史
張昆《簡明世界新聞通史》 武漢大學出版社
方漢奇《中國新聞事業簡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中西新聞比較
童兵 《中西新聞比較輪》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單波 《20世紀中國新聞學與傳播學—應用新聞學卷》復旦大學出版社
李良榮 《西方新聞事業概論》 復旦大學出版社
新聞傳播史
丁淦林《中國新聞事業簡史》武漢大學出版社
張昆《簡明世界新聞通史》武漢大出版社學
廣告傳播理論與實務
姚曦 著 《廣告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
饒德江 《廣告策劃與創意》武漢大學出版社
張金海 《廣告經營學》武漢大學出版社
周茂君 《廣告管理學》武漢大學出版社
廣播電視理論與實務
王瀚東 主編《電視攝像的理論與實務》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蔡凱如 黃勇賢 《穿越視聽時空:廣播電視傳播輪》新華出版社
麥克奎恩 《理解電視》華夏出版社
網路傳播理論與技術
雷躍捷 辛欣《網路新聞傳播概論》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張海鷹 滕謙 《網路傳播概論》復旦大學出版社
王洪 魏惠琴 等 《計算機網路應用教程》機械工業出版社
圖像動畫設計理論與技術
趙農《設計概論》陝西美術出版社
陳英 《廣告策劃與設計》化工出版社
陳英《色彩構成》武漢大學出版社
媒介經營管理理論與實務
邵培仁 劉強 著 《媒介經營管理學》浙江大學出版社
Ⅲ 夏瓊的介紹
夏瓊,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負責新聞學專業的本科教學、研究生教育、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等工作。自1984年畢業於於復旦大學,就一直耕耘在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傳播學科的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上。近十餘年來主持或主要參加科學研究10多項,出版專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參加過新聞學專業自學考試的命題、評審工作,參與過湖北省部分省級和地方級媒體招聘考試的命題、評審等工作。曾蕕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及教學成果獎。
Ⅳ 武漢睛川學院是不是野雞學校
武漢晴川學院(原武漢大學珞珈學院)創建以來[1] ,秉承武漢大學優良辦學傳統,形成了「明體達用,抱璞開新」的校訓,積淀出了「仁愛天下,克難奮進」的學校精神;大力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和特色興校戰略,現設24個本科專業,7個專科專業,在校學生近萬人;堅持「三導向教育」(基礎知識目標導向、專業素養目標導向、社會能力目標導向),實施差異化培養,著力培養全面性、專業性、應用性和具有較強的從業能力、自我發展能力(「三性兩能」)的應用型人才,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院系設置
計算機學院
學科構架完整。計算機學院成立於2006年,現有二個一級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四個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軟體工程本科專業,計算機網路技術專科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專科專業。在校生849人,其中本科生529人,專科生320人。
師資力量雄厚。共享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的教學科研優勢、豐富的資源和雄厚的師資力量。現有專職和來自武漢大學本部計算機學院的兼職教師共有40多人,他們具有教授、副教授、講師職稱,或者具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
電氣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學院成立於2006年9月,現設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和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專業。目前共有在校生1000餘人,專職教師2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講師3人,助教7人,實驗師3人;從武漢大學等院校聘請的兼職教師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人。
管理學院
管理學院是原武漢大學珞珈學院經濟與管理學系與信息管理系於2015年11月經過整合調整後成立的學院。現設有會計學、財務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酒店管理、工程管理五個本科專業(其中工程管理專業2016年開始招生),以及會計、金融管理兩個專科專業(專科專業2016年開始招生),其中會計學為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管理學院設立了會計、財務管理、信息管理、酒店管理、工程管理5個系。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17人。
電子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成立於2006年,設有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機械電子工程三個本科專業和電子信息工程技術一個專科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餘人。現已成功申報信息與通信工程省級重點學科,並與武漢科技大學開展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工作,在全省獨立學院中尚屬首例。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簡稱外語學院)現開設有英語語言文學、翻譯、商務英語三個本科專業和一個商務英語專科專業,目前,在校學生共663人。同時,外語學院還負責全校大學英語的教學工作。外語學院共設有四個系部,分別為:英語系、商務英語系、大學英語部(系)和翻譯系(2016年開始招生)。
目前,全院共有教職工68人,其中教師60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講師20人、助教25人),除本學院專職教師外,我們還聘請一批武漢大學外語學院英文系和大英部的知名教授和富有教學經驗的老師承擔本學院的教學工作。
電子商貿學院
電子商貿學院現設有電子商務、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物流管理等四個本科專業和電子商務專科專業,全日制在校學生1637人。
傳媒藝術學院
傳媒藝術學院成立於2010年,現任院長為武漢大學夏瓊教授。現開設三個本科專業——新聞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其中,新聞學專業自2010年開始招生,目前在校生有261人;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從2011年開始招生,目前在校生有315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從2013年開始招生,目前在校生有118人。
公共課部
公共課部於2013年5月建立,由思想政治教研室、高等數學教研室、體育教研室、物理教研室共4個教研室組成,現共有38名專職教師,教授6名,副教授11名,講師13名,助教8名。2014年5月,成立了由夏建國教授擔任課部主任、唐五龍副教授擔任課部副主任的新的課部領導機構,原教研室主任繼續擔任現職。公共課部教學管理制度健全,執行效果好,年度內無一次教學事故,並定期召開教學工作專題會議,分析教學形勢,研究解決教學問題。
Ⅳ 武漢大學珞珈學院的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5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副高以上職稱的占教師總人數的39.2%;86.6%的教師具有碩士、博士學歷學位。擁有享受國務院及省政府津貼專家、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實驗室負責人、全國電子競賽委員會責任專家、湖北省「兩課」專家組負責人等30人。
武漢大學為珞珈學院的快速發展和高品質人才培養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學院堅持專家治學,各系主任由在武漢大學長期任教、管理經驗豐富的教授、博導擔任。
◆專業主幹課程由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及正、副教授主講。
◆武漢大學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圖書館、實踐教學基地等教學資源向珞珈學院學生開放。
◆武漢大學資深教授為報考研究生的學生提供指導,學生報考武漢大學碩士研究生,達到初試分數線,可優先錄取。
◆學生享受武漢大學黨團評優評先待遇,參加其各類校園科技文化活動。
◆武漢大學接受我院學生攻讀第二學位(在同類院校中獨一無二),辦學以來,有1200多名本科畢業生獲得武漢大學第二學位證書。對報考我院的高分考生,優先推薦攻讀武漢大學雙學位。
◆學院擬與武漢大學、湖北大學聯合開展專業碩士培養,優秀本科生可優先推薦。
學院積極選聘武漢大學的高職稱教授從事教育教學,引進的碩士、博士專職教師大多畢業於「985」、「211」重點高校。學院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按照「解放思想、激活人才、內穩外引、注重培養」的師資隊伍建設思路,大力提升教師教學水平與科研能力,實行青年教師導師制、優秀教師支持計劃,選送青年骨幹教師到武漢大學等著名大學開展學術研修、合作科研;完善教師使用機制,嚴格教師考評制度、職稱評審制度,開展青年教師講課競賽、教學質量評獎等工作,構建了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環境。 院系主任圖片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系主任-向鐵元 經濟與管理學系主任-歐陽電平 電子信息科學系主任-趙茂泰 信息管理系主任-張玉峰 計算機科學系主任-曹加恆 英語系主任-張伯香 新聞系主任-夏瓊 公共課部主任-夏建國
Ⅵ 武漢大學珞珈學院的院系設置
學院依託武漢大學優勢學科,堅持「整體規劃、發展內涵、凸顯品牌、凝練特色」的基本原則,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設置專業。現設英語系、新聞系、信息管理系、經濟與管理學系、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系、計算機科學系、電子信息科學系、公共課部等8個系(部);開辦21個本科專業。逐步形成了以管理學專業為主體,以工科專業為應用特色,注重發展文學、經濟學、藝術學的學科專業體系。 系 本科專業 電子信息科學系 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機械電子工程 信息管理系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 計算機科學系 物聯網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 經濟與管理學系 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物流管理
市場營銷、會計學、酒店管理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系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 英語系 英語、商務英語 新聞系 新聞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 計算機科學系
一、基本情況
學科構架完整。計算機科學系成立於2006年,現有二個一級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四個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軟體工程本科專業,計算機網路技術專科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專科專業。目前在校生849人,其中本科生529人,專科生320人。
師資力量雄厚。共享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的教學科研優勢、豐富的資源和雄厚的師資力量。現有專職和來自武漢大學本部計算機學院的兼職教師共有40多人,他們具有教授、副教授、講師職稱,或者具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
良好的實驗實習實訓條件。本系現有計算機軟體實驗室、電路與電子技術實驗室、數字邏輯實驗室、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室、微機系統與介面技術實驗室、網路技術實驗室、嵌入式實驗室;建立了校外實習實踐基地,以及可共享武漢大學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系列實驗資源並適應社會需求的實驗條件,為學生在軟體設計與開發、網路與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統、數字媒體技術、軟體測試、軟體項目與質量管理、物聯網工程、計算機管理與應用、學科大賽等方面創建和提供良好的條件。
人才培養的理念與原則: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原則是夯實硬體,立足軟體,軟硬結合。教學理念是強化基礎知識,重視試驗設計,創新應用技術。辦學理念是: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加強學科建設和實驗室、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注重實踐教學,加快建立一支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專業基礎扎實、綜合應用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強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學生工作的理念:以學生思想教育和管理為支撐,以實踐活動為載體,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通過開展種種主題教育活動,創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組織各類專業技術競賽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大學生業余科研項目、各類學科專業大賽、社會實踐和職業技術培訓,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性與就業能力。
二、榮獲主要的獎項與榮譽
1、本系榮獲湖北省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連續兩年榮獲學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獲得學校「先進分團委」,學校「大學生業余科研一等獎」,學校「青年教師講課競賽一等獎」,學校「優秀教案一等獎」等。
2、學生榮獲全國學科大賽的全國獎、省級獎合計55個獎項,指導教師獲得全國最佳指導教師獎和優秀指導教師榮譽合計51人次。其中:在2011、2012年的全國軟體設計大賽、全國信息技術大賽、全國軟體設計創業大賽中榮獲全國二等獎4項、全國三等獎8項、省一等獎6項、省二等獎11項、省三等獎11項等獎項;獲得全國軟體設計大賽湖北賽區優勝學校獎和全國信息技術大賽組織獎。
經濟與管理系
新聞系
新聞系成立於2010年,現任系主任為武漢大學夏瓊教授。現開設三個本科專業——新聞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其中,新聞學專業自2010年開始招生,目前在校生有261人;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從2011年開始招生,目前在校生有315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從2013年開始招生,目前在校生有118人。
新聞系依託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學科優勢,共享武漢大學新聞系豐富的教學資源和雄厚的師資力量,逐步建立和完善本系學科架構體系。目前,新聞系下設三個專業教研室:新聞學教研室、播音與主持藝術教研室、廣播電視編導教研室。各專業以新聞學、傳播學和社會學為主要手段,培養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能從事新聞采訪、編輯、寫作、評論、攝影、節目主持、采編等工作,熟練運用現代傳播技術從事新聞傳播活動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新聞系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注重學生思想道德和專業素質的培養,在校生現已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學生積極參與校內外各項新聞專業實踐活動,並在學院多項活動中取得良好成績。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系
信息管理系
信息管理系成立於2006年,現有兩個本科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和一個專科專業(電子商務),其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開設於2006年,電子商務專科專業開設於2008年,2010年電子商務本科專業獲批。全系現有全日制在校生732人。
本系依託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豐富的學科資源和雄厚的師資力量等教學科研優勢,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通過優秀人才引進專職教師和來自武漢大學本部信息管理學院的兼職教師共20多人。他們具有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教授、講師職稱,或者具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
本系遵循「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服務社會」的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的管理理念,力求科學的教學與管理。我系組建了以水平較高的博士生導師及正、副教授為主的教學管理團隊,建立了較完備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努力構建課堂教學、上機實驗、課外實習相結合的教學體系,推廣現代化、多元化教學方法和手段,積極開展先進榜樣學習、英語四級備考、學科競賽、考證考級、名師與企業家講座、考研輔導、就業指導、文藝藝術體育競賽等全面素質培養,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專業基礎扎實、綜合應用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創新型高級專門人才。
2010屆畢業生英語四級一次通過率76.1%,居全院第二,累計通過率為83.6%,英語六級通過率為31%;2011屆畢業生,英語四級一次通過率67.3%,居全院第一,累計通過率為75.9%;2012屆學生,四級一次通過率57.4%,居全院第二,英語四級累計通過率為97%。
三屆畢業生共20餘人考取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上海社科院、福州大學等國內外高水平大學的研究生。2010屆5名畢業生攻讀研究生,其中國內讀研3人,出國讀研2人。信管專業2011屆9名畢業生攻讀研究生,考研錄取率達到16.7%,居全院第一。信管專業2012屆6名畢業生攻讀研究生,居全院並列第一。
學科競賽取得優異成績,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4名學生獲得三等獎;在「全國第三屆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意創業創新』挑戰賽」湖北賽區比賽中,5個小組16人全部獲獎,其中一等獎1組2人,二等獎2組7人,三等獎2組7人;在「第三屆湖北省『技能狀元』選拔賽」中,吳瑞思獲省級二等獎,並獲得了省婦聯授予的「巾幗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孫江濤獲省級三等獎。
2010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5%;2011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8%,2012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5.7%,信息管理系被學院授予2011屆、2012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信息管理系各屆畢業生均通過論文答辯。4名學生榮獲「學院優秀論文」;3名學生榮獲「省級優秀論文」。
數字時代全球信息化發展迅速,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國家制定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建設「教育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目標,信息管理和電子商務職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信息管理系將不斷加強專業建設,提高辦學質量,為國家經濟建設和信息化建設培養更多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電子信息科學系
電子信息科學系成立於2006年,設有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兩個本科專業和電子信息工程技術一個專科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餘人。育人理念:我系以「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為人才培養目標,長期堅持以學風建設和學科建設緊密結合,形成了「注重基礎、突出能力、追求創新」的教風和學風。根據學院中長期發展規劃和自身特色,努力構建理論教學、專業實驗、校外實習相結合的教學體系,優化推廣現代化、多元化教學方法和手段,積極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具有專業理論基礎扎實、實踐動手能力強的綜合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師資隊伍:我系堅持專家治學,由在武漢大學長期任教、管理經驗豐富的教授擔任系主任。依託武漢大學豐富的學科資源和雄厚的師資力量等教學科研優勢,聘請了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知名教授和富有經驗的名師承擔主要主幹課程,同時採取「依託、引進、培養」相結合的方針,實行積極的人才引進和培養政策,已形成了一支職稱、年齡、性別、學歷和學緣結構較為合理、教學水平較高的穩定的教師隊伍。目前共有專職教師2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人,講師11人,助教6人,專職實驗員2人。教學管理:我系目前建立了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和電子信息工程教研室、通信工程教研室、電子線路教研室3個教研室。電子實驗教學中心現有物理實驗室、基本技能實驗實訓室、模擬電路/數子電路實驗室、通信原理/高頻電路實驗室、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實驗室、EDA實驗室/單片機實驗室等基本教學實驗室;與國際著名的TI公司一起,創辦的「武漢大學珞珈學院-TI公司單片機聯合實驗室」;專門用於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的創新實驗室;以及與武漢肯納電子有限公司等建立的4個實習實訓基地。電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主要負責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建設,並承擔信號與信息處理系列課程和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的建設;通信工程教研室主要負責通信工程專業的建設,並承擔現代通信系列課程和高頻電路精品課程的建設;電子線路教研室主要負責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建設,並承擔電子技術系列課程建設和電賽培訓等工作。學生管理:我系有一支對學生有愛心、責任心強、業務能力突出的學生管理工作隊伍。現有主管學生工作的黨總支書記兼系副主任1人,學生黨支部書記1人,學生分團委書記1人,輔導員6人,教學秘書1人。本著「服務學生成人成才」的工作目標,遵從「嚴要求、重教育、多引導」的工作方法,積極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自我發展。堅持「以生為本」,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素養。多年來,在思想教育、學風建設、學生服務和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教學成果:自建系以來,團結務實的電信師生在執著勤勉中砥礪前行,屢創佳績。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成績年年攀升,獲獎等級和獲獎人數連續4年居全省獨立學院前列。其中,在首次參加的2010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榮獲3組湖北賽區一等獎,位列全省獨立學院第一;在2011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榮獲2組一等獎、2組二等獎、5組三等獎,繼續位列全省獨立學院之首;2012年,榮獲3組省一等獎,2組省二等獎,6組省三等獎的驕人戰績;2013年,我系共獲得1組全國一等獎,1組省一等獎,3組省二等獎,6組省三等獎,同時還取得2013年湖北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高職高專組TI杯,獲獎等級和獲獎人數繼續位列全省獨立學院之首,並在湖北省65所參賽高校中位列第8位。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上線率逐年上升,2010屆、2011、2012屆畢業生考研上線率分別為14.1%、14.8%、15.2%,2013屆再創新高,上線率達到17.2%。多名學生考取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蘭州大學、重慶郵電學院、西安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全國知名院校的碩士研究生。研究生錄取人數多次位列全院第一。畢業生的質量也在逐年提高,四年來共計10多位畢業生獲評省級優秀學士學位論文。在2012屆省級優秀學士學位論文評選中,珞珈學院有6篇學士學位論文被評為省級優秀學士學位論文,其中我系獲獎數為4篇,佔全院總數的三分之二。2013屆珞珈學院共有11名學生畢業論文獲省級優秀學士學位論文,獲獎數量位居省內同類院校前列,其中我系獲獎數繼續保持為4篇,繼續保持全院領先。除此之外,在2011、2012連續兩年的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電信系多位同學榮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一、二等獎。畢業生英語四級累計通過率超過93%。就業形勢良好,連續四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5%左右,2013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7.88%;多名畢業生在國際、國內知名企業高薪就業。思政教育和各項組織工作突出,2011年系學生黨支部榮獲湖北省教育廳、省高工委高校「兩訪兩創」活動「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3年我系榮獲湖北省教育廳、省高工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基層單位」榮譽稱號;並在2011年和2013年連續兩次榮獲「全國電子設計大賽湖北賽區優秀組織獎」。2013年,我系在珞珈學院首次績效考核中獲評「優秀系(部)」。
英語系
概況:武漢大學珞珈學院英語系成立於2008年。現在開設有英語語言文學(本科)和商務英語(專科)兩個專業,在校學生共800餘人。同時,英語系還負責全校大學英語的教學工作。英語系設立的教學機構有英語專業教研室、商務英語教研室、大學英語教研室和英語電教中心等。英語系秉承 「育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和「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方針,大力培養文化素質高、英語基礎好、動手能力強的涉外型英語應用人才,特別強調學科專業、師資隊伍和教學配套設施的建設,緊密依託並充分利用武漢大學外語學院的教學資源優勢。目前,全系共有教職工50人,其中教師43人(教授2人、副教授7人),另外,我們還聘請一批武漢大學外語學院英文系和大英部的知名教授和富有教學經驗的老師承擔本系的教學工作。
英語專業(含語言、文學、翻譯、商務、教育等方向):英語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較高文化素養和扎實英語語言基礎的,能在外事、經貿、商務、金融、法律、科技、文化、新聞、教育、旅遊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工作的復合型、涉外型、實用型英語人才。學生應具有熟練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對主要英語國家的歷史、政治、經濟、外交、社會、文化等方面有較廣泛的了解,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具備第二外語的一定的實際應用能力以及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英語專業課程分為英語專業技能、英語專業知識和相關專業知識三種類型,一般均以英語為教學語言。三種類型的課程如下:英語專業技能課程:指綜合訓練課程和各種英語技能的單項訓練課程,如:基礎英語、聽力、口語、閱讀、寫作、口譯、筆譯等課程。英語專業知識課程:指英語語言、文學、文化方面的課程,如:英語語言學、英語詞彙學、英語語法學、英語文體學、英美文學、英美社會與文化、翻譯理論與技巧、西方文化等課程。相關專業知識課程:指與英語專業有關聯的其他專業知識課程,即有關經貿、法律、管理、新聞、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課程。
商務英語專業(專科):商務英語專業主要為外貿公司(部門)、國際物流公司、外國駐華商務機構和外商在華投資企業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較強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掌握國際商務知識,具有較強專業技能,能夠從事商務活動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主要開設的課程有:英語(精讀、聽力、會話、閱讀、寫作)、英漢互譯、商務英語、國際貿易實務、外貿英語函電、市場營銷學、國際商法、商務談判、電子商務、計算機應用等。
大學英語教學:大學英語為我校公共必修課。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聽、說、寫、譯能力,使他 們能用英語交流信息。大學英語教學應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掌握良好的語言學習方法,提高文化素養,以適應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根據大學英語改革的重點是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的思路,我們組織老師大力開展網路教學、多媒體教學、課外閱讀輔導等教學方式的改革探索,積極建設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為全面提高我校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而努力。
師資隊伍:英語系的師資隊伍由兩部分教師組成:一部分是我們的專職教師隊伍;一部分是我們聘請的兼職教師隊伍。我們的專職教師隊伍現有教師4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我們每年聘請大約20餘人的兼職英語教師。他們主要來源於武漢大學外語學院的英文系和大英部。我院英語專業的主幹課程和高年級課程主要由武漢大學外語學院英文系的教授、副教授擔任。我們的專、兼職教師都能夠嚴格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做到備課認真、講解熟練、重點突出、答疑耐心。同時他們還應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語言綜合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教學方法:雖然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有多種途徑,但我們認為以下的原則應該是共同的:(1)教學方法的改革應著眼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應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在外語教學中模仿和機械的語言技能訓練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批評和論辯的能力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法,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注意培養學生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獨立學習的能力。(3)將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課堂教學重在啟發、引導,要為學生留有足夠的思維空間;課外活動要精心設計,要注意引導,使其成為學生自習、思索、實踐和創新的過程。因此,我們提倡以啟發式、討論式為主的交際法教學,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課堂討論、讀書報告、演講比賽、翻譯習作、自主學習等活動,鼓勵學生在活動中質疑、辯論,融聽、說、讀、寫、譯為一體,這不僅有利於學生更完善地掌握語言技能,而且還有利於鍛煉和提高他們的獨立工作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廣播、錄音、投影、電影、電視、錄像、計算機、多媒體和網路技術的利用和開發為外語專業教學手段的改革提供了廣闊的前景。這些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大都具有圖、文、聲、像並茂的特點,使學生的各種感官受到刺激,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更有利於他們語言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網路技術發展帶來的契機,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學習、主動式學習的方向發展。我們的具體做法是:鼓勵學生利用已經十分普及的MP3(MP4)和現成的英語錄音資料進行大量的聽力練習,並規定學生定期、定量地反復收聽並記錄下所聽的錄音語言材料,定期參加聽力考試,以提高聽力水平。利用各種英語錄像及電影教學片,組織音像教學和課外英語實踐活動,營造英語環境,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和用英語思維的能力。我們還積極開發各種英語教學軟體,並配備語言實驗輔導員,使學生能在計算機實驗室進行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技能訓練。建立英語學習網站,下載網路上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料,以便於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英語學習。
開展英語第二課堂教學:要使學生真正能用英語進行交際,除課堂教學外,還必須創造能讓學生進行英語交際活動的條件。因此我們充分利用學校的現有條件,積極組織英語晚會、朗誦比賽、書法比賽、演講比賽、戲劇表演、寫作比賽以及英語角等第二課堂教學,從而營造起一個生動活潑的外語環境,為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學院名稱院系分布計算機科學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
設有物聯網工程、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統專業方向。
軟體工程(本科)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科)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科)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系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 電子信息科學系通信工程(本科)
電子信息工程(本科)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科) 經濟與管理學系國際經濟與貿易
財務管理
會計
物流管理專業
市場營銷
酒店管理 信息管理系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本科)
電子商務(本科)
電子商務(專科) 新聞系新聞學(本科)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藝術本科)
廣播電視編導(藝術本科) 英語系 英語(本科)
商務英語(專科)
Ⅶ 你上次是因為什麼而下定決心離職的
說來話長,小可我上家在一創業公司打拚,讓我毅然決然離開那裡的原因是:老闆不聽勸。這個原因看起來很可笑,你掙你的工資,你干好你的活便罷了,哪有管老闆聽不聽你的,這不是二百五么?!這就是性格了,我總覺得要忠人之事,也就是把老闆的事業當成自個的事,當然這樣的性格也讓老闆多少對我器重有加。他委派灑家獨當一面,也信任的給了一定程度的財權。
我就一二再,再而三推心置腹的跟他聊,他也懂,只是事情發展變化的不是他想改變就改變的。之後,就是焦頭爛額的一攤子事了,這時候必須同舟共濟,所幸老闆心理承受力強,還能不亂方寸,這點也是我佩服他的。我想過了,等老闆脫困了,我就離開。
事情總算過去了,老闆還要繼續上馬第二個這樣的大項目,我就公開提出意見反對了。我覺得這樣做會把公司陷入泥潭,既然他那麼有主意,我就眼不見心不煩,一張票就飛回來了。
Ⅷ 夏瓊的工作經歷
1984年8月至今武制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2000年作為訪問學者在德國杜伊斯堡大學做為期3個月的訪學。
2006年晉升為教授。
2005年至今,擔任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