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教授有哪些
『壹』 復旦大學幾位網紅教授是誰
復旦大學幾位網紅教授如下:
1、王德峰教授
B站新晉頂流王德峰,人稱「哲學小王子」。復旦哲學教授,短短2天漲粉20萬,播放量近470萬。王德峰,1956年10月出生於江蘇泰縣,曾任復旦學院副院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研室教師及「當代外國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研究員。
兼任美學教研室主任。王德峰1982年7月於復旦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1982年至1987年在上海譯文出版社任哲學譯著編輯。1987年9月起在復旦大學哲學系攻讀哲學碩士學位。1990年畢業後留校任教。王德峰的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意義、當代藝術哲學。
4、梁永安教授
梁永安成了「網紅教授」,他在抖音有20多萬粉絲,讓互聯網平台成為年輕人的「人生公開課」。一條條短視頻,是他寄給後浪們的「成長信箋」:到底要選擇愛一個怎樣的人?如何面對父母「催婚」?畢業後留在大城市還是回老家?選擇喜歡的工作還是選擇高薪的工作。
梁永安絲毫不介意「網紅教授」的標簽。「只要不是為了一味吸引眼球,製造流量和熱點,就沒問題。我所做的,只是為許多問題提供多一個視角,多一個觀點。就像在完成一幅拼圖,我們在其中加一塊,這個廣闊世界的全景就更加多彩。」
最近,他有好幾本新書出爐,《梁永安:愛情這門課,你可別掛科》《梁永安的電影課》《工作之苦》等,借著文學、電影、攝影,他談的還是年輕人的工作、生活、自我、情感等現實話題。
『貳』 復旦大學教授名單
復旦大學擁有一批傑出的教授,以下是一些教授名單:
- 生物學:車靜光
- 物理學:陳灝、黃吉平、石磊
- 心理學:金曉峰、楊中琴
- 統計學:李世燕
- 生物化學:馬世紅
- 物理化學:馬永利
- 材料科學:沈建
- 環境科學:盛衛東、韋紅
- 機械工程:王迅、王磊
- 數學:吳義政、李大潛
- 歷史學:吳永時、任遠、蔣最政、葛劍雄
- 教育學:周磊、史正富
- 經濟學:周魯衛、楊金水
- 化學:資劍、吳長勤
- 哲學:王德峰
- 社會學:彭希哲、童兵
- 政治學:孫時進
- 文學家:梁鴻、李娟
- 生物學家:趙東石
這些教授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為復旦大學的學術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叄』 復旦大學有什麼傑出的教授嗎
1. 復旦大學擁有一批傑出的教授,其中包括陳建功、蘇步青、周同慶、郭紹虞、盧鶴紱、周谷城、陳望道等一級教授。
2. 復旦大學,通常簡稱為「復旦」,坐落於中國直轄市上海。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重點大學,復旦是直屬於中央的高等學府,以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著稱。學校的建設和管理得到了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復旦被納入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名單。
3. 復旦積極參與國家教育改革項目,如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橘亂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等。同時,學校也是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的成員,以及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一部分。
4. 復旦是多個國際高等教育組織的成員,包括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九校聯盟、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亞洲校園、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等。
5. 復旦的歷史可追溯至1905年創辦的復旦公學,它是中國較早的民間創辦高等教育機構之一。上海醫科大學的前身是1927年創建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這是中國自主創辦的國立高等醫科院校。2000年,復旦與上海醫科大學合並,成立了新的復旦大學。
6. 截至2022年10月,復旦大學擁有邯鄲、楓林、江灣、張江四個校區,總佔地面積約為243.72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為242.53萬平方米。學校下設有35個直屬院(系)和18家附屬醫院(包括2家籌建中的附屬醫院),開設了80個本科專業。
7. 復旦的在讀學生包括15164名普通本科生,34618名研究生(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大陸、港澳台學生),以及2535名學歷留學生。
8. 復旦的師資力量雄厚,擁有3602名教學科研人員。這些教授和研究人員在各自領域內取得了顯著成就,為學校的學術研究和教學質量提供了堅實保障。
『肆』 復旦有哪些好老師
復旦大學,作為中國頂尖學府,擁有眾多才華橫溢、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他們不僅在學術領域獨樹一幟,更以獨特的教學方式和人生洞見影響著無數學子。今天,就讓我來分享幾位復旦校園里的璀璨明星,帶你領略他們的課堂魅力和智慧火花。
哲學王子王德峰,哲學系的重量級人物,外號"哲學王子",任重書院院長。復旦流傳著一個傳奇:大學四年,怎能不聽一次王老師的講座?特別是對於新生,王德峰的《哲學導論》和《藝術哲學》課程,如同打開哲學之門的鑰匙,讓人在智慧的海洋中深思。他的課堂,是探尋智慧的殿堂,不容錯過。
陳果女神,思修課女神級人物,她的課堂總是座無虛席。陳果老師的講座深入淺出,從"好奇心"到大學的意義,再到道德和愛情,她的學術型雞湯讓人沉浸於真善美的世界。從懵懂大一到成熟大四,她的課程總能觸動人心,讓人感慨萬分。
龔金平老師,文藝男青年的代表,他的《當代電影美學》課程輕松有趣,通過電影解析,帶你領略電影藝術的深邃。聽他的課,你會發現自己對電影的理解從水滴升華為大海。
沈奕斐老師,社會學領域里的愛情與家庭專家,她的《透過性別看愛情》講座極受歡迎。沈老師的婚姻與家庭課程,結合個人實踐,讓人在成長中反思,為未來的生活提供寶貴啟示。
徐珂老師,社會學副處長,他的課堂富有啟發性,善於引導思考和批判。他的《社會學導論》讓人領略學者氣質,理解通識教育的真諦——發現未知,尊重差異。
陳思和教授,中文系的瑰寶,他的《現當代文學史》課猶如歷史畫卷,讓人感受文學大師的魅力。他的課堂,是青春記憶里最美好的風景。
陳碩副教授,經濟學課堂上的一股清流,他不僅教授知識,更傳遞學術精神,讓人對學術研究充滿敬畏。
其他老師,如張汝倫的《康德純粹理性批判》、馮平的《人生哲學》等,每位都有獨特的魅力和深刻的見解,展示了復旦大學的學術廣度和深度。
離開校園,走入社會,我愈發懷念那些大師的課堂,那裡是知識的海洋,也是理想的燈塔。正如papi醬所說,學校雖非象牙塔,卻能孕育自由的思想。復旦的教誨,讓我們明白,要做一名真正的求道者,追求真理,堅守理想。
遺憾的是,青春的熱血與理想,有時只能在回憶中找尋。但那無盡的知識探索和思想碰撞,將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中,成為我們人生道路上的一盞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