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教授陳世雄
⑴ 原始戲劇思維及其當代變體是什麼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302/20/4310958_191202334.shtml
【原文出處】《戲劇藝術》(滬)1994年03期第4-11頁
【作者簡介】陳世雄廈門大學教授
【內容提要】本文以西方人類學家對原始思維的研究和作者本人對戲劇思維的研究為基礎,首次在戲劇學領域提出了「原始戲劇思維」的概念,分析了它的基本特徵,進而指出二十世紀西方劇壇存在著一種向原始的思維方式回歸的趨勢,文章對「後現代戲劇」一詞的界說提出了質疑,剖析了後現代戲劇的實質。
回顧二十世紀藝術發展史,有一種趨勢值得我們注意,這就是有一部分藝術家崇尚原始藝術風格,自覺地向原始的思維方式復歸。如果說這一趨勢是在繪畫領域初露端倪,早在十九世紀末就產生過以亨利?梭羅為代表的「原始畫派」,那麼,它最典型的體現大概是在戲劇領域了。「殘酷戲劇」的始作俑者阿爾托對原始文化極為興趣,曾經作為唯一的外國人參加印第安人圍繞仙人球的禮拜儀式,撰寫了題為《印第安人文化》的論著;他創造「殘酷戲劇」的實踐,實質上是向原始戲劇的回歸。「質朴戲劇」的創立者格洛托夫斯基繼承了阿爾托的遺產,明白無誤地宣稱「我們正進入阿爾托時代」①。提倡觀眾參與的英國大導演布魯克和以研究戲劇人類學、倡導「環境戲劇」著稱的美國戲劇家謝克納,以及將宗教儀式引入劇作的荒誕派劇作家日奈等人,都非常鮮明地表現了向原始思維方式復歸的趨勢。
那麼,這一趨勢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它是一種偶然現象還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它的出現說明了什麼?這些問題無疑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一原始戲劇思維
在所有原始的摹仿藝術中,戲劇可以說是最早的。對此,人類學家、藝術史家們已經達成共識。芬蘭學者希爾恩認為,原始部落的啞劇和啞劇似的舞蹈「確實在書寫發明之前很早就有了……也許它比語言本身還要古老。」②我國學者朱狄在談到歐洲史前岩畫描繪的原始人披著獸皮偽裝狩獵的情景時指出:「由於人扮演了一個與自己完全不同的角色,這個角色並不是固定的,今天可能是鴕鳥,明天可能是羚羊,因為狩獵者必須克服自己的行為習慣而盡力模仿他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行為習慣,所以最早的戲劇由狩獵啞劇中產生出來,這種推斷是很有理由的。最早的戲劇沖突不是人與人的沖突,而是人與獸的沖突……真正的狩獵行為可能要延續幾天,但在原始的狩獵啞劇中,演員必須對整個狩獵行為進行壓縮……從而造成了現實世界與戲劇世界的分離。假如動作是一切戲劇的基礎這句話仍然是對的話,那麼戲劇的基礎也就是啞劇。人與獸的戲劇沖突是意志的沖突,動作的沖突,它缺乏的僅僅是語言,因此,戲劇的堅實基礎早在史前時代就作了最充分的准備。後來的一切僅僅是這個基礎的發展而已。」③這段話是對原始戲劇思維的一個極好的注腳。
為了進一步理解朱狄的這一段論述,讓我們看看人們經常引用的印第安人野牛舞的例子:
跳這種舞的目的是要迫使「野牛出現」……大約5個或15個曼丹人一下子就參加跳舞。他們中的每個人頭上戴著從野牛頭上剝下來的帶角的牛頭皮(或者畫成牛頭的面具),手裡拿著自己的弓或矛,這是在獵捕野牛時通常使用的武器……這種舞蹈有時要不停地繼續跳兩三個星期,直到野牛出現的那個快樂的時刻為止……當一個印第安人跳累了,他就把身子往前傾,作出要倒下去的樣子,以表示他累了;這時候,另一個人就用弓向他射出一枝鈍頭的箭,他象野牛一樣倒下去了,在場的人抓住他的腳後跟把他拖出圈外去,同時在他身子上空揮舞著刀子,用手勢描繪剝皮和取出內臟的動作,接著就放了他,他在圈裡的位置馬上就由另一個人代替,這個人也是戴面具參加跳舞……④列維——布留爾在引用這一例子時加了這樣一段評述:
這是一種戲劇,或者更正確地說,是描寫野物和它在落到印第安人的手裡時的遭遇的啞劇。由於原始人的思維不把形象看成是純粹的簡單的形象…——對他來說,形象是與原本互滲的,而原本也是與形象互滲的,所以,擁有形象就意味著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佔有原本。這種神秘的互滲也構成了上述行動的效力。⑤
無須列舉更多的例子(類似的例子幾乎可以在所有原始文化研究的著作中找到),什麼是原始戲劇思維的基本特徵,已經可以看得相當清楚了。
第一,假定性意識與類比思維的統一。原始戲劇思維已經具有戲劇思維最重要的特徵,這就是自覺的扮演意識,或者說假定性意識。在野牛舞中,參與者清醒地意識到舞蹈中的「野牛」是自己的夥伴扮演的,並不是真正的野牛,因此,向他射出的箭必須是一枝「鈍頭」的箭而不可以用真正的箭。當「野牛」倒下後,對他揮舞刀子、剝皮、掏出內臟的動作都只能是虛擬的。在這一點上,原始啞劇和狹義的高級形態的戲劇並無本質上的區別。
另一方面,原始戲劇思維又是受原始思維支配的,具有原始思維的特徵。「原始人是巫術地解釋他們對外部世界和自己能力的掌握的」⑥,因此,上面提到的野牛舞首先是巫術,其次才是啞劇或舞蹈。正如普列漢諾夫所說,「北美洲的紅種人跳自己的『野牛舞』,正是在好久捉不到野牛而他們有餓死的危險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不論是『野牛舞』或者是在動物出現時開始的狩獵,都不能看作是娛樂。在這里舞蹈本身就是追求功利目的的活動,並且與紅種人的主要生活活動密切聯系著。」⑦因此,野牛舞中的戲劇因素是融化在巫術中的。如果說野牛舞體現了原始戲劇思維,那麼這種思維和巫術思維一樣,具有原始思維的性質。
⑵ 文藝學考研那個學校好
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南開大學\華東師范專大學\南京師范大學/這幾所學校屬文藝學最棒. 你說的學校,說實話.非常一般 去哪個都一樣 如果硬要去一個 前者稍微好一個.我說的對不對 你去過再和其他的對比下自然明白了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⑶ 陳世雄的介紹
陳世雄,1944年生,現為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戲曲學會理事、中國戲劇文學學會理事、中國田漢研究會理事、福建省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等。研究方向為戲劇理論、俄羅斯與歐美戲劇、閩台地方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