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北京大學教授說過

北京大學教授說過

發布時間: 2025-09-12 09:55:22

Ⅰ 北大教授丁延慶的一段吐槽女兒的視頻火了,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嗎

據媒體報道,2021年5月,北京大學教授丁延慶的一番話火爆了網路,丁延慶在講到自己女兒成績的時候說到是一團糟,但是丁延慶表示打造孩子終身發展的素質,營造良好的親子關系,比一時的成績更為重要。而這番言論也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網民的關注與討論。

部分網民們認為,有些父母過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這實際上也是一種畸形的心理;也有部分網民們認為,讓孩子成長的根本意義在於是讓孩子快樂成長。那麼筆者是否能夠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呢?筆者認為這是可以的。

一、不應該將自己人生的意義寄託於子輩

最後筆者認為孩子的成長,他應該是一個快樂的成長,而不是在堆載學習資料以及興趣班之中的束縛的成長。

每一個人都想成為聚光燈下的主角,但是實際上坐在一旁默默鼓掌又何嘗不好呢?因此不要對自己的孩子施加過大的壓力。

Ⅱ 北大教授王守常先生:何為中國中國的智慧到底是什麼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長王守常先生的講座《中國的智慧》,為我們解讀了「中國」和「中國智慧」的深層含義。

「中國」最早的概念是「中央之國」的意思。《戰國策》中提到,中國是聰明睿智、萬物財用、聖賢教化、仁義施行、詩書禮樂、異敏技藝、遠方觀赴、蠻夷義行的所在。這說明,「中國」不僅僅是指地域,更是一種文化、文明的概念。

王守常先生希望我們建立對「中國」最深概念的認識,即「文化和文明」。理解「中國」之後,我們能更好地理解「中國夢」。還原「中國」的概念到中國文化中,強調「中國」的核心在於文化和文明。

《易經》中的「道與器」概念,是中國文化的核心。道是萬物之本,是規律、道德;器是具體的方法。兩者的關系是「道在器中,以道御器」。理解「道」與「器」的區別,意味著在生活中多用「道」,而不是過多地思考「器」。

中國傳統智慧中,「仁者壽」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觀點。氣溫和良、本質慈良、量寬宏、言簡默的人長壽。這表明,人的價值在於以社會、民族、國家、家庭、個人所體現的有限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人為貴」意味著人最有價值,因為人有氣、有生、有知、有義。草木有生命、有氣,但無知;禽獸有知覺,但無義。人類社會建立一套禮儀原則,這使得人在文化、文明的層面上顯得尤為珍貴。

綜上所述,「中國」和「中國智慧」不僅僅是指地域、文化或文明,更是包含了對「道與器」的理解、對長壽的哲學思考,以及對「人為貴」的價值認同。這不僅是中國的傳統智慧,也是對人類社會共通價值觀的深刻洞察。

熱點內容
四川農業大學申請考核博士 發布:2025-10-20 08:58:11 瀏覽:981
福田雷沃重工本科生待遇怎麼樣 發布:2025-10-20 08:53:49 瀏覽:575
華為要本科生嗎 發布:2025-10-20 08:25:41 瀏覽:550
2008年青島本科生工資 發布:2025-10-20 08:04:24 瀏覽:444
東北大學藝術考研 發布:2025-10-20 07:38:35 瀏覽:299
我的大學生活txt 發布:2025-10-20 07:35:28 瀏覽:25
人民大學外語系考研 發布:2025-10-20 07:31:12 瀏覽:894
上海交通大學考研輔導班 發布:2025-10-20 07:24:54 瀏覽:420
華中農業大學細胞生物學考研群 發布:2025-10-20 07:09:36 瀏覽:558
南京大學2016考研線 發布:2025-10-20 06:43:12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