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電話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電話

發布時間: 2025-09-12 15:06:49

Ⅰ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前身為材料科學系,始建於1993年,1999年發展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現有博士後流動站1個、博士點2個、碩士點5個、工程碩士點2個,本科專業2個(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化學),其中國家重點學科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個。礦物岩石材料開發應用國家專業實驗室掛靠學院。

學院注重師資建設,通過引進人才和在職培養,師資結構日趨合理,實力不斷增強。師資隊伍中,不僅有我國實驗岩石、工業岩石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有一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博士生導師,還有一批年富力強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的學術帶頭人。

學院的主要研究領域是以礦物材料(非金屬礦資源利用)為特色的無機非金屬材料。經過十年發展,已形成了礦物材料結構與性能研究、陶瓷與耐火材料、多孔材料、納米礦物材料、礦山尾礦資源化應用、環境礦物材料等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教學、科研成果,申請專利十餘項,多項成果獲省部級獎勵。

學院在教學方面更是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連續兩屆北京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都由我院教師代表學校參加並獲獎,學院連續六年獲教學管理先進單位。在「211工程」的有力支持下,學院的教學科研條件得到迅速改善,基礎教學實驗室已通過北京市教委組織的合格實驗室評估,物理實驗室建成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礦物岩石開發應用國家專業實驗室的各項建設也已取得重要進展。

礦物材料是我校重點發展的特色學科之一,是中國地質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的五大學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高教改革和「211工程」建設的深入,材料學院必將在我國材料科學及非金屬礦產資源開發應用領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 郵編:100083

電話:(010) 82322972 傳真:82322974

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址:http://dept.cugb.e.cn/clxy/index.asp

負責人:廖立兵(院長)

Ⅱ 羅延鍾中國地質大學教授

羅延鍾是中國地質大學的一位資深教授,專注於應用地球物理學的教學和科研。以下是關於羅延鍾教授的詳細信息:

  • 基本信息:出生於1935年4月,四川資中縣人。1957年畢業於原北京地質學院地球物理勘探系,並自此執教於此。

  • 專業領域:主要集中在應用地球物理學,尤其在電法勘探及其計算機應用方面有著深厚的造詣。

  • 校內職務:曾擔任校務委員會和學位委員會委員,電法、金屬物探和應用地球物理教研室主任,並獲得湖北省先進教學管理工作者的榮譽。

  • 學術成就

    • 1988年晉升為教授,由國務院學科評議組選為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並獲得國家政府津貼。
    • 研究成果在固體礦產和油氣資源勘查,以及水文和工程地質調查中廣泛運用,為社會和經濟帶來顯著效益。
    • 深化復電阻率法的理論和方法技術,出版相關專著,如《頻率域激電法原理》和英文專著”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Spectral Inced Polarization”。
  • 實踐貢獻:在他的指導和支持下,地礦部一物和東方地球物理公司在復電阻率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驗證鑽孔成功率接近70%。

  • 著作與論文:不僅有多部學術著作,如《電法勘探》、《激發極化法》等,還發表了關於地質探測的系列論文和應用實例。

Ⅲ 誰知道中國地質大學鄭建平老師的電話

岩石學方向青年學術帶頭人

1.鄭建平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
Email: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電話:027-63398229, 027-67885100-8301
簡介 1964年5月生,分別於1985年、1988年和1997年獲武漢地質學院/中國地質大學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於1990年、1996年、2000年2003年被聘為講師、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2002年和2003年分別入選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和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2004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和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為楚天學者、全國火山及地球內部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地幔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一分室主任、國家和教育部創新團隊骨幹成員。

國際合作與教學科研 與Macquarie大學[澳]、香港大學和Stanford大學[美]有長期友好合作關系,問並取得矚目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在Geology,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等刊物上發表論文60餘篇。獨著科研專著1部並獲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參編出版專著5部。先後獲省部級科技成果二等獎2項,和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侯德封獎、中國地質學會銀錘獎等。講授《晶體光學》、《岩石學》、《成因岩石學》、《高級岩石學》等課程。

研究方向及科學貢獻 主要研究方向是深源岩石學、岩石圈地球化學、實驗岩石學、殼-幔動力學與區域資源背景。提出了中國東部中新生代岩石圈減薄的地幔置換作用概念和模型;並在華北南緣元古代地質體下發現了所知最古老的(36億年)下地殼岩石包體,Hf同位素表明其初始物質來自40億年前近原始地幔。這些成果對克拉通早期演化研究及近年熱烈討論的華北中新生代岩石圈減薄及其區域構造-岩漿-成礦作用研究有重要推動作用。

熱點內容
陳龍大學生 發布:2025-09-12 16:53:06 瀏覽:30
湘潭大學檔案學博士導師名單 發布:2025-09-12 16:42:58 瀏覽:786
當代大學生歷史使命是 發布:2025-09-12 16:38:38 瀏覽:703
鑒定意見大學生 發布:2025-09-12 16:08:59 瀏覽:826
抖音大學生活費 發布:2025-09-12 16:00:46 瀏覽:807
朝鮮釋放美大學生 發布:2025-09-12 15:29:55 瀏覽:691
古代文學考研華東師范大學 發布:2025-09-12 15:28:11 瀏覽:351
大學生職業規劃測評 發布:2025-09-12 15:17:19 瀏覽:591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電話 發布:2025-09-12 15:06:49 瀏覽:4
華東理工本科生論文提交 發布:2025-09-12 14:24:06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