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房紹坤山東理工大學兼職教授

房紹坤山東理工大學兼職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9-12 19:54:59

⑴ 麻煩介紹一下山大和煙大的法學院情況

山東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著名學府之一,其前身為1901年創建的山東大學堂,是繼京師大學堂之後我國最早設立的國立大學。在百年山大的歷史上,法科曾是一門顯要的學科,1906年清政府在濟南皇華館設法政學堂,翌年再設法律學堂,時稱第一、第二法政學堂。1913年,兩所學堂合並為山東公立法政專門學校,是為1910年代山東大學六所專門學校之一。然而,隨著其後國運之不濟及山大之分合輾轉,法科逐漸消弭。
山東大學法科教育復辦自上世紀80年代。1980年招收首屆法律大專班,1981年開設法律本科專業。1983年,山東大學法律系成立,以著名法學家喬偉先生為代表的一代奠基者,篳路藍縷,嘔心瀝血,為法律系的初創和發展立下功勞。1994年,法律系轉制為法學院,著名法學家徐顯明先生、梁慧星先生曾先後擔任法學院院長,他們鑄就了山大法學學術的聲譽。現任院長為優秀青年法學家齊延平教授
學院現有全職教師75人,其中教授25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8人,海外專家4人,山東大學人文社科一級教授3人,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3人。學院現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為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學院編輯出版的CSSCI集刊《人權研究》、《山東大學法律評論》等學術刊物贏得海內外學界的廣泛關注和贊譽。
目前在校生1700餘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法學和法律碩士研究生1000餘人,本科生近700人,並有部分來自世界各國及港澳台地區的留學生。學院通過學術研究、專業實踐以及學生活動塑造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能力,學院設有多種海外留學獎學金,每年選派數十名優秀學生到國外大學學習。學院著力使其培養的人才在全球意識、世界視野與國際競爭力等方面獲得進步。
學院強調學術研究和教學的國際化視野,與美國、歐盟各國、澳大利亞、日本以及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數十所大學與研究機構保持著經常性的學術交流,學院90%以上的教師具備海外學習和研究的經歷。以交流促發展,建設一所國際化的法學院,是我們一貫的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
學院現擁有獨立的法學教學樓和法學科研樓。法學教學樓建築面積10000平米,設有360座學術報告廳、國際視頻教室、模擬法庭、網路教室等先進教學設施。法律圖書館佔地近2000平米,現有藏書8萬余冊,訂有國內外知名專業雜志和報刊200餘種,共有閱讀坐席300個,設有典藏室、五十嵐清日文閱覽室、80座席的數字閱覽室等設施,購有Westlaw、HeinOnline、北大法寶、北大法意等專業資料庫。法學科研樓建築面積2000平米,每位教師均擁有獨立的研究室,另設有實驗中心、多功能會議室等。良好的硬體設施為法學院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山東大學在美麗的威海校區還設有一所法學院,全職教師40餘人,在校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1000餘人。備受關注的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已進入施工攻堅階段,為支撐青島校區學科建設,延攬國內外一流專家學者,為國家培養急需的國際法、海洋法高端人才,我們擬於青島校區設立山東大學國際法學院。
法學教育關涉一國法律制度之品質、法律職業人格之塑造以及法治文化之養成。沐浴百年山大山魂海韻的法學院,奉行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以制度為保障的辦學理念。她努力使每一個學子倍感自豪,每一個教師有足夠尊嚴,每一項制度彰顯公正。與百年山大相比,法學院是年輕的,但她充滿青春朝氣,富有創新精神。我們將一如既往,承擔責任,勵精圖治,建設一所受人尊重的法學院!

煙台大學法學院始創建於1984年,前身是由北京大學法律系直接援建的煙台大學法律系。1999年由系改院。法學院現有教職員工62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13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32人。
法學院設統一的法學本科專業,自1985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12年增設知識產權本科專業,2013年中美合作辦學法學本科專業(區域犯罪信息分析方向)開始招生。煙台大學法學院於1998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法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開始招收在職法律碩士。

⑵ 煙台大學就業情況怎麼樣

很不錯,特別是在煙台市。http://www.ytu.e.cn/

[編輯本段]
煙台大學位於煙台市萊山區,東臨黃海,西依青山,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山東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原教育部副部長、黨組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承先同志一直擔任煙台大學名譽校長。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煙台大學創建於1984年7月,原國家教委特批,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共同選派教學、科研、管理骨幹來校直接援建,並要求兩校把支援煙大納入長期工作計劃。1990年成立了「北大、清華支援煙台大學建設委員會」,由山東省分管教育的副省長任主任。「援建委員會」每兩年召開一次會議,研究指導煙台大學教學、科研及改革發展,使煙台大學有一個較高的辦學起點和高水平的發展。建校20多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以及海內外各界人士的支持下,經過全體師生員工的不懈努力,煙台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教學設施完善、具有相當辦學規模與實力、獨具特色、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地方綜合性大學。1995年,學校順利通過原國家教委本科教學水平合格評價。1998年,獲得碩士單位授予權。2004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07年,我校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批准為普通高等教育培養軍隊幹部依託培養單位。

學校佔地面積3200畝,已建成校舍面積80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5億元。圖書館總面積4.38萬平方米,藏書152萬冊、電子圖書19萬冊、音像資料1.1萬盤(盒),中外文工具書1萬余種、引進中外文資料庫34個;校園內建有千兆乙太網;大學生活動中心面積2.5萬平方米。

院系設置
[編輯本段]
學校現設有人文學院、法學院、外國語學院、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光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計算機學院、機電汽車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化學生物理工學院、葯學院、海洋學院、環境與材料工程學院、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交流學院、體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建築學系、音樂系、體育教學部、後備軍官學院共21個院系(部),49個本科專業,涵蓋文、理、工、法、農、醫、經濟、管理、教育9個學科門類。有53個碩士點(包含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1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點)、5個省級重點學科(民商法學、中國少數民族史、物理化學、理論物理、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技術實驗室、化工製造工程實驗室、結構工程實驗室、葯物篩選與評價實驗室、環境材料實驗室、環境凈化材料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1個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應用法學研究中心),1 個「泰山學者」崗位(民商法學),6個省級骨幹學科教學實驗中心, 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果蔬采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空氣凈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天然葯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功能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研究院(山東省知識產權研究院),1個省級大學科技園(煙台大學三校科技園)。

學校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學生教育和繼續教育等多類型、多層次的辦學格局。目前包括本專科生、碩士研究生、留學生在內的全日制學生2.4萬餘人,生源跨全國27個省(市、區),另有成人高等教育學生6000餘人。

師資力量
[編輯本段]
學校擁有一支學歷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緣結構、學科(專業)結構比較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人員568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200人、在讀博士100多人,博士碩士占專任教師的64.45%。中國工程院院士1 人。在職專任教師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人,「首屆全國百名教學名師」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入選教育部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劃2人,「山東省教學名師」2名,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山東省優秀教師1人。近300名知名學者擔任名譽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聘請兼職院士13名(其中雙聘院士1人)。

教學科研
[編輯本段]
學校近6年獲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5項、省部級以上獎勵138項,廳局級獎勵330項;爭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863計劃、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專項、教育部骨幹教師資助計劃等項目51項,其他省部級項目169項。

山東省CIMS培訓中心設在我校。已開通的校園教育科研網是山東省內四大節點之一。學校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有《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煙台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版)為全國核心和優秀期刊。

學校注重發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和友好往來,是全國首批獲准接收外國留學生及可以邀請外國文教專家的院校之一。先後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巴西、法國、德國、韓國、日本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40餘所院校和學術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設立了漢語水平考試(HSK)考點。與韓國大佛大學聯合舉辦「2+2」本科教育項目。

學校特色
[編輯本段]
學校始終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放在第一位,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提高教育質量。在辦學上堅持「雙重依託,三方互動,借力發展」;在學科建設上堅持「強化應用、注重交叉、突出強勢」;在培養模式上堅持「理工結合、文理滲透,通專並重」;在教育方式上堅持「環境育人、以美育人、發展個性」,以特色求突破,以特色求發展。建立健全「學分制」、「導師制」、「首席教師制」、「雙專業制」、「彈性學制」、「主輔修制」、「重修重考制」、「獎勵學分制」。學生在參加全國和省級各類競賽中屢屢取得優異成績。建校以來,向社會輸送3萬余名合格人才,歷屆畢業生在社會上均受到廣泛歡迎。我校同國家人事部中國人才研究會合作推出的「一站式」全國職位信息搜索引擎正式在我校就業網上開通,是山東省第一所開通此項就業服務的高校。

近年來,學校先後建立山東省第一個高校審美教育研究基地;以優異成績通過山東省高校校園文明建設評估,獲「文明校園」榮譽稱號;以優異成績通過山東省高校德育評估,被評為「德育工作優秀單位」;獲「山東省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獲「山東省團建規范化學校」、「山東省紅旗團委」榮譽稱號;在山東省「平安校園」建設檢查評估中,被省委高校工委評為「平安校園」建設工作先進單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連續兩年被煙台市委、市政府評為建設「全國最安全城市」工作先進單位。

遠景規劃
[編輯本段]
學校在「十一五」發展規劃中,確定「經過10年努力,把煙台大學建成位於同類高校發展前列,在國內外有一定知名度,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綜合性教學研究型大學」。

(數據資料截至2007年3月)

行政設置
[編輯本段]
學校主要領導

韓向利: 煙台大學黨委書記
崔明德: 煙台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於文書: 煙台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江林昌: 煙台大學副校長
韓曉玲: 煙台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房紹坤: 煙台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王吉法:煙台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郭善利: 煙台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⑶ 山東省法學專業最好大學排名

山東大學、山東政法學院、煙台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理工大學等。

1、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Shandong University),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選「2011計劃」、「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山東大學、網路-山東政法學院、網路-煙台大學、網路-中國海洋大學、網路-山東理工大學

⑷ 高考煙台大學的情況

光電信息科學和計算機,航海技術在煙台都是不錯的專業。

這個專業有文科也有理科

煙台大學位於煙台市萊山區,東臨黃海,西依青山,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山東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原教育部副部長、黨組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承先同志一直擔任煙台大學名譽校長。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煙台大學創建於1984年7月,原國家教委特批,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共同選派教學、科研、管理骨幹來校直接援建,並要求兩校把支援煙大納入長期工作計劃。1990年成立了「北大、清華支援煙台大學建設委員會」,由山東省分管教育的副省長任主任。「援建委員會」每兩年召開一次會議,研究指導煙台大學教學、科研及改革發展,使煙台大學有一個較高的辦學起點和高水平的發展。建校20多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以及海內外各界人士的支持下,經過全體師生員工的不懈努力,煙台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教學設施完善、具有相當辦學規模與實力、獨具特色、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地方綜合性大學。1995年,學校順利通過原國家教委本科教學水平合格評價。1998年,獲得碩士單位授予權。2004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07年,我校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批准為普通高等教育培養軍隊幹部依託培養單位。

學校佔地面積3200畝,已建成校舍面積80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5億元。圖書館總面積4.38萬平方米,藏書152萬冊、電子圖書19萬冊、音像資料1.1萬盤(盒),中外文工具書1萬余種、引進中外文資料庫34個;校園內建有千兆乙太網;大學生活動中心面積2.5萬平方米。

院系設置
[編輯本段]
學校現設有人文學院、法學院、外國語學院、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光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計算機學院、機電汽車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化學生物理工學院、葯學院、海洋學院、環境與材料工程學院、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交流學院、體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建築學系、音樂系、體育教學部、後備軍官學院共21個院系(部),49個本科專業,涵蓋文、理、工、法、農、醫、經濟、管理、教育9個學科門類。有53個碩士點(包含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1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點)、5個省級重點學科(民商法學、中國少數民族史、物理化學、理論物理、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技術實驗室、化工製造工程實驗室、結構工程實驗室、葯物篩選與評價實驗室、環境材料實驗室、環境凈化材料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1個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應用法學研究中心),1 個「泰山學者」崗位(民商法學),6個省級骨幹學科教學實驗中心, 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果蔬采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空氣凈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天然葯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功能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研究院(山東省知識產權研究院),1個省級大學科技園(煙台大學三校科技園)。

學校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學生教育和繼續教育等多類型、多層次的辦學格局。目前包括本專科生、碩士研究生、留學生在內的全日制學生2.4萬餘人,生源跨全國27個省(市、區),另有成人高等教育學生6000餘人。

師資力量
[編輯本段]
學校擁有一支學歷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緣結構、學科(專業)結構比較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人員568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200人、在讀博士100多人,博士碩士占專任教師的64.45%。中國工程院院士1 人。在職專任教師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人,「首屆全國百名教學名師」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入選教育部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劃2人,「山東省教學名師」2名,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山東省優秀教師1人。近300名知名學者擔任名譽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聘請兼職院士13名(其中雙聘院士1人)。

教學科研
[編輯本段]
學校近6年獲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5項、省部級以上獎勵138項,廳局級獎勵330項;爭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863計劃、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專項、教育部骨幹教師資助計劃等項目51項,其他省部級項目169項。

山東省CIMS培訓中心設在我校。已開通的校園教育科研網是山東省內四大節點之一。學校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有《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煙台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版)為全國核心和優秀期刊。

學校注重發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和友好往來,是全國首批獲准接收外國留學生及可以邀請外國文教專家的院校之一。先後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巴西、法國、德國、韓國、日本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40餘所院校和學術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設立了漢語水平考試(HSK)考點。與韓國大佛大學聯合舉辦「2+2」本科教育項目。

學校特色
[編輯本段]
學校始終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放在第一位,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提高教育質量。在辦學上堅持「雙重依託,三方互動,借力發展」;在學科建設上堅持「強化應用、注重交叉、突出強勢」;在培養模式上堅持「理工結合、文理滲透,通專並重」;在教育方式上堅持「環境育人、以美育人、發展個性」,以特色求突破,以特色求發展。建立健全「學分制」、「導師制」、「首席教師制」、「雙專業制」、「彈性學制」、「主輔修制」、「重修重考制」、「獎勵學分制」。學生在參加全國和省級各類競賽中屢屢取得優異成績。建校以來,向社會輸送3萬余名合格人才,歷屆畢業生在社會上均受到廣泛歡迎。我校同國家人事部中國人才研究會合作推出的「一站式」全國職位信息搜索引擎正式在我校就業網上開通,是山東省第一所開通此項就業服務的高校。

近年來,學校先後建立山東省第一個高校審美教育研究基地;以優異成績通過山東省高校校園文明建設評估,獲「文明校園」榮譽稱號;以優異成績通過山東省高校德育評估,被評為「德育工作優秀單位」;獲「山東省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獲「山東省團建規范化學校」、「山東省紅旗團委」榮譽稱號;在山東省「平安校園」建設檢查評估中,被省委高校工委評為「平安校園」建設工作先進單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連續兩年被煙台市委、市政府評為建設「全國最安全城市」工作先進單位。

遠景規劃
[編輯本段]
學校在「十一五」發展規劃中,確定「經過10年努力,把煙台大學建成位於同類高校發展前列,在國內外有一定知名度,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綜合性教學研究型大學」。

(數據資料截至2007年3月)

行政設置
[編輯本段]
學校主要領導

韓向利: 煙台大學黨委書記
崔明德: 煙台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於文書: 煙台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江林昌: 煙台大學副校長
韓曉玲: 煙台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房紹坤: 煙台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王吉法:煙台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郭善利: 煙台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熱點內容
大學生裸貸下載 發布:2025-09-12 21:45:08 瀏覽:956
清華大學研究生導師信息查詢 發布:2025-09-12 21:44:51 瀏覽:261
大學生節假日 發布:2025-09-12 21:39:52 瀏覽:187
佳恩大學生 發布:2025-09-12 21:37:37 瀏覽:534
大學生滿意度調查 發布:2025-09-12 21:36:54 瀏覽:401
大學老師抓作弊碼 發布:2025-09-12 21:06:31 瀏覽:372
近日年近古稀的某大學教授在 發布:2025-09-12 20:56:18 瀏覽:372
山東大學著名教授 發布:2025-09-12 20:56:17 瀏覽:542
林俊大學生 發布:2025-09-12 20:50:24 瀏覽:654
湖北大學何教授 發布:2025-09-12 20:50:14 瀏覽: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