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黃洋博士生導師

黃洋博士生導師

發布時間: 2025-09-14 09:29:27

Ⅰ 復旦林森浩毒死舍友被判死刑,177名師生卻為他求情,你怎麼看

「你這人很老實。」這句話乍一看是一句帶有褒義的正面評價。但如果仔細思考好好揣摩一下,這句話的深層含義又何嘗不是一種暗示:你這人性子不烈,好欺負。

在現代社會的語境之中,「老實人」一詞已經很少被用來表達對某個人的欣賞了。這個詞大多數時候都是被用來隱晦地說這個人性子比較軟,不爭不搶。因此很多被冠以老實人名號的人往往會遭受一些莫名的惡意,會因為別人看著不順眼就受一頓欺負。

黃洋時不時地直言和玩笑更是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但他畢竟犯下了殺人的罪,那他就必須要為自己的罪行付出相應的代價。

出生在一個普通甚至是貧窮的家庭中並不是他的原罪,他也並不是一個天生的犯罪人,他之所以會毒殺室友,只是因為他陷入了對抗自己性格缺點——自卑、敏感、脆弱——的精神內耗之中,並最終情緒崩潰。希望我們都能從他的身上吸取教訓,學會合理地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Ⅱ 林森浩的人物事件

2013年4月16日,上海復旦大學2010級碩士研究生黃洋同學因急性肝損傷經搶救無效去世。警方通報在學生的飲水機殘留水中檢測出有毒化合物——N-二甲基亞硝胺,2013年4月16日上午,上海警方證實,中毒研究生同寢室的林森浩有重大作案嫌疑,已被刑事拘留。
林森浩與黃洋均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2010級碩士研究生,分屬不同的醫學專業。
2010年8月起,林森浩入住復旦大學某宿舍樓421室。一年後,黃洋調入該寢室。之後,林因瑣事對黃不滿,逐漸懷恨在心。
2013年3月29日,林森浩在大學宿舍聽黃洋和其他同學調侃說愚人節即到,想做節目整人。
2013年3月31日中午,復旦大學2010級碩士研究生林森浩將其做實驗後剩餘並存放在實驗室內的劇毒化合物帶至寢室,注入飲水機槽。
2013年4月1日早上,與林森浩同寢室的黃洋起床後接水喝,飲用後便出現干嘔現象,最後因身體不適入院。
2013年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衛分局接復旦大學保衛處對黃洋中毒事件報案,上海警方接報後立即組織專案組開展偵查。經現場勘查和調查走訪,鎖定黃洋同寢室同學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當晚依法對林某實施刑事傳喚。
2013年4月12日,林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2013年4月16日下午,黃洋經搶救無效,於當天下午3點23分在上海某某醫院去世。
2013年4月19日下午,上海警方正式以涉嫌故意殺人罪,向檢察機關提請逮捕復旦大學「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
2016年1月8日,「復旦投毒案」的辯護律師 斯偉江、唐志堅從上海市法院方面收到執行死刑前林森浩寫給律師的信。落款時間顯示,寫信日期為2015年12月9日。
給律師寫信:中國的法治道路會越走越寬
在這封手寫的信中,林森浩寫道:非常感謝你們在我案子上的幫助,以及對我生活上的幫助。好人會有好報的,請你們堅信!案子到這個地步,木已成舟,無法挽回,請你們一定釋懷,要保護自己,不要做出不利於自己職業、生活的舉動,那毫無意義!切記切記!
林森浩還在信中表示,中國的法治道路會越走越寬的,還需要你們(律師)發光發熱,祝福你們!
後面的落款為「學生:林森浩」。 嫌疑人行為異常
2013年3-4月,據查嫌疑人林森浩似乎壓力較大,表現出對現實的擔憂和煩惱,博士考試都沒參加。還曾在微博中表示與導師出現不愉快,做好了回家鄉工作的打算。
2013年4月8日,被刑拘前發的微博表示,有時挺痛恨醫生這個行業,因為「面對那些急切想從這里解決困惑的病人,幫忙總不能幫到底」。
嫌疑人故作鎮定
黃洋以「急性肝損傷」被送往中山醫院後,正在此見習的嫌疑人林森浩親自為黃洋做B超檢查,還告訴黃洋:沒有什麼事。其後還親自帶著水果前去看望過。
黃洋的父親在兒子入院後,從重慶趕到上海,當晚與嫌疑人同住一寢室,未發現任何異常。黃爸爸去黃洋寢室拿東西,嫌疑人林森浩還熟練地指給他,哪些是黃洋的東西。還有一次,嫌疑人林森浩騎自行車碰見黃爸爸,特意下車詢問黃洋有沒有好轉。
「我一直到昨天,才曉得投毒的是那個我見過的林同學。」黃爸爸說,「我們根本沒有想到是他做的,我到現在也沒想通是為什麼?」黃洋換過好幾次寢室,2012年才和嫌疑人一起住進了現在這間寢室。
嫌疑人露出尾巴
2013年4月9日,黃洋的一位師兄孫某收到了一個陌生人發來的簡訊,提醒注意一種化學葯物。孫某馬上將情況告訴了黃洋的導師,查詢了校內的醫學論文資料,發現該葯物的小白鼠實驗症狀與黃洋此前症狀十分相似,相關實驗論文的作者正是林森浩。
嫌疑人毒物來源
對於使黃洋中毒的毒物N-二甲基亞硝胺的來源,據查是從醫院影像中心的實驗室中獲取,這種葯品就是實驗室用來做小鼠模型試驗的,嫌疑人是這方面的半個專家,嫌疑人之前曾做過用小白鼠試用這種葯的試驗,寫過相關的七篇論文。
案發後,警方曾帶嫌疑人到實驗室指認現場。而此前實驗室的內部會議曾通報,這種葯物在半年前和幾天前都被發現少了分量。「雖然實驗室規定葯物不能帶出去,但如果想帶也不是那麼困難的事。」
犯罪動機和目的
法院判決書認定,嫌疑人是因瑣事而採用投毒方法故意殺人。嫌疑人投毒,心理是有憤怒和不滿的。這與嫌疑人嫉妒、自卑、敏感、脆弱的性格缺陷和處理人際關系及情緒調節能力低有關。具有這些不良因素的人在生活中容易遭遇挫折,而挫折往往使他產生憤怒、怨恨、敵視等消極情緒體驗,並長時間難以排除,當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如果受到一點哪怕很小的事情的刺激,就會情緒發作,導致行為失控而作案,傷害被害人。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被告人林森浩因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
法院認為,被告人林森浩為泄憤採用投放毒物的方法故意殺人,致被害人黃洋死亡,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依法應予懲處。被告人系醫學專業的研究生,又曾參與用二甲基亞硝胺進行有關的動物實驗和研究,明知二甲基亞硝胺系劇毒物品,仍故意將明顯超過致死量的該毒物投入飲水機中,致使黃洋飲用後中毒。在黃洋就醫期間,被告人又故意隱瞞黃洋的病因,最終導致黃洋中毒死亡。
法院宣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涉事雙方父母都淚灑庭審現場。被告人父親表示會上訴。
一審判決後,由復旦大學177名學生聯合簽名的《關於不要判林森浩同學「死刑」請求信》寄往上海市高等人民法院,隨之一起的還有另外一份《聲明書》。建議給被告人一條生路,讓他洗心革面,並在將來照顧受害人黃洋的父母。 2014年12月8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公開再審復旦投毒案。 庭審持續13小時,到晚上11時30分左右二審結束。法官宣布休庭,擇日宣判。
2015年1月8日上午,上海市高等人民法院對「復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故意殺人上訴一案進行公開宣判時,公訴方認為,事實清楚,定罪准確,希望法庭能駁回其上訴,維持原判。該案訴訟代理人代表表示,希望維持一審判決 。
上海市高等人民法院對被告人林森浩故意殺人上訴一案進行公開宣判:裁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死刑判決將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Ⅲ 黃洋的趣事

黃洋35歲就成了博士生導師,這在大學文科院系中非常罕見。「這個嘛,一是因為我的運氣特別好;二來,也是工作需要。」他一再聲明。
一邊說著,黃洋摸摸板刷頭。頭發短得不能再短,而且有些禿,這使他顯得比實際年齡老成許多。但他的穿著很年輕:粉紅T恤、白色休閑褲。黃洋倚著靠牆的一排書櫥,面前,6張辦公桌拼成一張長方形的大檯子。
他接著說:「當博導不代表我的學問做得比人家好。像我這樣年紀的,學問都做得差不多———文科的研究是需要積累的。有的人評上了教授,有的還是副教授,但當了教授的人的學問一定能比副教授好多少?很難講……我這是工作需要,因為每個博士點必須有3位教授,而且3位教授不能都是60歲以上的,年齡最好能拉開,所以就選中了我這個年輕教授……還有嘛,這可能和我在國外拿的學位有關系。」
黃洋是湖北人,農村孩子。1982年考大學,因為家裡窮,填報志願時便選擇經濟管理為第一志願———「經濟管理在當時不熱門,我覺得自己還是蠻有先見之明的。」但他沒被經濟管理專業錄取,進了第二志願的歷史系。本科畢業,直升研究生。讀研究生時,他對希臘史產生了興趣,碩士尚未畢業,便得到機會去英國留學,後畢業於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古典學系,取得了博士學位。
1991年,黃洋回到復旦大學歷史系任教,那時,人心思動,系裡不少老師跳槽,教世界史的老師,也有一些去了國外。問他為什麼回國,黃洋很坦率:「我的專業太怪,在那邊不好找工作,而且我也沒有能力做別的工作。」他說對他觸動最大的,是英國一位導師的話———「剛到英國時,我說起我們是國家公派的,必須回國。他聽了就說這是應該的,是你們的義務。」
但是黃洋的學生當中,畢業後卻極少有從事本行工作的。歷史研究的現狀,只能說是在維持,「已經跌到底了,要好起來,也很難。」有時候,會有朋友問黃洋,你研究這個有什麼用呢?「有什麼用?我也回答不上來,我們這個專業不主流,除了傳承文化,不能對社會產生什麼直接的貢獻,唯一的用處是教教學生,偶爾寫兩篇文章發表一下。都說盛世修典,這幾年國家經濟好起來了,我們的待遇也會好一點。」黃洋說,在復旦,他肯定不是最年輕的博導:「理科年輕教授很多,科技對社會的推動力非常大。」
歷史系的教師相對清貧,提過工資之後,生活壓力小了一些。黃洋坦言,所以會在學校「打擂台」參與競爭評教授,「解決房子問題」是動力之一。
生活上的清貧還好克服,黃洋最怕的,是缺少信息。「希望能每隔一段時間出國一次,在這里教書教了這么長的時間,感覺快被掏空了。學生不斷進來,自己的知識卻沒有更新,有時候心裡發怵,就怕對付不了他們。」
研究世界史所需的資料,上海很難找到,北京和東北有一些,黃洋經常得去那裡復印。同濟大學有一批外國友人捐贈的圖書,是使用過的教科書,黃洋經常去淘,偶爾能找到一些有用的。「留學結束,回國時曾帶回一些資料,每次去國外開會,也都帶回一些,但出去的機會不多,積累的資料不成系統。」
系裡也沒錢多購置圖書。文科裡面,歷史系可以算是最窮的系之一。1998年底,黃洋向校圖書館打報告,想買一套哈佛大學出版的希臘、羅馬文獻,一套400多本,開價1萬美元。校圖書館批了之後,還得向教育部打報告。打完報告,黃洋去了美國,做訪問學者。今年夏天回來,去圖書館問,居然還沒買到。報告是批下來了,但圖書館拿不到現金,買書的錢由教育部下屬的外文圖書進口公司控制,由那裡代買之後再交給校圖書館。「我一打聽,別的系倒買了一套,是在福州路外文書店訂購的,不過要收一些手續費,他們因為用的是自己系裡的錢,不用打報告。我只能讓學生想辦法借來復印———我的研究資料基本上都是復印的。」
教研條件艱苦,黃洋苦中作樂。「讀歷史還是挺有趣的,教書也好玩。如果學生有興趣,我就有動力。」幾年前,黃洋開了古希臘語課,沒想到,居然有七八個學生來上,還有外系的學生。「既然外系都有學生來聽,這課,一定是有意義的。」黃洋又開了這門課,學生增加到十幾人,「特別有意思。」
不好玩的,是被逼著做論文。「做學問,要慢慢來,有心得才能出論文、出書。硬性生產,肯定不行,肯定會有弄虛作假。」但不合理的,是要求研究生和博士生得在核心刊物上發表一兩篇論文,「文科的核心刊物,有時候連老師都發不了文章!至於碩士生,他們就更困難了。要拿學位,各種歪門邪道就出來了。」做了教師也有壓力———評崗位津貼、評職稱都有這方面的規定。
更不好玩的,是做學問的時間大大減少了。「博導」只是個稱謂,沒有額外的工資、待遇,一切都和教授一樣。但工作量增加了———除了帶博士生,黃洋還要帶碩士生、上本科生的課。「副教授不能帶博士,而歷史系有正高職稱的老師,年紀都比較大,老先生到60歲就得退休,博導到65歲退休,接班的人越來越少———這挺不合理。應該說,只要升上副教授,都應該有資格帶博士。在國外,只要在系裡取得一席,都能帶博士。」
「你不覺得我很沉悶嗎?」黃洋這么回答我「有沒有厭倦感」的提問。「是挺沉悶的,整天呆在家裡。也玩,玩也就是看看電視,很少到城裡去活動。」「做這個,就得吃虧。」黃洋說,學歷史的,都挺老實,不太會造聲勢、做宣傳、打名氣,學校里基本上聽不到歷史系的聲音。
「畢竟國內的訓練和國外不一樣」。國內的訓練沒有國外嚴格,特別到研究生階段之後,國外老師講一兩節課就放掉了,開出20多本書籍,讓學生自己看。這樣的訓練非常系統、扎實。國內做不到。不但因為資料不夠,學生也不習慣。「還是要先生講課,學生做筆記,考試才能對付過去。我也開過很多書單,每次學生都會喊受不了。中國史還好一點,世界史更不行了,我開出來的書,學生根本找不到,沒法做無米之炊,我也只能不了了之。」

熱點內容
大學老師工作范圍 發布:2025-09-14 11:00:56 瀏覽:757
大學生反省 發布:2025-09-14 10:53:32 瀏覽:27
重慶大學2017考研群 發布:2025-09-14 10:46:10 瀏覽:712
上海交通大學李玉剛教授 發布:2025-09-14 10:12:17 瀏覽:764
沈陽農業大學知名教授 發布:2025-09-14 10:07:02 瀏覽:851
玩女大學生小說 發布:2025-09-14 09:29:30 瀏覽:579
黃洋博士生導師 發布:2025-09-14 09:29:27 瀏覽:9
全國第十屆大學生電子商務三創比賽 發布:2025-09-14 09:23:56 瀏覽:722
研究生考核表導師評價 發布:2025-09-14 09:21:47 瀏覽:956
華中科技大學老師的hub帳號密碼 發布:2025-09-14 09:21:45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