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女33歲復旦大學教授

女33歲復旦大學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9-17 09:12:19

㈠ 此生要完成——讀復旦女教師於娟的《此生未完成》有感

知道於娟老師,是因為鋪天蓋地的網路傳播,但是知道她的時候她已經不在人世了。生命的擺鍾永遠停止在了她33歲的年華。

於娟的社會身份是一名復旦大學的優秀青年教師、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挪威奧斯陸大學經濟學碩士、失學兒童自助者。而她的家庭角色是一對年邁夫婦的獨生女、當時還是一個兩歲半孩子的母親、一位中年男子的妻子和很多人的朋友。

這本書是她的生命日記,在她乳腺癌晚期萬般病痛折磨下,一個一個字敲打鍵盤為世人留下的文字,這是一個妻子、母親、女兒的生命日記。

這本書前半部分是關於她治療期間遇到的和所見所聞自己發現發病過程和確診直到反復治療的過程,用她的話說: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死裡逃生的過程。用後半部分描述關於親情、友情、愛情的思考和回憶。

我一直覺得國人是有名校情節的,不僅僅是對名校學生的贊嘆,對名校任職的教師教授更是很有點骨子裡的崇拜。或者說,自古以來中國人對知識分子的態度從來是高看一眼。在人文發展歷史上,總有科舉考試,總有名人佳作流傳,總有科技發展來源於有學術能力的人,總能走哪裡都自帶光芒,何況還是復旦大學這樣的高等學府。

而正是這樣的情結,所以社會對於娟的關注會更高。她的文字更讓人有深思的能力。當這本書還沒正式發布的時候,曾有記者采訪於娟的時候問她最想要什麼,她的答案是:「我希望我兒子有媽媽,我的丈夫有妻子,我的父母有女兒」。就這三句話,聽到的人無不心酸難過。

書里有太多的話讓人覺得警醒而溫暖。她說:如果有時間就多陪陪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買雙鞋子,不要拚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她說:有太多的計劃要完成,太多事情要應對,總覺得做好了手頭事情陪父母也來得及,現在想想不盡然,只有一天天的過才是一年,才是一輩子。她說:透過生死,你就會覺得名利權情都是虛無,首當其沖是名,就算名聲四海響徹雲霄也無非是一時的獵奇,你仍然是你,其實你一直是你,只是別人在談論你的時候你忘記了你自己是誰而已。她說:名利權情,沒有一樣是不辛苦的。

我們要用多大的代價認清活著的意義?也許每個人對生命的意義有各自的理解,但是人生所有的願望總結起來無非是希望自己變的更好,過得更快樂。

讀這本書熱淚盈眶。感恩於娟老師在生命最悲苦最蒼涼的階段給世人留下了這樣的無畏布施和感悟生命的智慧。

健康活著就是王道。對家人,對愛人,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此生,她未完成。此生,她希望我們都要完成!

㈡ 復旦腫瘤科醫生猝死時,女兒才20個月,生命為何如此脆弱

10月12日,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司佳逝世。司佳1978年6月生於上海。2006年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哲學博士。曾師從周振鶴。2016年11月起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從上面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3名已逝女教師均任教於復旦大學,擁有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海歸博士學歷,正當事業如日中天,才華橫溢之時,這些鮮活的生命,在最應該盛開的年紀卻永遠地凋謝了,留下了一個個殘缺的家。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那麼,人生事業和生命到底哪個更重要呢?這個看似沒有價值的選擇題,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許多人往往做錯,有意或無意中選擇了前者,日復一日地在錯誤的軌跡上運轉。最終造成健康赤字,疾病纏身,過早離世,留下諸多人生憾事。人生的意義或價值是什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柳鄉人認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活著才是王道,健康才是財富。一個人不管理想多麼遠大,目標多麼雄偉,沒有了健康,沒有了身體,沒有了生命,一切都無從談起,全部歸零。生命高於一切!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成功的夢。為此,十多年寒窗苦讀,留洋求學,換來了夢寐以求的「博士」學歷,找到了自己心儀合適的工作。但許多人為了打好事業的基礎,常常沒日沒夜地加班加點,於娟曾經這樣後悔:「回想10年來,基本沒有12點之前睡過,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厲害的時候通宵熬夜」。

健康和生命是事業的前提和基石。每個人都懂這個道理。但很遺憾的是,很多網友,一邊嘆息著這些年輕的早逝的生命,卻一邊又在重復著跟她們過去同樣的生活,他們的生物鍾總是沒有作息規律,他們的雙腳總是邁不出狹小的房間,他們的胃總是時大時小,眼睛總是充滿了血絲……

世事本無常,一切皆塵埃。人生最痛苦的事有三種:晚年喪子,中年喪妻,幼年喪母。以上三名曾經的才女,卻以早謝的人生,給自己的父母、丈夫、子女留下了不盡的悔恨和追思。這樣的悲劇和不幸對於生者,是多麼大的不幸和悲哀啊!努力和拼搏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中最後一天去生活的話,那麼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是正確的。蘋果公司CEO喬布斯只上了一個學期的大學,但這並不妨礙他把時間和精力用在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上面:21歲與人合作創辦蘋果公司,三十多年來一直是IT界的風雲人物,這是一個常人在改變著自己不平凡的生活。很多東西,只有當我們快要失去的時候才倍感珍貴。生命如此,感情如此,親情也如此。在生死臨界點降臨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加點,給自己太多的身心壓力,買房買車的所謂需求,這些都是過眼煙雲。如果有時間,和相愛的人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溫暖和幸福。漫漫人生路,欲速則不達。降低目標,減緩壓力,才能享受生活,這才是生命的本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生命是有限的,事業是沒有窮盡的。順其自然,量力而行,輕裝前進,才是對待生命的本來態度。一覽眾山小,是王者風范;沿途看風景,是生活的智者。敬畏生命,從健康生活開始。

好好地活著就是事業,你信嗎?好好地活著就是成功,你信嗎?好好地活著就是幸福,你信嗎?好好地活著就是孝順,你信嗎?好好地活著就是稱職,你信嗎?答應我,我的朋友,以及看到這個回答的每一個讀者,為了父母、家人和孩子,請一定要保重身體,健康地活著。

㈢ 入選世界傑出青年的34名中國人,他們都是誰,都是做什麼的

陳慧琳 藝人

陳菲 憑借「高效空調熱水器」這一成功發明,上海市向明中學高一學生陳菲榮獲「世界傑出青年發明金獎」,成為2007年全球獲此殊榮的3位青年人中的一位。這也是中國學生首次在這一獎項上折桂。

成龍 藝人

張學友 藝人

劉德華 藝人

黎明 藝人

楊紫瓊 藝人

何耀珊 牧師身份幫助心靈需要撫慰的人(2003年選)

孔令洋

盧煜明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DNA專家

魏海敏 亞洲傑出藝人的魏海敏,是台灣戲曲最受票房擁戴的女明星

黃英豪 其在法律專業的傑出成績以及對社會公共事務的重大貢獻而當選

陳英凝 香港醫生

展濤 山東大學校長、省青聯副主席

古巨基 藝人

杜聰 全力救助艾滋孤兒

黃光裕 國美電器有限公司總裁

李巨 32歲 1994中國科大學士;2000麻省理工博士;先後執教Ohio州立大學和賓州大學

xudong wang 31歲 1992上海交大學士;2003左治亞理工博士;Kiyon公司任職

楊Lili 32歲 1997中國科大學士;1999 UCR博士; 加州理工 科學家

Song Jin 31歲 1997北京大學學士; 2002Cornell博士;執教Wisconsin-Madison

Jia Chen 33歲 復旦大學學士;2001耶魯大學博士 IBM Watson研究中心研究員

鄭海濤 30歲 1995西安交大學士;1999馬里蘭大學博士; 執教美國UCS B大學

崔 屹 28歲 1998中國科大學士;2003哈佛大學博士;加州伯克利研究員

庄小威 32歲 1991中國科大學士(少);1996加州伯克利博士;執教哈佛大學

Shu Yang 33歲 1992復旦大學學士;1999康奈爾大學博士;執教賓州大學

陳天橋 31歲 1993復旦大學學士;盛大互動娛樂CEO and cofounder

王 磊 31歲 1994北京大學學士;2002加州伯克利博士;UCSD大學研究員

吳 旻 29歲 1996清華大學學士;2001年普林斯頓博士; 執教馬里蘭大學

張 黔 34歲 1994武漢大學學士;1999武漢大學博士; 微軟研究員

Yu Han 27歲 1998吉林大學學士;2003吉林大學博士;新加坡IBN博士後

鄭元凱 34歲 1992華中科大學士;1997華中科大博士;新加坡Data Storage Institute研究員

段鑲鋒 26歲 1997中國科大學士(少);2002哈佛大學博士;Nanosys科學家

黃 昱 27歲 1999中國科大學士;2003哈佛大學博士;麻省理工博士後

楊培東 32歲 1993中國科大學士;1997哈佛大學博士;加州大學伯克利教授

鮑哲南 32歲 1990南京大學學生;1995芝加哥大學博士;斯坦福大學教授

劉湘軍 35歲 1985清華大學學士;1993清華大學碩士;清華醫學院教授、Pel-Freez生物科技(北京)總裁
202007年度 TR35

㈣ 於娟的患病經過

2009年12月被確診患上了乳腺癌晚期,2010年1月2日於娟被進一步確診乳腺癌晚期。

2009年12月27日,長期自恃身體十分健康的於娟被確診患上了癌症,宛如晴天霹靂般震驚了這個家,她是家中的獨女,考大學讀碩讀博留學,剛回國參加工作3個月,1歲多的兒子剛會叫媽媽,一切才剛剛開始,但是現實就是這么殘酷,醫生確診是乳腺癌晚期。

(4)女33歲復旦大學教授擴展閱讀:

於娟,女,出生於1978年,上海復旦大學青年教師。

2009年12月確診患乳腺癌後,寫下一年多病中日記,在日記中反思生活細節,並發出「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拚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的感嘆,引起網友關注和熱議。2011年4月19日凌晨三時許,於娟辭世,留下70多篇「癌症日記」。

㈤ 復旦大學去世了幾個女教授

復旦大學去世了3個女教授。根據資料顯示,到2023年1月10日,復旦大學去世了3個女教授,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司佳,於一九七八年六月生於上海,2020年10月12日逝世,在2006年曾獲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哲學博士016年11月起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17年12月31日,復旦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材料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江素華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不幸辭世,年僅42歲。2011年4月19日,是復旦大學優秀青年教師,出生於1978年的海歸博士余娟逝世,年僅33歲。

㈥ 她是「復旦大學老師」,因乳腺癌去世,寫了8萬字癌症日記,告誡所有人:一生要看透2件事

她是復旦大學老師於娟,因乳腺癌去世,寫了8萬字癌症日記,告誡所有人:一生要看透2件事

2011年4月19日,年僅33歲的復旦大學教師、海歸女博士於娟,因乳腺癌不幸離世。在她生命的最後階段,她以驚人的毅力書寫了8萬多字的癌症日記,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誡世人關於人生的兩個重要領悟。

一、健康才是人生的基石

於娟的癌症日記中,最震撼人心的莫過於她對健康的深刻反思。在確診癌症之前,於娟是一個典型的「拚命三郎」,她為了追求事業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她熬夜復習、工作,超負荷地做課題論文,飲食無節制,也缺乏運動。然而,這一切在癌症面前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

於娟在日記中寫道:「直到生命的臨界點,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她用自己的生命代價,換來了對健康的重新認識。她希望人們能夠關注自己的健康,改變偏離生活的生活方式,減少應酬,少嗜煙嗜酒,分些時間給家人。

二、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

除了健康,於娟在日記中還強調了與家人相處的重要性。她感慨道:「陪孩子長大,讓孩子有媽;陪父母老去,讓父母有女兒。只要健康,陪愛人蝸居也行。」這些樸素的話語,卻道出了人生最真摯的情感。

於娟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最牽掛的就是她的兒子、父母和老公。她深知,無論事業多麼成功,如果沒有家人的陪伴,那麼這一切都將失去意義。因此,她用自己的經歷告誡人們,要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每一刻,不要讓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剝奪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光。

於娟的癌症日記與反思

於娟在確診癌症後,開始大量閱讀相關書籍,並與丈夫一起研究癌症的成因和治療方法。她發現,自己的癌症與長期熬夜、飲食無節制等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於是,她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並在博客上記錄下了自己的抗癌歷程和感悟。

她的博客「於娟-活著就是王道」迅速走紅網路,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和共鳴。人們被她的堅強和樂觀所感動,更被她對健康和家庭的深刻認識所震撼。於娟用自己的生命代價,換來了無數人的警醒和反思。

圖片展示

結語

於娟的離世,是無數人心中的痛。然而,她留下的癌症日記和深刻反思,卻成為了無數人生命中的一盞明燈。她用自己的生命代價,告誡人們要珍惜健康、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願我們都能從於娟的經歷中汲取教訓,以更加健康、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㈦ 庄小威現任丈夫

陳慧琳 藝人

陳菲 憑借「高效空調熱水器」這一成功發明,上海向明中學高一學生陳菲榮獲「世界傑出青年發明金獎」,成為年全球獲此殊榮的3位青年人中的一位。這也是中國學生首次在這一獎項上折桂。

成龍 藝人

張學友 藝人

劉德華 藝人

黎明 藝人

楊紫瓊 藝人

何耀珊 牧師身份幫助心靈需要撫慰的人(年選)

孔令洋

盧煜明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DNA專家

魏海敏 亞洲傑出藝人的魏海敏,是戲曲最受票擁戴的女明星

黃英豪 其在法律專業的傑出成績以及對社會公共事務的重大貢獻而當選

陳英凝 香港

展濤 山東大學校長、省青聯副主席

古巨基 藝人

杜聰 全力救助艾滋孤兒

黃光裕 國美電器有限總裁

李巨 32歲 中國科大學士;麻省理工博士;先後執教Ohio州立大學和賓州大學

xudong wang 31歲 上海交大學士;左治亞理工博士;Kiyon任職

楊Lili 32歲 中國科大學士; UCR博士; 加州理工 科學家

Song Jin 31歲 大學學士; Cornell博士;執教Wisconsin-Madison

Jia Chen 33歲 復旦大學學士;耶魯大學博士 IBM Watson研究中心研究員

鄭海濤 30歲 西安交大學士;馬里蘭大學博士; 執教美國UCS B大學

崔 屹 28歲 中國科大學士;哈佛大學博士;加州伯克利研究員

庄小威 32歲 中國科大學士(少);加州伯克利博士;執教哈佛大學

Shu Yang 33歲 復旦大學學士;康奈爾大學博士;執教賓州大學

陳天橋 31歲 復旦大學學士;盛大互動娛樂CEO and cofounder

王 磊 31歲 大學學士;加州伯克利博士;UCSD大學研究員

吳 旻 29歲 清華大學學士;年普林斯頓博士; 執教馬里蘭大學

張 黔 34歲 武漢大學學士;武漢大學博士; 微軟研究員

Yu Han 27歲 吉林大學學士;吉林大學博士;新加坡IBN博士後

鄭元凱 34歲 華中科大學士;華中科大博士;新加坡Data Storage Institute研究員

段鑲鋒 26歲 中國科大學士(少);哈佛大學博士;Nanosys科學家

黃 昱 27歲 中國科大學士;哈佛大學博士;麻省理工博士後

楊培東 32歲 中國科大學士;哈佛大學博士;加州大學伯克利教授

鮑哲南 32歲 南京大學學生;芝加哥大學博士;斯坦福大學教授

劉湘軍 35歲 清華大學學士;清華大學碩士;清華醫學院教授、Pel-Freez生物科技()總裁
年度 TR35

熱點內容
內江醫院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9-17 11:02:37 瀏覽:203
南京工業大學評教授 發布:2025-09-17 10:52:21 瀏覽:189
女大學生找工作 發布:2025-09-17 10:51:31 瀏覽:339
湖北大學文學院教授不當言論 發布:2025-09-17 10:47:08 瀏覽:637
中央財經大學債券副教授導師 發布:2025-09-17 10:40:54 瀏覽:926
湖北大學老師不當言論內容 發布:2025-09-17 10:09:18 瀏覽:114
山東農業大學柴同傑教授 發布:2025-09-17 10:07:51 瀏覽:230
大學生體測成績怎麼算 發布:2025-09-17 10:07:15 瀏覽:252
大學生互動游戲 發布:2025-09-17 10:00:32 瀏覽:410
考上研究生後沒有導師選怎麼辦 發布:2025-09-17 09:51:39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