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大動物營養研究生導師
㈠ 中國哪些大學有獸醫專業
1、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屬、與農業部、水利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 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為中管副部級高校,設有研究生院。
學校起源於1905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是中國現代農業高等教育的起源地。1995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北京農業大學與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合並成立新的中國農業大學。
2、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生命科學為特色,農、理、工、文、法、經、管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院校,入選「863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是武漢七校聯合辦學成員,是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農業現代化建設優秀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3、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坐落於鍾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理、經、管、工、文、法學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高校之一。
4、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Jilin University),簡稱吉大,坐落在吉林省省會長春,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前身是始建於1929年的東北行政學院,1950年更名為東 北人民大學,1952年經院系調整成為中國共產黨親手創建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
5、揚州大學
揚州大學坐落於長江、古運河之濱的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揚州市,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中國率先進行合並辦學的高校,也被譽為中國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幟。辦學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創建的通州師范學校和通海農學堂(後成為南通學院的一部分)。1992年5月19日經國家教委批准,由揚州師范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工學院、揚州醫學院、江蘇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江蘇商業專科學校聯合組建揚州大學。
6、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是一所「以農科為優勢,以生命科學和食品科學為特色,農、工、理、經、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是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農業部省部共建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入選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教育部「援疆學科建設計劃」40所重點高校之一。
(1)中國農大動物營養研究生導師擴展閱讀:
中國農業大學教學建設
國家級特色專業(14個):動物科學、電子信息工程、車輛工程、電氣工程及自動化、農村區域發展、農林經濟管理、食品質量與安全、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環境科學類、化學、動物醫學、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動物科學專業遺傳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吳常信)、機械設計製造系列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李偉)、昆蟲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彩萬志)、作物遺傳育種學教學團隊(劉慶昌)
北京市級教學團隊 (4個):生物化學教學團隊(劉國琴)、土壤和土地資源利用教學團隊(李保國)、農科基礎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周志強)、生態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孫振鈞)
㈡ 請問有誰知道新疆農業大大學的動物科學學院研究生導師哪個最好啊
劉武軍,女,1966年10月生,漢族,河南省鹿邑縣人。1987年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畜牧專業,並獲農學學士學位,2004年獲得甘肅農業大學農業推廣專業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甘肅農業大學農科博士學位。現為新疆農業大學副教授,動物遺傳育種和反芻動物生產專業碩士生導師,甘肅農業大學碩士生導師,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羊學分會理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退牧還草項目專家組成員,兼任世界銀行貸款新疆牧業綜合發展項目、中加農業可持續農業發展項目專家,加拿大動物健康項目新疆環境聯絡員等職。曾任新疆烏魯木齊縣畜牧業顧問等職。 完成自治區科技廳重大專項「新疆六百萬只羊肉毛絨優質高產工程」、農業部高新技術科技示範場項目「新疆昌吉良種奶牛科技示範場建設」、自治區科技興農重點科研項「利用薩福克羊雜交改良土種羊生產優質羊肉技術示範」、新疆科技廳少數民族優秀人才專項資金項目「優質西門塔爾牛『草原型』高產群的培育」等科研教學成果6項,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近幾年在《新疆農業科學 》、《黃牛雜志》、《草食家畜》等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肉羊雜交改良及增產配套技術的研究」、「巴什拜羊春季牧食行為的研究」、 「美國瑞士褐牛對新疆褐牛導入雜交效果分析」等學術論文10餘篇,SCI收錄7篇。目前主要從事國際環境基金項目「早期斷奶對羔羊增重及減輕草場壓力的影響」、「新疆地方綿羊品種遺傳多樣性的研究」、「新疆天然草地恢復過程中碳循環和生物多樣性變化」、自治區科技廳十一五重大專項「新疆超細型細毛羊和絨細型絨山羊新品系的培育「等項目研究,總經費200萬元。 劉武軍教授紮根西部,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畜牧業發展獻出自己的青春。除此之外,劉武軍教授還常年擔任新疆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本科生的《羊生產學》《分子遺傳學》等課程。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
㈢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的專家團隊
袁學志,男,四川省南部縣人,1957年11月生,中共黨員, 研究員。 1974年7月在生產隊務農, 1976年12月在吉林、黑龍江、內蒙當兵,1984年7月西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畢業。1984年7月至1998年6月在農(牧漁)業部教育(宣教)司工作,任主任科員、副處長、處長,兼任全國農科教結合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其間:1984年10月至1986年1月在河北涿縣中國農大農場青年幹部基層鍛煉,任副組長、組長;1996年3月至1997年12月在湖南省衡陽縣掛職鍛煉,任縣委副書記並兼該縣西渡鎮黨委第一書記。1998年7月至2000年1月任中央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副院長,主持日常工作。2000年2月至2002年11月,中國農業大學副校級。2002年12月至2007年8月,任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管理局副局長(副司級)、支部副書記。2007年8月起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北京分中心)黨委書記、副所長(副主任)。
長期從事農業教育與科技管理工作,截止到2011年,先後參加了17個課題研究,其中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八五」、「九五」規劃國家級重點研究課題2個;中組部、農業部、原國家科委、人事部、教育部、廣東省、院、湖南省農科院等課題12個;FAO課題3個。曾任2部著作和1本雜志的主編,3部著作的副主編,參加5部著作的編寫,6部著作的編委與審稿。在公開刊物上發表文章60多篇。中國農業科技管理研究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農業部工程建設項目項目評估專家、第二屆全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評審委員會委員。 文傑,男,1963年7月生,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業博士,愛爾蘭Cork大學博士後,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科學院跨世紀學科帶頭人,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農業部神農計劃人才,《畜牧獸醫學報》主編。研究領域包括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家禽育種與生產等。
截止到2011年,參加國家攻關專題「飼料添加劑預混料配方的研究」,2篇研究論文分獲「第二屆全國畜牧獸醫青年科技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論文評選一等獎和「首屆全國青年畜牧科技人員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主持的「八·五」國家科技攻關專題「0~2周齡雛雞飼料配製技術及營養參數研究」,199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九五」期間,主持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黃羽矮腳肉雞新品系選育」,完成了「雞的飼養標准」(修訂)、和「黃羽肉雞質量分級」等工作。主持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課題「黃羽肉雞育種和養殖關鍵技術研究」和國家「十·五」「863」課題「中國特色優質肉雞新品系選育與開發」等課題。 王加啟,男,1967年6月生,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所長,反芻動物營養研究室主任。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人事部百千萬工程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
截止到2011年,主持完成國家項目30餘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際科學基金(IFS)項目、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項目、國際科技合作重點項目和「十五」「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奶牛現代集約飼養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範」 等重大科研課題。擔任「九五」和「十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畜禽規模化養殖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示範」首席專家。
「十一五」期間承擔主要課題有「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奶牛高效飼養關鍵技術研究及開發」,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牛奶安全優質生產與加工質量評價關鍵技術研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優質共軛亞油酸牛奶生產技術產業化示範」,農業部農業投入品監管項目「液態奶中復原乳監測」,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監測項目「防範瘋牛病飼料例行監測」。 畜牧學專家。男,1925年3月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45年畢業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農類預科,1948年畢業於日本京都大學農學部,獲農學士學位。1948-1952年在該大學研究生院畜產學科攻讀研究生,1952年回國。前後任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畜牧系一級技術員、飼料組組長,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副研、研究員。
1980-2001先後兼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常務理事、動物營養學分會秘書長常務副會長、會長、名譽會長;現兼任中國農學會計算機農業應用分會顧問、中國自動化學會農業專家系統專業委員會顧問、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等職。歷任第七屆、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農業部第一、二、三、五、六、七屆畜牧組專家顧問及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第一屆飼料工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農業輕紡環保學部院士。翌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委員。
截止到2011年,主持多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參與或主持國家畜牧、飼料科技規劃的制定和論證,是動物營養學會的創立者之一。4項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5項獲得省級科學進步獎,出版專著28部,發表論文260餘篇。他本人先後十多次獲得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中國農學會等表彰和獎勵。1998年獲中華農業科教基金傑出貢獻獎。
2001年主編完成的《中國飼料學》 ,獲國家新聞出版署第十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