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交通大學老教授
『壹』 環境工程專業排名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所,有SKL(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SKL)實在是太有錢,實力也實實在在是太強。環境類的核心期刊排名前10的裡面不少都是生態中心出的。綜合排名第1!(補充一下,中科院青島和廈門的兩個院水方向近年來成長的很快,但此次這2院不參與排名)。
時間有限,這次只評述下某些985院校的情況。
清華,國家第1批重點學科。3位院士,以及一大批水處理的老專家,有SKL,科研實力和經費僅次於生態中心。綜合排名第2!
哈工大,國家第1批重點學科。3位院士,以及一大批水處理的老專家,有SKL,做科研很踏實,要求很嚴謹。綜合排名第3!
同濟,國家第1批重點學科。爭議很大,也有為我國水處理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很多老專家,但是卻沒有一位院士,確實有點說不過去。同濟的科研一般和國外(尤其是日本)接觸的很多。但是同濟做科研踏實嚴謹上略次於哈工大,但是話又說回來,同濟將科研轉化為生產力方面就不錯。但是年輕一代的牛人,同濟數量不多。和南京大學共建SKL。綜合排名第4!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大連理工,國家第2批重點學科,微生物過來的,水方面還不錯。
湖南大學,國家第2批重點學科,最近幾年發展很快。
浙江大學,國家第2批重點學科,老浙大和浙江農業大學合並後所組建的環境工程專業,浙農過去的老師(如牛人陳英旭)生態修復做的挺好的,水這方面就差點了;老浙大的教授大部分搞厭氧的,總的來說實力+資金,浙大的環工發展潛力巨大。
天津大學,也是很早就開始做水處理了,顧平,季民,兩大牛人坐鎮。
西安交大,本來環工不是很強,但這兩年交大也從別的學校挖去好多有名氣的教授(如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加上交大的聲望總的來說有較大進步,而且有位老教授是我國最早做厭氧的人員之一,最近好像在評是否要授予他院士呢。
重慶大學,老牌的水處理院校,有幾位水處理的老專家,譬如龍騰銳、羅固源。但年輕一代不是很牛。
南京大學的環境工程可以說是最近幾年全國高校中發展最迅速的,2007年還評上了一個工程院的院士,環境工程的國家工程中心也獲批了,還有教育部的工程中心,以及一批和大型企業共建的實驗室等,南大目前積極支持工科的發展,再加上江蘇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產學研模式的推廣,南大的環工已經不是5年前的樣子了,它的發展絕不可小覷!
四川大學,和湖南大學情況比較相似,最近幾年發展很快。
華南理工,偏化工方向,但是該校的胡勇有教授在研究微生物絮凝劑,值得期待。
廈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都是以海水為研究特色,涉及化學方面比較多。
上海交大,99年才成立環境學院,實力真的不能和上面的一些學校相比,但就是有錢,沒辦法
。
一些地方院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也可以。如有得罪之處,望各位水友海涵,有錯誤之處,望批評指正~~~
西安建科大絕對是要提的一個學校,但是我先前只是說了下985的學校,西安建科我還是了解很多的。那我就趁這個機會給大家介紹下這所學校。原名,西安冶金建築學院,我國環境工程專業首批國家重點學科的4所院校之一(另外3所分別是清華,哈工大和同濟)。該校在水處理(牛人有王曉昌教授,黃廷林教授,彭黨聰教授,還有王志盈(好像是退休了,是我國最早研究厭氧處理的專家之一)教授等),大氣處理(馬廣大老師是我國大氣處理的功勛級老專家)有著非常強的實力。這是業內一致認可的,但是,實事求是的說,該校綜合實力有限,每年招收的碩士生數量也偏多了些。但是該校畢業的博士生實力非常牛,百篇優秀博士畢業論文每年有不少都是出自西安建科環境學院。王曉昌,從日本學成歸來的專家,最近獲得了一個2000萬(也有說法是2.2億的)的水專項,現任該校副校長。和國際水協前任主席丹保憲仁教授學術交往很多。黃廷林,現任該校環境學院院長,治學嚴謹,研究方向有和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有關的。彭黨聰,現任該校環境學院主管研究生的副院長,研究厭氧及模型。牛人教授還有很多,譬如王磊,石輝等等,時間有限,就不詳細介紹了。
河海大學,水利部直屬院校,環境工程的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但是每年報考的學生並不多,推薦報考!還有博士後流動站在該校,在211院校中報考次學校性
價比最高!(同類學校如西安理工大學也不錯)
太原理工,實力也很強,資金上稍微次了些,不過難度也就相應要小些。
江南大學,微生物強的要命啊,倫世儀(院士),陳堅在那兒坐鎮,如果哪位晚輩一不小心把反硝化除磷搞定了,估計版主要賞你1000000個金幣!
東南大學,老牌工科院校,實力不容小覷。
昆明理工,在西部省區很有名的學校!
廣東工業,水處理的實力在廣東相當強悍!
合肥工業,老牌工科院校,在環境系統方面有系統的學科體系,很有前景!
蘭州交通大學,被埋沒的大學,環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的實力絕對沒話說,不過考慮到地理位置的原因,報的人數一直不多。
蘇州科技學院,以前的蘇州城建環保學院,一志願招不滿的,如果有學子的研究方向和沈耀良等牛人的科研一致的話,建議直接報考。且該校不久要升級成大學,報考難度必然要變大,所以趁現在報考還是很劃算的。
北京市環境工程相關方面的高校實力探討
北京科技大學,北京的學生比較認可這個學校,水方向的項目好像是礦山廢水的比較多。這個學校在北京的認可度要高過北京工業、北交、北建工。
北京工業大學,重點介紹吧,環境工程成立30多年來,大概10年前彭永臻從哈工大來,這個學校的環境工程知名度以及實力才逐漸上來。客觀的說,這學校水方向的中年導師,基本上都是彭永臻的學生,老點的就彭永臻和王淑瑩。北京的學校都不差錢。彭永臻那篇著名的論文《SBR法的五大優點》可以說是我國開啟對於SBR工藝廣泛研究的信號燈吧,這篇論文在我國對於SBR研究上的有著非常高的地位。被引用了很多次。研究方向:污水處理系統的智能控制、深度的脫氮除磷。
北理工,研究方向好像和水牽扯不大,但是一個案例很要命。我一個導師的兒子,北理工的環境工程碩士畢業,家裡找人聯繫到了深圳水務,孩子不去,進
了威立雅(好象是),反正是北京一個很牛的外企。
北京交通,環境工程的發展還欠缺了點,和市政工程的聯系還很多。一個學校的環境工程基本上都是從市政工程發展過來的,但是發展到一定程度了就基本上分開了,但是北京交通還差了點。
『貳』 蘭州交通大學1998年校長是誰
陳宜吉:(1993.9 -- 1999.7在任)男,漢族,1939年12月25日出生,甘肅省蘭州市人,中共黨員,蘭州交通大學教授。1964年由原蘭州鐵道學院運輸專業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先後任教務處副處長、系主任、副院長,1993年9月任原蘭州鐵道學院院長至1999年6月。2001年退休後受學校返聘,承擔教學督導工作。現任甘肅省老教授協會副會長、鐵道學院名譽理事、甘肅省安全生產專家、甘肅省城市交通暢通工程專家、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蘭州交通大學老教授協會會長及教學督導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在教學、科研工作方面,先後主編教材、專著3部;科研成果8項,其中1項獲鐵道部科技進步獎,1項獲原國家技術監督局標准成果獎,3項獲甘肅省教學成果獎;公開發表專業及教育學術論文16篇;指導研究生8名。自1990年以來,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省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全省老教授貢獻獎、蘭州交通大學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
更多鐵路評論請登陸 中國鐵道論壇(http://bbs.railcn.net/)
『叄』 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學費
經濟管理類、文史類為每生每年14000元;理工類、藝術類每生每年15000元。住宿費:4人間每人每學年1350元;6人間每人每學年1200元。
學生宿舍實行公寓管理,宿舍內設施齊全,接入千兆電信寬頻網路供學生使用;信息管理中心可滿足學生上機、上網需求;學生食堂食品豐富多樣,南北風味齊全;洗浴中心可滿足全院師生洗浴。
(3)蘭州交通大學老教授擴展閱讀:
學校專業
截止2020年,學院現設有土木工程系、工程管理系、電信工程系、機電工程系、經濟管理系、信息管理系、交通運輸系、外國語系、藝術設計系等九個系35個本科專業,學院設土木工程系、工程管理系、電信工程系、機電工程系、經濟信息管理系、交通運輸系、藝術設計系、外語系等八個系;以及其他教學部門。
學院教職工714人,其中外聘教師354人,專任教師261人,專任教師中教授、副教授佔33%,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所佔比例為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