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歇根大學華裔教授
Ⅰ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知名校友有哪些
1.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共有22位諾貝爾獎得主畢業於此,包括丁肇中、斯坦利·科恩、傑爾納謹姆·卡爾等人。
2. 國際流行樂巨星麥當娜是該校的知名校友之一。
3. 美國前總統傑拉德·福特也是該校的傑出畢業生。
4.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同樣在該校接受過教育。
5. 著名記者華來仕是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校友。
6. 華誼兄弟的創始人王中軍也是該校的知名畢業生。
7. 歷史學家黃仁宇,其著作《萬曆十五年》廣受好評,也是該校校友。
8. 施樂的首席科學家約翰·布朗是該校的傑出畢業生。
9. 訊息理論與數位電路之父克勞德·香農同樣畢業於該校。
10. 史上第一位駕駛波音777的飛行員肯尼斯·伊拉·奧佩爾是該校的知名校友。
11. NFL史上最佳四分衛之一湯姆·布雷迪也是該校的傑出畢業生。
12. 密歇根五虎,包括克里斯·韋伯、朱萬·霍華德、傑倫·羅斯等五位著名籃球運動員,均畢業於該校。
13. 著名游泳運動員菲爾普斯也是該校的知名校友。
14. NBA球星、教練湯姆賈諾維奇在該校接受過教育。
15. 華人鋼琴家沈佳音是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校友。
16. 萬維網的發明人羅伯特·卡里奧畢業於該校。
17. 美林證券的創始人查爾斯·美林也是該校的傑出畢業生。
18. 美國銅礦之父道格槐茄祥拉斯·霍頓畢業於該校。
19. 第一代iPod的設計人托尼·法戴爾是該校的知名校友。
20. 林肯紀念堂的設計者詹姆斯·拜爾德畢業於該校。
21. 電子游戲之父,《文明》、《鐵路大亨》和《殖民帝國》的設計者希德·梅爾是該校校友。
22. 著名橄欖球教練薄·辛巴克勒畢業於該校。
23. 著名橄欖球教練菲爾丁·約斯特,引領了橄欖球頭盔的變革,也是該校的知名校友。
24. 吉尼斯紀錄里的「最孤獨的人類」,航天局的一名軌道艙駕駛員阿爾弗雷德·沃爾頓畢業於該校。
25. 谷歌的創始人拉里·佩奇也是該校的傑出畢業生。
26. 醫葯學家、阿特金斯食譜的發明人羅伯特·阿特金斯畢業於該校。
27. 人類學家、地理學家、外交家,發現密西西比河的源頭的人亨利·斯庫爾克拉夫特是該校校友。
28. 伽利略木星計劃的總指揮克勞迪婭·亞歷山大畢業於該校。
29. 阿波羅計劃的總指揮約瑟夫·弗朗西斯·謝是該校的知名校友。
30. 北極星導彈的研發者羅伯特·福爾曼畢業於該校。
31. 美國音樂教育協會的會長阿倫·布里頓也是該校的傑出畢業生。
32. 華裔好萊塢演員劉玉玲畢業於該校。
33. 第一位在月球上駕駛月球車的人類詹姆斯·歐文是該校校友。
34. 第一位太空行走的美國人愛德華·懷特畢業於該校。
35. 此外,還有多位校友擔任了世界各地大學的校長,包括耶魯大學、加州大學、康奈爾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
Ⅱ 丁肇中的故事
一提起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者丁肇中,人們都會說:那是一個奇人,又是一個怪人。
說到「奇」,丁肇中確實有一段令人驚奇的人生經歷。他祖籍山東日照,祖父曾追隨孫中山革命,後犧牲。他父母畢業於美國密西根大學。由於早產,他於1936年2月4日出生於美國密歇根大學城,兩個月後父母回國。經過一番顛沛流浪,20歲的丁肇中從台灣到父母的母校――美國密西根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學,僅用了5年多時間就獲得物理、數學雙學士和物理學博士,一些美國同學都稱他為「奇人」。爾後,他到哥倫比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任教,接著從事科研工作。如此算來,從念大學到博士再到搞科研,一般人大約需十多年時間,而他只用了6年。
在1974年8月,他經過10年矢量介子實驗,發現被稱為「物理學十一月革命」的新粒子――J粒子。他告訴人們:「我做了10年矢量介子實驗,才從上百億個各種各樣的粒子中找到了一個J粒子。這就好象在北方地區下了一場傾盆大雨,我從無數雨點中辨認出一個帶顏色的雨點那樣困難,不能允許有絲毫的鬆懈和馬虎。」由於這一在物理學上有劃時代意義的新發現,1974年10月18日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繼李政道、楊振寧以後,第三個獲得此項殊榮的華人學者。在頒獎典禮上,他不顧阻撓,堅持用自己的母語――漢語發言。這種奇人奇事,在中外歷史上並不多見。
提到丁肇中的「怪」,比他的「奇」更令人嘆為觀止。突出表現為兩個「不」:
一是「不合群」。美國同學對他的評價是:學習頂刮刮,就是不合群。從學習到工作,他的生活軌跡始終是圖書館―實驗室―食堂―宿舍。在美國,大學的課外生活是絢麗多彩的,可他幾乎是什麼都不參加。所以,他在學校沒有朋友。走上社會後,整天埋頭在實驗室里,有時是兩天兩夜,三天三夜,甚至五六天五六夜不回家。孩子都抱怨老見不到爸爸。在各種社交場合,幾乎就不會見到他的身影。據說這么多年來,除了沒有到任何一個教授家裡吃過飯外,他沒給包括他故鄉日照在內的任何學校或科研單位題過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不願讓那些無益的社交活動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影響科研活動,另一方面竟是對書法藝術的特別敬重。他曾不止一次對人說,書法藝術比物理學更加神秘。他說:「世界上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幾乎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唯有中華民族的文字在書法上又是一種博大精深的藝術,給人以各種美的享受。」為此,他絕不給人題字。在新疆大學給師生演講時,校長一再請他題寫校名,他斷然謝絕,說我的字寫得不好,會損害書法藝術。後來,他的老家山東日照大學、曲阜大學懇請他題寫校名,都被他以乎禪同樣的理由拒絕了。不少人對他不幹這樣一舉手又可揚名又能得利的雅事感到不可理解,說他是個傻氣十足的怪人。
二是「不知道」。這一點,更是人所共知的「怪脾氣」。前些日子,他來南京給南航師生作報告,有學生問:「您覺得人類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質和反物質嗎?」他坦然回答:「不知道。」又一個學生問:「您覺得您從事的科學實驗有什麼經濟價值嗎?」他說:「不知道。」另一個學生問:「您能不能談談物理學未來20年的發展方向?」他仍然說:「不知道。」對此,很多人感到大惑不解。在他們看來,南航學生所提的問題讓如極為普通,絕對算不上刁鑽古怪,不用說像他這樣的大師,就是一般人也能敷衍搪塞過去。他即使真的不想說假話,也要顧及自己的面子和影響啊!怎麼能「三問三不知」呢?
據知情人介紹,對丁肇中來說,「不知道」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他一直牢記「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條古訓,在任何場合,對任何事情,絕不「強不知以為知」。他在接受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節目主持人采訪時,對記者的提問,就一連說過幾個「不知道」。在其它重要場合包括級別很高的學術交流會,他對自己不清楚或不十分清楚的問題,都很坦然地回答「不知道」。這其實就是一種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它不但無損於一位大師的光輝,還從一個側面揭示了「大師」所以成為「大師」的奧秘。那就歲滑塵是超凡的人格力量。事實上,敢於對自己不懂的問題說「不知道」,不僅是一種氣量,一種品格,也是一種境界。試想,一個人特別是像丁肇中這樣在世界上具有很大影響的科學家,如果在學術上沒有嚴肅的科學態度,對一些問題憑「想當然」亂表態,或是為了顧及自己的面子和所謂影響,不懂裝懂,用一些模稜兩可甚至玄而又玄的含糊答案去糊弄人,會有什麼樣的嚴重後果?是可想而知的。那樣,失去的就不僅僅是面子了,還有更可貴的品質和人格,還要給人類科學事業帶來無可挽救求的損失。丁肇中的可貴可敬之處也在這里。難怪他在南航面對師生的提問連說三個「不知道」,會場沉寂幾分鍾後,爆發出一陣陣暴風雨般的掌聲。這不是對這位大師人品和學問的肯定和崇敬嗎?他們能零距離地從大師身上感受大師的治學精神和人格魅力,其效果並不會比聽一次學術講座差吧!
(來源:香港大公網 作者:徐恆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