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選擇導師是不是按成績
A. 碩士研究方向的選擇是自主選擇還是根據入學成績導師來劃分
1、幾乎所有的學校初試都只分專業的,研究方向是錄取之後確定的,只要招生單位內沒有在招生簡容章上寫明,那就是默認在復試的時候,根據你的成績,以及你的表現,雙向選擇,最後由學校的導師來確定你到底適合哪個方向。
2、通俗點講專業就是大類,方向就是小類。例如:中國人民大學的企業管理專業,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項目管理,金融與財務管理等,最終拿到的學位證書都是管理學碩士學位,只是研究方向不同而已。
B. 導師選研究生的標準是什麼
【導讀】在通過考研復試以後,就是要進行導師和研究生的雙向選擇了,這時候就要自己去聯系導師了,導師在進行選擇的時候,其實也是有一定的研究生選擇標准,不是單一的拿成績來進行判斷的,有人可能就說了,就見幾次面,如果了解一個人,其實作為研究生導師,不僅是學術等能力厲害,人生閱歷也是比較豐富的,所以看人也是比較準的,那麼導師選研究生的標準是什麼呢?
2、看能力
基礎項:生活能力、基本的學習能力
科研相關項:動手能力、思考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表達能力
生活能力:導師不是保姆,不負責吃穿住行。上研究生後面跟著老媽的,通常比較不靠譜。
動手能力:水處理是實驗科學,會動手、敢動手非常重要。科技越來越發達了,人卻越來越笨了。
思考能力:思考,有時候很簡單。有個學生進展很慢,問了幾次最後說出原因「攪拌器不夠用」,1個攪拌器180元,買4個不過720元,我從來不管學生買常用小型設備,居然也會構成障礙?大約是看了太多網上黑心導師的教誨,連正常要求都不敢提了。另外一個學生遲遲不動手的原因是『反應器不夠』,什麼叫反應器?發生反應的容器就是反應器,非得昂貴的、帶自控的?盆算不算?桶算不算?買兩大罐可樂喝了剩下瓶子也是反應器!
3、很投緣
可意會不可言傳……導師欣賞自己每一個學生,每個孩子有自己的優點(當然也有自己的缺點可以氣到我跳腳三尺),也希望他們欣賞和崇敬導師。
當然優秀研究生標准不止是以上的幾點,這只是很多導師喜歡的學生,你要想在讀研期間有所作為,還是需要自己進行個人能力提升,要多看書,要多和學長和導師交流,多進行學習,這樣畢業後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C. 研究生導師挑學生最看重哪些東西
研究生導師會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來挑選自己心儀的學生,其中導師挑選學中最看重的是學生的成績以及學生的思想品德是否合格,除了學生的成績以外,許多研究生導師更看重學生是否有對知識保持一種很高的學習熱忱,是否有很強的求知慾。針對於這一個問題,小匠老師下面來分享幾點個人的看法。
第一:研究生導師挑選學生所注重的因素1、學生的成績
對於參加考研的學生來說,如果成績不夠好,甚至連及格線都打不到,那麼自然考研也就失敗了,研究生導師挑選學生,第1個看的這個學生的成績,如果學生的成績不夠好,則可能表示這名學生可能不夠努力,學習不夠專注,因此學生成績的好壞已經成為了研究生導師挑選學生最主要的一個因素。
學生的成績如果優異,自然能夠贏得研究生導師的青睞,有不少成績很優異的研究生,甚至是被導師所哄搶,研究生老師是不喜歡招收一些成績比較不好的學生的。
對於研究生來說,想要贏得研究生導師的青睞和喜歡,除了要爭取在考試當中考出更優異的成績以外,也要加強與導師的溝通和交流,外向型的學生其實更受老師們的喜歡,因為他們一般比較積極和樂觀,給研究生導師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那麼自己就更有機會能夠被選上。
對此,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發表你們的觀點和看法。
D. 碩士生怎麼選擇導師
碩士生都是先進行報考院校的選擇,然後在進行考試,基本在學生選擇報內考的院校的時候就已經對容導師進行了初步的選擇。
研究生的考試跟高考有很大的不同。
1、在准備研究生考試的時候,並不是說在得到成績之後在進行學校和導師的選擇,而是需要先選擇要報考的高校。
2、根據想要報考的院校準備初試,如果有專業課那麼就需要准備專業課所需要的教材進行針對性的知識儲備。
3、面試,再通過初試之後方可進入面試階段。面試階段會包括英語面試。
4、面試通過之後會再一次進行專業復試,專業復試通過之後才算是通過了研究生考試。
在考生對高校的選擇時,考生已經將導師的范圍縮小到了某所高校。對於專業的選擇,又將導師具體到了哪幾位。然後在通過初試參加復試的時候,招收報考的專業的導師會對通過初試的學生進行面試,那麼面試的考官中就是要招收改專業研究生的導師了。一般一所高校中招收同一專業的導師都是很少的,基本都是一兩個。所以很好選擇,一般在面試的時候哪個導師比較看重考生,那麼那個考生就會通過面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