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東大采礦研究生導師

東大采礦研究生導師

發布時間: 2025-09-20 04:10:21

Ⅰ 學采礦工程專業的考研以後學習的方向是什麼考哪所學校比較好。。。

推薦院校:
中南工大,東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昆明理工,西南科技大學,貴州工業大學,江西冶金學院, 中國礦大,河南理工,華北科技,河北理工,河北工程大學,重慶大學等
(一)礦床開采工藝、理論和技術
(二)岩石力學與岩土工程
(三)礦業經濟
主要研究礦產資源開發可行性分析、資源價值評估及投資決策、礦產品市場供求及價格分析、礦業經濟政策和經濟模型、礦山企業經營參數優化、資源和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等。
(四)礦業系統工程
主要研究現代決策方法與信息技術在礦業中的應用,包括:數字礦山理論與技術、礦床模型與可視化技術、礦山CAD技術、礦山企業計劃及優化、人工智慧及決策支持系統、礦業管理信息系統等。
(五)爆破力學與工程
主要研究各種爆破理論、新型炸葯研製、鑿岩工具與岩石破碎、岩石動力學與爆破地震波監測、爆破效果評價、爆破計算機模擬等。
(六)礦山安全理論與技術
主要研究由於采礦活動引起的礦山生產安全問題,包括:采動災害發生機理、地下井巷圍岩破壞控制、地表沉陷、爆破安全、通風安全、深井開采安全、礦山安全評估等。
希望幫到你

Ⅱ 東南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東南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劉先覺、仲德昆、鮑旭、戴義保、梁金玲、曹進德、袁曉輝、虞文武、余玲玲、房芳、嚴洪森、張凱鋒、陳夕松、吳介一、吳國新、朱光亞、楊全、翟軍勇、蓋紹彥、黃東、夏恩宇、談英姿、基鬧培余星火。

4.風景園林學學碩的報錄比是5:1,錄取了6個人其中推免數就有4個了。20年報考數為20人,錄取7人,其中推免生6人。風景園林專碩的報錄比是6:1左右。搏唯錄取的人少,推免的人還較多。20年報考數為230人,錄取數28人,其中推免生13人,20年的報考數比19年多了,但錄取數變化不大,所以報考這個專業的難度是較大的。

5.城市規劃專碩19年的報錄比在3:1左右,20年報考數為50人,錄取數24人,其中推免生14人。

另外選導師的凳裂廳時候注意,首先源讓看人品,人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另外有些老師比較偏重科研,對學生要求也比較嚴格;有些導師不大指導,學生更容易摸魚。



Ⅲ 東北大學采礦專業怎麼樣呀

東北大學的采礦工程是國家重點學科,以採金屬為主,而中國礦大以採煤為主,危險系數相對很低,東大此專業每屆24人,最近擴大到48人,學生少,導師多(導師接很多課題,學生跟著做),因此畢業生非常厲害,很多企業慕名而來,一般每個人都有20多家企業可以隨意挑選,很多畢業生都成了此領域的佼佼者,很多人當上了礦長或礦山設計師,前途很好,主要是就業環境稍艱苦,但工資都很高,本科起薪看能力從3000~10000不等,隨著經驗的增加,包括分紅等工資會越來越高。以下是東大采礦工程的詳細介紹:

東北大學采礦工程學科歷史悠久,是我國最早設立的學科之一,1950年就有首屆畢業生,1981和1984年分別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1987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1992年首批設置博士後流動站,1996年成為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998年設置特聘教授崗位,2004年獲得國家「985工程」學科建設支持,采礦工程實驗室為遼寧省重點實驗室。到目前為止,已培養博士生219名、碩士生386名、本科生近5000名,已成為國內采礦學科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
采礦工程研究所擁有治學嚴謹、團結協作、富於創新精神的學術梯隊,現有在職教授10名(其中博士生導師6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特聘教授1人),國家教育部跨世紀人才3人、副教授5名。
采礦工程研究所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通過組織大型國際學術會議與互派訪問學者等形式,與國外的多家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十五」期間,共舉辦4次國際會議和9次國內會議;主辦了中國科協第九十一次青年科學家論壇、國際岩石力學大會、生態包袱與生態足跡海峽兩岸學術會議等國際、國內學術會議。
近年來,采礦工程研究所瞄準國際采礦科學發展前沿、跟蹤國際現代采礦技術發展趨勢,圍繞礦產資源的安全、高效、生態型、信息化開發與利用這一主題,根據可持續發展對礦產資源開發的要求及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需要,依託「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大力拓展和凝練學科方向,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四個主要研究方向:礦床安全高效低貧損綜合開采、礦山動力災害發生機理與預測、礦產低廢開采與廢棄物資源化、數字礦山技術與優化決策。
圍繞資源開發國際化、生態化、信息化戰略主題,東北大學采礦工程研究所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並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重點項目中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十五」期間,承擔國家級攻關項目6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1項,國家合作項目5項;獲國家專利14項、產業化轉化或應用9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3個;科研成果走向國際化,高效安全開采新技術已在尚比亞Chimbishi銅礦中應用。 望樓主採納啊

Ⅳ 東北大學研究生導師是雙向選擇嗎(親歷者進)

導師和學生就是雙向選擇,哪個學校都是的。但是實際操作起來,關鍵還是學生選導師,因為內一容般導師看你可以的話,就會直接收你,而不會再等可能的後來的優秀學生。所以找導師就要趁早。
在考研之前就可以聯系自己心儀的導師,給老師留下一個好印象,讓老師記住你,這很重要,甚至可以和老師達成初步的意向:考上就跟你。如果考前沒聯系,考後出分前也要抓緊聯系,可以把估計得分數告訴老師。但是如果等出分後再找,基本就晚了,就得看造化了。
另外最好的大老闆式的導師都會讓本校保送生占據,所以有時候不要光看老師的職稱,還要看他有多少項目,人品,學術實力,調查這個對外校生來說就得下下功夫了。
聯系方式到東大官網上各個學院的主頁,實驗室的主頁,或研究生院的主頁上找,商鋪能找到。

Ⅳ 劉鴻典的簡介

劉鴻典(1904~1995),字烈武,1904年生於遼寧省寬甸縣。1932年畢業於東北大學建築系,獲學士學位。後在上海市中心建設委員會建築師辦事處任技術員,在此期間曾獲實業部頒發的建築師證書。1936~1939年在上海交通銀行任建築師。1939~1941年在上海浙江興業銀行總行任建築師。1941年在上海創辦宗美建築專科學校,兼營建築師業務。1947~1949年成立鼎川營造工程司,執行建築師業務。新中國成立後任東北工學院建築系二級教授,兼教研室和建校設計室主任。1956年任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現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系首任系主任。歷任中國建築學會第一、二、五屆理事會理事,建工部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國家建委科學研究審查委員會委員,是國家有特殊貢獻專家津貼獲得者,他還參加了《中國大網路全書·建築·園林·城市規劃進、《美術辭林》、《陝西省地方誌》等大型辭書的編撰工作。
他的主要建築作品有上海市中心游泳池、上海市中心圖書館、福州交通銀行、南通交通銀行、杭州交通銀行、上海南京西路美琪大廈。上海虹口中國醫院、上海淮海中路上方花園風格各異的獨立別墅群。東北工學院校園總平面設計、東北工學院冶金館、長春分院教學樓。沈陽工學院采礦館、淮南礦區火力發電廠等。
他還主持了華山風景區及多個城市規劃的評議會。參加了兵馬涌二、三號坑、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臨潼貴妃池重建,廣州市游樂園。西安火車站、西安市南大街拓寬工程等多項設計方案的評議。
劉鴻典先生於1995年在西安病逝。 劉鴻典教授1928-1932年師承梁思成、童寯、陳植等大家、是我國「建築四傑」的直系傳人。「1931年9月『九一八』事變後,東大遷往關內建築系停辦了。東大建築系雖然成立了僅三年,但它卻培養了一批像劉致平、劉鴻典、張鎛、趙正之等學有成就的建築學者和大師」。梁思成師出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費城一所著名的私立大學),在創辦東大建築系時,自然是以賓大的教學體系為藍本。但是,他並不是把國外所學全盤照搬,而是結合實際突破一些框框,在建築設計課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們去創作新建築,並鼓勵學生到自己民族文化遺產中去汲取營養。他除教設計主課外,還講授《建築史》和《中國雕塑史》等課程。「至今劉致平(劉鴻典同班)對梁、林兩師鼓勵他們創新及每日輔導學生至深夜才回去休息的情景,記憶猶新」。 「1930年童寯從美國學成回國,應東大工學院院長孫國鋒聘請,任建築系教授。梁、林二位於1931年6月去北平中國營造學社任職後,建築系主任一職即由童老繼任。」童寯對建築教育的一片痴情和一心為公、心系東大的高尚品質,至今回憶更為感動。「九一八」事變後,他全家匆匆離開沈陽,可想必須攜帶的東西一定不少,旅途相當艱難,他寧肯自己少帶東西,也要隨身攜帶一箱東大建築系教學用的幻燈片(當時是4英寸方型玻璃片,很重)。從未損壞一直攜帶,直到全國解放,才如數歸還東工,「完璧歸趙」。這些「文物」一樣的幻燈片,現存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的陳列館中。這也是東北大學建築學院與原東大建築系一脈相承的佐證之一。
劉鴻典身上繼承了梁、童二師許多優秀品德和學貫中西、報效祖國、勇於創新的學風。他也飽受戰亂之苦,東大停課,學生流離失所,來滬續課,畢業後艱難執業的經歷。因此,上海剛解放他就欣然接受東工的聘請,返鄉任教。以極大的熱忱,全身心的投入教學與建校工作,視「為人民祖國而設計」才是真正圓了他做建築師的夢。1956年響應周總理的號召——大學內遷的部署,遷來西安擔任西安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主任、教授。他從自己經歷過的歲月中,感悟到只有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他終於從一個愛國知識分子、民盟黨員,而成為一個共產主義者,1985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年正逢他80大壽,為此學校黨委專為他舉行了「入黨、祝壽」雙喜慶祝會。1955年,他開創了東北大學建築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授予權,首任碩士生導師和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48年北平和平解放,當時已遷至北平的東大師生更加歡欣鼓舞。一是「反內遷、反內戰」的學生運動取得了勝利;二是東大復校又可以回沈陽上課了。1949年東北大學遷回沈陽,校址在沈陽鐵西區並更名為沈陽工學院,東大文理學院遷往吉林長春成立人民大學。因為東大的原校址(張學良時期在沈陽北陵的校園)已易作他用了。只好另選校址於沈陽南湖重新建校。1950年沈陽工學院易名東北工學院(屬冶金部的重點大學),時設冶金、采礦、機電、建築四個系。當時的建築系主任為郭毓麟教授,副主任趙超兼總支書記。授課的教授有劉鴻典、張劍霄、袁士林、諶亞逵、李鴻棋、彭埜等教授,還有王耀、黃民生、賈伯庸副教授和張秀蘭、趙克冬、鄭惠春講師等。
解放初期百廢俱興,東北又是老工業基地,冶金部資金豐厚,建校的規模宏大,學院成立了建校委員會、系成立了設計室。劉鴻典教授任院建委副主任委員、系設計室主任,在其領導下,決定1951級建築學全班19名學生停課,參加建校工程設計施工和相關的技術工作。因為劉鴻典、郭毓麟、張劍霄三位教授原在上海「鼎川營造工程司」時就已是親密搭檔,所以承接設計任務得心應手。再加上系裡其他教師和三年級19名學生,這些新生力量已構成一個不小的設計院了。設計任務為:東北工學院總平面規劃及單體建築等,共十幾萬平方米的工程。由劉鴻典教授主筆的校園總平面規劃設計圖。主題鮮明、氣勢雄偉、功能分區合理、道路貫通、疏密得兼、景觀環境幽美;前臨南湖公園、後濱渾河,真是最完美的「花園式的校園」。 東北工學院四大學館建築是四個大系的教學樓,每幢都有上萬平方米的規模。按建成年代排序是冶金學館、建築學館、機電學館和采礦學館。
由劉鴻典教授親自設計的冶金學館,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坐北朝南呈工字型平面,高四層中間塔樓五層,雙層大台階直接進入大廳,門廊為三個石拱門組成;塔樓窗子採用豎向垂直劃分,用伸出五塊石板垂直牆面的錐型作為收頂,以利加強建築的聳高感;整個外牆墊假石飾面,窗間牆有浮雕。全樓構圖嚴謹、尺度比例適宜、古樸凝重典雅。一位名建築師從草圖構思、方案推敲、平面布局、立面外觀到細部裝飾大樣等施工圖的「全過程」,冶金學館1952年建成,至今已有54年歷史,這是劉鴻典平生為東北大學留下的代表作。劉鴻典在東大校門的設計中運用傳統與創新的手法,創作出一座簡潔大方、雄渾古風的石柱門掛上了張學良的墨寶「東北大學」四個大字,更成為永垂史冊的豐碑了。
建築學館由黃民生副教授主持設計,由劉鴻典和孔令文、張靖宇等幾個同學完成施工圖。孔、張二位同學畫平面,我畫立面(1∶100比例)和細部裝飾大樣(有的紋樣需畫1/2或足尺大樣)。黃民生親自畫剖面,他也是建築師出身,實際經驗多、技術熟練、線型標准清晰,能得到他親自指導非常難得。建築學館地處中軸線西側,採用不對稱布局,體形錯落有致,室內外空間滲透,造型優美,是在新建築中運用中國傳統建築神韻與形式很成功的嘗試。1952年建成,有些畫報和媒體都作過報道。
機電學館是王耀副教授設計完成的(也有我班同學畫施工圖)。它地處冶金館相對的東側,呈一字型平面對稱布局。四層通高的大門廊,採用中式穿插枋,通天柱,柱頭為雲紋浮雕。1953年建成。
四大建築最後一座是采礦學館。提交的設計方案得到了建委會的認定(劉主任鼎力推薦),由六名1955級畢業生,「真題真做」做畢業設計選題。完成全部施工圖設計並有武成文老師作結構設計。在設計中總結了前「四大學館」經驗的基礎上做了改善。它地處中軸線東側,同建築館遙遙相對,平面呈L型,折角處設入口和塔樓,將南北軸的短翼與主體等高(四層);外觀造型採用西式體形,用中式細部處理。塔樓頂部四翹角運用中式大層頂正脊的「正吻」的變體;入口門廊的壁柱採用「依柱」用中式穿插枋沖天柱式,柱頭用麥穗雕飾,取得了體形完整、比例適度、精微優美的藝術效果。1956年建成(建築面積11315平方米)至今已有50年的歷史。

Ⅵ 【東北大學】材料加工專業怎麼選擇導師呢

聯系導師還是很有必要的,問題的關鍵在於什麼時候去聯系導師,在初試的之前是沒有必要聯系導師的,一般情況下研究生導師不可能在初試之前去隨便的對一個不認識的外校考生去透漏考研初試的考點和重點,所以初試之前沒有必要去聯系專業研究生導師。

確定見專業的研究生導師是在復試之後,目的是:讓自己的未來導師了解自己多一點,同時自己了解導師也多一點。通過聯系專業導師,實現師生雙方的相互了解,
從而增加考生復試成功的機會。見到導師後可以談談自己的學術興趣,盡量選擇擔任專業社會職務或者學校領導的老師(系主任、院長等),若是為了學術發展,當
然是看導師的學術水平,這些導師一般年齡很大了!專業聯系導師的方式主要有下面幾種:

  1. 電話聯系。這里所說的「電話」,指的是導師的辦公電話。導師的私人
    電話,一般情況應盡量避免撥打。除個別院校外,研究生導師的辦公電話大都公開在校園網上。考生可以通過登錄報考院校的網站搜尋研究生導師的相關信息。

  2. 郵件聯系。與電話相同,導師的郵箱一般也會公布在校園網上。郵件聯系的優點是費用少,信息量大。比如考生可以通過郵件,向專業的研究生導師詳細介紹自
    己,如研究興趣、愛好、特長等等。通過這種方式,導師可以對考生有比較全面的把握。

  3. 面對面交流。這種方式的優點在於直觀、信息量大。

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導師

  1. 李繼光
    男,1969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獲工學博士學位。曾受聘於物質材料研究機構(日本、國立),先後任研究員、主任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功能陶瓷材料,包括(1)膠體物理化學、
    單分散膠體粒子的軟化學合成、自組裝;(2)陶瓷納米粉體的燒結現象及燒結機理、光學透明陶瓷材料的制備新工藝;(3)具有「光」功能性的納米陶瓷材料
    (熒光、光催化)。在J. Am. Chem. Soc.、Chem. Mater.、J.Phys. Chem. B、Aata
    Mater.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SCI收錄69篇,論文SIC他人引用610餘次。2000年起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
    35篇,平均影響因子2.51。入選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任美國陶瓷學會會員,日本陶瓷學會會員。

  2. 劉春明
    男,1961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北大學研究生院常
    務副院長。主要研究方向:先進鋼鐵材料微結構設計與控制,材料斷裂的物理學與化學。一直從事金屬結構材料的基礎理論和新材料開發研究工作,特別是在高純金
    屬材料制備、鋼鐵材料與鋁合金材料的微結構與性能設計及控制方面進行了較系統的工作。先後主持或參加了30餘項國家研究課題和企業合作項目。發表論文60
    余篇,其中30餘篇次被SCI、EI或ISTP收錄。獲遼寧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冶金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兼任中國金屬
    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理事、低合金鋼專業委員會委員,金相與顯微分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金屬學報》、《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東北大學學報》、《材料與冶金學報》編委,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基金、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獲得者。教授課程《鋼鐵材料學》、《鋼鐵材料微結構設計原理與控制技術》。

  3. 單玉橋
    男,1954年生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材料表面技術。作為課題執行負
    責人完成了國家超導中心下達的熔融織構YBaCuO高溫超導體鍍銀防護層的研究,高溫超導體故障電流限制器的研究基礎課題及攻關課題。作為課題負責人完成
    省科委下達的熔融織構YBCO超導體水蒸氣腐蝕及其表面防護的應用基礎研究項目。發表學術論文23篇,SCI和EI收錄10篇。獲冶金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
    獎、三等獎各一次,省教委年度科技進步三等獎。教授課程《材料的腐蝕與防護》、《材料化學》。

  4. 連法增
    男,1945
    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功能材料。從事無磁瓷封定膨脹合金、永磁合金、新型鐵基晶態、納米晶稀土永磁材料、高飽和磁感鐵氮化合物、非晶
    軟磁材料及其應用等領域研究。新型稀土鐵基永磁材料及其製造工藝等項目分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部、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等。獲國家授權專利兩項。中
    國儀器儀表材料學會理事、中國金屬學會功能材料分會理事,遼寧省應用磁學會副理事長,《功能材料》和《金屬功能材料》雜志編委。獲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
    作者稱號,國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教授《工程材料學》、《磁性能與應用設計》、《磁性物理學》等課程。主編出
    版《工程材料學》和《材料物理性能》。

  5. 劉常升
    男,1963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東北大學教務處處長。
    主要研究方向:材料表面科學與技術、激光應用技術。承擔國家「973」和「863」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點基金和企業合作項目。出版《激光表
    面改性與納米材料制備》等專譯著,申報國家發明專利3項,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科技獎勵5項。兼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青委會理
    事、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青委會委員、遼寧省機械工程學會理事和材料工程分會理事長、2004年薄膜與塗層國際會議組織與技術委員會委員。曾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教育部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劃,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當選沈陽市十大傑出青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教授課程《材料學》、《材料表面工程》。


熱點內容
錦州醫科大學博士點 發布:2025-09-20 05:27:15 瀏覽:723
陳世平教授上海理工大學 發布:2025-09-20 05:01:00 瀏覽:27
新橋醫院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9-20 04:50:06 瀏覽:695
猥瑣大學生 發布:2025-09-20 04:38:30 瀏覽:863
哈佛大學金融博士工商 發布:2025-09-20 04:37:46 瀏覽:715
武漢大學新進老師簡介 發布:2025-09-20 04:18:04 瀏覽:53
華南師范大學校聘教授 發布:2025-09-20 04:10:57 瀏覽:69
東大采礦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9-20 04:10:21 瀏覽:291
軍隊大學女博士導師去世 發布:2025-09-20 04:10:19 瀏覽:510
張丹博士華中科技大學 發布:2025-09-20 03:53:40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