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導師業務培訓
Ⅰ 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辦新遴選導師培訓會成功舉辦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遴選導師培訓會議在順利召開。黃曉勇教授、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孫憲忠、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劇錦文出席會議並講話,我院各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新遴選的60多名碩士生導師參加了此次新遴選導師培訓會議。會議由院長助理翁建敏主持。
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辦新遴選導師培訓會上黃曉勇院長首先致辭。此次導師培訓會對於研究生院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提升各教學系老師指導學生的能力、鞏固和弘揚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在全國研究生教育領域的已有名聲、地位、美譽度都是十分必要的。他在講話中對新聘任的導師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鑒於教育部政策所限,故研究生院的招生名額非常有限,所以不能完全滿足導師們增加招收研究生的要求,希望各位老師了解我院研究生的招生情況及結構並理解;二是希望各位導師在研究工作之外能抽出時間研讀研究生院教學管理相關文件,特別是明確一些重要時間節點和具體要求,認識自身的責任、使命,努力提升自身學術水平及教學水平,做好教學人才培養工作,努力提高教學培養質量;三是希望各位老師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培養具有中國社會科學院特色的人才。
中國社會科學院兩位資深博士生導師代表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孫憲忠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劇錦文,分別介紹了研究生培養工作經驗。孫憲忠教授在會議上做了《關愛也要嚴要求》的專題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導師既要關愛學生,也要嚴格要求學生,應對學生有更多業務指導及傳承;他還就目前研究生存在的幾個問題暨導師們應注意的重點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劇錦文教授的報告題目是《如何指導研究生的學位論文》。他在報告中詳細介紹了研究生導師對研究生論文的指導過程和方法,指出研究生培養目標是對其健康心理和科研能力的培養,並且對論文寫作的四個階段和主要任務做出了詳細的解釋,提出了關鍵的時間節點和主要注意事項。
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辦新遴選導師培訓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五個職能部門的負責人或代表也向參會的導師們詳細介紹了各自處室的主要職能和研究生培養的相關工作環節。教務處負責人張菀洺教授介紹了教務處的組織結構和職能、教學管理的有關規定、研究生培養流程及主要環節;招生與就業處處長閆雷介紹了研究生院的招生和就業情況,並且提出希望導師多提供就業信息及渠道,積極幫助學生更好就業;研究生工作處處長王泳軍介紹了研究生工作處職能和在研究生管理方面的工作,指出導師不僅要關心研究生的學業,同時還要關心其心理、生活狀況和就業等非常具體的方面;學位辦公室主任龔賽紅對學位辦的相關工作作了簡要的介紹,在學科建設、博士生導師遴選、學科建設、優秀博士生論文的選拔和論文抽查工作中的主要環節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等方面作了具體的說明;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姜可介紹了部門主要工作內容和工作性質,以及對國際研究生的培養工作和公派出國留學情況,並說明了國際研究生的培養在研究生院開展對外合作交流工作中的意義。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學力在職申碩有困惑?院校專業不好選?點擊底部官網,有專業老師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碩士/博士開放網申報名中:https://www.87dh.com/yjs2/
Ⅱ 如何寫【導師帶徒培訓計劃】
身為導師,帶領徒弟學習時,不可毫無目標和計劃。所以導師帶徒培訓計劃對每一個帶徒導師都是很重要的。大家可以看一看汽機的培訓計劃例文,從而獲得一些經驗。 導師帶徒培訓計劃步驟一:學習目的。 本次學習培訓是為了強化學習,以徒弟自學為主,師傅輔導為次,學習過程中要以本專業現場實際操作基本技能為重點,查閱有關資料,掌握有關汽機操作安全知識,學習其基本工作原理,並在原有基礎上對本專業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提高。同時能在規定時間內經考試考核後具備汽機運行巡檢員崗位的資格。 導師帶徒培訓計劃步驟二:學習任務。 強化學習,要求學習汽機各種設備的作用以及相關性能參數和運行中的有關知識,掌握汽機各方面系統的圖構。(下面可以列出分階段或者分時間列出需要掌握的內容,本文就不再列出了)導師帶徒培訓計劃步驟三:學習要求。 制定本導師帶徒培訓計劃,師徒雙方應該嚴格遵守並實施。在學習期間,學徒應該勤奮好學,不恥下問,積極查閱有關資料;師傅應該盡其所能,全力輔導。通過一年的時間,徒弟應該能具備汽機運行巡檢員崗位所需要的水平。 本文在此只是簡單的列出了導師帶徒培訓計劃的大概三個步驟,再往細分,還可以列出具體的方案表格和時間規劃階段。其他工種的培訓計劃大可按照本文進行編寫,在這里希望各位學徒學有所成。
Ⅲ 碩士導師該如何帶有想法的研究生
碩士導師在帶有想法的研究生時,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步驟:
1. 激發興趣:了解研究生的興趣和研究方向,鼓勵他們追求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導師可以與研究生多進行交流,聽取他們的想法和建議,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研究的熱情。
2. 指導選擇課題:導師可以與研究生一起討論潛在的研究課題,並提供相關背景知識和建議。同時,導師還可以幫助研究生對選擇的課題進行界定,明確研究的目標和范圍。
3. 提供資源支持:導師可以幫助研究生獲取必要的研究資源,如文獻、數據、實驗設備等。同時,導師還應鼓勵研究生積極參與學術交流活動,如學術會議和研討會,以擴展視野和掌握最新研究動態。
4. 提供指導和反饋:導師應提供研究生在研究過程中的指導和支持。導師可以與研究生每周或每月定期討論研究進展,並提供反饋意見。導師的指導應兼顧研究生的創新和學術規范,幫助他們提高研究水平。
5. 培養研究能力:導師可以通過培訓、討論和學術合作等方式,幫助研究生提高研究方法和科研能力。導師還應鼓勵研究生主動探索和嘗試不同的研究方法,以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研究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需求,導師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靈活調整指導方法和策略。同時,導師還應尊重研究生的個人意願和決策權,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和自由度,從而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Ⅳ 如何培養一名合格優秀的碩士生的幾點思考——參加全國高等學校碩士生研究生導師高級研修班的心得體會
我對這3天培訓的總體感受是享受了一場「盛宴」——這是一次知識與信息的饕餮大餐,也是一次學術的豪門聚會。在其後的一周時間里,我嘗試慢慢的咀嚼和品味這些美味佳餚,試圖從如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一點收獲。一、對碩士研究生教育目標的思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有如下規定: 「第五條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畢業同等學歷的人員,通過碩士學位的課程考試和論文答辯,成績合格,達到下述學術水平者,授予碩士學位: (一)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 (二)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換言之:碩士研究生應該在兩者具備之一:1)科學研究能力 包括:①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②總體研究方案的制定及規劃能力;③觀察、實驗、搜集資料等資料收集能力;④理論分析能力;⑤結果總結、歸納及論文寫作能力;⑥研究成果發表、應用、推廣能力;⑦學術交流能力。2)專業技術能力 包括:①掌握必需的職業技能。②獨立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碩士生能夠理清思路,自己找到方法解決問題,獨立承擔某項工作任務。 二、、對研究生培養具體方法的思考 1)好事要多磨——加強過程管理和關鍵環節控制 人才的培養同優質產品的生產有相通之處,就是都要經過繁復的「工序」,大約需要10-20道工序。在這些工序中有3-4處關鍵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幾個重要控制點。抓住「關鍵工序」及「重要控制點」,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論文這一關一定要把握住,至少改好幾遍;很多事是大器晚成,好事多磨;幹得時間長一點,幹得就會好一點。 有的老師結合自己的經驗提出建立「學生工作狀態表」,學生每周填寫自己的學習、工作計劃,交予老師監督管理,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過程管理方法。2)處理好幾對關系——放養VS圈養、學VS干、砸VS捧放養VS圈養:本科生總體習慣於灌輸式、填鴨式的圈養方式,比較強調訓練和養成,學生天性中閃光的東西、自立的一面容易被抹殺掉,容易屈服於權威,缺乏獨立性精神;我主張在研究生階段,在注重過程管理的同時,適當採用放養方式,要讓研究生獨立面對和解決一些難題,甚至鼓勵其干點出格的事,如挑戰權威、常規及成見,鼓勵其多犯錯誤,從錯誤中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學VS干:關於學與干有三種關系,一是先學後干,二是邊學邊干,三是先干後學。過去基本是先學後干,或者是學了不幹,沒有自己動手實踐的機會;在研究生階段主張先干後學或邊干邊學,一定要鼓勵同學自己動手嘗試尋找與解決問題,嘗試不成功之後,再由導師給予指導。砸VS捧:引導同學做事的策略有砸與捧兩種。本科教育習慣於使用「砸」的方式,更多的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處,對於培養細致、嚴謹的作風是好的,但對同學的自信不利;研究生階段應綜合運用兩者,在創新精神方面多用「捧」,在具體做事方法上可適當運用「砸」的方法。三、關於培養研究生創新性的思考 創新性培養是對我國貫徹「創新型國家」策略,堅持走「自主創新」道路的一種落實。就我理解創新教育可分為三個層次:獨立、獨特、獨創,分別對應於高等教育的三個台階:學士(獨立)、碩士(獨特)、博士(獨創)。 「獨立性」是要求同學能夠有自己的見解,但可能是別人已經提出過的,或對前人智慧的一種再闡釋或完善; 「獨特性」要求同學能夠有自己的見解,而且應該至少有1-2創新點,是前人沒有提出過的,通常也可稱為「改進型創新」或者「漸進性創新」; 「獨創性」要求同學能夠有自己的見解,而且應該是系統性的創新,即針對某個全新的領域、或者某個理論體系、或者某個方法體系、具有源頭意義的系統性研究,是前人沒有涉及的,通常也可稱為「源頭性創新」或者「顛覆性創新」。 創新的核心是立題,找出合適的命題就完成了創新的一半工作。 總之,在具體工作中,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深入思考為培養一名合格優秀的研究生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