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跑步
『壹』 誰提的讓大學生每天跑步
教育部:10月26日起,中小學生每天要長跑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精神,廣泛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用強身健體的實際行動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通過開展冬季長跑活動,磨練青少年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良好的鍛煉習慣,有效提高學生體質特別是耐力素質水平,進一步掀起陽光體育運動的新高潮。長跑的參加對象為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學生(小學為五、六年級學生)。
每天長跑距離(參考)基數為:小學生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生、高校學生2000米。中小學校在法定工作日每天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學生完成跑步里程,節假日和寒假期間學校應要求學生自覺堅持長跑並做好記錄。學校各單位、班級要做好每日長跑活動情況記錄,在冬季長跑活動結束時,統計每個學生冬季長跑的總里程。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2007〕7號)精神,動員廣大青少年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以健康的體魄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實現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通過5年左右的時間使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明顯提高的工作目標,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共同決定,繼去年首屆「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之後,於2008年10月26日至2009年4月30日開展第二屆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主題為「陽光體育與祖國同行」。(摘自《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於開展第二屆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的通知》)
根據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以及共青團下發的文件,大學生需要堅持每天長跑2000米。
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於二00八年九月二十二日聯合發出了《關於開展第二屆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的通知》(教體藝[2008]10號)(以下簡稱《通知》),「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運動」即將正式啟動。
《通知》要求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小學五、六年級)在今年10月26日至明年4月30日統一組織學生開展冬季長跑活動。「每天長跑距離(參考)基數為:小學生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生、高校學生2000米。」
有很多人反對的,說最後肯定是半途而廢,不了了之!
你說那個誰就是:
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 提出的.
他們是為了,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所以...
我們學校還沒有什麼舉動喔???
『貳』 外面的人怎麼才能進大學校內去跑步
現在的大學基本上是對外開放的,但是現在由於安全問題的考慮,有些大學只能學校內的人才能進,學容生憑學生證,教職工憑工作證才給進,但是有些大學沒這么嚴,開機動車進去可能要登記壓個行駛證或者駕駛證換個臨時出入證,非機動車和走路直接進去,保安室不攔的
『叄』 香港大學孫教授:大學,就應該是早起吃點早餐;跑跑步;專業課認真聽;公共課看看自己喜歡的雜志;中午小
實話就是你走自己的路吧,走自己願意走的路吧,走那條自己能夠堅持走專下去的路吧,如果以屬上幾條所指的"路"對你而言,都是同一條的話,恭喜你,不用糾結了,好好走就是,不用太急不用太慢,最好是偶爾停停看風景,願有人與你同行。即使不是同一"路",也願你所遇皆為良善,所居都有燈塔
『肆』 去人民大學跑步!!!!!!!!!!!!!!!!!
......找帶跑的?說實話一個人跑鍛煉效果還更好呢
『伍』 參加24小時不間斷跑步的這個人叫什麼
他是趙紫玉,他並不是專業運動員,而是華僑大學的一位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今年48歲。在他的實驗室一角,牆壁上掛著近100塊獎牌,那是他跑馬拉松實力的見證。。
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他連續奔跑24個小時,繞著東吳大學跑了600圈,總計240公里,獲得第二名;在首屆「玄奘之路八百流沙極限賽」中,他經歷戈壁、沙漠、鹽鹼地,爬過大山,完成總里程402.2公里,勇奪冠軍;在香港超級馬拉松比賽中,他以243.3公里的成績獲得總冠軍,是經國際認證的超馬24小時賽中國大陸紀錄保持者。
他40歲後才發現跑步天賦
他在5年來贏得近百塊獎牌
「跑馬圈」有「平生不識趙紫玉,跑盡超馬也無趣」的說法。業內稱他「越野大咖」「中國超馬王」「馬拉松超人」。
趙紫玉跑馬拉松,有點「大器晚成」。最初,他在華僑大學教職工運動會上一跑驚人,發現了自己的跑步天賦。2011年11月,他參加了翔安百公里縱走挑戰賽,在個人賽30公里項目上獲得第八名。
接觸馬拉松,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趙紫玉說,43歲時第一次參加馬拉松後,他從中體驗到了運動的樂趣。從此,他開啟了自己的「跑馬人生」,他四處搜尋賽事信息,奔赴各地參加馬拉松比賽,成績一次次提高,從3小時30分到3小時18分,再到3小時10分。這讓他找到了跑馬拉松的信心。
平均每年,趙紫玉要參加20場馬拉松比賽,5年來他跑了近百場,跑出了「超馬王」的稱號。
『陸』 大學了 老師因為我自己犯錯誤 懲罰全班跑步 是不是很幼稚 我應不應該找老師去理論
勇於承認錯誤非常的好,說明你很有責任心,首先要贊一個,呵呵
你很為自己的同學考慮,版不想他權們因為你而受到連累,老師也是抓住你的這一點心理,想通過懲罰全班同學對你施壓,如果你在乎你的同學,這次受罰肯定會讓你「記憶深刻」,下次就不會再犯了,這可能就是老師的目的,
一般情況下如果僅僅是個人犯錯而懲罰全班的話,會有失公道,是不太合適的;
不過個人感覺老師一般不會因為你自己的錯誤去懲罰全班的,也可能還有其他的同學也犯了錯誤,但是可能沒有你的那麼明顯或者嚴重,懲罰全班其實是把你作為一個借口去「提醒」其他犯錯的同學,以及警告那些心裡想要犯錯的同學,呵呵
其次,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團隊,如果一個人犯錯了,自我檢討是肯定的,但是也要時刻謹記自己的另一個身份「團隊的一員」,你的錯誤可能已經影響到了其他的同學,所以如果不是獨自行動的時候呢,就更要悠著點了,呵呵
同學,在學校的時候呢,多少會認為老師很「菜」很「搓」,但是既然能夠為人師表,他們的身上肯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可能只是方式的問題,老師教給我們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好的,但肯定都不是壞的,做好選擇性就好,
同學,淡定些,呵呵
『柒』 關於跑步
跑步:一周只需要三次
跑步是最古老的運動方式之一。在遠古時代,只有跑得快、跑得久,才能獲得更多的獵物,並保護自身安全。跑步屬於有氧運動,能夠提高心肺功能、血管機能,改善代謝,提高身體靈敏性和平衡能力,還能夠調節體脂,培養堅強忍耐的品質。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跑步的行列。
跑步要達到三個指標
我們很小就被教育,鍛煉要持之以恆。所以,很多人認為,一旦開始跑步,就必須天天堅持。但按照最新的運動科學成果,跑步並不需要勉強,只要逐步增加訓練量就行了。一般來說,採取跑步健身的人,要想達到一定的訓練效果,須達到三個基本指標:持續時間20分鍾以上;心率120次/分鍾以上(青年人);頻率每周3次以上。也就是說,一周跑3—4次就行了。
為什麼沒必要天天跑步呢?日本富山大學教授、日本田徑聯盟科學委員山地啟司博士在《跑步重點指導》一書中提到:跑步如果是以健身為目的,就要配合休息,否則疲勞過度,身體反而會出現毛病。
一般來說,可以跑兩天休息一天,或跑三天休息一天。
鍛煉能夠促進身體健康是基於「超量恢復」這一理論:超過身體正常負荷量的運動量能帶給肌肉和內臟更強的刺激,於是身體會認為它的部件「功率」不夠,就會組織「資源」去增強相關的功能,所以身體的健康水平、運動能力便會上升。可是運動也會帶來身體疲勞,因此需要給身體一定時間去完成「超量恢復」。否則,不僅影響正常工作生活,還會造成損傷。
根據體力決定跑步天數
不過,如果達不到上述標准,也不能說沒有鍛煉效果。比如,身體素質差的人一周只跑一次,其他日子選擇散步、健走,也能促進身體健康。總之,要根據自己的體力、工作性質、疲勞程度等來決定跑步的天數。至於當天要不要跑步,可以根據肌肉的疲勞程度、早晨醒來時感覺好壞、體重的增減、食慾的好壞等因素決定。
此外,跑步過程中,踝關節、膝關節會承受巨大的沖擊力。所以,如果運動者較胖,可以考慮以其他形式的有氧運動,如游泳、太空漫步機、自行車等替代跑步。
輔以其他運動項目
跑步主要是加強心肺功能和身體耐力,如果想獲得全面健康,還需要輔以其他項目。我們建議,每周跑步2—3次,參加其他運動項目2—3次。
女性朋友可以選擇改善體態的芭蕾、平和心靈的瑜伽、燃燒脂肪的搏擊操等;男性朋友可以選擇增加肌肉的健美運動,或者提高身體靈敏度,增強自衛能力的技擊課程;中老年朋友則可以選擇 太極拳、太極劍、秧歌等中國傳統項目。此外,球類、游泳、遠足、攀岩等眾多「花樣」都可以豐富訓練計劃。
消耗脂肪的關鍵之一是盡量用接近你的無氧界限(無氧閾)的運動強度跑步,而正確的姿勢能使你無需浪費額外的能量就能達到這個強度。
向前是跑步姿勢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保證向前的動力能防止疲勞後動作的變形,亞西斯博士建議進行力量和拉伸練習。跑步者的伸拉練習應該是「動力伸拉」,而不是普通的靜力伸拉,因為跑步本身是動力性質的。本文介紹的幾種拉伸動作可在熱身或練習結束後作。
1、頭和肩
跑步動作要領——保持頭與肩的穩定。頭要正對前方,除非道路不平,不要前探,兩眼注視前方。肩部適當放鬆,避免含胸。
動力伸拉——聳肩。肩放鬆下垂,然後盡可能上聳,停留一下,還原後重復。
2、臂與手
跑步動作要領——擺臂應是以肩為軸的前後動作,左右動作幅度不超過身體正中線。手指、腕與臂應是放鬆的,肘關節角度約為90度。
動力伸拉——抬肘擺臂。兩臂一前一後成預備起跑姿勢,後擺臂肘關節盡量抬高,然後放鬆前擺。隨著動作加快時越抬越高。
3、軀干與髖
跑步動作要領——從頸倒腹保持直立,而非前傾(除非加速或上坡)或後仰,這樣有利於呼吸、保持平衡和步幅。軀干不要左右搖晃或上下起伏太大。腿前擺時積極送髖,跑步時要注意髖部的轉動和放鬆。
動力伸拉——弓步壓腿。兩腿前後開立,與肩同寬,身體中心緩慢下壓至肌肉緊張,然後放鬆還原。軀干始終保持直立。
4、腰
跑步動作要領——腰部保持自然直立,不宜過於挺直。肌肉稍微緊張,維持軀干姿勢,同時注意緩沖腳著地的沖擊。
動力伸拉——體前屈伸。自然站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軀干緩慢前屈至兩手下垂至腳尖,保持一會兒,然後復原。
5、大腿與膝
跑步動作要領——大腿和膝用力前擺,而不是上抬。腿的任何側向動作都是多餘的,而且容易引起膝關節受傷,因此大腿的前擺要正。
動力拉伸——前弓身.兩腳站距同髖寬.雙手放在頭後.從髖關節屈體向前.保持腰背挺直,直到股二頭肌感到緊張。
6、小腿與跟腱
跑步動作要領——腳應落在身體前約一尺的位置,靠近正中線。小腿不宜跨得太遠,避免跟腱因受力過大而勞損。同時要注意小腿肌肉和跟腱在著地時的緩沖,落地時小腿應積極向後扒地,使身體積極向前。另外,小腿前擺方向要正,腳應該盡量朝前,不要外翻或後翻,否則膝關節和踝關節容易受傷。可在沙灘上跑步時檢查腳印以作參考。
動力伸拉——撐壁提踵。面向牆壁約1米左右站立,兩臂前伸與肩同寬,手撐壁。提踵,再放下,感覺小腿和跟腱緊張。
7、腳跟與腳趾
跑步動作要領——如果步幅過大,小腿前伸過遠,會以腳跟著地,產生制動剎車反作用力,對骨和關節損傷很大。正確的落地時用腳的中部著地,並讓沖擊力迅速分散到全腳掌。
動力伸拉——坐式伸踝.跪在地上,臀部靠近腳跟,上體保持直立.慢慢向下給踝關節壓力直到趾伸肌與腳前掌感到足夠拉力.然後抬臀後重復.動作要有節奏,緩慢。
凡是參加健身跑步的人,都應注意堅持經常和循序漸進,特別要注意控制運動量。此外,必須學會"自我控制」,這點尤為重要。因為有時跑步的願望會突然消失,這就需要將"不能跑」還是"不想跑」加以區分。當然,如果有病時絕對不要跑步,而在其他情況下則應克服"惰性」,堅持鍛煉。
在鍛煉初期,跑步的速度以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為限度,跑完的距離以沒有吃力的感覺為宜。跑步後可能出現下肢肌肉疼痛,這是正常反應,堅持鍛煉幾天後這種現象就會消失。
為確定自己鍛煉水平的等級,參加跑步鍛煉三至四個月後可進行一些測驗,測驗時以12分鍾跑完的距離為計算等級的起點。
30-39歲年齡組的人,12分鍾跑完的距離達不到1.5-1.8公里,說明鍛煉水平較差;如能達到1.8-2.6公里,說明鍛煉水平為良好;如能超過2.6公里,即達到優秀鍛煉水平。
40-47歲年齡組的人,鍛煉水平較差者每12分鍾跑完的距離為1.6公里以內;良好者為1.7-2.4公里;優秀者為2.5公里以上。
50歲以上較差、良好和優秀者每12分鍾跑完的距離則分雖為1.5公里以內、1.6-2.4公里和2.5公里以上。
不要幻想在短期內取得理想結果,只有經常鍛煉才會提高鍛煉水平。如果一周只跑一次,跑的距離再長也沒有多少益處。因為在中斷跑步的六天里,身體組織已將跑步帶來的好處消耗得一干二凈。因此,一周內跑步不得少於三次。平常缺乏鍛煉的人,一旦決心開始經常性鍛煉後,往往運動過量,這樣會導致不良後果。在體育鍛煉上應當循序漸進,每天應在日記中記錄以下諸項:
1、鍛煉的性質、內容、持續的日期和每次鍛煉所用的時間;
2、鍛煉前、鍛煉時和鍛煉後的自我感覺;
3、食慾和睡眠狀況;
4、有無繼續參加鍛煉的願望;
5、脈搏跳動情況。
根據上述記錄不難分析出運動量的大小並及時對鍛煉進行必要的調整。一般來說,跑步5分鍾後脈搏跳動不應超過120次/分,跑步10分鍾後脈搏跳動不應超過100次/分。如果脈率過速,必須減少運動量。
『捌』 大學體育跑步多少米
2500算好的了,有的學校要求跑5000的,甚至能力強的同學可以選擇10000米跑。1000米跑只有在初高中才算考回試內容。答如果長跑不行可以多練習,還有一點就是跑到最累的時候一定要堅持挺過來,只要過了困難期就好跑了。
『玖』 我想練大學跑步,具體怎麼練
練習時間 上午10點-下午3點之間。
空氣最好的時候
跑多少米就不用算了。
跑到自己認為可以。 撐不住了 就差不多了。
大學生啊。
練習長跑吧
練耐久的~